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章 補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章 補闕

什麼問題。,楚質問道,有點兒莫明其妙。他吊然沒有挫關注印社的情況,但是好待也偶爾詢問一二,有事情的話,多少應該聽到點風聲才是。

公子,都已經這般久了,印社也有刻起了名字了吧。初兒低聲說道:不然人家想尋上門來,也無處打聽。

哎呀。楚質輕拍額頭,嘆聲說道:你不提我都沒覺,居然連招牌都沒有想好,真是忙糊塗了。百密一疏啊。楚質連連擺手,輕笑說道:好了。都是自家人,就不用如此奉承,疏忽就是疏忽,也用不著避諱什麼。

眼眸波光流,初兒柔唇微笑道:那公子覺得印社起個什麼名好

楚質自然清楚,起印社的名字。未必要有什麼深層次的含頭在內,但是也不能胡亂安一個,那麼簡單。

尋思片刻,一時之間也不得其所,揉了揉額頭,楚質問道:初兒。你可有什麼建議

公子,初兒見識淺薄,如何能想出好名字來。盈盈微笑,初兒說道:反正此事也不不著急。公子不妨慢慢尋思。

輕輕點頭,突然想到一事,楚質連忙問道:初兒,既然印社還未起名,那這兩個多月來,別人是如何稱呼這家印社的

西林印社。初兒說道,解釋起來:因在西林驕畔附近,所以大多數人都將印社冠以西林之名。就連印社的裡匠役,也是如此。

說著初兒俏臉若有所思,輕聲說道:難道公子也真得這名字不錯

何止不錯,簡直是妙名天成。西林印社朗朗上口,真的很好。以後就用這個名字吧。楚質笑道,要知逝世間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形成了路,同理可證,既然人家已經認同這個名字,可能也有了一定的名氣,在某種程度上說可謂深入人心,貿然更換的話,或者反而讓人不滿意。

初兒自然沒有異議,立即答應下來:既然如此,那待會初兒就去讓良匠做個匾額。

不急。楚質溫和的笑了笑,輕輕站了起來,說道:待我拜訪一人回來,再做此事也不遲。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開湖工程進展十分順利,除了長堤還有少部分修築沒有完成之外,其餘大部分的淡疏工作已經做完,近五萬民工已經遣散四萬多人,只餘下三四千在修築長堤,

相對來說,填泥築堤並不難。難的是堤上的石橋,既要考慮到石橋一但建成,不僅要受到湖流的衝擊。還要經得起諸多行人路過的重力負擔,同時也要保持舟船穿越東西的暢通順行,種種因素綜合起來,其中的技術含量,豈是一個難字能道盡的。

還好沈括不愧是傳說中的天才。在楚質的協助下,可謂是絞盡腦汁。終於將上述困難克服,據楚質的估計,再有幾天時間,長堤也將修築完畢,到那個時候。開湖工程才算正式完成。

杭州州衙衙門,還欠差一些收尾的幾道工序,自然不用再時時前去巡視,范仲淹也逐漸把精力集中在其他公事上面,剛批了幾道文書,聽聞楚質求見,立玄吩咐衙役請他進來。

見過太守。走入簽押房。楚質拱手行禮,見到范仲淹現在的模樣,一抹類似悲傷的情緒油然而生。

或者是天氣轉冷的緣故,多穿兩件厚衣,但是范仲淹臉色依然顯的有些蒼白無血,提筆的手背呈青烏之色,有幾道深深開裂的傷口,結著一層菏病,隱約可見絲絲血跡。這都是在開湖時候遺留下來的傷痕。

旁人知道范仲淹的性格,不敢勸他休息,只能讓大夫為他施藥包紮傷口,但是因為典傷的是右手,要批閱上下傳承的文書,范仲淹只是塗了些藥汁,執意不肯用布包紮,就是怕造成行動不便,難以動筆處理公文。

有的時候,楚質也在懷疑,自己當初提出開湖,轉移范仲淹注意力的辦法,到底會不會弄巧成拙,變成了好心辦壞事,然而,每當見到范仲淹雖然操勞辛苦,但是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卻散出喜悅之色,心中又覺得自己做得沒錯。

揮手讓楚質坐下,范仲淹微笑問道:怎麼,長堤是否又遇到什麼困難

太守放心,長堤工程一切正常。楚質猶豫了下,徑直說道:下官這次是為私事而來。

嗯,范仲淹揚眉,如果是換成幾個月前,楚質敢說這句,他怕是立即翻臉趕人,但是經過幾月的接觸。范仲淹對楚質的好感日漸月增,不僅可以用欣賞來形容,簡直可以稱的上是青眼有加。

誰都清楚,只要看一個人順眼,哪怕對方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不太過份,都能容忍得下,此時的范仲淹也是如此,以為一什麼學問衛的事情向自只求教,當下和顏笑道仰兒說天妨

楚質不敢怠慢,連忙將自己的詩詞呈上,謙恭說道:太守,前段時間,老師說要考校下官的功課。卻沒定下個章程,聖人有語,吾日三省吾身,下官揣摩,覺得老師或許就是要下官反思自己的學問得失,加以總結。

如此,下官便生出了版刻出書的念頭。楚質一臉的慚愧之色說道:詩詞雖非大道,然,下官自知才疏學淺。只是粗通經典學問不敢獻醜,只能以此來賣弄,希望能博老師歡心一笑,歷經幾月,書已成稿,但下官卻不自信,今日前來,只求太守予以指點。

詩詞才入手,隨意翻開,未讀內容。卻如同初兒一樣,范仲淹立即被書籍的色彩所吸引。

自然,作為一朝宰相,朝廷的重臣,喜怒不形於色是最基本的本事。心中固然悄訝異常,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問道:這書你是託哪家印社版刻的

城中西林印社。楚質微笑解釋起來:才開張不久。但是實力非同一般,短短兩三個月已經成為杭州數一數二的大印社

雖然有自賣自誇的嫌疑,但是話裡也沒有多少虛浮。

范仲淹輕輕點頭,不置可否。對於商業方面的事情,他沒有成見,但是也不會太過關注,自然不瞭解印社的底細,更加不會感興趣去查探。出於歷史的局限性,他也不可能知道彩印技術的進步意義。

書籍印製得倒是不錯。仔細翻閱片刻。范仲淹淡淡說道:只可惜,內容卻不怎麼樣。

很正常,楚質一點也沒有感到失望。或者不服,畢竟經常受到何涉這樣的打擊,早就已經習慣成自然;況且范仲淹是什麼人物,如今的文壇領袖,宋學的奠基人。

像那些聞名後世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流,比如歐陽修王安石。現在就算文聲已顯,但卻被范仲淹壓得死死的,冒不出頭來,直到范仲淹逝世,才開始為世人所知。而成就他們名聲的古文運動,其實在他們之前,范仲淹已經開始推廣提倡,只不過被歐陽修等人揚光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人家是做大學問的,像詩詞這種供人嬉玩遊戲的旁枝末藝,豈能入的了他的眼,對此楚質心裡也有了些準備,自然能夠直面慘淡的打擊,一臉的不為所動,頗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模樣,落入范仲淹的眼中。對他的評價又悄然高了幾分。

萬望太守賜教。楚質誠懇說道。

從書中的註釋可知,這本詩詞集你也費了不少心血。范仲淹說道:然而,看似精品,但卻主次不分,顯得過於雜亂凌散,沒有點精之毛

這本詩詞集,楚質按照現代編書的習慣,以時間為順序,哪年哪月哪日,寫了哪詩詞,基本就是一個流水作業,不像人家出版的詩詞集。緊扣書中的主題,非常有條理。

其實這個問題,印社負責校對的夥計也現了,向初兒反映情況,可是初兒卻以為楚質是故意這樣別出心裁,也沒有向他說明,見上面沒有動靜,夥計自然不會多提,這事就不了了之。

而今聽到范仲淹的提醒,楚質頓時覺得豁然開朗,怪不得總是感覺有些不對,才知道這不是自己過於擔心而產生的錯覺,原來真的有問題。也不怪楚質疏忽大意,畢竟關心則亂,對於在意的事物,總是容易鑽牛角尖,正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就是這個道理。

依太守之見,此書應該如何定題楚質恭敬請教起來。

范仲淹也沒有推託,從竹筒內抽了枝毛筆,沾上朱墨,翻開書冊,在上面或圈或勾或叉,過了片刻,才將詩詞集還給楚質,淡聲說道:你所作詩詞佳作非少,但依老夫之見,也不必盡選,分成述志與抒懷兩類即可。

其一以雁邱詞為,其二,則以愛蓮說務先。范仲淹似乎有些嘆惜道:不過才得半闕。卻顯得美中不足。

既然得太守之言,那下官將愛蓮說下半闕補上又有何不可。楚質笑道,站了起來微微一禮,從旁邊的桌案取出筆墨紙硯,揮灑之間。便在潔白的紙上留下幾行飄逸的文字。

水6草木之花須臾,上闕寫完,重點卻在後半闕,這時。范仲淹也忍不住上前兩步,仔細觀看起來。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

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範公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