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章 亂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八章 亂局

建安十年九月二十八日,蜀軍出濡須,經盱眙,取區阿,兵臨建業城下。吞噬小說 www.tsxsw.com多日來,呂布、高順引軍一路所向披靡,各處關隘均不可阻。至建業時,城中東吳兵馬已不足五萬;青壯少年皆自發往軍寨府衙領取兵器,老弱婦孺皆擔水送糧,誓與建業共存亡!

自夜襲濡須口一戰功成之後,受諸葛亮計,呂布率軍乘勝追擊,長驅直入,連戰連捷;其中高順重組“陷陣營”,麾下八千精兵更是攻無不克。十餘年未曾上陣廝殺,呂布、高順只覺熱血沸騰;雖連日征戰,亦不覺疲憊。

是日,呂布令大軍於城外五里紮營;設下七座寨柵,將建業三面合圍,水洩不通;只餘南門可往吳郡大路。[]

蜀軍休整一晚,第二日,呂布、高順引軍搦戰。呂蒙於城上觀望,見呂布威風凜凜,有如天將,不由心中凜然。太史慈問呂蒙:“甘興霸便是為此人所擒否?”呂蒙應是;太史慈乃問此將姓甚名誰?呂蒙搖首不知。

太史慈憤然道:“興霸武藝不在吾之下,此必是賊將使詭計而擒之。某當與之決戰,為甘將軍雪恥。”

呂蒙進言:“敵將驍勇,恐非尋常之輩;子義須多加小心。”

太史慈冷喝道:“無名鼠輩,何足掛齒!”言訖,引五千兵奮然出關,來與呂布決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軍對圓,太史慈高呼搦戰;呂布長髮披面,手提“無雙方天戟”,緩騎而出。至陣前,橫戟喝問:“汝是何人?”

“某乃東萊太史慈也!”

呂布傲然道:“汝非吾敵手,可速退。”

太史慈聞言大怒,驟馬挺槍,大叫:“無名鼠輩,欺吾太甚!”遂徑取呂布。

二馬交鋒,各舉兵器,約戰四十餘合,太史慈漸不能當;不由心中大驚,暗忖:“吾自離家鄉,救北海、斬黃巾、跟隨主公,轉戰南北,未嘗見過如此猛將!今恐一世英名毀於一旦,需使回馬槍勝之。”想到此處,佯作槍法散亂,力不能支,撥馬便走。

世人皆喚呂布為“飛將”,現下雖無赤兔馬相助,然其自恃天下無敵,雖看出太史慈尚能抵擋片刻,未敗而走,必有詭計;但卻傲然不懼,拍馬來追。

太史慈奔出數十步,偷眼觀望呂布戰馬已近,陡然大喝一聲,翻身一槍刺出!

呂布早有準備,側身一讓,單臂使戟,發力猛刺。那“無雙方天戟”長度不在張飛的丈八蛇矛之下,閃電般正中太史慈大腿處!

太史慈大叫一聲,滾鞍落馬,雙手猶自緊握著“嘯月天狼刺”!

呂蒙大驚失色,心中一涼,以為太史慈必死無疑;豈料忽聽呂布喝道:“天下英雄,與某對陣,罕有十合之將。汝能與吾戰至四十餘合,也算當世有數的勇將。吾今不殺汝,放汝一條生路。與汝三日時間,開城納降;若不從吾言,三日後城破人亡,雞犬不留!”

吳軍陣中慌忙奔出數名士卒,將太史慈救回;高順把槍一招,蜀軍旗幡招展,放聲吶喊,鼓角震天。

太史慈敗回城中,呂蒙早喚醫官來治;太史慈目視呂蒙,執其手道:“敵將如此勇猛,當下只宜謹守城關,勿再出戰。”呂蒙然其說,遂令緊閉各門,城上需有人日夜巡守……

與此同時,張飛、黃忠取下柴桑後,兵鋒所向,直指廬陵。廬陵太守開戰不久,便棄城而逃;蜀軍幾乎兵不血刃連下二十餘縣。其後馬不停蹄,兵分兩路,黃忠引一軍攻取南海;張飛卻在進兵豫章的路上遭遇了吳軍強有力的抵抗。

連日來,張飛軍舉步維艱,時常陷入吳兵的埋伏。損兵折將之餘,張飛愈發暴躁;每日酗酒,常於醉後鞭撻軍士。直到黃忠引軍自南海來援,方才進兵順利。

黃忠詢問士卒,知張飛屢中吳軍之計,不由心中奇怪。遂教人將被擒吳軍士卒喚來問之,方知其中端詳。

原來那廬陵太守棄城而走時,卻為蜀軍流矢所傷,沒過兩日即死。正當潰敗的吳軍群龍無首,彷徨無計之時,有一人挺身而出,率領殘兵,且戰且走,屢設奇謀,竟以數千兵馬,將張飛的三萬精兵拖得一日行不出十里。直到黃忠引軍來到,雙方兵力相差太多,加之吳軍沒有糧草輜重,這才從容而退,撤兵豫章。

黃忠問是何人有此膽量謀略;士卒回答乃是吳郡吳縣人,孫策女婿,官拜定威校尉,姓陸,名遜,字伯言。黃忠又問陸遜年齒幾何,答曰二十三歲;黃忠乃嘖嘖稱奇。

張飛、黃忠合兵一處,計六萬餘人,至豫章時,陸遜已橫空出世,名聲大噪。豫章太守乃是虞翻,性雖狹,卻知人善用;見陸遜才謀俱佳,乃重用之,授以兵權。

張飛報仇心切,提兵急進,欲一戰而克。陸遜令緊閉城門,堅不出戰;待數日後,蜀軍銳氣已怠,張飛愈加焦躁時,卻突施奇兵乘夜劫寨。蜀軍猝不及防,乃大敗;張飛匹馬縱橫,殺出一條血路。走出二三裡,兩下炮響,又有吳軍伏兵截住,復又大殺一陣,將張飛死死困住。

幸而黃忠聞報來援,張飛乃脫。吳軍急退,黃忠引軍來趕,卻被吳兵引入山谷。陸遜令截住谷口,山上擂木炮石,如雨擊落,蜀兵死傷無數。軍士奮力衝破谷口,黃忠方得脫身;與張飛引敗軍往西而走。陸遜親自引軍追出數十裡方回,此戰大獲全勝!

張飛經此一敗,收起驕慢之心;使人馳書荊州,來報孔明。諸葛亮聞報親引五萬兵馬渡江而來,細問陸遜所使計策,亦是心中暗贊。遂親提大軍望豫章進發,欲觀陸遜兵法……

江東大亂,早有魏軍哨探報與張遼。合淝距壽春不過百餘里;張遼遂心生一計,使人往壽春暗探虛實。翌日回報,壽春如今尚有八萬兵馬,由老將程普把守,孫策之弟孫權亦在彼處。

張遼大喜,暗忖若能生擒孫權,取下壽春,便可盡取淮南;再密令徐州臧霸引軍同來,兩下合力,料可攻下濡須。進而長驅直入,使蜀軍首尾不能相顧;彼時諸葛亮必退回荊州,可解江東之危。再以孫權為要挾,迫使孫策投降,如此可盡得江東之地,而後徐圖荊襄。

張遼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一面使人飛報許都荀彧;一面自行整備軍馬,望壽春進兵。

徐州太守臧霸收到張遼密信,引軍五萬出淮安亦渡江而來。張遼兵至壽春,人銜枚,馬摘鈴,夜襲吳軍大寨。吳軍措手不及,先機已盡喪;加之江東將士皆知張遼於逍遙津大敗孫策,小兒聞其名亦不敢哭泣;遂未戰已膽寒,乃大敗。

程普聞報,急引軍出城來救,正遇張遼。二人於亂軍中交鋒,戰三十餘合,張遼奮起神勇,大喝一聲,竟將程普掌中的鐵脊蛇矛砍為兩段!

吳軍兵士捨命將程普救出;方奔出數里,斜刺裡一軍殺出,為首大將正是臧霸。程普大驚,未及迎戰,只聞弓弦響處,早被隨後趕來的張遼一箭射中後心,翻身落馬。臧霸上前揮刀梟其首級,吳兵皆降。

壽春勢孤,雖軍民同心,然終不能當;孫權無奈,只得棄城至江邊乘船望松江而走。

張遼引軍入城,躊躇滿志;忽有一名小校惶急來報,言東門忽有一軍殺入,勢不可擋。張遼急欲看時,已聞殺聲漸近;遂提“春秋大刀”親迎。

只見對面一軍如狼似虎,當所披靡;為首一將,體格雄壯,異常猛惡,卻是典韋!

張遼大驚,不知典韋何故竟到此。正想時,又聽城外後軍大亂;急回馬觀望,只見城外火把無數,魏軍似潮水般向城內湧來。火光中,臧霸奔來;及近,張遼見其滿臉鮮血,慌忙來迎。

臧霸高呼:“文遠速行,城外乃是趙子龍!”

張遼這一驚非同小可,掌中大刀險些脫手!

他***,趙雲不是已經死在吳軍的亂箭之下了嗎?!!

便在此時,只見城門處一將銀甲白馬,手舞鋼槍;所過處,如劈波斬浪,勇不可擋,猶若天神一般,正是常山趙子龍!

典韋吼聲如雷,就火光中望見張遼,暴喝一聲:“張遼哪裡走!”催馬舞戟,如入無人之境,望張遼殺來。

張遼強打精神,謂臧霸道:“公且速退,吾自當之!”

臧霸見張遼如此義氣,奮然道:“公乃魏公愛將,鎮守合淝,為中原屏障,不可有失。吾受主公厚恩,無以為報;今便粉身碎骨,亦保將軍脫身!”言訖,拍馬去敵典韋。

張遼阻之不及,又慮合淝,只得長嘆一聲,引軍往壽春北門而走。魏軍深懼子龍、典韋之名,見二人旗號便走之不迭,四散奔逃。黑夜中,人喊馬嘶,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至天明時,城中已盡是魏兵屍體,血滿溝壑,慘不忍睹!

臧霸死於典韋戟下,張遼得脫;星夜逃回合淝。後知臧霸已死,心甚悲痛。

原來諸葛亮早已料到蜀吳大戰一起,張遼必趁勢進兵壽春;遂令典韋引一軍收起盔甲旗號,喬裝打扮,白衣渡江,潛入壽春左近山林埋伏。

早在蜀軍突襲江東之前,孫劉兩家聯盟為友時,荊州與江東便常有客商往來——此是諸葛亮一早埋下的伏筆。其後攻取赤壁時,典韋忽然於後殺出,便是喬裝客商,一早混入赤壁埋伏。

此番潛入壽春已是輕車熟路;加之孫權、程普皆心懸建業安危,終日心急如焚,疏於警戒,便任由典韋領兵在山中藏了十餘日,而未有察覺。

至於趙雲,則根本就沒回夏口。詐死之後,直接換乘打著魏軍旗號的戰船,趁霧登岸,埋伏在通往壽春的必經之路的荒山中,只待張遼引軍一過,便尾隨而至。

兩員當世虎將在諸葛亮的奇謀妙算之下,神不知、鬼不覺地給張遼來了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好戲;趁魏軍大勝懈怠之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壽春,讓智勇雙全的張文遠老老實實的做了一回冤大頭!

壽春一戰,張遼損兵折將,還連累臧霸送了性命。此消彼長之下,張遼屯兵合淝,再也不敢輕舉妄動。許都那邊荀彧接到張遼的密信,立刻便遣使飛騎趕往遼東,將孫劉兩家之變以最快的速度報與曹操。怎奈遼東地處偏遠,雖是加急快馬,這一來一往也至少需耗時三月,急切間曹操怎能回返?

再加上此時曹操對荀彧已是心生猜忌,荀文若空有滿腹智謀,也不敢擅作決斷。至於郭嘉、荀攸、司馬懿皆已隨曹操出征,許都再無一人有膽魄敢代曹操下令;荀彧只能日夜焦急,盼著曹操早日遣使歸來……

建安十年十月,諸葛亮攻取豫章;陸遜和虞翻引殘部逃往南昌。

建業跨江而築,地勢險要,方圓數十裡,易守難攻。加之城中軍民團結一心,個個捨命;呂蒙指揮有度,三軍用命,拼死力戰,呂布空負蓋世神勇,卻屢攻而不下。有心使人往孔明處問計,無奈吳郡、建業、會稽、丹陽、南昌、鄱陽各郡大小關隘州縣,盡皆堅壁清野,重兵把守。休說斥候傳報,便是鳥兒都難以輕鬆飛過!

孫權經松江逃回吳郡,與孫策相見。痛陳張遼詭詐,失了壽春;又言程普壯烈犧牲,一旁在吳郡養傷方才痊癒的黃蓋痛徹心扉,大叫一聲,暈厥於地。孫策亦是涕淚難止——想當年孫堅起兵,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便已追隨左右;現今竟只剩下黃蓋一人在世,孫策怎能不哀痛莫名。

至十一月,劉備親引川軍已至荊州;糧草輜重,源源不斷運往江東。諸葛亮下令全軍暫做休整;待深冬時,吳軍糧草匱乏之際,再作打算。

而此時,龍小寶率十萬蠻兵,經桂林,翻越山嶺,曉行夜宿,渡江而至湘潭;再取路長沙,已近廬陵……

(推薦一本好友佳作,請大家多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