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貿易,從海上行商開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能忍?不能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九章:能忍?不能忍!

“南海酒店?”

三兄妹當場就炸了。

這年代的國人,對南海有著種異樣的情懷,南海這兩字代表最高級別,而南海酒店誰不知道?

對廣東人來說,南海就是最高殿堂,入住都叫下榻,普通人只能仰望。

才分別三個多月,兄妹們擔心得要死,他們三兄妹掏光家底,湊了4萬多塊過來的,結果啊?

連林采薇,腦子都是嗡嗡嗡的。

捧著臉蛋,又掰著林嶺東的臉蛋捏了一下。

“這是我哥嗎?”

偉東和偉中兩人,心裡的這幅震撼,更是無以復加。

“真的假的?”偉中都還是難以置信:“大哥,你住南海酒店?你有什麼資格啊?”

這話不是嘲諷,是真的發問。

林嶺東笑道:“其實沒你們想的那麼複雜,只要是個港商的身份,都可以去住,有什麼大不了的?元首又是不是天天都有,這麼大個酒店他不營業麼?”

“這樣啊?”

三兄妹齊齊拍著胸口,又變得很興奮。

“我們也可以嗎?”

林嶺東:“這不是正在去麼?”

三個兄妹就跟小白痴一般,林採薇又問:“那肯定很貴吧?”

林嶺東點了下鼻頭,也是頗感肉痛的,住一天加吃喝拉撒,沒個四五萬塊下不來,連住個七八天,得花掉好幾十萬,買成伏特加能灌飽那群老毛子好幾年。

可丟什麼,也不能丟了面子。

“還可以吧,也不算貴,不討論這個了,你們的情況怎麼樣?”

說到這個,就如盆冷水一般,將興奮澆滅。

偉中低沉搖頭:“很難,你走了之後,大房的人越來越囂張了,他們在反覆激我,連廢品都搶,想奪我的權,安排一個小雜皮天天鬧我,我也不知道能忍到什麼時候。”

說了,偉中眼裡又閃著光。

“你回來就好了,你不在,人心不齊,我到是有心站出來,可他們根本就不聽我的。”

林嶺東眉頭倒豎:“連你都搶?”

偉中:“搶,而且還搶得兇,就是這麼寡絕。”

林嶺東冷笑一聲,眉頭也是越見陰沉。

這些王八蛋,真是想錢想瘋了。

特麼廢品都搶。

林氏有7間工廠,這之間,也有主次和從屬之分的。

他們這一任阿叔公,是個真正的人才,60多歲了,卻極富眼光,而且精通管理,從菜市場到成衣傢俱,88年又兼併國營老廠,燒結合成橡膠,涉足材料產業,短短幾年就做了起來,獲利匪淺。

而且雷厲風行。

僅僅是第二年,又搞了家燒塑廠,PET聚酯塑料回收。

簡單來說,就是燒瓶子。

將飲料瓶,礦泉水瓶,農藥瓶子之類,破碎,切割,清洗,造粒,從事塑料顆粒的回收產業。

可千萬別小看了這個產業,廢品的回收利用,可是七大熱門行業之一,貫穿了好幾個時代,利潤驚人。

從小瓶1分,到小瓶1毛,也不知養活多少就業人口,在馬路上撿還不夠,每年的垃圾都需要大量的海外進口,來填補材料不足的尷尬處境。

就像達拉維有句話,在達拉維,沒有任何一片塑膠會被浪費,每一張紙都可以找到買家。

整個達拉維貧民窟,就是幾十座超大型的垃圾山,普遍十幾層樓那麼高,幾十個足球場那麼大,數十萬達利特依靠分揀垃圾生活,僅靠雙手整理,將種種廢棄物篩選出來。

這是最為廉價的原材料。

也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代價。

印度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曾經答應這一條件,替西方國家處理洋垃圾,不要錢,你只管派船去拉回來就行了,白送。

很遺憾。

某地,也是如此!

就日常的生活垃圾,也需要大量處理。

華夏的飲料產業發展較早,位列40多個輕工專案的重點之一,像健力寶,旭日升,北冰洋,八王寺這些飲料品牌,都是十億級的年銷售,消費力也極其旺盛。

而瓶子的回收,不過兩分錢一個,一整套的閉環利潤,能普遍達到300%以上。

白雲山,李坑填埋場,阿叔公砸下百萬巨資,居然搞了個廢品收購站,這種破爛差事,順理成章,當然是三房負責了。

偉中的老父親,就是站長。

整天在垃圾山裡刨飯吃,雖然不用自己動手去做,可每天忍受惡臭,是人呆的麼?

連廢品站都搶?

此時牙齒都咬緊了。

橡膠廠是誰做起來的?

這是林嶺東一手一腳搞起來的。

說是他的心血都不為過。

而他每一次做起來一個產業,就會被大房的人搶走一個產業,真他媽搶習慣了?

宗祠的第一間工廠,是靠做女裝起家的,改開受惠的第一大行業,當屬紡織行業,在廣東開展三來一補,承接來料加工,來樣加工,幫海外代工,把技術學會了,就自己搞生產。

短短幾年,就搞得如火如荼。

新塘的牛仔,白馬的褲子,中山的針織,佛山的童裝,普寧的睡衣,東莞的毛織,花都的包包鞋子,還有沙河的飛機貨,二八貨,老十三行批發市場,還有中八路童裝商圈,石井三元里尾貨商圈,當時的廣東供應了沿海半數以上的內銷份額,外貿更是片布難求。

火得一塌糊塗。

就拿虎門來說,目前已經是全國最大的女裝出口基地。

這種勞動力密集的產業,是最適合宗祠發展的,阿叔公拉起幾百號人搞工廠,是大嶺山最大的一家,沒有品牌,誰火仿誰,誰火貼誰。

家族的小輩成長起來之後,就負責專跑銷售,成功也需要自己的努力。

大房二房,像林允瀚這些,霸佔著廣東市場,簡直不勞而獲,有的是求購商找上門來。

三房就沒這麼好過了。

林嶺東一怒之下,86年,他才18歲的年齡,帶著幾個三房小輩,就帶了幾百塊錢,跑去開闢深圳市場,剛開始那叫一個苦啊,結果運氣也好得不行,他們堅持下來了,恰好遇到深圳的蓬勃發展,出口份額大增,趕上了時代紅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搞了兩年,搞得有聲有色,是他們一手一腳把深圳做起來的,把中興服裝做進了國貿大廈。

可後來呢?

大房的人眼紅了,給他帶了頂高帽子,說他有能力,讓阿叔公把他調了回來,又負責橡膠工廠。

深圳市場他不在,沒多久就被大房搶走。

橡膠工廠這邊,林嶺東也是氣運加身,做了兩年,又搞了起來。

結果呢?

大房又給帶高帽,港島建立冷鏈運輸,缺人打理,又把他吊去港島主持工作,短短兩年又讓他做了起來。

在港島,就遇到shelly了。

上一世,他入贅港島之後,廣東的產業被搶了個一乾二淨。

他做一個搶一個。

連一個廢品收購站都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