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2章 圍點打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2章 圍點打援

高天原雖然地勢好,城堅糧足,卻奈何城中並沒有多少守軍可用。

五千守軍,裡面還有不少臨時調動的百姓呢。

太史慈迅速地將兩路大軍全部調集到高天原城外,東西夾擊,圍住了高天原。

這讓天照大神這個比邪馬臺的女王卑彌呼還要神秘的老女人再也坐不住了,連夜派人乘船出海,沿海岸西進,向建御雷送出調令。調建御雷火速回援高天原。

可……

建御雷如何能從虎視眈眈的徐晃眼前安然調兵回援呢?

退,留下的將士不可能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徐晃及他的先驅營。

不退,高天原很有可能會被不知何處出現的敵軍破城滅國。

高天原若滅了,那他的堅持還有何意義?

而且他的聯軍同樣有受到夾擊的危險。

解不開的死局!

進退兩難↖的抉擇!

最後建御雷還是選擇了退兵。

他有他不得不退的理由!

高天原,那是他出生的地方,那裡有他的家,有他的家人,他的愛人。還有那個讓他又愛又恨,把他推上神壇,給他無上地位的女人……

高天原若沒了,他的一切也就沒有了!

死守在這兒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他退了。

但是退得很狼狽!

因前他前腳剛走,徐晃後腳就滅了他留下的阻擋部隊尾隨而來。

說實話,放個五千人阻擋先驅營這樣的虎狼之師,跟螳臂當車有什麼區別?

蔫壞徐晃就象一帶著一群討厭的蒼蠅一樣圍在建御雷的聯軍的周圍。一不小心就撲上來狠狠地抽走一管鮮血,等你回過頭來,它們又很快地飛走了。

週而復始,煩不勝煩!

建御雷根本不敢放心的行軍趕路。

反而不知不覺間被先驅營吸走了不少兵力。

急啊!撤軍不到半月的時間,建御雷已經接連收到了六七次加急的催促令了。

可是……

走不動啊!

白天會被騷擾,晚上還不讓人好好睡覺。倭島聯軍將士們的神經已經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了。再這樣下去,還沒等他退到高天原,大部隊就要被徐晃和他的先驅營給逼得崩潰了。

其實這麼長的時間,太史慈完全可以把高天原給滅了的。他的艦隊可有隨軍的船工的!

隨軍的船工可不只能維修維護船隻,他們個個都是巧匠,按照當馬均送來的圖紙製造出攻城器械完全沒有難度。十幾天了,投石車、雲梯、床弩早就架在高天原城外的每一個可以動高城造成威脅的角落了。

沒有大肆進攻就是怕破了城前方戰場的建御雷不回來了。

到時候還得漫山遍野地找,多煩人?

直接圍點打援,多省心!

相信徐晃也不會放建御雷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返回高天原的。

地方早就找好了,埋伏圈也早就準備好了,只等建御雷的大軍入甕了。

高天原北靠富士山,南臨大海,東面是太史慈大軍開來的方向,西面也是山丘環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確實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風水寶地。

難怪能夠在這群雄並起的倭島上象世外桃源一樣的存在著。還能時不時地派人出去干擾小國度的崛起與發展。

難怪能被其他小國度奉為神聖之地!

只可惜這一次它所面對的對手實在是強大,強大到它根本提不起抵抗的慾望。

從太史慈的大軍找到這座城開始,就不斷地對城池形成合圍之勢。那曾賴以為屏障的神山——富士山,在來犯的漢軍看來不過是一個天然的木石開採場而已。漢軍輕易地就從山腰橫穿過去與西面的攻城部隊形成一條通道。

三面合圍,已無退路。最後的路也許只有入海遠遁了……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南面的海域裡早就埋下了移動的埋伏了……

西面的丘陵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峽谷,極其不利於行軍。

在往常,這便是高天原賴以隱藏的天然屏障。可此時卻成了漢軍用來埋伏建御雷的絕佳之地。

山嶺上的士兵們和衣而睡。因為是埋伏,所以指揮官是禁止生火取暖的。溼冷的夜讓大家忍不住向身邊的戰友靠近了身體,希望彼此能從對方的身體上取得一些熱量,來抵抗這夜的冷清。

——————————

深秋的夜已經有些冷了。

夜的溼冷碰撞了白天的熱度,讓山谷裡充滿了迷霧。

建御雷的隊伍已經行軍二十日,早已被徐晃的先驅營襲擾得疲憊不堪了。前面便是狼居山脈了,也就是屬於高天原的防禦範圍之內了。

同樣疲憊的建御雷在心中祈禱高天原的城池依然平安。過了這一夜,明日穿過這峽谷便可以回到高天原城外了。

因為入了山,身後的徐晃反而拉開了一些距離,沒與建御雷的部隊靠得太近。

這讓建御雷一路緊繃的神經得到稍稍的松馳。

是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明天將會迎來更大的挑戰。

剩下的三萬不到的倭島聯軍此時確實需要好好地睡上一覺,再飽餐一頓。

總算是到達高天原了,這個神秘而富饒的國度就在眼前,至少……再也不會擔心吃不飽肚子了。

徐晃不追進山去,自然也是明白“逢林莫入”的道理。

先驅營的將士一路追殺、襲擾,忽緊忽松地吊著倭島聯軍,其實比建御雷的部隊更加辛苦。唯一比他們好的只不過是給養充足而已。而實際上,他們也迫切地需要休息。

徐晃與太史慈的默契早在跟隨關羽北伐大草原之時便建立起來了,這麼多年一起伐鮮卑、討烏桓、滅三韓……包括張遼在內,幾人早已對彼此瞭解得非常透徹了。

徐晃絕對不相信太史慈會放棄這絕佳的伏擊之地不用。甚至他早已猜到建御雷急著回軍的原因,是太史慈找到了他必救的命脈。而且他也相信這個小小的倭島上不要能存在能拖住太史慈的大軍二十天,還沒有被攻破的城池或勢力。

從建御雷不計代價,拼了命也要往回趕的狀態就能看出,太史慈攻的那個地方,並沒有那麼強的防御能力。

那麼,這一切便只有一個解釋——太史慈要圍點打援!以他圍住的地方為支點,引回建御雷,將其一舉殲滅。

而徐晃與先驅營,只需要堵住倭島聯軍的退路便可以了。

既然你已入甕,那我便給這個甕加上一個蓋子,讓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