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民國大商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崑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崑曲

這是這幾天以來郭宇第一次如此認真的處理華福會事務,忙到中午,把在家的高層叫到一起吃個飯,算是增進一下感情,飯後和陳有功喝茶聊天的時候,郭宇問起組織招工、遷移人口的事情,這也是郭宇來國內最大的目的,自然要時刻關心。

“老爺,我們招工的廣告已經發到全國各大報紙上了,在蘇州城南的文帝廟旁邊,我們建起了招工點和臨時居住點,現在廣告打出去時間不長,來的人還不多,不過每天也能收十幾個人,這些人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工人,到了南洋只要簡單培訓就能上工幹活,所以人數少一些,不過我估計以後會多些,畢竟我們開出的條件非常優厚,很是吸引人呢。”陳有功說道。

“那普通人呢,現在招了多少了?”郭宇問道。

“普通老百姓我們主要是華福分會在組織,現在基本上每天能送來三四百人,這些人好多都是去年受災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在華福會救濟以後,聽說可以遷移到南洋,而且還發給土地,有動心的就來了,不過願意遠離故土的畢竟還是少數,去年千萬受災百姓,我們也只能每個月招到萬人。”

還是少呀,這一年才十幾萬,到哪年哪月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自己以後想建立工廠,建軍隊,如果打仗就會死人,到時候沒有後備兵員,自己都不敢和別人動手,就怕死人太多,沒法補充。

“不行,這個速度還是太慢,最起碼每個月要達到十萬人以上,你們華福會幾個人研究一下,有什麼辦法,只要能行得通,剩下的我們一起運作。”郭宇沉下臉,給陳有功下了死命令。自己這個會首出馬,一個月才召到萬餘人,那怎麼說得過去。

陳有功見郭宇生氣,心裡也緊張起來,趕緊召集華福會高層開會,研究遷移人口的對策,有時候人的能量都是逼出來的,不都說,擠一擠總會有的嗎。

吳二柱沒有參加午餐聚會,手下人說他跑到太倉鎮去了,郭宇一聽太倉鎮就知道是自己安排的工作,看來有時間自己也要去看看,因為那裡涉及到自己運輸港口的大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轉眼到了下午五點,郭宇帶著侍衛一起出了衙署大門,就看到一輛老式汽車停在大門口處,車下還站著兩個人,一個是早上給郭宇送請帖的王府管家,另一個也有印象,郭宇到任的時候此人到火車站迎接,二人在酒桌上還聊過幾句,這人就是蘇州商會會長王兆祥。

王兆祥四十幾歲的年紀,身穿一身長袍,剪了短髮但是帶著一頂瓜皮圓帽。王兆祥看到郭宇出來,趕緊迎上前來,“鎮守使大人,您能答應赴宴是蘇州商會的榮幸,王某特來迎接大人,我為大人引路。”

“王會長客氣了,要不你上我的車,我們一同過去。”郭宇問道。

“好的,好的。”王兆祥進了郭宇的吉普車,加上侍衛一輛吉普車和王兆祥的老式汽車,三輛車一同出發蘇州城北方向。

蘇州桃花塢,一個非常美麗的名字,也是非常美麗的地方,園林故居、士紳會館、百姓民宅鱗次櫛比,商家作坊比比皆是,這裡古往今來就非常出名,但最為人所知的,可能就是唐寅的那首《桃花庵歌》了,唐寅晚年的時候就定居於此。“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裡面的桃花塢就是指這裡。

一路上王兆祥給郭宇講著這裡的典故,讓郭宇對這個桃花塢也有了些印象,車隊在一處會館門前停下,會館門前此時已經站著很多人,都是前來迎接郭宇的。

車門開啟,郭宇抬腿走下自己的吉普,眾人圍上來但是並不擁擠,很多人嘴裡都說著歡迎的話,這時王兆祥也下車,趕緊過來給郭宇介紹,“這是雲錦公所的張文樹,這是茂豐繡緞行的孫毓松,這是......”。王兆祥給郭宇挨個介紹,郭宇也很有風度的和眾人一一握手。

眾人寒暄完畢,請郭宇進了會所裡間,青瓦白牆,紅杏粉桃,很是別緻,一行人上了二樓,這是一處寬敞的所在,大廳內裝修考究,擺設別緻,但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靠牆的一排窗戶非常寬大,不似江南風格,很有現代落地窗的味道。

郭宇走到窗邊一看,原來外面是蘇州河,不時還有幾條小船無聲的劃過。

“大人請上座。”王兆祥引著郭宇走到主位,郭宇當仁不讓做了下去,這時眾人才紛紛坐定。

酒菜快速擺放停當,滿滿的一桌蘇幫名菜,“大人,您能光臨蘇州會館,是我們這些商會的榮幸,我們商會成員敬您一杯。”眾人舉杯敬酒。

酒過三巡,賓主盡歡,忽然聽到絲竹管弦之聲,郭宇扭頭看去,原來是不知何時河對面搭起了戲班在唱戲,郭宇剛才還沒有仔細觀察,原來對面用篷布遮擋,拉開以後是一處戲臺,此時幾個裝扮嫵媚多姿的旦角,在哪裡載歌載舞,舞蹈細膩動作優美,聲腔華美婉轉悠長。

雖然唱詞郭宇聽不懂,但是郭宇一時還是被這華麗的一幕吸引了,看了一會後問身邊的王兆祥,“這是什麼戲,唱的什麼?”

“大人,這是崑曲,曲目是牡丹亭的遊園驚夢,不知道大人是否知道。”王兆祥說道。

“聽說過,這個可有名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呀。”郭宇自己咂摸了一句。

“什麼遺產?”王兆祥準問了一句。

“哦,這個是外國的名詞,你可能沒有聽說過。”郭宇胡亂找了個藉口,然後問道:“這戲裡說的什麼。”

“這出戲說的是小姐杜麗娘身處深閨,受封建禮教束縛很深,一日,看到窗外的大好**,更覺得屋中無趣,便叫丫環春香取出銅鏡,梳妝打扮了一番。揹著父母和塾師到後花園去遊春,二人在園中看到了杜麗娘最愛的天然美景。”

郭宇是北方人,根本就不瞭解南方的戲曲,再說現代人又有幾個年輕人瞭解戲曲的,不過現在靜下心來看著這出戲曲,雖然聽不懂戲詞,但那悠揚婉轉的唱腔和行雲流水的身段確給人很深的印象,令人觀之賞心悅目如飲甘霖。

ps:看書的兄弟們,請幫忙推薦、收藏、投三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