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6章 劉備之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6章 劉備之死

等陳到趕回劉備的住所時,劉備已身中數刀,手持長劍斜靠在堂前的立柱旁。

一地的屍體,彰顯了這裡戰況的慘烈。

劉備身邊的五百白眊精兵,幾乎死傷貽盡。而那衝進劉備行府的兩千死士也僅勝下寥寥數十人,並人人負傷。

勝利在即,劉備的人頭唾手可得。

那數十死卻反而僵住了,不知該不該衝上去。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劉備居然這麼能打。以近兩千人的損失才換得五百近衛隕命,白眊精兵的戰鬥力也真不是吹的。可就是劉備近衛全部被殺以後,劉備依然在兩百人的圍攻下支撐到了兩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備身旁那一地的屍體,有百人以上死於劉備的雙劍之下。

劉備不甘心就這樣死去,他拼盡全力親自上陣打了他這一輩子最艱難的一仗。卻還是擋不住死士們在他身上留下的道道血印。

陳到到時,劉備已無力支撐那疲憊的身體。

陳到雙眼衝血,殺入死士陣中,手起手落,盡屠之。

可惜……

這並不能解救劉備,反而加劇了劉備的死亡。

死士!何懼生死?

既然來刺劉備,就沒想過要回去。一直隱忍藏於城中,甚至登城屠殺曹軍,助劉備守城,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刻。

曹操的死命令!

不惜一切代價,誅殺劉備。

沒有退路的死士們反而衝向了已經無力反抗的劉備,將其亂刀砍殺!

陳到仰天長嘯,手刃死士數十人。

卻不知另外千人魏軍降兵開啟了平輿城門,放夏侯淵大軍入城。

陳到來不及救助受傷的魏延,領兩千白眊兵,護著劉備的屍體及數名文官奪門而出。返回汝陰時,只餘下八百餘人。

魏延戰死。

隨軍參軍華歆被夏侯淵所俘。

劉備至死才想明白,自己還是想得太天真了,劉琦根本容不得他活下去。何況還予以高位呢?

這一切,都在劉琦的算計之中。

劉琦仁德?

那中對威脅不到他地位與權利的百姓而言吧?

敵人,永遠體會不到那份仁德。

劉備沒有去拆穿,沒有一絲埋怨,換著今日得勢的是他,他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默默的來,轟轟烈烈地去,戰死沙場,也算是給他大起大落的人生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至少有一點,劉備與劉琦是一致的。

讓大漢帝國延續下去。

如果不是劉琦的強勢崛起,劉備一定是抗曹第一人。

只是造化弄人,他想走的路被人走了,他只能走另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東漢建安九年,新漢二年(204年)冬,漢車騎將軍劉備在平亂戰爭中卒於汝南,帝以國士之禮待之,諡昭烈候。終四十四歲。

這是憲英記載在史書的章節,也是劉琦對劉備的最終態度。

至於那個“昭烈”侯是什麼意思,劉琦沒有解釋,後人爭論不休。

估計誰也猜不到,那僅僅是劉琦一瞬間的惡趣味罷了。

事情當然不會就這麼算了,好歹是當朝大將,位比三公。怎能就這樣不明不白地喪命疆場?

曹操撤回曹仁、張郃,留下夏侯淵孤軍鎮守汝南。

其實定下這個計謀,選將時,就知道這是個有去無回的活了。

劉琦的默許,註定了劉備的宿命。

但劉琦卻不能背上這口黑鍋。

在劉琦的史書裡,曹操一定是天下最大的那個反派。

黑灰多點少點,都不會讓曹操變成漢之功勳。

最瞭解你的人,一定是你的對手!

與劉備的妄想不同,曹操早就看透了自己的結局。

成王敗寇!

而夏侯淵成了曹操手中的犧牲品。

這是曹操的選擇,也是夏侯淵自己的選擇。

夏侯雙傑,一樣的勇猛,一樣的剛烈,一樣的忠心耿耿。

總有人去背這口鍋!

至少曹操會盡力去保護和維護他的家小妻兒。

黃忠領兵三萬西進汝南,接收了脫離各自戰場的田豫、徐盛的指揮權。集大軍十萬兵圍平輿。

夏侯淵選了一個最體面的死法。

約戰黃忠!

承諾他若敗,將人頭與身後大軍雙手奉上。

黃忠敬佩夏侯淵忠義,承諾只要夏侯淵能勝得他手中大刀,便放他離開。

歷史上的黃忠七十尚能斬殺夏侯淵,而此時黃忠尚不足六十。

報著必死之心的夏侯淵又怎能勝得了?

夏侯淵毫無意外地命喪黃忠刀下。

華歆、張昭等人議用夏侯淵人頭為劉備陪葬,以安劉備麾下文武之心。

黃忠拒絕:“戰場相爭,刀槍無眼。各為其主,各安天命罷!誰殺了誰都要償命陪葬,天下能剩幾人乎?”

黃忠不顧眾人反對,令人打造棺槨,收斂夏侯淵,還於許都。

好歹也是黃忠殺了夏侯淵,為劉備報了仇,眾人也未太過糾結。

只是不知不覺間,劉備手中眾將及兵卒便完成了陣營的轉換。

郭嘉讓諸葛亮領兵與黃忠匯合,重新整編汝南大軍,將實權牢牢把握在己方手中。

劉備之死,不過是漢末群雄爭霸故事中最最普通的一環罷了。袁紹都能之,孫策都能死,作為失敗者的劉備又怎能倖免?

夏侯淵?

不過漢末英雄輩出的時代中一炮灰耳。

只是對劉琦來說,意義非凡而已。

除去一個令他頭痛的劉備,又收得眾心,同時開啟和平統一的劉曹談判序幕。

沒有比這更完美的結局了。

曹操含淚下葬夏侯淵,就埋在其兄夏侯惇的墳旁。

曹操令人在兩夏侯的墓後為自己修建陵墓。讓夏侯兩忠烈在亡靈國度與自己相伴,爭戰八方。

寒風中,曹操在曹丕之攙扶下,親自為夏侯淵送行。望著夏侯一家,不禁潸然淚下。

送走夏侯惇才多久啊,夏侯淵又埋於黃土。

“元讓、妙才,你們慢些走,孤隨後便來。且待孤安置好我等家小……”

曹操在心底默默地吶喊。

……

也不知是傷心過渡,還是偶感風寒。安葬完夏侯淵後,曹操便臥病許都,久治不愈。

與劉琦的談判之途,由荀攸、程豎輔以曹丕開啟。

軍事上已經沒了任何本錢。諸葛亮黃忠軍團從汝南逼近穎川;甘寧、徐晃軍團出彭城進入兗州;周瑜軍團威壓陳國;張遼軍團佔領泰山……

最關鍵,關羽軍團踏兵過河,於延津一帶駐紮,威脅濮陽等城。

十面埋伏!

哪裡還有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