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0章 民女尚香參見陛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0章 民女尚香參見陛下

諸葛亮確實沒有去動士的官職爵位。

從南中新設雲州到取交州,他手中哪有那麼多人去打理?

況且從他升任南征大軍都督後,便再無行政權利,去哪兒調人他也不知道。

只能繼續任用交州原班人馬了,等戰報傳往長安,自會有安排的。

但他也沒有急著帶兵離開,而是留在龍編月餘,幫助孫權熟悉新漢新政以及人員整編。

這個他拿手,在益州當了幾年刺史可不是白當的。

強勢的軍政分家,建立治安部隊,消除豪強私兵……這些真正能保證一地不會再現手握重兵的諸侯的事,諸葛亮必須親自處理才能放心。

張殷被諸葛亮臨時任命為交州步都尉,留下三萬精兵鎮守交州,助孫權掌政。

而他的大軍卻依然有十萬,轉向往東,進擊會稽。

因為孫權、士投降,糜芳失去了補給,漢軍大軍圍城後,糜芳無奈投降。那兩萬大軍也就順勢成了漢軍的兵源。

孫權未了表示忠心,以及對大漢新政的支援,將自己的三千親衛交給了諸葛亮,並推薦了好兄弟淩統參軍為將。老將韓當無意再戰,留做孫權家將。

士也是無奈,為了保住自己的官職和家族利益,也只好將手中私軍交出。

這一出一進,諸葛亮手中大軍並無損失。

諸葛亮的行動要比劉琦的東征大軍早一些,所以當劉琦進駐雒陽的時候,諸葛亮的戰報就到長安了。

等劉琦看到從長安轉過來的戰報時,荀已經從長安中央學府中挑出十餘名優秀學子派往了交州供孫權呼叫。

這個結局是劉琦讓劉琦非常高興,和平解放交州,那得省下多大一筆戰爭開銷,以及戰後的重建費用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打仗哪知道什麼叫花錢如流水啊!

孫權的野心被劉備打沒了,人卻內斂成熟了許多。在新漢新政的大框架上,只要他一心為國為民,那就不得不承認他的能力是很強的。能在歷史上的曹劉強壓下將東吳的根基扎穩,個人執政數十年,從某些意義上來說孫權擁有比曹操、劉備優秀的閃光點。同等地位的三人各有所長罷了。

劉琦松了一口氣,總算為好兄弟孫策一族留下了最好的結局。孫氏舊部聽到訊息應該會放下心中介蒂,越發忠心了吧?

也算為周瑜了卻了一樁心事!

但劉琦也沒有傻到感情用事,將偌大的一州交由孫權去任意施為。真要這樣,估計若干年後,遠離中土的交州百姓估計只識刺史不識君了。

孫權便會成為又一個士了。

必須派去得力可靠之人安放在刺史以下的各個重要位置。比如別駕、從事、都尉。

劉琦大筆一揮,升劉磐為交州都尉,前往交州接替張殷掌管交州兵權,張殷東進迴歸諸葛亮軍團聽用。

在接手州時立過大功的才子王粲升交州別駕。

沮鵠在荊南幹的不錯,升交州別駕從事。

令二人接旨後前往龍編城輔佐孫權,推行新政。

調去的三人都是有功之臣,而且有能力,最主要忠心有保障。還有一點是現在地盤越來越大,每個位置上早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安排滿了。甚至很多坑裡都沒有蘿蔔呢!

哪兒還能抽出人來?只能是荊州了。義兄鍾繇是大才,不僅將荊州打理得很好,而且將劉表留下的許多人才都慢收服並運用到各個崗位上去了。整個大漢那麼多州,可以調動的能人才子,估計現在就得數荊州最多了。不是還有馬氏五常等著鍾繇開發嘛?

劉琦正在為交州的順利接收而高興時,侍衛來報王安求見。

小子來得還挺快!

“臣王安參見陛下!”

“草民參見陛下!”

“愛卿平身!”

地位的差距疏遠了曾經的情誼,在人前哪怕曾與劉琦親如兄弟的王安也不得不按規矩來做事。

君臣有別!

“謝陛下!”

“爾等先下去吧,朕與王愛卿有事要談。”劉琦屏退了身邊的太監與侍衛,這會兒賈詡不在,正領著群臣在雒陽城中忙碌呢。人多耳雜,劉琦不想有任何不利的流言傳出去。

因為王安身邊那個“草民”。

不過貼身女倌辛憲英卻沒有出去。作為史官,能做到現在劉琦沒把她換掉,證明她已經成熟了,已經懂得把握分寸了。雖說近君史官要求公正、實事求是,但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史書裡寫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有一點便是隨著年齡的成長,憲英心中對劉琦的情感早已在潛意識中發生了改變。

如果說從前辛憲英的存在是劉琦的一面鏡子,那麼現在則變成了劉琦的腦殘小迷妹了。

“仲靜,你沒帶家小一同北上麼?”

王安:“回陛下,河東新得,事務繁多,臣顧不得家小,所以未攜。加上妻兒在江夏住得習慣,我又還沒在河東安頓,實在不忍妻兒顛簸。日後安頓下來再說!”

劉琦:“嗯,小夥子真的長大了,懂得憐惜佳人了。哈哈……”

王安皮也厚:“謝陛下誇獎!”

劉琦:“那,你身邊這位是?”

肯定不是普通的草民了,不然王安也不會帶他來面聖的。還沒哪個大臣有能耐帶著侍從進宮見皇帝的吧?

還好行宮中沒有那些儒生大臣,不然肯定會給王安安上個“大不敬”之罪。

這也是劉琦屏退左右的原因。

王安還是年輕啊,不懂得真正的君臣之道。

皇帝哪是什麼人都能見的?

哪個草民在沒有皇帝召見的情況下可以進宮?

“這……”

王安的表情很豐富,大概也明白了劉琦的意思,劉琦要見他沒有任何顧忌。君見臣,哪用得著屏退左右?

雖然權術心計還差一些,但好歹也做了這麼久的太守了,很多事就算一開始想不到,一點便就明白了。

王安看了一眼身邊矮了自己一頭的儒裝少年,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滿臉的無辜、無奈還有些憋屈。

劉琦大概也猜到了。能讓王安這個劉琦身邊的大紅人,青年才俊滿臉不甘的人真不多。堂下這麼雖然一身儒裝,卻擋不住俏麗的面龐和那雙靈動的大眼晴。

一年不見,小丫頭長大了不少,剛一見時,劉琦確實一下子沒認出來。

見王安吞吞吐吐,儒生倒不怯場,躬身拜道:“民女尚香參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