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0章 蠻漢一家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0章 蠻漢一家親

老帶來:“敢問尊使,何喜?”

楊儀微微一笑:“吾保令愛入宮為妃,洞主以為如何?”

“啊?!”老帶來大吃一驚,思維一時沒跟上,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小女……如何使得?”

但卻顯得比較激動,可能他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會有成為皇親國戚的一天。

楊儀:“陛下文治武功,放在大漢四百年歷史之中也是可比肩高祖、武帝、光武般的聖明之君。令愛是南中諸族聖女,祝融傳人,天姿國色又不失錚鏗之色,與君合,實乃絕配!”

老帶來連連喝了幾口水,讓心情平復了一些:“尊使,這……這可行嗎?”

至少他表現出來了非常強烈的意願了!

古時候政治聯姻從來都沒有缺少過。那是強權的結合,是上位者籠絡人心的手段,也是下位者攀權逐利的機遇。

對於遠在蠻夷之地的祝融一族來說,便如天上掉下了餡餅。

如能成事,豈止保全一族?

真的是要崛起了!

其實成不成的,楊儀說了也不算。他只不過是完成諸葛亮安排給他的另一個任務罷了!

他可沒那個膽子敢去插嘴皇帝納紀之事,他只是奉命確認祝融是不是真的象蠻人口傳的那麼漂亮,並將老帶來及祝融一族捆綁在劉琦的戰船上而已。

至於諸葛亮為什麼敢如此膽大便給皇帝保親,那就不在他的思考範圍了。

楊儀和老帶來談了很多,也談了很久。

從蠻漢結親到斷司馬懿的糧,再到防備南蠻聯軍反撲……

整件事情都在諸葛亮的規劃之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楊儀和沙摩柯、忙牙長都沒有回去,而是留在了帶來洞協助老洞主出謀劃策及練兵佈防。

為了表示誠意,老洞主把帶來洞的全部兵力近兩萬人交給了沙摩柯指揮,並全權聽由楊儀號令。

沙摩柯本就是從南中出去的本土蠻人,加上他武藝高強,為人豪爽,很快便獲得了祝融一族士兵的信任和尊崇,完全聽從其指揮。

當然,這跟他練兵有方也是分不開的。

短短數日,帶來洞將士戰鬥力大漲。

在沙摩柯和楊儀的安排下,帶來洞主寨周圍的防禦也上了幾個層次。

這期間,在楊儀的安排下帶來洞主依然給南蠻聯軍提供了一批糧草。

沒辦法,飯要一口一口吃,整個戰略實施起來需要時間,為了最終的勝利,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

前線戰場上的戰事從未停止過,一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火燒藤甲軍後,諸葛亮大軍壓上,不給司馬懿任何喘息的時間。

司馬懿不得已重用楊鋒,利用楊鋒及其手中重於防禦的山地弓箭兵層層佈防,以阻漢軍。

此時他手中可用的也就楊鋒和朵思大王了,其他各路小首領經過多番鏖戰已經剩下沒多少兵了。

司馬懿突然發現,諸葛亮用兵奇謀詭計並不多,幾乎都是經典戰例的一次又一次重現。但他和他手中的南蠻部隊就是擋不住。

因為諸葛亮除了讓兵書中的戰例重現,還讓其中的不足更加完善,避免了各種讓敵可乘之機。

也就是說,諸葛亮的行軍佈陣無隙可鑽,毫無漏洞。

這讓司馬懿越打越心驚,越打越沒有信心。

戰前的所有設想,所有野心在現實面前都被擊得粉碎。

更要命的是,整個南中聯盟壞消息不斷。

柯郡的朱褒敗了,李嚴率兵攻佔了郡治故且蘭縣,梟首朱褒以示眾。李嚴、李恢故且蘭安撫民眾、徵集青壯加以訓練,投入防禦。戰爭中表現突出的偏將巴西人王平被李嚴委以重任,領大軍一萬往西收復夜郎、談指、談稿、漏臥、漏江、句町、宛溫、同並等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平膽大,將一萬大軍分成三路,多線同時進擊。

柯郡地廣人稀,各縣本就沒有多少駐軍。各縣令縣長本就頂著成都冊封的漢職,響應朱褒造反也不過是個形式而已,各縣也並未出兵響應。其實除了守城的幾百號人,這些偏遠的小縣城根本無兵可派。

王平大軍所至,各縣紛紛上表投降。倒是給王平憑添了許多軍功。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為小時候養在外祖父何氏家,所以又叫何平,後來姓回本來的王姓。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九月,巴西郡七姓夷王樸胡、邑侯杜舉巴夷、(cong)民依附曹操,王平隨杜、樸胡等被遷往洛陽(因此王平或為漢化人)被任命為一名代理校尉。

歷史因劉琦而發生了偏差,劉琦強勢入川後,樸胡、杜率巴夷、民眾歸降劉琦,彼時王平年方十六,當年便放文聘徵入軍中。

王平頗有勇武,但畢竟年幼,且不識字,一直留守閬中,也無立功機會,所以也沒得到什麼晉升的機會。

王平雖沒文化,但勤奮好學,加上劉琦麾下的軍隊中學習氣氛頗好,很多部隊還專門配置了文化教員。參軍四年,王平沒有立下什麼軍功,但卻學得了不少文化。

有勇武又有文化的王平自然會受到上級的更多看重。慢慢地從大頭兵升到了伍長、什長、百夫長、都尉之職。

就這樣,漢軍陣營中一個類似吳下阿蒙般的人物出現了。

諸葛亮南征召集大軍時,王平奉命率巴西兵千人往成都參戰,被分配至李嚴麾下。

戰爭,是考驗軍人的真正磨刀石。

真的勇士必會在戰火的洗禮中茁壯成長!

一路南下,王平每每身先士卒,衝在大軍的最前端。攻城拔寨時,總有王平的身影。

李嚴是智將,坐鎮軍中、指揮若定。而年輕的王平儼然成了他手中的急先鋒,攻城拔寨的尖刀。戰功卓絕!

論功行賞,王平被李嚴提拔為偏將軍。

戰報傳到諸葛亮手中,諸葛亮對王平也是讚不絕口。

王平的一萬人部隊由東向西靠近益州郡,人雖不多,卻在戰略上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諸葛亮快馬傳令王平與楊儀,調王平大軍進入益州郡帶來洞,與帶來蠻兵合兵一處,劫斷南蠻聯軍退路。

有了援軍,楊儀的釜底抽薪大計正式施行。

楊儀用計由沙摩柯斬了聯軍運糧大將董荼那,收降運糧兵近萬人。

此時,帶來洞內楊儀已得各路兵馬三萬人。

而聯軍一方,久等補給不到,司馬懿多次派兵催促。

催糧兵卻一次次一去不返。

司馬懿才驚醒:大勢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