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 風雲色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章 風雲色變

史載士燮生於公元137年,卒於226年,壽至九十歲;乃中國古代極其罕有的長壽之人。WWW.tsxsw.COM

時值建安十年(205年)士燮已逾七十歲,周瑜對於一個古稀之年的老朽尚要興兵作亂很是費解。然亂世之中,兵戎相見,哪裡還會顧及敵人是老少長幼,不容有一絲半點兒惻隱之心。因此周瑜自然不會手下留情,面慈心軟!

建安十年六月,周瑜引十萬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東吳邊陲九縣交州駐軍;以秋風掃葉之勢,大敗士燮。交州亂軍狼狽逃往合浦,周瑜乘勝追擊,兵分三路,突入交州地界。卻暗使周泰引一軍,覓小路星夜奔襲合浦。[]

士燮年邁,留守交趾;北上大軍,由其子士祗、士徽、士幹領兵。周瑜於布山大敗士軍,士燮三子皆為殘部死命保護得以走脫;不想逃至合浦時,早見城上豎起東吳大旗——卻是周泰受了周瑜的計策,已取下合浦。合浦太守士武星夜逃往桂林。

士祗兄弟驚得心膽俱碎,只得望交趾而走。周瑜親引精銳,追擊數百裡,連克數城方歸;隨即駐軍於合浦,整備兵馬,休養生息,遣使將捷報飛馬傳回江東。士祗兄弟返回交趾時,身邊只餘不足千騎;士燮驚怒交加,耗時月餘方才收攏散落在外的殘兵。

孫策得知周瑜首戰大捷,已深入交州腹地,大喜歡慶,將周瑜手書遍視文武。不數日,諸葛亮聞報周瑜大勝,亦使人專程過江來賀,孫策設宴以待……

建安十年九月中,長江忽起大霧,數日而不散。某夜,重霧垂江,風急浪湧,數米之內不能視物。趙雲屯兵夏口,忽報張遼引軍出皖城,趁夜望濡須口進兵。子龍急令戰船齊發,逆風而上,馳援甘寧。

船近濡須,只聞遠處金鼓齊鳴,喊殺聲順風而至。趙雲只道張遼已與甘寧交戰,慌令全速前進,打起荊州旗號;又教軍士擂鼓為號,恐大霧中敵我不分。

至四更時分,隱約得見前方有燈火閃現,喊聲已近;趙雲橫槍立於主艦船頭,教軍士齊聲吶喊:“常山趙子龍來也!”

須臾,彼船愈來愈近,趙雲嗔目細觀,謂左右道:“前方可是東吳水軍?”

左右一起觀望,均言已見江東旗號。子龍遂大喝:“前方可是甘寧、呂蒙二位將軍!吾乃趙子龍,聞報張遼來犯,特來援助,以盡劉孫聯盟之約!”

話音未落,忽聽霧中傳來密集的破空聲響;子龍急望時,箭如雨下。趙雲猝不及防,立時身中數箭,大叫一聲,倒於甲板之上。左右大驚失色,七手八腳立起盾牌護住子龍。趙雲拔劍指天怒罵:“江東鼠輩,最無信義!”言訖,口中溢血,昏死於江上。

部將鄧芝急令調轉船頭,望夏口而走;又使快船速去荊州,報與諸葛亮……

且說甘寧、呂蒙在濡須口,夜半巡營,耳畔江風呼嘯,又見重霧垂江,便令各營謹慎把守,以防魏軍偷襲。三更時,有人來報:江上似隱有鼓聲。甘寧、呂蒙披甲來到江邊,仔細辨別,似覺遠方有響聲,卻難辨是金鼓角震,亦或風浪之聲。遂傳令各營戰船固守江邊,但聞有鼓聲吶喊迫近,便以箭當之。

至四更時分,大霧中鼓聲忽起,喊聲大振;吳軍遂以亂箭射之。約半個時辰之後,霧中金聲又起,鼓聲平息;叱罵之聲依稀傳來,片刻漸行漸遠。

甘寧、呂蒙相視而笑,均以為是魏軍欲乘大霧偷襲,不想吾等早有準備,萬箭齊發;料是魏軍難以抵擋,遂悻悻而退。二將寬心,叮囑將士不可懈怠,平明再來巡視。令畢,自回本寨歇息……

翌日,甘寧尚未起身,哨探急報:江邊飄來十餘面旗幟,皆是荊州旗號。

甘寧大驚而醒,急令人去喚呂蒙;披衣出帳,催馬便往江邊奔去。

不多時,呂蒙亦到;二人看著腳下的幾面大旗,不由面面相覷,默然不語。暗忖難道昨夜射退的竟是蜀軍不成!

呂蒙心思活泛,自忖此事往好處想,是魏軍假扮蜀軍;往壞處想,若真是蜀軍到來,那麼此事便非同小可了!

難道諸葛亮果真心懷不軌,趁大都督遠征交州,引兵來犯?

呂蒙當即便令哨騎趕往吳郡,將此事以最快速度通報孫策!

未及午時,甘寧、呂蒙正在中軍大帳議事,帳外一人不及通報便闖將進來;甘寧大怒,叱道:“汝不通報,擅入大帳,莫非求死乎?!”

來人面白如紙,一臉驚慌,伏地顫聲道:“將軍,非是小的自尋死路,實有十萬火急之事,遂不及通報。待吾說完,將軍再來治罪不遲。”

呂蒙自知軍律嚴整,無人膽敢輕犯;便丟個眼色給甘寧,溫言道:“汝休要驚慌,且慢慢道來。”

那軍士直勾勾地看著呂蒙,喉結上下蠕動,急喘了幾口大氣,一字字道:“趙雲……死了!”

甘寧和呂蒙大驚起身,厲聲道:“此話當真?”

“適才小人輪值巡防,忽有一艘快船臨江,打著荊州旗號;一人以箭傳書,小人觀之,方才驚聞此訊。”

呂蒙心中隱覺不妙,沉聲道:“書信何在?”

那小校自懷中取出書信交與呂蒙,甘寧亦來側首觀看;只見信上只有寥寥兩句——背信棄義,勾結曹賊;害吾性命,誓報此仇!落款竟是,趙雲絕筆!!

甘寧、呂蒙此驚非同小可!半晌後,甘寧喃喃道:“難道昨夜竟是亂箭射死了趙子龍?”

呂蒙強迫自己迅速冷靜下來,一面喚來帳外軍士,使人速將此信交於吳侯;一面傳令重兵設防,加緊戒備!

黃昏時,忽報吳侯遣使來到,甘寧與呂蒙急忙迎出。使者面色陰沉,憂心忡忡,取出孫策手書,付與二人。二將開啟書信,見其言:今日午時,諸葛亮使蔣琬來見。具言昨夜趙雲聞報張遼欲乘大霧偷襲濡須口,隨即親領水師戰船百餘艘前來援助。於四更時分,正遇江東水軍;趙雲令船上軍士齊聲吶喊,以表明身份;不料江東戰船未發一言,便萬箭齊射!趙雲猝不及防,竟身中數箭;待回到夏口時,已然不治身亡!

蔣琬又代傳孔明之語,言趙子龍從劉備於危難之時,十餘年南征北戰,於長坂坡勇救阿斗,戰功顯赫,乃主公股肱之臣;有兄弟之情。劉孫聯盟,乃皇叔與吳侯親立之誓約;今東吳竟背信棄義,與曹賊暗中勾結,設下圈套,誘殺吾主大將!此非吾主背信,實乃吳侯不義在先!亮聞雲死,心痛如絞;全軍將士,亦悲痛萬分!今請吳侯早作準備;旬日之內,亮當盡起荊州大軍,殺過長江,來與子龍將軍報仇雪恨!

甘寧覽畢急道:“近日重霧垂江,此時猶未散盡;昨夜風高浪急,兩兩相對,猶自不能相見。吾等只聞鼓聲吶喊,焉知來者是敵是友?又豈知來的竟是趙雲?”

呂蒙冷笑道:“興霸休要焦躁,吾觀此事大有蹊蹺!以吾度之,此事恐是曹操奸計,欲使孫劉兩家反目成仇,好坐收漁翁之利!”甘寧恍然。

呂蒙又問使者:“主公如何應對?可有吩咐?”

使者道:“主公與眾謀士皆與子明將軍一般想法。今已使魯肅魯大人過江拜訪孔明,細說此事,以圖和解。主公還要在下告知二位將軍,若與蜀軍無法達成和解,最終反目,請二位將軍死守濡須口,萬勿懈怠。現今只恐劉備盛怒之下,與曹操結連;似此,江東危矣!”

甘寧、呂蒙齊聲道:“吾等絕不負主公所託,雖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使者即回,甘寧傳令:即刻起,全軍弓上弦,刀出鞘,各寨戒備,鐵索橫江,多設鹿角溝塹,明日平明必須整備齊全!

是夜,大霧尚未盡散,吳軍正在整備武器,掘築工事,忽然北風大起。甘寧、呂蒙坐於帳中,安能入睡?正自商議對策,忽聽江上殺聲震天,鼓角齊鳴;二人不曾卸甲,慌忙出帳觀望。

只見江面上火光衝天,數百艘戰船乘風而來,火把無數。有人自江邊來報,諸葛亮盡起江夏之兵,趁北風迅疾,霧氣未消,已近南岸!

甘寧、呂蒙未曾料到蜀軍來得如此之快,急令各寨精銳之兵,盡皆往江邊集結,以拒蜀軍!

待二人趕到江邊親自督戰時,只見蜀軍戰船居然收起風帆,放緩了速度;於艨艟艦首豎起巨盾,只在船上與吳軍互射弩箭。

呂蒙正在不解蜀軍為何突然止船於江上,毫無道理地放棄了即將成功的奇襲策略;忽聞身後殺聲四起,急回首觀望,已見後寨火光大起,遙遙望去,盡是蜀軍戰旗!

呂蒙大驚,不知蜀兵何以竟會從天而降,自後殺來!正驚時,又聽軍士齊聲驚呼,只見數千巨弩火箭自江上破空飛起,竟掠過江岸防線,直射入各處營寨之內。霎時,江東營寨盡皆火起;風助火勢,須臾滿空皆紅!

火光中,一員大將自西面當先殺來;呂蒙凝目注視,見來將身後一彪軍馬渾身漆黑,在火光中似地獄惡魔,煞氣騰騰,正是龍小寶麾下的黑甲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甘寧、呂蒙乍然色變,以為竟是龍小寶引軍而來;忽見來將勒馬收韁,把戟一揮,黑甲軍兵分兩路,視吳軍弩箭如無物,左右殺入。吳軍登時陣腳大亂,難以前後兼顧;那員大將手中長戟遙指甘寧、呂蒙,巍然不動。

呂蒙仔細端詳來將,見其長髮遮面,身軀魁偉,身披鎖子黃金甲,內襯塘猊鎧,外裹西川百花袍,手持方天畫戟,神威蓋世,氣凝如山,卻斷然不是龍小寶。

此人究竟是誰?怎地從未聽聞劉備麾下尚有如此猛將!

呂蒙正思忖間,忽聽甘寧一聲大喝;急轉頭時,甘寧已翻身上馬,手舞“霸海刀”,已往敵將衝去!呂蒙恐甘寧有失,急喚左右牽過馬來,綽起“白虎鍔”,欲為甘寧掠陣。

便在此時,江面上的蜀軍戰船亦扯起風帆,鼓聲大舉;早有水軍斷開鐵索,萬箭齊發,直衝江岸!

幾乎不分前後,東面又起殺聲。一將威武雄壯,手綽長槍,嘶吼如雷;左右甲士護衛,引數千鐵騎呼嘯而來!

這彪兵馬皆使連珠箭,奔走如飛,箭無虛發,衝鋒陷陣,無堅不摧!呂蒙再也顧不上甘寧,引數百親兵,撥馬來迎。只是素來沉穩冷靜,智勇兼備的呂子明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一顆心好似今夜這般冰冷,彷彿墜入了無底的深淵,不停地沉下去,沉下去……

濡須口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曾經埋葬了曹操八十三萬大軍的赤壁也是火光衝天!大江之上,蜀軍近千艘艨艟戰船乘風破浪,浩浩蕩蕩!當先主艦之上,一員老將手挽鐵弓,扶刀而立,正是黃忠。

諸葛亮根據破城巨弩發明的“武侯車”在這場大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何況,赤壁的上空,成千上萬燃燒的“孔明燈”似炸彈一般不停地從天而落。

當蜀軍戰船在大霧的掩護下突然出現的時候,黃蓋、韓當才剛剛收到孫策的手書——畢竟赤壁距離吳郡要比吳郡距離濡須口遠得多!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戰機更是稍縱即逝。諸葛亮正是充分利用了時間差,成功地打了吳軍一個措手不及——只是神機妙算的諸葛軍師究竟是如何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調動了荊州所有的水師戰船,又是如何暗使大將伏兵於江東,這便不得而知了。

黃蓋、韓當與甘寧、呂蒙一樣陷入了蜀軍前後夾擊的包圍中;兩位老將在倉促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時,在他們身後,典韋如神兵天降,催馬舞戟,大殺四方!

因為時間緊迫,赤壁的防禦還沒有濡須口那般嚴密,江面上連橫江鐵索都沒有來得及佈置。黃忠令軍士一齊擊鼓,戰船順風之下,數萬只火箭夾雜著“武侯車”特製的巨弩,鋪天蓋地的射上了赤壁的城頭。東吳在江邊的戰船還沒來得及列成陣勢,便教蜀軍龐大的水師一衝而破,潰不成軍。

老將韓當驟馬提刀來戰典韋,不足二十合,已被“古之惡來”劈手一戟刺於馬下!

黃蓋手持“斷界鞭”**城關之上,即便蜀軍登陸,漫山遍野而來,猶自寸步不退!直到後寨盡失,左右親兵苦勸黃蓋尋小路逃往柴桑,白鬚飄揚的老將軍嗔目大喝:“吾自隨破虜將軍平定江東,歷經大小數百戰,未曾不戰而逃。今已危在旦夕,某誓與赤壁共存亡!”言訖,奮然上馬,衝出城關。

黃忠見黃蓋棄城出戰,勇不可擋;遂拍馬相迎,大呼:“赤壁已破,公覆何不下馬早降!”

黃蓋血染徵袍,也不答話,花白的鬚髮盡是點點血跡,如同一隻老邁而雄風猶在的怒獅,直取黃忠。

黃忠橫刀立馬,暗歎一聲,弓開滿月,一箭正中黃蓋肩窩。黃蓋大叫一聲,翻身落馬;左右惶急來救,護住老將,望東南面山林小路奔走而逃。

蜀軍本欲追趕,卻為黃忠所止,任其自去……

小將淩統在柴桑見赤壁火起,心知有變;點起三千驍騎,便來救援。哪知方才奔出數里,斜刺裡一軍殺出,為首大將豹頭環眼,燕頜虎鬚,坐騎烏騅馬,手中丈八蛇矛,正是張飛!

淩統大驚,不知張飛如何竟埋伏在此;卻不知張翼德乃是暗從長沙而來,早已恭候多時。

當下二人交鋒,戰在一處。淩統雖勇,卻焉能匹敵張飛;十餘合間,已教張飛打落“驚濤槍”,生擒過馬,士卒皆降。

隨後,黃忠趕來,與張飛合兵一處;兩大無雙猛將輕取柴桑,大獲全勝。黃蓋本欲逃往柴桑,路上撞見敗兵,方知淩統被擒,柴桑已失;不得已,只得繞路望廬陵而去……

至天明時,呂蒙經“區阿”逃回建業;太史慈大驚出迎。二人入城,等候許久,未見甘寧蹤影,不由心中愈發焦急。至午時,有敗兵自濡須口逃回;太史慈急問甘寧下落,有士卒答:“甘將軍被敵將生擒活捉了!”

太史慈聞言大驚,謂呂蒙道:“興霸神勇,關、張亦難勝之;何人如此厲害,竟可生擒甘將軍?”

呂蒙心中閃過一道有如天神般的魁偉身影,緊鎖雙眉,苦苦思索,默然不語……

這一夜,諸葛亮運籌帷幄,蜀軍將士決勝千里!

這一夜,諸葛亮以奇謀大勝,蜀軍連克江東兩處咽喉要塞!

這一夜,註定是一個永載史冊的夜晚;亦是劉備與孫策正式開戰,風雲色變的夜晚!

而此時,遠在交州的周瑜還不知道戰火已在江東熊熊燃燒,正在一路高奏凱歌,摧城拔寨,望交趾徐徐進發……

(推薦一部兄弟的佳作。戰爭題材,氣勢宏大,重現中**人血戰沙場,保家衛國,為建立新中國馬革裹屍的熱血歲月!此書已上過三江推薦;現正在強推期間。請諸位大大多多捧場,您的一次點選收藏,就可能創造--飄天文學--的一部新的神作!肥佬代兄弟合十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