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章 書生之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章 書生之見

第一百七十章書生之見

火驕陽驅逐了清晨最後一絲寒氣在陽光的照射下,殿閃爍著一層淡淡的光澤,更增添幾分威嚴華麗之色,辰時三刻,雖然沒有明清時天未亮五更上朝的規定,但是朝中大小官員已然進入宮城之中,各司其職處理昨日或者今日的政事。

宋朝時候,皇帝並不用每日都上朝,只要批示了官員們奏上來的章折,官員們未必要見到皇帝本人,加之近日來也沒有重大國事,所以趙禎可以摟著後宮佳麗美人睡到自然醒,隨後在內侍黃門的服侍下愜意享受早膳,恢復昨夜因勞累而消耗的精力,才慢悠悠的擺駕政事堂,以督促底下大臣努力辦事,順便處理今日才到的奏摺。

其實皇帝也很容易做的,只要任用之人安守本職工作,根本不用事事都要皇帝親力親為,趙禎似乎很明白這個道理,在政事堂中轉了圈,現政事已經讓幾個宰執參知政事協商處理妥當,直接在呈報上來的奏摺批示了幾個字,吩咐官員按此辦理既可,也沒花多少時間,趙禎就輕閒下來。

一般在這個時候,皇帝可以做許多事情,巡視指導下各個官署,尋幾個大臣聊聊朝中政事,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或者直接擺架回宮,與後宮美人談笑逗趣,進行些較為深密的交流,有太多選擇,反而讓趙禎猶豫不決,不等趙禎最終下定決心,一個小黃門已經匆匆進來稟報道:陛下,翰林院趙學士求見。

趙卿嗯,殿試考卷也應該閱完了。趙禎輕微點頭,示意小黃門宣趙概進來。

見過陛下。趙概步進來,恭敬施禮等趙禎垂問,直接說道:殿試考卷已經批閱完畢,臣等已經擬定榜單名錄陛下御覽聖裁。

辛苦趙卿了。趙禎和顏悅色,雖說殿試名義上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理來說考卷自然是皇帝親自批閱,可理想與事實往往是有差距的,真正閱卷的還是貢院的官員,皇帝能偶爾過問,或者批閱幾分卷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由貢院定的名單,已經大致將參加殿試的士子分好等級,只能皇帝過目,同意之後就可張榜公示,當然,貢院的官員也不是笨蛋自然清楚皇帝的心思,名單之中,根本就沒有選定誰是新科的狀元榜眼探花,甚至連第一榜進士及第的名字都沒有列出來,只是模模糊糊的把成績優異的士子名字放在前面而已切等待趙禎裁定。

趙卿,這次殿試錄取多少士子啊接小黃門呈上來的名策,趙禎仔細瀏覽起來。

回稟陛下有四百九八人,其中進士科三百二十一人科一百七十七人。趙概說道,古代科舉考試並不僅是進士一科,還有其他所謂的常科雜科,像明法明經之類的,雖不及進士之貴,可是還是有人報考的,如果不出意外,這些人以後就是朝廷的中下層官吏的要人選,而且註定不能成為朝中要臣,執掌中樞。

趙卿。卷子可帶來了。趙禎微笑道。意所指。

臣已備妥。請陛下聖覽。趙概不不忙從寬大地衣袖裡取出考卷。從考卷地厚薄程度來判斷。應該只有十幾份。絕對沒有四百九十八份那麼多。這就是貢院官員向皇帝推薦地第一甲進士名單。如果不出意外。今科地狀元榜眼探花就在他們之中選出。

接過卷子。趙禎也沒看卷地姓名戶籍資料。而是仔細考卷地內容。不時露出滿意地微笑。能得到貢院官員地推薦。文章自然是如花團錦簇一般。不然也敢呈予趙禎御覽。

隨意抽閱幾份後。趙禎和聲問道:趙卿。諸多士子之中。你心屬誰為狀元

就文采華美而言。當以沈第一。趙概猶豫了下。微笑說道:若論文章氣勢磅礴。當以錢公鋪第一。若論策對言之有物。當以馮京第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卿還真是誰也不得罪啊。趙禎輕笑道,隨之抽出這三人的考卷仔細觀看起來,良久之後,心裡也有了決定,拿起硃筆在三份卷子上勾畫幾下,輕輕擱放在旁,又拿起名策大略瀏覽,隨機抽點幾個名字,讓身邊的小黃門去貢院取其考卷,這是在檢查貢院官員在擇才時是否有所疏漏,防止底下官員糊弄自己。

在小黃門去取考卷的時候,趙禎在名策末尾處現一個熟悉的名字,心中動了下,微笑說道:趙卿,聽聞何學士前些時候收下的弟子也參加了殿試,不知其才學如何可曾榜上有名

陛下說的是觀文殿楚學士的子侄楚質。趙概非常

笑道:這人才學故然不凡,可惜年輕尚輕,見識~策論文理還算可觀,予個同進士出身還是可以的。

年幼,見識自然不足,既然有才華,不可隨意埋沒。趙禎微笑說道,吩咐取回考卷的小黃門再到貢院一躺,將楚質的卷拿過來。

陛下明見,是臣考慮不周。趙概連忙說道,察覺皇帝似乎有意提攜楚質,心中喜悅之餘,也有一絲擔憂,不知楚質的答卷是否能讓皇帝滿意。

過了片刻,氣喘吁吁的小黃門疾步返回,將楚質的策試卷呈給趙禎,隨後退在一旁悄悄歇息,隨時聽從皇帝的吩咐。

這字。接過楚質的卷子,趙禎立即驚訝了下,笑贊說道:頗有大家風範,想來再過幾年,朝中又多了位可與蔡君謨比肩的書法大家,就憑這點,予他個進士也未嘗不可。

陛下慧眼,聽說何學士之所以收下楚質為弟子,也有看中他這個潛力,培訓出一個書法大家之意。趙概笑著說道。

何學士這是見獵心喜,揀了便宜。趙禎輕笑說道,注意力隨之轉移到考卷的正文之上,開卷破題的第一句祖宗之法不可易也頓時映入眼簾,稍微留意下,感覺有些奇怪,何涉的弟子居然不讚革新。

不過趙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當初欽定這個試題時,就已經考慮到考卷的答案肯定是有同有異,況且此時的朝廷,還沒有神宗以後的那種黨同伐異的風氣,科舉取士僅憑文章優劣,不看其政見是否與已相符,黨爭雖已經初見端倪,可也只是意氣之爭,還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君子政治還是主流,在朝廷上激烈爭吵的兩人,在私下可能是莫逆之交。

幾分鐘時間,趙禎就把楚質的答卷完,沉吟了片刻,微笑說道:趙卿,拋開文采措辭而言,不知為何,朕看這卷子十分順眼,此文讀之如行雲流水,不隔間斷,居然有些一氣呵成,酣暢淋漓之感。

陛下也現了。趙概聞,心裡安定了許多,之所以將楚質的名字排在後面,就是覺得他的措詞不夠華美,貿然予以照顧,容易引起非議,考慮到楚質年紀尚輕,在殿試榜上有名已經是年少得意之事了,猶豫再三,乾脆就這樣定了下來。

或許是字跡優美的原故吧。一時之,趙禎也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隨意找了個理由。

不僅如此。趙概微笑說道:或者學識還未淵博,楚質的文章全篇行文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詞句頗有些直白,讓人讀之不覺費神。

確實如此,而且每當句意盡時,總留下一絲空白,讓朕不必尋思斷句。拿起楚質的卷子反覆打量,趙禎又現了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

陛下果真是明察秋毫,此處臣卻不曾注意。趙概輕笑道,奉承得這麼自然,沒有幾分功力可不行。

趙禎心中受用,欣然笑道:或許是朕常臨飛白體吧,對於空白之處總是格外留意。

如此機會,趙概當然不能錯過,連忙讚歎趙禎的飛白體字越來越精湛,再這樣下去,恐怕早晚會過前人,成為書法大家。

趙禎聽得眉開眼笑,連連謙虛不已,半響之後,突然笑道:趙卿,你覺得楚質策論之言是否妥當

楞了下,過了會,趙概輕聲說道:此論洋洋灑灑數千言,其實無非是想闡明兩點,一是祖宗所定之法不可輕易改革,二是若真到非改不可的時候,切忌勿要學商鞅,應要潤物無聲,若是急切而為之,怕是失敗之日不遠。

下筆雖有千言,可惜卻是一筆帶過而已,既沒道出為何不能輕易改革,又不言明為何不能學商鞅,也不曾點明為何革新急切為之會失敗。趙禎淡然評價說道:不過是一介書生耳,只會空談。

陛下。趙概心中一緊,準備為楚質說上幾句好話。

但想其才十餘歲,如此年紀,見識不足也是自然之理。語鋒突然一轉,趙禎微笑說道:有些許才氣,若是加以磨礪,日後說不定也成朝廷棟樑之材。

陛下聖明。趙概連忙說道,懸著的心又落了下來。

如此年輕,突受挫折未必是件好事。沉吟了下,趙禎用硃筆在名策末尾處將楚質的名字劃去,又在靠前處寫下楚質二字,末了輕笑說道:且讓他得意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