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鐵騎之虎嘯狼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 天下大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一章 天下大勢

當然不是,此西門慶非彼西門慶。這個西門慶可算得上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最為難得的是這個西門慶是燕承宇親自送進講武堂深造之後,又安排他進入鎮北軍中當參軍的頂尖人才。他擅長戰略謀劃,牛天賜將來若想爭霸天下,這樣的謀臣是必不可少的。要說天賜的兄弟周孝賢也不錯,夠聰明夠天才。但是周孝賢的謀劃側重於民政管理方面,由於年紀太小,眼光還不開闊。對於大的戰略佈局、預判謀劃,還是力所不及。人才的培養是需要時間和閱歷的積累的,在這一點上西門慶就必周孝賢強出很多。

“西門先生召我來此,不知有何見教?”牛天賜開門見山的問。

“天賜賢弟聞音知意,難道心中就沒有想法嗎?”看來西門慶比較善於踢皮球。

牛天賜站起身來拜倒在地說:“天賜心中有鴻鵠之志,只可惜對天下大勢看的不很清楚。天賜拜求先生賜教。”天賜說完連連叩拜。

“賢弟請起,我既然知道你是誰,又暗示你來找我,自然不會藏私。賢弟剛才看到大燕疆域圖為何只注意遠東一地?”

“想必先生已經知曉,遠東蠻族不服王化,屢屢作上犯亂。前不久居然潛入中原腹地搶劫賦稅官銀,此等囂張氣焰怎不能讓人憤慨。當今陛下已派遣大軍東征平叛,但在下以為,勞師襲遠勝負難料,不知先生可有妙計。”

“武聖李公乘風有云:國戰,大勢也。這個大勢包含很多因素。概括的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結合遠東情勢來看,蠻族久居遠東,佔據地利、天時之優勢。加之以逸待勞,以精銳擊疲憊之軍焉能不勝。反觀大燕,當今陛下忙於壓制各大世家,********和各地治權。導致軍心不振,民心不穩。李克之流把持朝政,對蠻族一味施以懷柔之策,以致養虎為患,實乃誤國之舉也。再看遠東駐軍歷代大都督,都是以鐵腕政策壓制遠東各族。以至數百年來我大燕軍民,在遠東各部眼中始終是客,以客代主焉能不引起遠東各部怨憤。這個怨憤一代代流傳至今已成積怨,輕易不好化解。地方施以鐵腕,中央施以懷柔,這其中難免會有所衝突。天長日久遠東各部積怨更深,而遠東駐軍也有怨氣,二者合一衝突不斷是必然的。”

“不知天賜讀過大燕史冊沒有?縱觀大燕歷代君主,對遠東各部採取的是分化瓦解,重點打擊的策略。而當今陛下處理遠東一事,卻是全憑個人喜好而定。如此一來可謂令親者痛仇者快,而夾在中間搖擺不定的各部就會被推向反對大燕的一方。這種形勢已經形成,除非當今陛下恢復舊制,重新採用分化瓦解的做法。否則結果只會積重難返,如此一來遠東危矣。”西門慶說到這裡連連搖頭。

“先生,我等無法左右當今陛下。我只問先生,若是遠東形勢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等應該如何應對?”天賜問。

“從現在開始整軍備戰,加強北方軍團實力。重啟秦國公為帥,固守紅石山一線,阻擋蠻族南下腳步,尤其是這裡。”西門慶用長竿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天賜看到那個點的名字叫做烏拉坎。

“烏拉坎可謂咽喉要道,山勢險峻,道路狹窄。又是蠻族越過紅石山的必經之路,也是北方軍團戍守的戰略要地。以烏拉坎為中心建立梯次防線,逐次消耗蠻族有生力量。與此同時,派出大燕水師封鎖遠東海面,禁止各類物資流入遠東。待時間一久,遠東各部必然因為物資匱乏而戰力下降,人心浮動。此時再實施拉攏分化之策,加劇各部矛盾,使之不戰自亂。到此時就可以依仗還掌握在我們手中的遠東各城為基點,四面出擊逐漸平定遠東之亂。此策最為穩妥,只是耗時較長,靡費巨大。”

牛天賜站起身來回走了幾圈回頭問:“先生,若是遠東不保,紅石山又失守,在下該如何自處?”

西門慶吃驚的看著牛天賜。他的戰略構想始終建立在大燕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如果按照牛天賜的說法去看,那麼恐怕丟失的不僅是遠東,怕是連東部平戎草原都守不住。

“你的意思是說蠻族有能力攻克烏拉坎?”西門慶難以置信的問。

“如果我去,當今陛下又不掣肘的話,可保烏拉坎不失。現在只憑北方軍團,十有七八守不住烏拉坎。”天賜肯定的回答。

“不可能。北方軍團雄兵近五十萬,皆是百戰精銳。怎會守不住烏拉坎?”

“先生,你剛才說過,大勢包括很多因素。天賜以為最主要的是掌權者的決心和魄力,這一點當今陛下完全不具備。你只要看看這幾年北方軍團基本沒有新兵加入的情況,就可以推測出來如今的北方軍團,已經到了兵力匱乏的地步。陛下如此對待北方軍團的用心不用我說,先生也會明白。”

砰,西門慶一掌拍在桌子上。

“內耗,這就是內耗。我這些年的確沒有注意到北方軍團的變化,在我心中北方軍團還是那只無敵雄師。聽你一說我才發現,我們致命的弱點居然是在身後。天賜賢弟,你剛才說如果你去,就能守住烏拉坎對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

“如何守,需要什麼條件?”

“權利,獨斷專行的權利。”

“那你至少要當上東部平戎草原天狼都護府大督護,坐鎮天狼城自將一軍才可以辦得到。你有這個把握?”

“至少有六成把握。”

“為何如此篤定?”

“太子是我兄弟。”

西門慶瞪著眼睛看著牛天賜,忽然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牛天賜,梟雄也。”

西門慶拉著牛天賜來到大燕疆域圖跟前,指著地圖對他說:“天賜你來看,假使你能獨掌一軍,能夠獨當一面。但是有朝一日陛下命你撤軍還朝,甚至命你放棄平戎大草原。你該如何?”

牛天賜明白,西門慶這是要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雄心。天賜知道西門慶說的這個假設,在將來很有可能變為現實。華夏歷史上的岳飛,不就是被十二道金牌給攔住的嗎?若是沒有宋帝的十二道金牌,岳家軍打進黃龍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若真如此,我就要佔據一塊根據地,先求自保。”

“嗯,若如此你來看。真到了那個時候,應首先佔據幽州。其利有三,首先是幽州乃是燕帥祖籍,人心所向易於歸攏。其二是幽州刺史莊大嚴和燕家是通家之好,他祖籍也在幽州,收服起來事半功倍。幽州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民風彪悍,易出敢戰之士,正是厲兵秣馬的好地方。其三幽州素有北方糧倉之稱,軍糧物資易於籌措。結合以上三點,幽州必須掌握在你的手中。你再看緊鄰幽州的遼州,這裡瀕臨大海,海上貿易發達。大燕兩隻水師中的一支就駐紮在遼州。遼州富庶不次於京畿之地。這裡沃野千里,百姓淳樸。遼州的軍士以吃苦耐勞,勇猛善戰著稱。遼州刺史秦可望與燕家也是同氣連枝,收取遼州可謂不費吹灰之力。同時遼州在握就等於又掌握了一隻強大的水師,所以遼州也是你必取之地。坐擁幽遼二州用於自保綽綽有餘。”

說到這裡西門慶又看著牛天賜不說話了。牛天賜知道他在等自己吐露真心。天賜手指大燕疆域圖說:“西門先生,你看這大燕的疆域,全是是先輩們百戰所得,是用鮮血換來的。我等後輩就算不能效法前人開疆拓土,至少應該保住祖宗留下的國土吧。別人不想,我想。別人不敢,我敢。就算陛下不容,我也一樣要幹。這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這大燕的國土上有我祖先的血,我覺不能容忍這片國土淪喪敵手。幽遼二州我要定了,而且我要的更多。”

西門慶笑了,他說:“坐擁幽遼可以自保,拿下遼東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禮。掌控江南各州可與朝廷劃江而治,也可以逐鹿中原,爭霸天下。”

牛天賜張開右手再握成拳頭之後說:“我要這天下在我手中,我要這天下再無征戰,我要天下百姓不再受離亂之苦,我要人民永世安寧。西門先生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西門慶整理衣衫之後恭敬一拜之後說:“西門慶飽讀詩書,通曉戰策。本想效法武聖立不世功業,留萬古英名。奈何朝中奸佞當道,燕帥都勉強自保,何況我這個無名小卒。今日得遇明主,在下立誓追隨主公。生死相隨,肝腦塗地,至死不渝。主公在上請受西門慶一拜。”

牛天賜喜出望外,連忙攙起西門慶。這是他第一次如此順利的收服一位謀臣,這可比收服王猛更令他興奮。要知道一個出色的謀臣可抵十萬雄師啊。牛天賜早就覺得自己的團隊當中非常缺少戰略規劃人才。他現在的部下們,服從命令聽指揮,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主動行事還是不錯的。但是一上升到戰略層面,那就是大眼瞪小眼,乾著急沒辦法。所以,牛天賜極其渴望能夠擁有一位類似於張良、諸葛亮之類的頂尖謀士。西門慶此時恰好出現在他面前,實在是解了天賜燃眉之急。二人一番交談之後,牛天賜對西門慶的能力大為放心。西門慶還未出山,就替天賜謀劃天下,這和諸葛亮未出茅廬定三分,也差不了多少了。

牛天賜把一塊玉牌交給西門慶,告訴他使用方法和聯絡方式之後和西門慶說。

“先生不如和我一起回蒼山府,那裡也是我們的根基。待到天賜拿到柳林書院之後,先生再來這裡替我謀劃佈置可好?”

“主公,蒼山雖好但不是久居之地。慶建議主公儘快把蒼山府的精華全部遷到柳林書院來。主公放心,你去一趟奉天之後,柳林書院就是主公的了。主公,慶暫時不能跟隨主公左右,慶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何事如此重要?”

“替主公謀取幽州啊。呵呵,主公有所不知,慶已經是幽州長史了。過幾日官憑文書一到,慶即刻走馬上任。主公還未出山,幽州已有一半在握了。慶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哈哈哈哈,牛天賜開懷大笑。他明白不是他運氣好,而是有人在背地裡全力的支援他。二人又聊了半晌這才依依惜別。

西門慶站在門口對牛天賜說:“主公,去看看燕帥吧,他很想你。”

牛天賜點點頭說:“過幾日就去。先生,明日隨我一同去柳林府吧,我要介紹你認識一個人。我不在時,任何事都可以找他幫忙。”

“可是魏其昌魏先生?不錯,是該認識一下。”

“正是他,那明日我來接先生。”

“慶就在此恭候主公。”

牛天賜回到燕府,洪途用詢問的眼神看著他。天賜笑著點點頭,洪途的臉上立刻笑開了花,一老一小相互攙扶著走進門去。這一夜天賜睡的很香甜,睡夢中彷彿看見自己和袁媛身穿大紅喜服,站在一座富麗堂皇的大殿裡,接受眾多人的祝賀。燕承宇和卓玉嬌,牛大壯和春娘笑得特別開心。

這一夜有一個人沒有睡著,他就是西門慶。此時此刻西門慶正在奮筆疾書,已經寫完的紙上赫然寫著《遠東平蠻策》、而他正在寫的叫做《逐鹿策》。西門慶偶爾抬起頭來時望著天空中的皓月微笑著說:“主公,西門慶一生的抱負和所學,現在都放在你身上了,你可千萬別讓慶失望啊。”

說完之後西門慶啞然失笑,暗道自己都快三十歲了,居然拜了一個小弟弟當主公,人生際遇實在是令人難以琢磨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