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業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分一杯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三章分一杯羹

98年7月18日是個週六,蔡國和路明團隊在港島香格裡拉酒店見面了,由於梁輝、姬採珊、孫芷巧三人在西川負責組建西部大學,跟蔡國見面的只有路明、吳鵬、侯鴻歸,歐陽川。

透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大家對蔡國都有了神一樣的感覺,太準確了,這幾位都在歐洲的一線直接負責買賣,蔡國的每一次資訊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就像上帝一樣,能夠看穿球場的局勢,預測出比分。

時隔40多天再見面,這幾位早就去掉了原來的傲嬌,剩下了尊敬,不管怎麼說,這樣神奇的老闆能夠給自己帶來豐收和富裕!

愉快的交流後,路明指派侯鴻歸去川西西部大學幫助建立市場體系,暫時負責招生。

路明和吳鵬將留在港島主持局面,歐陽川跟隨蔡國前往美國。

這樣的安排讓大家都在雲霧中,但是,都簽訂了的保密協議,讓這幫人沒有私下的討論這件事情,反正老闆肯定是有道理的!

在歐陽川去定飛往美國的機票後,蔡國和路明進行了單獨的討論。

這一次蔡國準備收購“港島得信佳”。

在世界上出現的所有“蛇吞象”案例中,98年底到2000年初的李澤楷是最成功、最壯觀以及最貪婪的。

李澤楷先生僅僅只有幾個億的港幣,就透過金融手段獲取了超過5000多億港幣的實體!

這樣的資本效率,遠遠超過了所有書籍上描述的內容。

這個案例中最後幾乎百分之85的港島居民,都因為李澤楷先生買了單。

我們這裡不去討論成敗得失,也不用站在道德高度去論斷好和壞,作為一個偉大的重生人士,是不應該錯失這種機會的!

這一次蔡國在港島的戰略主要就是提前佈局“港島得信佳”,爭取能夠分到一杯羹。

我們先來理解一下李澤楷先生的簡歷。

李先生,1966年11月8日生於香港,原籍廣東潮州ca縣。

1979年,入讀美國加州menlo park highschool。

1983年,入讀美國斯坦福大學電腦工程系。

1987年,加入加拿大gordon capital。

1990年,回到香港,加入其父旗下的和黃資產管理委員會。

1991年,李澤楷受父李嘉誠之命回港投資4億美元創立startv開始,到在電訊盈科整宗交易中,透過行使手上的電盈認股權、賣出套現等,他獲利頗豐,市場估計,幾年間他至少已經賺取超過50億港元的收益。

1993年,李澤楷將自己經營多年的衛星電視(startv)以9.5億美元賣給媒體鉅子、澳大利亞出生和發家的默多克,年輕的李澤楷掘到了第一桶金,而且聲譽鵲起,為日後與其兄李澤鉅分道揚鑣分頭創業打下了基礎。

同年,創辦盈科集團。

1994年,成為經濟論壇成員,獲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名新一代領袖之一。同年5月,李澤楷實現在新加坡借殼上市,並將公司名稱改為盈科亞洲拓展

1995-1997年,盈科集團在多倫多、北京、東京等地發展地產專案。

1998年3月,盈科集團與intel組合pacific convergencecorporation(pcc)。10月,獲選《時代》雜誌全球三十大科技巨頭。

。。。。。。。。。

1998年6月,亞洲金融危機已經顯現,李澤楷先生提出將地產與高科技融合開發運作的思路,並開始遊說香港特區政府建立數碼港,該計劃得到了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援。

1998年,當時的“盈科集團”沒有任何科技和電訊背景,沒有從事高科技研發,生產的能力還是一家幾乎所有營業額都來自裝置出售和出租收入的小型公司。

然而99年三月,香港特區政府在沒有進行公開招標的情況下宣佈將數碼港專案批准給了“盈科集團”(別問我為什麼,李澤楷的老子名嘉誠。。)

獲得“數碼港專案”是盈科集團借殼上市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盈科集團”沒有任何科技和電訊背景沒有從事高科技研發能力。更重要的一點是開發數碼港專案缺乏資本和信貸資金。

這段時期的李澤楷先生,估計還沒有蔡國的錢多,但是,考慮到李先生的家族,目前的蔡國必須掩面而退。

李先生必須再找一個具備科技內涵的“殼”,所以,巧不巧的就選擇了“得信佳”。

這種選擇有偶然的機率,也是必然的結果。

“得信佳”是一家製造和銷售電訊產品的公司,主要產品是bp機,行業處於衰退期,沒有盈利前景。

1997年,得信佳虧損500萬港元,1998年上半年,得信佳又虧損750萬港元,並且,在一定時間內,沒有扭虧為盈的預期。

從股權結構來看,1996-1999年,得信佳數次易主。1998年時,星光電訊和另外幾個小股東持有得信佳74%股權,和記黃埔持有25%,總計99%,控股股東股權十分集中,便於借殼交易。

再到股本規模:23.0926億股,股本規模較小。

當時的股價在0.066港元左右,相應市值大約為1.4億港元,借殼上市成本較低。

“得信佳”這個公司符合李先生炒作的一切條件。很美麗!

蔡國清楚,在99年3月高政府批准數碼港計劃後,李先生就會在得信佳身上開刀,以相當低廉的價格獲得控制權。

現在是98年的7月,蔡國準備先打入一根釘子,把離岸公司先掛在得信佳身上。

路明的任務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以多賬戶在98年底,從得信佳現在的股東星光電訊身上,或者從幾個小股東手裡獲取總數不超過百分之30的股權。

路明認為,這樣幾千萬港幣的生意沒有必要這麼神秘,蔡國堅持讓他必須在保密的情況下完成收購。

路明並不知道,這個“得信佳”明年就會變成“盈科數碼”,在李先生的操作下,會收購“港島電訊”,在最短的時間內,變成一個市值超越5000億的巨無霸!

如果不是世紀初網際網路泡沫被擠爆,或者是李先生再來一次這樣的操作,估計世界首富早就被李家收入囊中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此,收購得信佳的股票也是蔡國必須做的事情!讓自己幫李家分擔一點金錢的罪惡吧。

路明帶著指示離開了香格裡拉酒店,蔡國和歐陽川準備出發去美國。

98年的網際網路熱潮是高居不下,凡是跟網路沾邊的東西都能夠在納斯達克表現亮眼。

這個時期介入到網際網路上市公司中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到了明年底開始,這幫現在狂笑的網際網路公司將會用臉盆來接自己心酸的眼淚。

1998年,偉大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還在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宿舍內共同開發了谷歌線上搜索引擎,並迅速傳播給全球的資訊搜尋者。準備開辦一個公司來實現理想。

他們的老師,準備投資50萬美元給這兩位未來的巨人。

蔡國準備在7月20日,找到這兩位,玩一把天使降臨的遊戲。

誰是最偉大的公司?

這個問題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答案。

90年代是微軟,當之無愧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特別是98年以後的十年。

80年代是ibm公司,這個讓計算機進入家庭的公司,一直以來都能夠冠以偉大這個詞彙。

2010年是蘋果公司,喬布斯先生用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2010以後,就應該是谷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