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佬從刷成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7章 生物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7章 生物學

七點五十九分。

門口探進來一個頭髮花白的腦袋,臉上的老皮因為笑容聚在了一起,嚇了薛墨他們一跳。

“咦,都到了啊!”來人終於露出了全貌。

那是一位身穿白色襯衫的老者,頗有些歡快地走了進來。

雖然滿臉皺紋,但是老者的雙眼清明無比,閃著年輕人才有的光芒。

“同學們好。”老者嘿嘿一笑,“我是你們的生物學老師,我叫武華。”

聞言,薛墨他們立馬開口問好,聲音雖然參差不齊的,但仍然讓武華笑開了花。

他就喜歡新生,尤其是今天的新生還比往常多了許多,讓他有了一種生物也在被人重視的感覺。

武華笑呵呵地自我介紹道:“在下是一名正正經經的教授,自己努力的,沒有任何虛假的成分,而且鄙人不才,也是一名國科院院士,目前正在研究糧食培育。”

薛墨他們有點愣住了,怎麼感覺老師在面試什麼職位似的,這些話明明都不用說給他們聽的,畢竟能站在京都大學的講臺上的,肯定是有那個資格的。

“我之所以說了這些看起來有些唬人的頭銜。”武華一笑,“其實是想要告訴你們,這些頭銜並沒有什麼用,只是代表我之前獲得的榮譽,而不代表以後。”

“就算是我,說的話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我希望你們學習的過程中要保持質疑的狀態。”

“我知道,咱們生物科學在社會上的接受程度沒有那麼高,但是我想讓你們知道,生物學是能造福人類的,是能推動社會的發展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遠的不說,就說咱們袁院士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讓咱們國家多少人吃上了飽飯?”

“希望你們選擇了生物學後,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比我們更遠,生物學太缺少年輕的血液了。”

剛開始武華還有點老頑童的模樣,但說道這時已經是滿臉認真。

武華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生物學三個大字。

不太好看,顯然沒有特意練過黑板字。

再回身時,臉上又掛上了不太正經的笑容,嘿嘿道:“按照定義來說,生物學就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等的科學。”

“不過我知道你們聽不懂,所以我再以自己的理解給你們解釋一遍。”武華侃侃而談,“往大了說,生物學是研究一整個生態系統的,我們能透過生物學來弄懂生態系統的迴圈,其中物種和各種因素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再小一點,我們可以研究一個地區的食物鏈……;再小一點,我們可以研究單一物種的生活和繁衍,再小一點,我們來到了細胞層面……;再小一點,我們來到了基因層面……,近些年來我們國家就透過很多基因工程上的發現治癒了不少以前難以治癒的疾病……”

薛墨認真的記錄著。

每個學科的第一堂課都是要講講學科的概念。

其實這是對以後的學習幫助並不大,要非說有什麼幫助的話,那就是能讓喜歡生物的學生產生興趣,然後選擇一個研究的方向。

只不過薛墨很早就選擇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今天我們只講生物學的大框。”武華笑道,“明天我們再開始進行深入的學習。”

生物學說白了就是一門研究各種各樣生物的學科,各種各樣的生物又組成了一個生態系統,這也是生物學的研究範疇。

學這門知識的時候,能知道很多平常都不知道的冷知識。

比如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是蜂鳥,

世界上最快的魚是箭魚,

世界上射得最快的是鴨子。

好像混進去一個奇怪的知識點,不過不重要。

說實話這一堂課讓薛墨有些失望。

不過還好,之後還有細胞生物學,基因生物學等細化的學科,那才是講更深入知識的課程。

一堂課結束,生物科學系的新生們覺得生物學也不過是就這,沒有什麼難度。

倒是挺有趣的,讓他們知道了不少好玩的生物知識。

武華這位老師授課風格也比較活潑,和這門課挺配的。

第一天的課,大多都比較平淡。

專業知識也就是探進個頭就不再深入了,弄得薛墨有些心癢難耐。

之後的課程才逐漸深入起來,薛墨也開始接觸了各式各樣的生物實驗。

薛墨打死齊德龍也沒想到,自己居然也要解刨一下小動物。

按理來說這不應該是醫學生的專利麼?

想想也能理解,畢竟是研究生物的,怎麼可能不深入的研究一下呢?

薛墨在想會不會以後要跟醫學生搶一下大體老師。

當然,機率不大,他們不是治病救人的,生物個體不用保持得太過完整,再碎的也是能用的。

醫學生就不一樣了,他們需要比較完整的來練手。

前期的生物知識學習就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薛墨需要從各方面來收集各種生物資料。

人類的各種細胞切片他也看過了。

死的,新鮮的都看過,但也就是印證了自己所學的知識,針對於長生的研究還沒有具體的方向。

透過專業的顯微鏡,薛墨也看到了那個影響細胞分裂的端粒,但是他對這東西也沒有絲毫的頭緒,畢竟端粒不可延長如今是個既定事實。

研究了一段時間,薛墨暫時把這事先放下了。

他現在的生物知識儲備量並不足,想要透過一點靈光來想出什麼東西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多數科學家的靈光可不是真靠靈光一閃,而是在掌握到足夠的知識後,腦海裡經過各種思想風暴產生的新想法。

就像你知道動物會用尿液來宣告領地。

但只有在你知道雄性熊貓是倒立尿尿的時候,你才能推測出哪只熊貓尿得更高,哪只更厲害。

所以知識的積累是無比重要的,就算是天才,也只是縮短這個過程,而不是取消這個過程。

一拍腦袋就能想出什麼劃時代的生物發現那是不嚴謹的小說裡才會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