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三國之我乃曹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誅賊之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 誅賊之計

次日晨間,依舊是和往常一樣的朝議,和往常一樣的步驟,諸臣跪拜後,一個個上參政務,作個樣式的說與天子劉協聽,然後由諸臣各抒己見,以作決斷,或有猶豫事宜,則盡皆轉與司空府,由曹操決斷。但和平日間相似的一切,卻彷彿沉壓著些許陰鬱與詭異。

“陛下。”將作大匠孔融出班道:“陛下,方今天下大亂,朝野賢臣不足,安天下,則必取能臣良材,昔日太尉楊彪,因袁術之嫌,被罷退回鄉,此舉實乃是棄我大漢棟樑與荒野,可惜之至,請陛下下詔重納楊彪,則漢室幸甚,天下幸甚。”

劉協聽聞此言,眼中驟然一亮,接著額首道:“卿之言甚和朕意,楊彪棟樑之臣,棄於草野,卻是可惜”

“陛下!”郗慮聞言急忙出班道:“陛下,楊彪亂賊之戚,昔年未曾誅其九族,已是陛下天恩浩蕩,若要錄用,實在有違祖宗之法,況袁術還未敗亡,如此多事之時,豈能重新納楊彪回朝?願陛下思之。”

只見兩旁諸臣中大部分盡皆出班道:“陛下,郗慮之言甚善。”“陛下,楊彪叛臣之戚,決不能召回啊。”“陛下,三思而行啊,陛下!”

“哼!”只聽劉協突然冷哼一聲,廳內頓時寂靜,但見劉協惱怒的掃視著眾臣,竟也頗有三分魄力。

曹操一語不發,冷然的看著近來頗有些長進的天子,嘴角飄起一絲冷笑,接著衝賈詡使了個眼色。但見執金吾賈詡隨即起身,雙目依舊是那副睜不開的模樣:“陛下,如今漢室稍定,不可再起風浪,若用楊彪,恐失天下人望,聞其子才華橫溢,不如卓其子用之,以承楊門之後,不知陛下之意如何?”

劉協掃了掃勸阻的諸臣,接著咬牙道:“好,只是不知楊彪之子何人?”賈詡悠悠道:“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自幼便聰穎善辯,極為聰慧。”

劉協方欲發話,卻聽曹操言道:“楊修雖然聰慧,但終究是太過年輕,豈可入朝,且先入司空府為撰吏,待日後歷練成熟,再行封官。”

曹操的一句話,雖然平淡,但在寂靜的殿中卻有一股無可辯駁的氣勢,還未等劉協說話,便見曹操道:“公等還有何事奏報?”竟是不問劉協之意,便直接將此事板上釘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著獨斷專行,不將自己放在眼中的曹操,劉協暗暗咬了咬牙,袖中雙拳攥緊,卻見曹操忽的轉身,對著劉協道:“陛下,臣有事奏。”

劉協聞言一愣,曹操有事一般都是遣親信奏報,少有自己請奏之時,隨即道:“卿有奏講來。”曹操聞言道:“陛下,自古賢者二十而立,陛下如今已至此際,本月十五乃是吉日,臣請陛下往太廟拜祖祭天,加冠禮受,正式執漢室天下。”

劉協聞言,直覺得自己好似聽錯了,老賊居然讓自己受禮執政?豈不是笑話?這老賊究竟打的什麼算盤?劉協心中不明,但也不好說些什麼,隨即道:“既是曹愛卿所請,朕便許了眾卿心願。”

散朝之後,便見郭嘉跟上曹操,輕言道“明公,今日怎的竟要天子加冠執政?”郭嘉身為司空祭酒,本無資格上朝,但卻得曹操給予‘特別待遇’,可隨司空上朝,卻沒有言政權限。

曹操輕嘆道:“也終究是躲不過這一日,拖來拖去,反倒是落人口實。況且”曹操輕聲一嘆:“況且,孤葉不想因為這些小事,與我心腹之人有所不快。”

郭嘉聞言沉默,他知道曹操所謂的親信之人乃是荀彧、荀攸等人,他們是曹操的心腹,可是對於漢室的崇敬之心,卻又絲毫不曾有所衰減,特別是荀彧,在他的心中,對曹操和漢室的融合,還是抱有相當大的期望,這點郭嘉知道,曹操也知道。

二人走於殿外,忽聽郭嘉道:“明公,既是天子即將加冠,嘉料朝中之人或有動作,明公軍務政事甚多難以分身,郭嘉願助明公監視諸臣動作。”

曹操聞言笑道:“咦?一向散懶的郭奉孝今日怎地轉了性了?”郭嘉呵呵笑道:“多事之秋,浪子也當回一回頭了。”曹操聞言哈哈笑道:“好,奉孝來做,我最放心,你有何需求,但講無妨。”

郭嘉聞言笑道:“明公如此說,郭嘉便不客氣了,嘉不需別的,只請明公將‘背嵬軍’借我一用。”曹操聞言一愣,接著沉默良久,突然笑道:“好,既然如此,便依奉孝之言,我讓賈文和助你一臂之力,你二人同掌背嵬軍,監視朝中諸臣動靜。”

“果然”郭嘉心中一嘆,明公果然還是另派了一個與我同掌背嵬軍,互相掣肘。而且居然還是賈詡。郭嘉暗嘆之時,心中也不由佩服曹操用人之利,如今許都有腦力與郭嘉相抗的恐怕也只有賈詡了。

卻說劉協回到後宮一個時辰後,便見一笑宦官來報道:“陛下,車騎將軍董承奉命前來拜見。”劉協聞言精神一震,接著嘆道:“朕好久沒有與國舅說話了,昔日霸河之苦,便是國舅捨身保駕速喚國舅進來,與朕一敘。”

少時,董承來到後宮,三跪九叩,只見劉協急忙扶起董承,輕聲道:“國舅,您可來了。”卻見董承輕言道:“董承惶恐,怎勞陛下親自相扶。”接著,輕輕的衝著劉協使了個眼色。

劉協瞬間明白過來,看看不遠處侍奉的黃門宮女,對著董承笑道:“國舅好生客氣,昔日關中之難,若無國舅,只怕朕難有全安,國舅,朕不日即將冠禮執政,想起天下大亂,‘奸賊當道’,朕卻無功無德,實感有愧祖宗,還請國舅隨朕前往功閣,拜祭先祖,做罪身之告。”說完便挽起董承向後走去,並對一干宦官道:“爾等不必侍候了。”

劉協領著董承出殿,行至功閣。但見劉協焚香禮畢,接著默默的看著閣內的土像。中間的是漢高祖劉邦。劉協看了一會嘆道:“國舅,昔日高祖起身何地?如何創業?”承聞言道:“陛下戲臣也。聖祖之事,何人不知?高祖皇帝起神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萬世基業。”劉協聞言,眼中閃起一絲淚花:“祖宗如此英雄豪傑,子孫卻如此懦弱,真是可笑!”

董承聞言默立良久,突言道:“陛下所指,莫不是曹司空。”只見劉協面色一緊,轉身咬牙道:“什麼曹司空,不過是一老賊!攢逆之賊!”

接著只見獻帝忽然流淚道:“國舅!”董承見狀大驚道:“陛下,您這是為何?”劉協哭道:“國舅,事到如今,朕只有你一人可信了,如今老賊弄權,欺壓君父。結連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皆不由朕主。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國舅,你是國之大臣,朕之至戚,請國舅念高帝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復安社稷,祖宗幸甚!以保漢室啊!”

董承聞言急忙道:“陛下,您何出此言?臣世受漢恩,自當剿滅此奸佞之賊,誓死以報陛下!”劉協聞言道:“國舅,你果能助我?”但見董承輕輕的點了點頭,劉協愣了愣神,隨急忙道:“既如此,朕當破指灑血,書詔付卿,在藏於衣帶之內,卿以此集合忠義之士,除去國賊!”

董承聞言額首道:“藏於衣中,恐有洩露,不如使用‘虛虛實實’之計,陛下依舊賜我錦袍玉帶,臣則將討賊詔書藏於頭髮之中,帶出宮去,糾合忠義之士,取老賊性命!”

劉協聞言點頭道:“國舅之言甚好,只是老賊奸詐,又當如何殺他?”董承輕聲道:“臣早有誅賊之心,以報漢室,今有一策可旦夕之內叫曹賊身首異處!”

劉協聞言急道:“國舅有何良策?”董承輕笑一聲道:“昔日董卓是如何誅殺,便讓曹操如何去死!”

見劉協疑惑,董承隨道:“今日老賊既以提出本月十五拜祖祭天,為陛下冠禮,祭祖之時,閒者不入,臣便以此詔,糾合忠義,乘著冠禮之日,一舉將曹賊擊殺!”

董承所謀之事,與歷史上大不相同,歷史已經稍稍的脫離了一些軌跡,向著一個逐漸清新的發展方向前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