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7章 議帝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7章 議帝位

回到長安,未央宮中早已擠滿了勸進之人。

蔡邕。

劉巴。

許靖。

劉璋。

管寧。

田豐。

荀。

陳群。

顧雍。

呂布。

趙雷。

史阿。

張松。

張既。

蒯良。

……

在長安的,能上得王庭的文文武武都來了。

不過劉表為了避嫌,躲到書院去了。

其他人或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為了主公的大業,劉琦都能理解。只是沒想到管寧和張既也來了。

處理完鄭玄老爺子的後事,為了怕管寧觸景傷情,先一步將他調到了長安中央學府。這個一生只求聖賢,而遠離朝堂的大儒,這一次居然登上了朝堂參政。也許,他就是為了完成老師鄭玄的遺願,親眼看著劉琦榮登九五,一統天下吧?

張既,這個只為百姓謀福的父母官,一心只為大漢治理一方,而從不選擇靠向諸侯站隊的固執漢臣,這一次居然選擇了劉琦。也許,他真心認可了劉琦可以力挽狂瀾,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請王上為天下蒼生,大漢百姓福祗,登基為帝!”

大家夥兒異口同聲,明顯早就商量好了。

“諸位,琦何德何能,敢當此大任?陛下蒙冤未雪,亦不知有無子嗣留於人間。琦以為,當儘快攻下許昌,尋一尋帝室血脈,再作打算。”皇帝是要當的,但是禮節也要懂不是?三請三讓是最基本的了,不然那些老家夥該說劉琦不知禮,不配為帝了。

“王上本是帝室之後,與先皇同宗,緣何不能承帝業,光我大漢?縱然陛下有後,也不過尚處襁褓之中。漢室之衰莫不與帝幼登基,外戚把政有關。王上正當壯年,何不登高一呼,重振漢室榮光?”這話是蔡邕說的,這個時候也不避嫌了。鄭玄去逝可,蔡邕便成了文學泰斗,以他在文學上的貢獻,也當得世人尊重。不論修書、書法、音律、還是編史,他都是泰斗級人物。

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叫“有憑有據”、“有史可考”。修漢書,他同時整理了漢王朝的所有史料,雖然他不善權謀,但對漢史還是很瞭解的。

“王上仁德為懷,讓天下百姓免受苛稅之苦,食可飽、穿可暖、病可醫、少則可學,實為明君之舉,如何當不得君乎?寧代先師及天下士子恭請王上為天下主。”管寧雖無官職在身,卻為天下讀書人楷模。他上代鄭玄,下代學子,口吐之言亦不可謂不重。

“天下皇室宗親何其多也,仁者亦不少,琦德望不足,還請諸位另作他選!”放後世劉琦就是在裝,但是在這時代,不裝不行啊。

“德望?天下宗親雖多,論德望何人及得王上十之一二?璋與王上之父同為宗親,也曾守土一方。可論平定天下,開疆闢土之功,亦差王上遠矣!王上若無德望居帝位,天下何人可居之?”這個藉口當然不成立,劉璋確實更有說服力,他甚至拉出劉琦他爹劉表來作比較。

當然如果劉表要當皇帝,他也不會反對。反正最後都是劉琦的不是?

這個論點不成立!

如果劉氏宗親,皇室後裔中有才有德,還有人能匡扶這漢室將傾之度的話。

那便只有一人,那便是劉琦。甚至劉備都算不上!縱然他頭項著劉協賜的“皇叔”之名。

當然,長安的眾人因為長時間生活在劉琦治下,親身體驗著劉琦新政下的安寧與繁華。他們支援劉琦也是無可厚非的。

若換在江東,別人可不這麼想了。他們肯定認為劉備更適合繼承大統,重塑漢室榮光,讓他們這些士族家族更加繁榮昌盛下去。

劉琦:“如今天下大亂,曹操、劉備有違祖制,擅自稱王。我等應當竭力平叛,待天下大定,再議帝事!”

“王上此言差矣!曹賊大逆道,謀害天子,違高祖制,非劉姓稱王;劉備不但不響應王上出兵伐曹,反而自立為王,立國稱吳,心中哪有大漢?今王上理應登高一呼,重立漢室大旗,名正言順,討天下不逆。”荀站出來表態了。

“荀相言之有理,兵乃國之利器,唯有德者善用之。王上之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皆因王上的馭兵之道超越了殺戮征伐,而是每戰皆為國為民。有此神兵在握,王上何慮天下不平?王上稱帝,重塑漢室,亦可正漢室之名,爾可振將士之心!”呂布也沒什麼官職,但不當官當了院長辦學的他,反而增長了許多智慧。這番話確實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

如果說蔡邕、管寧、劉巴代表的是讀書人、是士子、是學子;劉璋代表的是漢室宗親、皇族後裔;那麼,荀、田豐、陳群等人便是代表著跟隨劉琦一起平定天下的有功之臣;而呂布,純粹以將士們的心理來勸導……

雖然在這堂上還有典韋、公孫續、史阿這些有功有名的將領,但他們都因為劉琦的地位不足而領著不高的官職。

縱然劉琦手下的文武沒有人去計較這些,他們得到除了官職爵位外所有劉琦能給他們的一切。但,劉琦確實也應該為他們想一想了。

就連從不參政的管寧,只忠漢室的張既,遠離朝堂的呂布都能堅定的支援劉琦稱帝了。劉琦怎麼會想不到呢?

按照他後世果決的性格,此時就是應該他振臂一呼、登高繼位、重振漢室朝綱的時候了。曹操劉備各自自立,漢室已無皇室可尊,長此下去,大漢的威名將會逐漸減弱。

三國?

歷史再怎麼變,都尊著一個大框架發展,只是裡面的人發生了改變而已。

宿命?

劉琦決心與曹操、劉備同時開戰,就是為了改變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數十年的分離局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分天下終歸晉?

不!三分天下終回漢!

但是,稱帝這事遷涉甚廣。這是一個禮義仁孝的時代,劉琦不可能象做出一個政改或戰爭的決策一樣,伸手一拍“就這麼定了”!

議,便需要很長時間。

“請”和“讓”,也不可能一天便完成。

禮,還有許多許多繁重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