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鐵騎之虎嘯狼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七七章 大授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七七章 大授勳

神龍帝國浩天元年五月十日,在臨時帝都龍城即將舉行勝利大閱兵。由於國都奉天還在重建當中,所以此次勝利大閱兵也就相當於開國大典的意思。就在昨天,燕輝在萬民宮正式登基稱帝。高冠博帶的帝國太師楚國公周如海、太傅蒼山公袁崇,太保齊國公高朗、大司徒夏國公范進、太尉韓國公凌無憂、大司空趙國公楚天雄分立左右。這六位就是神龍帝國的三師三公,是指導、輔佐、監護皇帝的重臣,地位尊崇。

在三師三公的主持以及文武百官和民眾參議員的見證下,太上皇燕承宇親自為燕輝加冕。燕輝手持神龍帝國大憲章,宣誓就任帝國皇帝,改元浩天,因此燕輝又被帝國百姓和各國遵為浩天大帝,藉以表彰燕輝“驅逐戎虜,光耀神龍”的豐功偉績。

燕輝扶著顫巍巍的周如海,在三師三公和太上皇燕承宇的陪同下,走上萬民宮前的社稷壇,祭祀上天和列祖列宗。周如海年邁,只將他親手所書《神龍帝國皇帝告天祈文》交給太傅袁崇朗讀。當袁崇宣讀完畢,燕輝接過告天祈文雙手舉過頭頂,跪倒在地向社稷壇三拜九叩,將祈文投入社稷壇上的青銅浩天鼎內焚化之後,轉身面對百官和民眾。與此同時八十一響禮炮震天轟鳴,萬民宮前軍民百官齊齊跪倒三呼萬歲,至此燕輝登基儀式宣告完成。

回到萬民宮內,燕輝扶著燕承宇一步步登上御階,燕承宇將燕輝送到寶座上之後剛想走到一邊坐下卻被燕輝拉住。父子倆相視一笑,並肩坐在了寶座上。萬民宮內響起一片掌聲,父子帝王、兩代戰神一起坐在皇帝寶座上,這實在是大吉之兆。三師三公和群臣們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只用掌聲表達出來。

接下來就是大授勳,所有為建立神龍帝國做出貢獻的文武都會受到冊封和授勳。神龍帝國的國家機構已經定型,不需要再重新設定,只是稍作調整。增加了陸軍部和海軍部,海軍部總長早已經給了慕容楓,陸軍部總長卻是司馬長風。說起來司馬長風就任陸軍部總長的確是實至名歸。且不說他父親鎮守邊疆為國捐軀的功績,單憑司馬長風本身的造詣就足可以擔當此任。

冊封和授勳是經過內閣嚴格擬定的,除了三師三公之外所有跟隨燕輝的文武官員均授爵位和勳章。比如苟翔飛封冀州候,授帝國三等一級帝國優異勳章。王穩封青州候,授帝國二等三級卓越勳章。孫不悔封遼東候,授帝國二等一級卓越勳章。沈志封濟州候,授帝國一等三級聖神帝國勳章。周孝賢封唐國公,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歐陽休封宋國公,授帝國一等二級神聖帝國勳章。如此等等不一一列舉。

與此同時燕輝還冊封了三位異姓王,首先就是追封牛大壯為蒼山王,這是早已冊封過的,只是在今天正式告知天下。接下來就是冊封龍盛世為燕王,在神龍帝國燕王是正一品王爵,而且地位尊崇。當燕輝冊封龍盛世為燕王之後,百官連連點頭表示贊同。而另一位異姓王卻讓大家很是驚訝,燕輝冊封王猛為遼東王。別說百官沒想到,就連王猛自己都沒想到。

“那個,陛下。臣,臣不能接受這個冊封,臣,臣有愧。”

“你是朕的愛將,也是朕的手足。你跟隨朕血戰遠東,東擋西殺,在這場開國戰役中又獨當一面。你的功績、忠誠和你對朕的信賴使你無愧於這個封號。猛子,朕相信你。”

“陛下~~~~”

王猛潸然淚下,泣不成聲。百官中瞭解這個情況的人,也都被燕輝的胸懷和氣魄所感動。要知道王猛實際上是龍延嗣的兒子,遼東也是龍延嗣的老家,若是別的皇帝絕不會將遼東王爵授予王猛,但是燕輝反其道而行之,在展現出博大胸懷的同時,也告訴所有人,燕輝用人只看人品能力和忠誠度而不論出身。這反倒讓所有人更加堅定了信心,而王猛就是燕輝樹立起來的標杆。

接下來的軍方系統的授銜和授勳,也是讓將軍們興高采烈。戰後燕輝重整軍隊,在原有的飛虎軍團、西北軍團的基礎上,增設北方軍團、南方軍團、南夷軍團和禁衛軍團。帝國六大軍團分別鎮守帝國各地,維護帝國穩定。那麼六大軍團統帥由於位高權重,軍銜被定為大將。這六位大將分別是:飛虎軍團統帥王猛,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西北軍團統帥司馬長風,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封榮國公。北方軍團統帥凌無憂,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南方軍團統帥薛平,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封夷陵公。南夷軍團統帥李烈,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封平南公。禁衛軍團統帥秦舞陽,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封山塬公。被授予大將軍銜並授予帝國一等二級神聖帝國勳章的還有南鄉候關長雲、吳江候黃生漢、漢陽候張德翼、垓下候趙子龍,至此神龍帝國共有十位大將。

帝國上將共計十三人,其中確山候高闢疆、楊立功、嶽靜波和德里曼位列其中,授帝國一等二級神聖帝國勳章。

除此之外,還冊封三位元帥,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西門慶做為帝國軍隊的頭腦級人物,當之無愧的成為帝國第一元帥,封晉國公。這第二位元帥就是越國公慕容楓,實際上可以稱他為海軍元帥。第三位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馬啟孟竟然成為帝國第三位元帥。馬啟孟是炮兵泰斗不假,但是炮兵並沒有獨立在帝國步兵之外,為何他能被授予元帥銜呢?因為燕輝十分重視高技術兵種的發展,海軍是,炮兵也是。而且隨著炮兵的發展,戰爭之神的威力將越來越大,強大的炮兵將會成為帝國的戰略威懾力量,將來的地位也會凌駕各軍之上,況且燕輝還想建立一只能在空中飛的炮兵,所以授予馬啟孟元帥軍銜一點都不過分。

大授勳結束之後,龍城內外一片歡騰,軍民上下就等著明天的勝利大閱兵。

燕輝回到後宮,也就是燕家祖宅,接見了冷鋒四家的當代家主。四位家主當中的楚天雄地位最高,身為大司空又是趙國公,自然是在胸前掛上了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呼延豹、魏其昌和嶽鍾啟也都是位列國公,授帝國一等一級神聖帝國勳章,至於三師三公那就更不必說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關起門來冷鋒四家算是燕家的家臣,燕輝既是帝國皇帝又是家主。所以這接見的氣氛也十分輕鬆,老哥四個圍著燕輝父子追今撫昔,無不感嘆。陪同的周如海、袁崇和範進也是不勝唏噓。

周如海:“遙想當年,我等在蒼山府的時候,哪裡能夠想到會有今日。輝兒,你做的好哇。”

燕輝:“當年若沒有師祖教誨,師尊和師伯的提醒,沒有四位長輩的扶持,也沒有今日的局面,燕輝謝過各位。”

范進:“冊封小猛做得很好,可謂一舉收得人心,很好。小猛也很是不錯,是個有情有義的豪傑,值得信賴。”

呼延豹:“正是,當初一見小猛,老夫就覺得投緣。雖然是龍延嗣的兒子,但卻是無塵大師養大的和龍延嗣一點關係都沒有。對了,小猛和小賢呢?這倆跑哪去了。”

燕承宇:“去看他們的母親去了。這倆孩子,自己都當爹了,卻是越來越離不開玉嬌了,呵呵。”

袁崇:“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只有當了父母才知道自己父母的辛苦哇,孩子們的一片孝心,太上皇不必掛懷。”

燕承宇:“你我是親家,在家中別這麼稱呼。還是像以前一樣自在。”

袁崇:“小弟也想啊,可是有鐵面師兄在,小弟不敢造次。”

哈哈哈,眾人一笑。嶽鍾啟說到:“小猛的確不錯,現在龍氏血脈有盛世延續,不如把小猛賜姓如何?”

眾人看向燕輝,周如海微笑著觀察燕輝的表情。嶽鍾啟是老謀深算的,這個提議是很有用意的。王猛如今是遼東王,他這一代肯定沒問題,但是將來呢?身為皇帝的燕輝不能不為將來打算。賜王猛姓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裡面的道理不用細說大家都明白,這就是為了幾代之後考慮。古人對姓氏傳承是極為重視的,數典忘祖只會被天下人唾棄。嶽鍾啟這個提議一是為燕氏考慮,二是為考驗王猛。

“此事不妥,猛子的姓氏是無塵大師俗家的姓氏,猛子一直把無塵大師當作父親看待,讓他改姓極為不妥。若真這樣封其為王的效果就會被抵消,我還記得無塵大師圓寂之時告訴媛兒,對猛子必須待之以誠。再說這些年來,猛子跟在我身邊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和姓氏比起來,真心才是最重要的。嶽叔的心思我明白,不過我更加相信我和猛子之間的情誼。我說過,這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如果我的後世子孫無德無能,那這天下就讓有德者居之吧。這樣也可以讓我時刻提醒自己必須教育好我的下一代,這是好事。”

周如海等人鼓掌贊同,連說這才是帝王之心。呼延豹和魏其昌打趣嶽鍾啟,說他是鹹吃蘿蔔淡操心,嶽鍾啟連連叫屈,燕輝連忙安撫,老少爺們聊的很是暢快。

呼延豹連呼:“酒來。”

燕輝一擺手,桃花趕緊高聲說到:“陛下賜宴。”

范進哈哈一笑說:“這些人中,只有桃花最講規矩。陛下,今後在家中也是要自稱朕的,太上皇也是。”

酒宴擺上,王猛和周孝賢聞著味就過來了,後來又加上西門慶和歐陽休,爺幾個熱熱鬧鬧的吃起來。

楚天雄放下酒杯問燕輝:“陛下如今已經登基,皇族事物交給何人為好?”

“舅父是說大宗正的人選嗎?朕確實忽略了。父皇意下如何?”

“若是大壯兄弟在最為合適,唉,可惜我的大壯兄弟。天雄,不如你來吧。”

楚天雄:“蒼山王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惜了。我不合適,我已經是大司空了,外戚不可掌權過重。”

周如海:“哈哈哈,你們呀還真是為輝兒著想。不過這很好,真的很好。至於大宗正人選老夫提一位吧,肅州候何尚如何?”

眾人齊贊:“甚好。”

肅州候何尚拉著閩川候風狂來找燕輝父子,堅決要求改姓燕或者牛。大宗正掌管皇族事務,一般都是皇族嫡系當中威望較高的王爵擔任。但是燕家就燕輝兄妹倆,牛家也是只有燕輝這一支,你總不能讓柳林長公主燕嬌嬈一個姑娘擔任大宗正吧。若是燕王龍昌壽在也可以,可是如今的燕王龍盛世自己還沒成家呢,擔任大宗正實在是不合適。所以當何尚得知自己要當大宗正之後,堅決要求改姓,要不然就讓燕九當或者洪流當。

何尚這些年來為了燕家和牛家也是兢兢業業、忠心耿耿。燕九和洪流必競年紀大了,也沒那個本事和精力,相比較年齡小些的何尚正合適。燕家和牛家那點事何尚是知根知底的,本來他就是兩家的大總管,當這個大宗正恰如其分。風狂肯定是不幹的,現在就任虎賁軍大統領的風狂中將,********的操練手下這幫還小子,再說風狂識字不多,幹不來這個差事。

在何尚的一再請求下,燕輝父子只得同意了和尚的要求。於是,何尚改姓燕,更名燕尚,成為神龍帝國第一位大宗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