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2章 三喜臨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2章 三喜臨門

大戰結束,諸葛亮卻未回師成都。大軍進駐滇池整頓,並清剿各路叛賊餘孽。

叛我的罪首均已伏誅,唯一人不在其中。

益州郡豪強雍!

這個人沒有參戰,卻在這場叛亂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正是因為他,司馬懿才得以成功煸動高定、孟獲等人造反的。

這種人怎能放過?

不滅其族,何以解憤?

在征討叛軍逃兵的同時,諸葛亮對降兵進行了整編。

剔除老弱殘兵,令其解甲歸田,將四萬蠻兵青壯打散整編入漢軍之中。另一萬人則獨立成軍,並為其配上重甲。

這支隊伍便是楊鋒留下的那支善射善防的精銳,諸葛亮為其配上重甲,補足萬人,命名為“無當飛軍”。

在南中戰役中表現優異的王平被諸葛亮提拔為無當飛軍的第一任統帥。

而另一支在南中叛軍中表現突出的烏戈國藤甲兵,則因一把大火餘下不足兩千人。雖然藤甲怕火,卻有著刀槍不入、遇水不沉的明顯優勢,在今後的近戰、水戰中還是有很大用處的。

諸葛亮將這兩千餘眾交於張殷,令其自由擇兵,重組萬人藤甲軍。

安排好一切,諸葛亮親自接見了老帶來洞主,充分肯定了他的英明抉擇,並派關平領精兵三千護送祝融入長安擇日入宮。

關平帶著戰報和諸葛亮的保媒書護送祝融回到長已是臘月了。

長安寒冷的天氣讓習慣了南中溫溼氣候的祝融根本不敢出門。

關平回京的首要任務是彙報軍情,且上表婚書請劉琦納娶祝融。劉琦還沒確定納不納呢,關平不可能就這樣把他帶入宮中,只好安置在驛站。

皇帝納妃是大事,禮節繁多。如今朝庭新立,事事必循規蹈矩才行。朝堂近臣,就是事兒多。稍有不慎,皇帝便會被百般刁難。

不過諸葛亮的戰報確實讓劉琦龍顏大悅。

滿朝文武在歌頌諸葛亮平定南中的無上功德,而劉琦打心眼裡高興的是諸葛亮拔掉了司馬懿這根毒刺。

這個人亂荊南、禍南陽,甚至劉表的中毒事件也與他脫不了干係。劉琦早就巴不得抽其筋拔其皮以洩憤了。這次禍亂南中,總算是栽在諸葛亮手裡了。

劉琦當朝論功行賞,封諸葛亮為討南大都督,新都亭侯。

沙摩柯升討南將軍,封關內侯。

關平升伏波將軍。

張殷昇平蠻將軍。

王平升討寇將軍。

楊儀升隨軍議郎。

……

劉琦非常高興諸葛亮已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大才,本還為他手中沒有多少可用之將而擔憂呢。沒想到在蜀四年居然提拔起來許多青年才俊。

劉琦與眾朝臣商議,將南中劃離益州,獨成一州,稱雲州。

轄柯、越、朱提、建寧、永昌、雲南、興古七郡。

李嚴任雲州刺史,李恢任別駕,帶來洞主為從事。

費任益州刺史,黃權為別駕,董和為從事。

而諸葛亮則就地整軍十萬,兵發交州。

其實劉琦稱帝後第一件地方官改便是刺史。

西漢劃分全國為十三州,每州設刺史,主管巡察,官階低於郡守。而東漢末年又將一部分刺史改為州牧,居郡守之上。刺史無實權,而州牧又職權過大。

刺史巡察臨管各郡卻又比郡守職低,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劉琦改刺史為一州最高行政長官,統領全州政務,官居郡守之上,真二千石。

其實劉琦起事以來,他所打下的地盤一直是以刺史統領郡守的方針治理州郡的。只是有悖漢制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稱帝後,下達聖旨,改官制,不過是讓這個一直施行的制度更名正言順而已。

關平回家探望母親後,又馬不停蹄趕往滇池傳達聖命。

而他交給劉琦的諸葛亮為祝融保媒的婚書,劉琦則交給了荀,讓荀這個主管禮儀的太常去處理。

諸葛亮說的沒錯:……平蠻亂易、得蠻心難。祝融乃蠻族聖女,承火神傳承,實為收蠻心之關鍵。臣請陛下為南中之安定而屈尊,納之。與蠻族結秦晉之好,以示皇恩浩蕩,視蠻族無異族之見……

收了祝融,確實是安撫南中地區諸蠻部落最好的辦法。

一勞永逸!

反正從登基以來,朝中的那些臣子閒著沒事,隔三差五地總有人上奏讓劉琦選妃,充實後宮,廣開枝葉。

這一直是一件讓劉琦頭痛不已的事情。

這祝融納便納了,但諸葛亮這個做法劉琦還是不太認同的。你想啊,現在加上諸葛亮這一路,劉琦有三路大軍在打曹操,兩路大軍打劉備,一路遠征西域,一路遠征東瀛。要每個統帥看到好姑娘都給他弄路回來充實後宮還得了?

就算劉琦同意估計朝中文武也不同意了,何況後宮裡本就有幾個他真心喜愛的寵妻。總得為她們考慮考慮吧?嗯,也是為自己壯實的腰考慮。

大好江山在眼前,可不能為了那荒誕的享受而葬送這唾手可得的大好河山。

人的一生,難的不是在逆境中奮發圖強、知難而上;難的是如何在光輝時抵擋住各種誘惑,保持初心。

所以,劉琦還是假荀之手寫了封信斥責了諸葛亮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為。

形式還是要走的!

畢竟劉琦稱帝後,一言一行都會被史官記錄在冊,以編年史。何況身邊這個女倌可是嚴謹古板得很,完全沒有少女的活潑靈動。除了與眾后妃們關起門來的悄悄話兒,劉琦每日的衣食住行都彼他記錄得一清二楚。

劉琦選擇了一個曾經仇視自己的人做史官,就是為了在自己面前放一面鏡子,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而不會在驕傲自滿和溫柔冢中墮落。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隨著相處時間的越來越長和小憲英慢慢的長大,在憲英心中的那麼仇恨早已淡去,那份公正與嚴謹也正在被崇敬、愛慕、心疼等複雜的情緒所替代。

……

長安城在籌備開元元年第一個春節和皇帝繼位後第一次納嬪的喜鬧氣氛中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而朝堂上卻收到了另一份戰報,可謂三喜臨門。

戰報來自北方第一軍團。

劉琦還沒從諸葛亮玩死了宿敵司馬懿的驚喜中緩過來呢。

關羽便為他傳來了又一個驚喜。

關羽陣斬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