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7章 青州之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7章 青州之危

陽關丟失,陽翟的位置就很尷尬了。

陽翟是整條穎陰防線中唯一處於穎水以西的城池。

而陽關一失,劉琦大軍便可繞過陽翟直面穎陰。

過了陽關,便是一馬平川,中原大地便赤.裸裸地露在了漢軍的刀鋒之下。

夏侯見陽翟城高,文聘暫時也攻不破,便下令剛剛返回陽翟的杜襲火速領兵出城,在穎水以東佈下防禦陣型,以防劉琦突襲穎陰。同時向曹操送回前線戰報,讓曹操早做打算。

不過又一次出手夏侯意料的是,劉琦並沒有乘勝追擊,直搗黃龍。

穎川是曹軍核地,當然也是影密衛活動頻繁的地域。雖然曹操防得緊,密衛在穎川戰場中難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比如盜城、冊反啥的。但是往漢軍陣營發出些有用的曹軍情報還是辦得到的。

雖然拿不到什麼核心資料,但是大規摸的人員兵力調動還是很容易打探的。

劉琦呆在陽關沒動正是因為收到訊息,曹操在穎陰周邊集結了新兵十五萬,日夜操練。面對前線的幾個防守點,穎陰大軍騎兵可以一個時辰內趕到任何戰場。步兵也最多三個時辰可以趕到。

劉琦手中只有五萬大軍,如果冒然深入,將有可能被曹操的大軍咬死、拖住在穎水以東。

孤軍被圍,很有可能會遭遇危機。

劉琦與賈詡仔細分析了當前形勢後,決定讓關羽軍團接手河水以北的戰場,增加兵力至十五萬,威壓兗州。

調高順軍團經河內渡河水至河南,加入到穎川戰場中來。

高順接到調令後即刻向關羽交接了手中所得地盤和相關後勤補給事宜,帶著手中的大軍往西機動經河內組識渡過河水。

其實也沒什麼好交接的,河北大地,除了東郡位於河水以北的頓丘、衛國、陰安、東武陽、陽平、發乾、樂平、聊城、博平九城還在曹軍手中外。北方戰場的樂進軍團、曹洪軍團已都已經撤到了河水以南佈防。

北河水,南江水。

大漢國土上最為寬闊的兩條河流。

河水水面寬闊,流勢洶湧澎湃,有了防禦後是非常不利於渡水登陸的。其水勢難測,甚至非常不利於行船。所以,河水之上基本上也不存在水軍。真的不利於行船,除了河水兩岸的居民會有一些渡船外,就沒有船隻在河水中晃盪。

平原郡也被曹軍放棄了,這一樣便給留守青州的劉備軍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曹軍把來自張遼軍團的兵鋒直接讓到了劉備的青州面前。

看來當年把平原讓給曹操的決定簡直就是一招昏棋呀!

沒有了河水以北的城池作為戰略緩衝,留守青州的管亥還沒來得及將部隊派出濟南國,張遼的大軍便偷渡了河水,佔領了高唐港,建立了渡口,大肆地將北方大軍運過河水。

青州是劉備的大本營,本來是他最放心的地方,因為北方還有曹操的冀州擋著呢,這也是當年他肯拿平原換徐州地盤的原因所在。

揚州大戰時,劉備兵力不足,最後把張飛、田豫、魏延、藏霸、徐盛、管亥等大將盡數調到了江東。

戰勝了江東孫權,盡得揚州、交州後,劉備舉孔融為青州刺史、陳為徐州刺史。也算是對孔融當年的知遇之恩的一種報答,也是對廣陵陳家對他大力支持的一種回報。

士族是他的立家之本,他得勢後必須給士族更多權益,以鞏固自己的權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揚州的局勢很微妙。

突然傳劉協身亡的訊息,接下來又是曹操稱公、三方較勁、劉備稱王……一系到的大事。

再下來就是劉琦發表《討曹檄文》,再然後又對劉備宣戰……

劉備根本就沒有機會在北方領地佈防。

雖然打仗孫權讓他得到了更多的將領,但他更相信自己從青州帶過來的老兄弟。江東眾將雖降,卻也存在反叛的可能。

所以他只是向青州派回了管亥、徐州派回了魏延分別擔任州都尉,領各州兵馬就地防禦。

他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因為北方還有一個強大的盟友曹操。

劉備甚至想都沒有想過,戰爭不開始不過一年有餘,北方強大的曹操居然就丟失了富饒的幽州冀州。

倒底是自己高估了曹操,還是低估了劉琦?

應該是低估了劉琦的實力吧?同為在這亂世中拼博了十餘年而生存到最後的諸侯,自己的主力大軍在劉琦部隊的攻擊下一樣是節節敗退,並不比曹操強呢。

青州,自從被劉備拿下後,平定黃巾,大力發展民生,已然成為劉備治下最為平穩安定的地方。就算是放在整個動亂的大漢天下,也算得上是少有的平穩之處了。

孔融,聖人孔子十二世孫,家學淵源。

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劉協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

討董之戰後,孔融觀天下英雄倍出,自己一介文生,難以在諸侯紛爭的亂世自保,邀自己看好的落魄皇親劉備至青州平亂,後舉薦劉備為官。可以說是劉備的人生貴人。

後來劉備得勢,投桃報李,遷孔融為青州刺史。

孔融不通軍事,治政能力也就一般。但是他的文學功底卻相當的高,從小便以孔氏天才而聞名,時至今日,已是青州儒學泰斗。他做刺史卻也能服眾。

最重要的是劉備推行的仁政,深得青徐士族推崇。

民心?劉備早已看透,與其為沒有田地沒有地位的老百姓謀福,還不如繼承漢統,將士族緊緊地拉進自己的陣營之中。

孔融在亂世中難有作為,但在太平時期卻能很好的推行無為之治,保一方國泰民安。但是,對於守土用兵,他卻無能為力。

管亥升任青州都尉,守護青州。可手中只有五萬可調之兵。聽到張遼率兵南下,他也想在青州多徵兵馬。可刺史孔融卻並不配合。

孔融瞧不起管亥,因為管亥曾經是黃巾匪首,曾經讓他鎮守的北海危機四伏。還有一點,孔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以為劉備仁者無敵,劉琦的大軍都是野蠻人,看起來很猛,卻不一定能贏。

管亥無奈,只好親率大軍五萬進駐東平陵,抵抗漢軍,另派副將孫觀到各地徵兵。

可惜的是他堵住了西邊,卻放空了東邊。

顧頭不顧尾。

五萬大軍守城,十萬以騎兵為主的漢軍一時間確實難以破城。

可是,當管亥在濟南國與張遼大軍相恃的時候,卻傳來了東萊失守的訊息。

東萊郡,青州最東也的一個郡呀,三面環海,背靠北海。就算整個青州失守,它也應該是最後丟失的一個郡才對。

可事實上,它卻成了青州最先丟掉的一個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