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6章 鳳雛心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6章 鳳雛心計

完全在龐統的計劃之中。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雖然事實證明他們並未達到如此高度,但是,又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他們的能力確實高人一等。

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不論是親魏的《三國志》還是親蜀的《三國演義》,都在某些歷史特定環境下有失偏頗。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看的學的歷史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

不論後世的專家也罷,學者也好,在研究歷史的時候總會加入自己的偏好和個人見解。

不論是所謂正史《三國志》,還是小說《三國演義》,亦或者民間傳說的野史。至少對臥龍風雛的評價都是瞞高的。

雖然諸葛亮的知名度更高,那主要是因為龐統死得太早。

而這一次被改變了歷史軌跡的漢末,因為劉琦的到來也讓許多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偏差。

比如早死的郭嘉、被脅迫的徐庶、被出賣的呂布……都因為劉琦的關係,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龐統也一樣!他沒有再去投奔孫權。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

自從當年劉琦在襄陽高看了他一眼以後,龐統從心底認為劉琦就是天下唯一的明主。不說學識膽色,只是初次見到他表現的那份從容。沒有歧視,相反給予他的是看重和鼓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雖然早就有心投效劉琦,卻不想象常人一樣主動送上門或者待在家裡等著別人來請。他要主動出擊,立下功勞以為敲門磚。

所以等他成年便去了益州。以他的聰明才智,當然看得出劉琦一定會先下益州而謀中原和江東的。因為目前留下的對手中,也就劉璋在益州比較好對付了。如果從東往西打,不論是孫權還是劉備,或者是曹操若被趕到益州。這大漢天下恐怕就不是短時間能夠一統的了。

龐統以襄陽龐氏的身份到益州遊學,在益州走訪了不少的能人與重臣。

能與張松走到一起也確實是張松跟他差不多是一路人——醜醜的能人。

張松確實也挺看好這個年輕人。

物以類聚!

他二人很快便成了忘年之交。

得知張松不甘於一個平庸的主公之下後,龐統便拿定主意從他下手,爭取到一部有才能的益州官員在劉琦兵進益州的時候為其提供由內而出的幫助。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他不但拉攏了張松,還透過張松拉攏了同樣不甘於平庸一輩子的法正和其他一些與張松法正交好的人員。

法正不用說了,歷史上的劉備得了益州之後的第一軍師。就連諸葛亮都歎服他的統兵用計之才能。雖然諸葛亮被稱為智絕,但他的模板其實跟荀彧非常相似。更側重於理政和保障後勤!也有人拿他與蕭何並論,個人認為其實諸葛亮在內政上可與蕭何相比,而計謀上又要比蕭何高出一截的。

而這個能被諸葛亮非常認可的法正,是一個類似於荀攸、魯肅般的謀主型人才,戰場把握時的能力非常強。如果能好好利用,至少跟龐統差不多。

其他的一些大小官員雖然沒有那麼突出,但是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掌握著劉璋手下的各個部門或者城池的命脈。雖然不一定能給劉琦收復益州帶來多大的幫助,卻能夠給他平穩接收益州少去許多麻煩。

龐統這兩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甚至可以說他帶給劉琦的可不只是一點點拿下益州的功勞而已,而是幫他爭取到了許多可堪大用的人才。

這時候和張松與法正一喝一和,明上是各執已見,實際上卻把握了益州內外的主動權。

可以說劉璋最後選擇了聽從一個所謂“旁觀者”的外人的意見算是一大昏招。

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幫你。

尤其是士族之人,在他們沒有確定自己的利益前是不會隨便出力去幫助哪一方諸侯的。何況龐家在益州並無家產,似乎沒有值得龐家出手相助的理由。除非他們非常看好劉璋,並能在這件事中給自己撈得好處。

張任非常不放心將益州的北大門交於他人之手,雖然他還是比較認可法正的能力的,但法正畢竟是一個文士,面對來勢洶洶的徐庶大軍,他很擔心法正能不能守得住。

但是面對將要失守的蜀郡和面對危機的成都,他又不得不回。主公如果出了什麼事,他在這兒堅持還有什麼意義呢?

管不了那麼多了,先回成都護住主公再說,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不過他還是多留了一個心眼,將心腹之將泠苞留在了劍門關,助法正領兵。

法正無法拒絕,但也不擔心,一個小小的副將哪裡能玩過得過他?

劉璋的人員調動開始後,龐統也走了,他要去找劉琦。

一切盡在掌握,只要在張任回到成都之前把他擊敗,整個益州便再無相抗之力了。

劉琦大軍已抵東廣漢郡的廣漢縣,距離成都實際上比張任更近。

只不過,劉琦的大軍得一城一地地攻打過來,而張任可以直接起身回成都。

當然,龐統、法正、張松幾個大才聚在一塊兒準備將益州獻給劉琦不可能沒有準備的。

五城的文武官員都是張松法正一派的,只要龐統可以及時地見到劉琦,劉琦大軍便可迅速地透過五城,直抵綿竹。

綿竹是梓潼回蜀郡的必經之路,只要控制了綿竹就等於切斷了張任回成都的路。若能用計拿下張任,則益州可定。

----------

東廣漢郡,郡治廣漢縣。

劉琦大軍已經在三天前拿下了廣漢縣城,正在休整。

雖然已經進入成都平原,但是還是得考慮一城一池的收取問題,不然若等大軍一過,背後又造反,就將自己陷入前後夾攻的兩難境地了。

他是不知道益州內部情況的,所以只能一步一步中踩穩,一座城一座城去啃。

就算不能迅速地拿下益州,卻能保證每拿下一城便能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

“報……”哨兵的報告聲打亂了劉琦的思緒。

“何事?”劉琦放下手的筆,問道。

“啟稟主公,城外有一漢子求見主公!”哨兵道。

“哦?可有說是何人?”劉琦問。

“未講,只是是主公故人。”

“我在這益州哪來的故人?不見!”劉琦想了想,在益州確實沒有與自己交往過的故人才是,怕是有人想來勸和吧?

“可是……那人說有要事……”哨兵不敢違背劉琦,但他得把應該表述的事情表達清楚。

劉琦想了想,一般人說和也沒什麼用。說不定是劉璋派來投降的也不一定呢:“去把他帶進來吧!”

“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