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6章 長社徐庶?另有大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章 長社徐庶?另有大才

半月後,劉琦一行來到長社。

這地方可是日後黃巾起義的主戰場之一,貌似徐庶就是這裡人吧。劉琦帶著典韋、劉德、高林在長社住下,準備停留數日。隨便打探一下太平道的事,當然最好能遇到人才徐庶。

不過這時候的徐庶應該還年少,徐庶年少習武好遊俠,後因殺人棄武修文,遠避荊州,師從水鏡先生,結交諸葛亮龐統等大賢。

四人四處晃悠,順便瞭解當地風土民情。

其實這穎川從立郡以來,一直是一個人口大郡,因為離京師近,許多離任的大士族在穎川落戶,也有一些準備赴京任職的高官在安家。這些士族相交甚密,相互通婚,資源共享,這也成為了為何穎川一帶人才倍出的原因。當然也形成一個極大的敝端,士族多,那麼士族就佔有了大部分的資源,包括土地。那百姓的日子就相對的過得更苦,能在士族撈到一份工作的還好,至少有一份能夠填飽肚子的穩定收入。而大部分的百姓只能租種士族家的田地,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大多進了士族的糧倉。豐收的年份還好,至少一家人還能圖個溫飽,可那年頭旱澇蝗等自然災害不斷,哪有那麼多豐收。所以,士人是更富了,而窮人則更窮了!

當然,這可不只是穎川這種士族人多的地方百姓疾苦,大漢各地也差不了多少。為啥?除了士族還有官府呢,那稅收直接逼得百姓賣田賣地,碰到自然災害賣兒賣女的都不在少數。

幾日走訪,劉琦發現這長社地界太平道義深入民心,百姓將太平道天師奉著神明。百姓有病,天氣不好全都參拜太平道天師去了,彷彿那太平道就是萬能的。

徐庶沒尋著,倒是典韋遇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遊俠兒,覺得投緣,傳授了些許武藝。這遊俠兒叫徐福,出生貧寒,卻又生性好不平,從小就帶著幫小兄弟到處管些不平事。這小家夥覺得太平道是騙人的,哪有不吃藥能治病?哪有不勞作就能豐收?這點倒讓劉琦很是驚訝,這人小小年紀就有這等覺悟,長大應該是一大才呀,怎麼歷史上沒有記錄?劉琦不知道人徐庶原名就是徐福,只因後來避難化名單福,最後學成後更名徐庶跟隨劉備的。

劉琦沒有太過糾結,找不到就找不到吧,反正徐庶後來到荊州求學,那機會還是很大的。劉琦準備休息一晚繼續上路,典韋想帶走徐福,可人家孩子雖小卻以“父母在,不遠遊”為由拒絕了。也不好勉強,只好作罷。

“哎!”劉琦坐在桌前看典韋喝酒,忍不住嘆息。

“公子為何嘆氣?這一路公子的成長可是很大的!”旁邊的劉德連忙問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哎,我是嘆這好好的大漢百姓,如今被這太平道道人搞得人心惶惶,天下將要不太平了!”

“我看挺好啊,人家幫百姓治病,還幫人求雨,不是挺好嘛?”劉德不解。

“呔!公子既說那道人不是好人,不若老典去殺了他,反正我們明日就離開!”典韋現在越來越相信劉琦,一路走來好吃好喝的,也沒碰到什麼麻煩。心中非常感激劉琦把他帶離山林,卻覺得自己什麼都沒為劉琦做,很是過意不去。這不正好劉琦不喜歡太平道人,況且徐福那小子也說太平道是騙子嘛!

“不可!雖說太平道人不見得是好人,但人家也沒犯什麼事呀,這種道義宣揚,你信就信,不信也沒人強拉你。官府都沒辦法管,我們有何理由殺人?”劉琦趕忙阻止,這憨貨可是敢想敢做的主“何況,這一路走來到處都有太平道的人啊,只是這長社的信徒更多而已,你能殺得幾人?”

“既然管不了,公子你又嘆氣做甚?”典韋哼哼一聲,繼續喝酒。

“民心不穩,過在施政啊!要是百姓能過得安穩,餓有飽餐,病有錢醫,誰還會去信這種東西呀!”劉琦接著感慨。

“啪啪啪……”身後傳來一陣掌聲。

“小公子年紀雖小,見解非凡啊!在下鍾繇鍾元常,敢問公子尊名?”劉琦身後桌上站起一青年文士,對劉琦拱手道。

鍾繇?大名人耶!與王羲之合稱“鐘王”的大書法家耶!問題人家從政能力還很強,後面助漢獻帝東歸,幫曹操守關中,軍政一手抓,也是個文武全才。最後做官做到廷尉、太尉、太傅。那叫一個牛!關鍵人家還有更牛的兒子,滅蜀的那位智將鍾會大家都熟悉吧?對了,就這位的小兒子!就算人家大兒子鍾毓,那也是青州刺史,也是有能力之人。

劉琦愰然大悟,光記著徐庶是長社人,怎麼忘了長社還有這號大人物。趕忙躬身施禮:“學生劉琦,我乃山陽劉表之子,見過鍾先生!”

“呵呵,原來是八俊劉景升家公子,果然是人中龍鳳!”這時候的鍾繇還沒出仕,名聲跟劉表比起來差老鼻子遠了。“劉公子不在山陽跟隨你父親讀書,怎會到了此地?”

“學生正是經父親允許前往穎川遊學,本想前往穎陰荀家求學,路經長社,在此盤桓幾日。”劉琦知道這些士家子弟好面子,重禮儀,所以答話很是恭敬。

“哦,既然劉公子是出來遊學,不若請公子到我府上盤桓幾日?繇見公子談吐不凡,見解獨到,繇欲與公子促膝長談!”

求之不得的事啊!那也得保持矜持,嘿嘿!

“這,會不會太過打擾先生家人?”

“無妨!無妨!這平日裡還怕請不到貴客呢,不然我也不用跑出來喝酒不是?你反正也不急在這幾日,我與那荀家公子荀彧乃至交好友,回頭你正好幫我帶封書信與他。”見劉琦不拒絕,鍾繇甚是高興。

“如此,就叨擾老師了!”劉琦順竿而下,也就不再矯情。

“公子才思敏捷,學問非風,繇可不敢為師!若不嫌棄,稱我一聲元常兄就好!”鍾繇也是士族子弟,但跟人漢室親,成名已久的劉表比起那可就排不上號了,所以對劉琦那也是相當的客氣。

接下來的日子,鍾繇欣賞劉琦的聰慧,劉琦傾慕鍾繇的才學,兩人一起讀書一起辯論,同吃同住,儼然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劉琦的要求下,兩人每日還跟隨典韋習一個時辰的武,鍾繇很是認同劉琦說的“好的身體是展現抱負的根本”。當然劉琦一定不會放過向這位諧書鼻祖討教書法的機會,雖說現在鍾繇還未大成,那各種字寫的那個漂亮,那個飄逸……有機會學當然不能放過。

如此一來這說好的盤桓數日就越拖越長了,鍾繇家大業大,也不怕多幾張嘴吃飯。可劉琦坐不住了,這已到六月中旬了,算算時日,在長社已經逗留了兩個月有餘了。是時候重新上路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