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1991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四章 想學金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二十四章 想學金融

在眾目睽睽之下,鄧大年一一親吻了這三個乞丐的手,然後很有同情心的從口袋裡摸出了錢包,三個乞丐眼睛就是一亮,暗道自己今天沒白來,果然這些華人都是傻子,一圍住他們,他們就會妥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鄧大年開啟錢包,搗鼓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從錢包裡抖出來了一枚硬幣。

這是一枚五美分的硬幣,鄧大年將硬幣託在手裡,衝那三個乞丐無奈的聳聳肩,意思是說我只有這枚硬幣了,而你們有三個人,那麼這硬幣,該給誰呢的?

其中一個塊頭最大的乞丐,反應也是最快,一把將鄧大年手裡的硬幣奪了過去,然後也不跟身邊兩個同伴打招呼,轉過身就準備跑路。

剩下的兩人也反應過來了,哪裡肯讓這個傻大個如願,前後將那個最高大的乞丐夾在中間。

這時候,鄧大年連忙跟趙笠和楊曼麗打眼色,示意大家趕緊走。

就這樣,在三個乞丐為了一枚五美分的硬幣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趙笠等人已經順利進了御膳齋。

“為什麼要給他們錢,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分都不會給的!”對於鄧大年剛才的行為,趙笠很是不滿。

“五美分而已,買一塊全麥麵包都不夠的,給他們又如何,挑撥他們關係,讓他們自己吵起來,不是活該嗎?”楊曼麗很贊同鄧大年的做法。

楊曼麗都說話了,趙笠當然不會再在這個話題上停留,三人在餐廳服務員的帶領下,進了一個剛騰出來的包間。

大家剛坐定,楊曼麗就接著開口了,她拖著腮幫看向趙笠,半是思索的說道:“我們明明是三個人,小年他沒錢了,剩下的那兩個乞丐為什麼不問我們要,反而卻去搶同伴的呢?”

鄧大年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了,他不緊不慢的解釋道:“這就是米國人的處事作風了,在我們眼裡可能真有點傻,但基本上所有米國人都是這樣的思維。而在他們眼裡,只要你不把錢送到他們手裡,那麼這錢就不屬於他們,你再有錢也是在你的口袋裡,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而那五美分是我給出去的,已經算是他們的財物了。”

“所以他們哪怕知道我跟曼曼是有可能兜裡有錢的,也不準備跟我們要,因為他們心裡明白,我們未必會給他們錢,如果在我們身上浪費時間,那五美分真就要被同伴拿走了。”趙笠摩挲著下巴,一邊思索著點頭。

“就是這麼個道理,這就是米國人的利己主義了。”鄧大年半是嘲弄的說道。

聽著他的話,趙笠不禁又開始思考起了其他的事情,深入瞭解過米國的人文和歷史,以及他們的核心價值觀之後,他發現在華國那邊的某些生意上的經營策略,在這邊是行不通的。

比如後世某企鵝的那種壟斷全國遊戲行業之後,所展現出來的各種割韭菜行為,未必就能在這邊實施得起來。

作為南山必勝客,下面的使用者和消費者都鬥不過你,同時又因為你企業壟斷了即時通訊這個行業,使用者們不用你的聊天軟體還不行,所以你企鵝才可以肆無忌憚的做著各種無下限的事情。

但米國這邊如果也搞這種事情的話,下面的使用者說不定就要反你了,而你還不能對他們做什麼,因為這裡崇尚言論自由,使勁黑你你都找不到說理的地方,去維權吧米國的司法機關還未必會幫你。

這就讓趙笠有些難辦了,原本想著將燈塔和連線我的賬戶關聯起來,然後再壟斷米國的遊戲行業,以達到割韭菜的目的,看來這個方向是走不通的了,後續得好好想一想這一步該怎麼走才行。

就在他出神的這個檔口,楊曼麗已經把菜都點完了,周圍忙碌著的服務員,都是亞洲面孔,果然能起御膳齋這個名字,起碼在人員佈置這一點上,跟國內還是比較相近的,就是不知道飯菜能不能吃。

“我能去學金融嗎?”楊曼麗忽然開口問趙笠。

趙笠吃了一驚,連忙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好好的高階技術不學,學金融幹什麼。

“問這麼多幹嘛,你就說同不同意吧!”楊曼麗很是不耐煩。

趙笠不由得又看向了鄧大年,試圖從他身上得到解釋,只是後者同樣一臉的懵圈,看得出來也是對此一無所知。

雖然不知道楊曼麗為什麼要轉去學金融,但趙笠也尊重她的決定,之前還沒有建立鴻蒙科技的時候,是因為公司身邊沒有什麼能信得過的高階技術人才,才讓她出國留的學。

如今鴻蒙科技已經是世界級的電子巨頭了,加上順利的收了喬納森尹夫和安迪魯賓,以後估計都不會缺人的了。

而且一直以來趙笠對楊曼麗的關心都很少,他覺得可能是楊曼麗已經厭倦了這些東西,想要轉去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他這個做哥哥的不能經常陪在她的身邊,本來就已經心裡有愧了,總不能再對她的興趣愛好,去橫加幹涉了。

“如果你是經過認真考慮之後,才做出這個決定的話,那我肯定是不會阻攔你的。”

趙笠認真問楊曼麗:“你當真想好了嗎?”

楊曼麗點點頭,表示自己態度很堅決。

“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吧,回頭讓大年去給你張羅張羅後續的事情,想去哪間學校都行。”

對於楊曼麗的要求,趙笠自然是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