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貿易,從海上行商開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給我攔住他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給我攔住他們

尼古拉海港之城,擁有127公里海岸線,大大小小的碼頭,港口,多達上百個。

它的濱海大道,便有數十公裡長。

不出意外,也全部安裝了鐵絲網,佈下了重兵封鎖,層層盤查,一路少不了花錢打點,順利透過。

特麼海面上全是軍艦,一艘大過一艘,略過不提。

卻沒看到航空母艦。

林嶺東暗猜,應該是一二號港口。

車行了一個小時,終於到達,熟悉的感覺終於回來了,前方一片寬闊的碼頭堆場,擺滿了廢棄的集裝箱,鏽跡斑斑的單臂式起重機,而海面上,就那麼下餃子一樣,排著幾十條船,一艘艘就那麼漂在海面。

林嶺東眼都看直了。

由於是空載荷,船體下方,圓頭的防礁錘已經高出水面,被海風吹過,一艘艘迎著海風微微的晃悠著。

一艘全紅色塗裝的萬噸巨輪,就靠在岸橋邊上。

顯然是很久沒打理過了,顯得有些鏽跡,和墨綠色的浪潮痕跡。

老伊萬:“這是我們最大的集裝箱港,17艘集裝箱船都在這裡,你自己去挑吧。”

林嶺東:“快,快給我開過去。”

麥德維丘克猛踩油門,帶著三輛步兵戰車駛上碼頭。

林嶺東下車,踏上岸板。

猛烈的海風吹過。

心情止不住的激動,又感覺心情複雜。

幾十條大船,每艘都是百米以上,還是極其壯觀了,岸邊停不下,就在海上拋錨,亂七八糟的漂著。

除了看守的士兵,停靠的裝甲車,偌大的碼頭連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冷清得嚇死人。

林嶺東:“這些船多久沒動過了?”

老伊萬也是唏噓:“快一年了吧,你來晚了,我們有9艘巴拿馬型3萬噸巨輪,被英國人買走了,這些都是剩下的。”

林嶺東還是略有尷尬。

敢情,這些都是剩下的。

不過想想也對,現在還有錢能買船的,都是些大型的船運公司,動不動幾百億的固定資產,這些淘汰貨當然看不上了。

可對林嶺東就很香了。

“沒問題,我要的就是這個,可我還是想問,為什麼搞成這樣?”

老伊萬搖著頭:“很多原因,經濟崩潰,工人罷工,沒辦法運營了,可更關鍵的還是封鎖。”

老伊萬顯得滄桑幾分,反揹著雙手,迎著海風,朝著船支走去。

林嶺東信步跟上。

老伊萬手指著南邊:“土耳其太可惡了,把海峽封鎖了,黑海出不去,羅馬尼亞又拒絕和我們貿易,這些船還有什麼用?”

說完,又對著空曠的海面指指點點,一副厭惡的模樣:“當初不應該打阿富汗,就該打土耳其,把紅旗插上他們的土地,留著就是後患……”

老伊萬一罵就來勁,還挺激動,把土耳其罵了個狗血淋頭。

林嶺東也只是笑笑。

罵得雖難聽,卻罵得很對。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叫狗中哈士奇,國中什麼來著。

這些奧斯曼傢伙,的確是不幹好事啊。

黑海,就跟裡海一樣,是一個內陸海洋,面積並不大,卻盛產石油,所以周邊的國家經濟強盛。

它的形狀,就像個芒果型的湖泊一般,周邊環繞著土耳其,烏克蘭,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摩爾多瓦,喬治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7個國家和地區。

只有唯一的出海口,溝通地中海,才能到達歐洲。

這個出海口,叫做博斯普魯斯海峽,被土耳其掌管。

你就說,這個土耳其有多可惡吧。

他獨佔著南邊的一塊大陸,不用,幾百年以來,直接把首都建在出海口,勒索天價過路費。

後世的瓦格良回到華夏,買船才花費2000萬美元,99年出土耳其海峽時,被這個國勒索10個億保證金,談判兩年,還轉移了一項導彈技術才讓你過。

它97%的國土在亞州,3%的國土在歐洲,它卻堅持認為是歐洲國家,折騰了20年,卻沒有加入歐盟。

二戰時期,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國偷偷了集結了25個師的兵力,悍然的入侵蘇聯。

冷戰時期,它加入了北約陣營,美軍在土耳其佈置了50枚核彈,直到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才拆掉。

黑海上,與烏克蘭遙遙相對。

整個黑海艦隊,就是防範土耳其的。

如果困死烏克蘭,土耳其當然是樂此不疲了。

羅馬尼亞又是蘇聯一方,也想困死烏克蘭,怎麼辦?

內交外困,是真沒辦法。

曾經大名鼎鼎的黑海航運公司,最鼎盛時,負擔了烏克蘭70%以上的石油運輸,補足整個烏克蘭的海上貿易。

數百條船的龐大船隊,賣光了!

沒聊幾句,已經來到了切爾諾夫號船邊,連船梯都沒拆。

老伊萬也是滿臉感慨:“大船就這麼一艘了,船上四套發動機組,都是哈爾科夫機械設計局的產品,一套M21燃氣蒸氣聯合發動機,提供6000匹馬力,安裝在側舷上,幫助船舶進港,還有一套M62燃氣輪機,用做定速巡航,主動力是兩套DT59,最大功率22500馬力,都是軍用級的,巡洋艦也就這個配置了,滿載你可以裝到一萬多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伊萬回憶了一下,臉上也有些得意。

“我最高裝過多少?我想想,我裝過1700個集裝箱。”

發動機這一塊兒,林嶺東一臉迷糊,只能聽懂軍用級,和兩萬匹馬力。

可集裝箱這塊兒,就有點誇張了吧。

林嶺東:“1700?關鍵你標載多少?”

老伊萬:“標載1100。”

林嶺東:“厲害,你也是膽子大,碼多少層上去?”

老伊萬:“能碼多高碼多高了,你放心,船況保證你滿意,你拿回去隨便裝,12級颱風都吹不翻。”

老伊萬也騰起傲色:“這是黑海的船,軍用民航,比歐洲的船質量要高出兩個臺階,至於船況你儘管放心,拿回去20年開不壞,開壞了你回來找我。”

林嶺東:“好啊,你還給我包售後了?”

老伊萬:“包,但修船你要給錢。”

林嶺東:“油耗呢?”

老伊萬:“看主機動力,中速1200轉的情況下,一天15噸油左右吧,對了,船裡還有70噸低硫油,你開出地中海沒問題,就送給你了。”

一天15噸。

林嶺東暗自琢磨。

一個航次的話,從馬爾地夫跑印度航線只需要3天,來回也就6天的量,差不多100噸油。

林嶺東:“目前的油價呢?每噸多少錢?”

老伊萬:“國際油價,350美金,在我們這裡還要便宜一些,給你算280吧。”

就按300吧。

這油價也不貴嘛。

一趟3萬多也就搞定。

林嶺東:“行吧,帶我上船看一下。”

剛剛說到這兒,便聽到身後一陣發動機聲。

三輛拉達轎車,後面跟著兩輛軍用吉普,在碼頭上揚起一陣灰塵,朝這邊開了過來。

第一輛拉達轎車速度很快,幾乎是加大油門衝了過來。

林嶺東回頭一看,剛想問什麼人,對方的車門開啟,幾個身材肥胖,穿著印地長袍的傢伙,氣勢洶洶的下車了。

岸橋還有百把米的距離。

幾個人將車門猛的一關,手朝著這邊指著,嘴裡吶喊著印地語,笨拙的跑了過來,後面的吉普車,也跳下幾名士兵,抱著槍跟了過來。

老伊萬:“印度人。”

林嶺東眉頭一豎,這些士兵怎麼搞的?

“給我攔住他們。”

麥德維丘克也是彪悍,抽出腰間的勃朗寧,咔嗒,上膛,朝著天上便放了一槍。

“預備,瞄準。”

身後幾十個士兵,同時拉動槍栓,黑洞洞的槍口便指了過去。

幾個印度人矇頭便蹲,有兩個直接趴在了地上。

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