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貿易,從海上行商開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九章:不能免俗,分一杯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九章:不能免俗,分一杯羹

當年的張仲謀,張大老總,脫離德州儀器自己創業,郭老板還有很大功勞的,兩家也緊密結合,成為了兩個“世界第一”。

晶片代工世界第一。

3C代工世界第一。

目前嘛,兩家企業都處在發展中期。

燒冷灶,林嶺東自然要燒最大的那幾個,自己也混個老二老三什麼的,豈不美哉?

電子企業,是來錢最快的行業之一,將成為他龐大的現金奶牛,才能支撐起廣闊的海洋消耗。

參觀繼續……

見識了電子產品事業群,又去參觀了另一個大區。

PCEBG,個人電腦周邊事業群。

這邊的廠房就是用工大頭了。

十幾座廠房,幾十條流水線,3000多個工人,主要生產出口產品,戴爾與康柏電腦的元件,都在大陸生產,用人口紅利拉低成本,反向出口北美市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林嶺東眼前的這條生產線,產品很熟悉,負責生產臺式電腦的電源,流水線拉得很長,需要幾十道工序。

郭老板拿起一個,在手中翻了一圈,翻到鋁製銘牌介紹道:“米國的聯邦電力標準,和國內的不一樣,通用電壓只有110V,我們的製作標準也全是110伏特,這些接插件全是我們自己開模,目前在整個亞州,也只有我們廠才能做,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隨行領導附和的鼓掌。

羅主任對林嶺東說道:“小郭廠長的技術很好,肯鑽研,肯吃苦,你人年輕,跟小郭廠長多多學習,不恥下問,相得益彰,只要做出成績,我們一定會大力支持,有什麼難處,也要向我們多多提出。”

看了一下手錶,羅主任覺得差不多了,叮囑一番,帶著人撤退。

林嶺東早有安排,在羅湖大酒店訂了餐,邀請郭老板一同赴宴。

兩方都同時拒絕。

羅主任等人是有紀律在身,郭老板卻以業務繁忙為由,推脫了。

“以後大家是鄰居,不差這一頓飯,改天吧。”

“也行,反正時間還長,改天再登門拜訪。”

林嶺東也率隊告辭,雙方互留了電話,地皮方面林嶺東非常滿意,有這樣個鄰居,什麼東西不能將就?

接下來的幾天,連籤了幾個合同,也得到了領導的親切接見,投資的事情,就算這麼敲定了。

投資管理公司在深城落地,成立科盧馬杜控股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人民幣,林嶺東比較豪橫,一成立就是個集團的性質,到廣東的橡膠廠,吸塑廠,規劃當中的PVC管材製造廠,都將歸於控股公司名下。

總股本,5000萬股。

林嶺東獨佔80%,佔據4000萬股,董事會攏共5人,繼用馬代的董事會班底就行,其餘的董事成員,就是掛個名字。

上市計劃同步建立。

馬代那邊比較草蛋,他提出的上市計劃被擱淺了,對方始終下不定決心開放股市,其一,是害怕被林嶺東幕後操縱,其二,是害怕外資入侵。

華國不一樣。

深市與滬市早就辦起來了,目前國內的股票都賣瘋了,只要上市就血賺,92年最瘋狂的時候,上證指數曾拉到1429點的高位,股票總成交金額247億,93年經濟過熱開始整頓,未來將持續三年的大熊市,可即便這樣,也始終維持在500點左右,之後就一路走高。

算起來時間正好,三年之後上市既牛市,股民的熱情充分,投資環境也出來了,林嶺東當然要早做準備。

5000萬是必須的。

不能低於這個數。

因為上市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就5000萬。

在華國的公司法中,股份公司的認繳金額,預設是1元1股,等發展個幾年,利潤起來了,資產增加,在股數不變的情況下,股價就會增加。

壯大三倍以上,有個3元一股,總資產有個1億左右,最好是兩億,就達到上市要求了。

可兩三元的股價太低,股民們通常都不會卵你的,頂多上個創業板,至少要拉到10元左右比較穩妥,爭取主機板上市,到時候資金不夠,就勢必會融資讓出股份,再交給卷商發行。

要興建一座矽片廠,不是件容易的事。

各部門通力協調,也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搞定了合約事項,就交給羅伯特領銜的投資團隊全權負責,公司註冊審批也同步進行。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不停的簽字,出席各種簽約儀式,注資驗資,總算是初步搞定,嶄新的名片到手,林嶺東抽出一張,遞給對面的郭大老闆。

“恭喜恭喜,祝老弟策馬騰飛,宏圖大展,一往無前。”

郭老板提起酒杯,與林嶺東輕輕一碰,雙方都滿是笑意,鬼才知道,想在大陸取得外商身份,究竟有多麼艱難。

林嶺東也終於騰出時間,在羅湖大酒店西餐廳,宴請郭大老闆。

至於南海酒店?

還是算了,有一座金山也經不起這樣的揮霍,早就搬出來了。

“不容易啊,我當年光接觸談判就花了兩年,你算是趕上了好時候,現在簡化流程了。”郭老板笑著說。

林嶺東叉起一塊牛排,放嘴裡嚼了起來:“出去到是容易,再想回來,可就艱難了。”

郭老板:“你要相信物有所值,在大陸投資很不錯的,你的工廠呢,打算什麼時候開建?”

林嶺東:“快了,土地平整和基建丟給一建公司了,還得抽時間去一趟曰本,資金的壓力也很大的,我到是有個專案,想跟郭老板商量一下,有你的技術,可助我一臂之力。”

“噢,是什麼專案?”郭老板問。

林嶺東詭異的笑了。

要快速的收攏現金,還有什麼比剽竊來得快速?

在華國的電子產業,有個著名的大坑,VCD,這玩意兒由華國人發明,由華國人壯大,可發明人卻不太聰明的亞子,於92年開始研發,歷時一年的艱苦研發,終於成功了,他還拉來了美籍華商的大腿,前後投入了1200萬美金建廠。

93年的9月,產品下線。

這可是國內電子廠家的盛事,智商捉急的原因是,他沒有進行絲毫的保密工作,在研發成功之初,就大肆宣傳,還沒投產就把機密洩露了。

銷售的當天,以5000元的高價出售,這在當時可謂天價,可出乎意料的是,銷售現場異常火爆,幾乎踏破門檻,1000臺樣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人瘋狂買走,一臺都沒剩下。

到後來才知道,這哪是顧客?

全是同行!

智商更加捉急的是,這個廠家,沒有申請任何的專利,他心知小廠也堵不住,卻忽略了大廠的威力,沒有堵住大廠的口子。

完蛋了。

被買走的樣機,在極短的時間以內,就被各大廠家成功仿製,尤其是幾家電子大廠,藉助原有的渠道瘋狂銷售,短短兩三年,就把正主給幹了下去。

投資2000多萬美元,血本無歸。

長江後浪推前浪,把前浪乾死在沙灘上。

現在是8月底,距離萬燕的產品下線只有幾天時間,林嶺東本來不想摻和,可郭大老闆這麼給力,他自然要給出一些貢獻了。

那就分一杯羹吧。

雖然他沒有成熟的銷售渠道,在國內競爭很難幹過。

但他可以出口呀。

這還是很香的。

搞點產品,跟郭老板搞好關系,有他支援,以後的隨身碟啥的,都可以交給他做,尤其是蘋果的IPOD,林嶺東必抄襲之。

“不知道郭總,知不知道一個叫做VCD的東西,萬燕這個公司你聽說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