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業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四章 撿到寶了(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四章 撿到寶了(上)

ps 這一章不好寫,寫成技術文件的話,大家不如去百度搜。晚上三點我就起床寫了3000多字,早上8點全部刪掉了,你們看不懂的寫出來幹毛!南瓜大爺一邊寫一邊罵,又怕404,嘿嘿,憋到下午四點才寫成寫成。

你們給錢看書,你們最大,看盜版的卵子娃娃些,時不時的還是開正版消費幾毛錢嘛,寫點評論,大家交流一下。

感謝投出月票、推薦票的書友們!

與其說是招標,其實你也可以理解為初步的評測投標團隊的水平。

投標團隊估計也是像應聘一樣的大部分時間在展示以前的“成果”。

如果能夠得到西部大學的專案委員會的認可,投標團隊的個人問題和以後的事業問題都會妥善的解決。

西南大學的教授的待遇是公認的按照國際標準進行的,起碼是國內標準的幾倍。

所以,這些投標的科學家們,都拼命的展示著自己的才能,那些坐在會議室裡面的“海龜”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蔡國曾經問過柳明偉“如果我們接收了這批人,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柳明偉的回答充滿了感慨

“蔡國,我們國家就是啥都多,所有的這些科學家後面,都可以找出同樣水平的一堆人出來,能夠讓這一幫年齡偏大的人退下來,推出新的年輕人頂上去,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學術界有個規律,一般的研究員到了45歲以上,創造性和工作能力的會出現巨大的衰退,這是客觀規律。

現在的大學每年光是碩士、博士一年畢業幾萬人,目前這幫人的技術知識結構和精力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你就放心的接受吧,我們還要感謝你!”

蔡國知道,這批不上不下的科學家就是那一批“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人,講的是拼搏和奉獻,犧牲,若干年後的書本上都會留下他們的名字!正是因為他們,頂起了國家最困難的年代。

......

孫瑞校長帶著蔡國在實驗大樓的穿梭著,看著那些熱門專案的門外排起的隊伍,這些都是在等待“考官”接見。

快到中午,兩人來到了負責晶片裝置的一個大會議室,這裡招標專案是張國強副校長主持。

進入會議室後,隨便找了個位置,兩人坐下,孫瑞在嘴巴上豎起食指。

蔡國知道,這是不許說話的意思。

他是看出來了,今天的整個西部大學,恐怕就只有他和孫瑞兩人是閒人了,如果再亂說話,不懂事,估計會被大家趕出門去。

......

目前是張國強在對孟洪濤帶隊的松原光機所進行考核。

孟洪濤研究員的隊伍,其實在95年就已經研製出了10微米級別的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光刻、光蝕裝置,還得到了國家級的科技一等獎,填補了國內空白。

不知道什麼原因,國家的“909”計劃又組建的新的所謂“中”字頭的研發隊伍,完全公司化,對孟洪濤他們的技術不屑一顧,另起爐灶搞起了1微米的技術。

1微米肯定比10微米先進不知道多少倍。

當然的,孟洪濤老先生的隊伍從獲獎的那一天,就進入了冷宮,姥姥不疼,爺爺不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下來,這位孟洪濤不信邪,在兩年的時間內,完全靠自有裝置,再向大跨度的3微米技術發起衝鋒,成功將積體電路數量達到了50萬的級別。

這些,一上報成果,又被打回來,說是“中某芯”已經在研發能夠整合200萬的產品,晶圓到了6英寸級別。

孟洪濤就提出,希望看一下他們的裝置,被打回來,希望國家提供一套隧道顯微鏡研究一下,也被打回。

這些材料都到了張國強手中,孟洪濤看了西部大學的裝置後,直接口出狂言“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裝置,我們可以在三個月內研發出價效比最高的0.8微米的全套設備工藝!”

這樣的隊伍就是張國強在全世界尋找的物件。

晶片行業要找100個博士,不麻煩,很簡單,因為,行業發展到了現在,大家都把研究方向逐漸的細化,只有某個方面有建樹,就可以博士畢業,然後被半導體公司聘請參與同樣的某個垂直細分科目的研究,如果再有成果,必然名利雙收。

但是,要從最基礎的做起,徹底的瞭解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原理,然後在上面架構整個生產線,這樣的人物,現在已經沒有了,以後就更加的不可能!

有孟洪濤這樣經歷的團隊簡直就是瑰寶!

現在的世界,只要有錢,就算有瓦森納協議,買任何東西都不是問題!這點不討論!這個世界的渠道多了。

那些對瓦森納的崇拜者可以休息了。

關鍵是,這是真正的高科技,不要妄想最頂尖的裝置一到就能夠用,那是妄想!

98年的上海“某微電子”不是花了巨大的功夫“引進”了一套8英寸,0.13微米的全套設備,你們猜,什麼時間用起來的!

尼瑪真正用起來已經是2007年了,那個時間,半導體以及發展到了80奈米的精度級別。

可笑嗎?不可笑,是實事!

德州儀器、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的製造能力都很強大,每過一年半的時間,他們就會在相同面積的晶片中放入一倍多的電晶體,當下最強工藝是0.3微米製程,也就是atnt的d12處理器和intel的奔騰系列處理器的製作工藝。

在這個製作工藝下的晶片,晶片線路之間距離只有0.3微米,堆積1000萬電晶體以上。

就連這個時期的三星,臺積電也不過屬於下游鏈,最終依靠的還是上游供應商的單子。

臺積電也是因為有了張老先生,他最大的成績就是在當時的灣灣,彷彿開掛一般的用最廉價的裝置,跟上的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潮流!

更何況,製作晶片,與有錢沒錢沒有關係,一些外行人就算再有錢也幹不來。

總之,晶片設計、裝置是非常有難度的,很多企業都想躍躍欲試,但是還沒開始就想著要放棄了。

我們的國家是沒有辦法,必須在這個行業突破!

無非又是新一輪的投錢,投人,投裝置。

這個半導體行業成立一個老大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