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業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章 四大上市公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章 四大上市公司

ps 拜託大家不要去討論名字啊什麼的是否合理,南瓜大爺盡力了,168章已經解禁,感謝編輯大大。177章估計是鎖死了,解不了,我以後也不準備寫這些東西了。換打法換套路,哈哈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感謝月票,感謝冰山雪源大大的寶貴月票,我以後在書裡給你預留美女三千,專門等你光臨慰問。

感謝推薦票,感謝看盜版的卵子娃娃,感謝一切。

蔡國和周同他們約好,先不決定安防公司的架構,但是可以先行策劃,把人員和職別型別等準備做好。

等他們離開後,蔡國翻出了路明傳真過來的幾個上市公司的具體資料。

看到這些略顯枯燥的資料,再結合自己後世的記憶,坦白來說,這家社團還是深得管理和全球化的精髓,至少從賬面上,完全看不出來這是一個社團能夠幹得出來的成績。

如果不是目前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蔡國相信,這幾個公司已經要起飛了。

先來分析一下星勝電影的格局。

星勝電影作為港島及東南亞地區擁有電影製作及音像製品批發零售能力的音像製品供貨商,星勝電影是有資格成為全球華語電影製片及發行王國的地位的。

本來屬於家族化社團化的公司,除去少量的股東外,大部分股票動在二級市場流動,公眾化程度比較高

99年前已經在大陸五個主要城市包括設立辦事處,聘請員工上百人開展國大陸業務。

在大陸成功發行多部電影。

集團的主要業務是與各省級和市級的電影公司接洽;制定電影發行表;策劃各型別的宣傳活動。

1997年,星勝電影與傑遜集團合併,攜手發展國內電視劇之發行工作。近400小時的電視劇將會在國內百多個電視臺播出之同間,在世界各地發行

星勝電影一早已積極聯絡國內音像產品批發商,建立良好關係,開發音像產品的業務,特別是小影碟市場之發展。

國際市場方面,星勝電影在亞洲區建立了一定的根基,期間更分別在港島及灣灣成立發行公司,活躍出席於世界各地舉行的電影及電視劇展覽會,並把握機會,開拓了多個電影和電視劇市場。

總的來說,星勝電影本身還是按照規律在進行著發展。

蔡國清楚,在以後流量為王的年代,建立一個以電影電視內容為基礎的網站有多麼艱難。

如果在這時有一個骨架展開影視制作,進而收購大量的內容版權,應該是特別有價值的。

更何況,作為重生人士,隨便的在劇本的選擇上做一點文章,就可以保證公司愉快的發展20年!

這也是未來蔡國計劃是一個重要部分。

第二個公司,就是原來社團的地產公司。

這個星勝地產是在96年上市的,可惜運氣不是很好,上市後,就遇到金融危機,港島的房產在98年開始“腰斬”。

這個公司在96年後,以各種手法,吞併了很多的“丁屋”產權,並且依據連成了片,如果不是港島政府推行的“8萬公屋”計劃,確實很快就能夠見到成效。

蔡國看了一下星勝地產的人員結構,也大多是專業人員組成,看來是社團本身就控制了非專業人士的比例,保持了專業性。

新世紀的前20年,就是內地和港島地產騰飛的年代,這樣一個樸實的地產公司的殼,完全可以讓何志敢原三兒他們繼續下去,紮紮實實的做出點好樣品,等待時機來臨,一飛沖天。

第三個公司是星勝娛樂

這個公司主要是港島的酒吧和夜總會,其中,中國城夜總會是亞洲最大規模的娛樂性會所,屬於社團的現金母雞。

這裡,也是最多人落井下石的區域,可以想象,大家都看上了星勝娛樂的現金流。

但是,蔡國並不怎麼感冒,這玩意兒就是個惹禍的根源,應該儘快的脫手,或者,全部移交給這一次幫助行動的各位,還可以換來一個好點的名聲。

第四個是星勝巴士。

這裡面就是龍蛇混雜了,社團的很多人都掛靠在裡面,做的買賣也都是些不入流的,完全是依靠社團背景在瞎胡鬧。

這個公司其實是最招惹人恨的源泉。

巴士的線路也都是帶著血腥的,基本上是靠社團打下來的。

不過,利潤倒是很穩定。

這也是必須交出去的,自己絕不能夠參與到裡面來。

目前的局勢下,這樣的公司往往就是“肥肉”,現金充沛,利潤穩定,屬於傳統的增長點,大家都看好。

......

蔡國看完了資料,對這一次的戰利品有了初步的概念,基本上決定,把那兩家現金奶牛都讓出去,自己只保留需要大量投入的電影公司和地產公司。

下午三點,孟千秋她們去看房的回來了,都在蔡國面前嘰嘰喳喳的比劃著,很興奮,

千秋大姐“老闆,現在買房子是不是時機哦,好多人都說,房價還要繼續垮價呢。”

蔡國“怎麼的,是不是不想買了啊,那行啊,等價格掉到兩千一平方再買。怎麼樣?”

“別啊,老闆,你這麼聽不出來人家話裡的意思呢,白幫你省錢了。”

99年到2000年期間,房價很疲軟,三環內的新房價格也就是三四千!完全沒有後世所謂的搶購這個概念,當時的單位建房依然很普遍。

孟千秋“我們在新街口找到一個新樓盤,五棟房子,都是20多層的高樓,喊價4200,一個月沒有賣出去幾套,一說團購,老闆就跑出來了,很急呢。”

估計是剛剛回來,千秋姐姐臉紅紅的,端起一杯茶就喝起來,也不見外。

“都是一層樓5戶的結構,我看了一下,很實在,大房120平方,小的兩房一廳也有80平方左右,一棟樓差不多就100套房,如果我們買一棟,直接現金的話,可以3500元一個平方,帶2層地下室,送我們30個車位。你看怎麼樣。”

這些房子,再過10年就是6萬多的均價,這個時候怎麼買怎麼賺!

“好了,去定下來把,注意好房子的分配,告訴一下黃大師兄,給他留一套,廚房總共有4套,由他安排分給誰。”

“另外啊,物業的問題由我們自己解決,帶支票去,早點落實,別拖泥帶水的。”

孟千秋“名字登記誰的?”

蔡國頭一大,這是個問題啊,自己腦袋上掛100套房,算不算很有錢呢?

“以公司名義買吧,你自己考慮登記到哪個公司名下。”

“那就深多吧,好不好?”

蔡國“算了,千秋,這幾個公司很快會上市,還是掛私人頭上吧,你做一個檔案備忘,掛你頭上吧,錢從我私人的賬戶上劃出去。”

孟千秋有點吃驚“我為什麼要幫你掛呀,不行。”

蔡國沒有想跟她開玩笑“快去,別磨蹭!”

千秋姐姐吐了一下舌頭,趕緊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