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契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契機

司馬懿抵達陳倉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遣人速往斜谷,打探孫禮所率魏軍伏兵的訊息。WWW.tsxsw.COM這邊數萬蜀兵已在陳倉關外五里下寨,豎起了“諸葛”大旗。

司馬懿迅速佈防,加倍小心,不敢再有絲毫錯漏。約過半日之後,不見哨探回報,司馬懿心中頓覺不妙,派出一支斥候小隊,分取數條小路,望斜谷而去。然而直等到半夜,所有的哨騎便如石沉大海,一去不歸,再無訊息。這下司馬懿心緒不寧,坐立不安,再也沒辦法保持鎮定。

司馬懿心急如焚,有心引兵親往斜谷,卻恐離去後,龍小寶便來攻城。陳倉關小,卻干係重大;若失,則蜀軍可長驅直入,兵分兩路,攻取扶風、安定、弘農、咸陽各郡。如此便是不出斜谷,不取郿縣,亦可直取長安,呈合圍之勢。[]

是夜,司馬懿無法入睡;直到次日午時,先有二三騎哨探回城。司馬懿急招來見,報曰:吾等分尋小路往斜谷,不想皆中蜀軍埋伏遭擒;直至巳時方才將吾等放回。

司馬懿問如何被擒;哨騎答或入陷阱,或遭索套,不一而足。又問蜀軍伏兵多少;答曰每處只有七八人,皆黑衣套頭,隱於山林之中。

原來小寶早已將飛虎軍分別伏於通往斜谷的各處要道,只待魏軍斥候自投羅網。至於使魏兵中伏的手段,飛虎軍可謂是輕車熟路,花樣百出,盡是現代特種兵山林作戰的拿手好戲。魏兵斥候焉能逃脫?

正說間,忽報孫禮已回。司馬懿出廳來迎,見其衣甲不存,面目青腫,左臂已折,正滿面羞慚地跪拜於地。孫禮見司馬懿到來,泣拜請罪;司馬懿心中大驚,已知斜谷伏兵,應無倖免。

司馬懿細問端倪,孫禮據實跪答,果如其心中所料——昨日街亭之戰時,忽然天降大雨;蜀軍以藤甲兵為先鋒,乘雨忽出,強攻斜谷。彼時大雨傾盆,魏兵所備火器皆無用處;山中南蠻將士一起隨後殺出,魏軍大敗。

這場豪雨下了數個時辰,攻打斜谷的盡是慣於山林作戰的蠻兵,三萬魏兵,一戰皆墨,無一逃出。孫禮被擒,本以為無法倖免;不料那些蠻人竟不殺他,只是將其與所獲魏兵綁縛看守,直到此時,方才放回。

司馬懿喟然長嘆,心知蜀軍此次襲取斜谷,乃是精心謀劃而後動;自己的一番計策,竟早已被諸葛亮看穿。難怪街亭之戰蜀軍如此頑強,數度危機,卻不退半步。原來一是在等龍小寶所率的援兵;二是為了苦等這一場天降暴雨。

人言諸葛亮善識天時地利,節氣變化,果然並非虛言!

自己以為孫禮引兵佔據山谷高處,以火器御守,可萬無一失;便是南蠻軍慣於山林作戰,亦無計可施。哪知諸葛亮早已算定昨日那一場天賜暴雨,想必一早便遣蠻兵伏於斜谷之外,只待雨下,便閃電攻入。

好一個將計就計!

原來夜奔西涼、據守街亭、閃擊斜谷、兵困陳倉,卻是諸葛亮所使的又一番連環妙計!

司馬懿心中懊悔,深為自責;喚起孫禮,好言相慰,教人帶其自去療傷,未加罪責。隨即便想,蜀軍攻取斜谷,其目的便是為了奔襲郿縣,直指長安!

曹仁屯兵洛陽,以拒關羽,不敢輕動;長安太守乃是王朗,左右並無大將相助。那王朗年事已高,城中又多是文官;雖然城高池深,恐難拒敵。長安若失,曹仁便深陷重圍,關羽必攻洛陽;彼時兩下夾擊,曹仁無路可走,只得退兵虎牢關;似此,兩處舊都盡失矣!

司馬懿暗忖長安、洛陽皆是中原根基所在,不容有失;唯今之計,只有自己親自引軍,火速出兵咸陽,徑往郿縣,以保長安。但是陳倉亦是緊要之處,非大將而不能守;現下夏侯淵傷勢未愈,張郃、郭淮又連遭大敗,亦皆帶傷,已往安定休養,又有何人可在自己離去後,擔此重任!?

正犯愁時,忽有一將前來求見;司馬懿教其入內,視之,乃陳倉守將郝昭是也。

這郝昭乃是山西太原人,身長九尺,為人雄壯,猿臂善射,深有謀略。少入軍為部曲督,後屢立戰功,升為雜號將軍。現今鎮守陳倉已久,為人剛正不阿,深得部下愛戴,亦明隴西地勢。

這郝昭出任陳倉守將,官至鎮西將軍,乃是出於司馬懿的大力舉薦;而郝昭也不辱使命,沒給司馬懿丟臉,一直以來都是兢兢業業,未曾有半分懈怠。

此時曹操麾下依舊是名將雲集,郝昭雖有有真才實學,卻還未能躋身於大魏一流戰將的行列。但司馬懿識其數年,素知其能,見其來到,遂生倚重之心。乃謂郝昭道:“今孫禮敗回,斜谷已失;蜀軍必徑取郿縣,則長安危矣。吾欲引兵趕往救援,奈何隴西已無大將可拒蜀軍,遂猶豫不決。陳倉雖小,卻干係重大;北上街亭,分據東南,全賴此關。今伯道在此,吾欲委以重任;只恐諸葛善謀,汝非其敵手,故而難以決斷。”

郝昭慨然道:“吾來拜見大都督,便是為此事而來。吾知蜀兵取了斜谷,便往郿縣;大都督必然親往救助,故而特來請命,以拒蜀軍。大都督於吾有知遇之恩,此時合當粉身相報;某雖不才,亦明韜略;大都督何故如此相輕耶?今願與陳倉共存亡,誓不教蜀兵越雷池一步;若失此城,有死而已!”

司馬懿聞言大喜,執其手道:“伯道此言,可免吾後顧之憂。然此去解長安之厄,須引大軍;卻無多少人馬與汝守關,此實無奈之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郝昭道:“都督盡可寬心;吾只需三千兵,可保陳倉無憂也!”

司馬懿讚道:“伯道英勇,實乃國家之棟樑!然蜀軍勢大,未敢掉以輕心。吾與將軍六千精兵,切記只守不出,勿要出戰。若蜀軍日久而退時,萬勿追趕,中了孔明詭計。將軍猶要牢記,那龍飛乃天下數一數二的猛將,且詭詐多謀,機變百出,非常理可以度之!公在此間,萬不可只慮諸葛,不備龍某;諸事皆要謹慎十倍以防之!”

郝昭受教,司馬懿乃下令集結兵馬,三日後出發。三日後,司馬懿親引大軍徑往咸陽;張郃、郭淮休養數日,已康復許多,遂相隨而去。司馬懿又將夏侯淵一併帶走,使人繞路渡河,經晉陽送往鄴城。

司馬懿走後,郝昭親自指揮加築防禦。不一日,陳倉已是深溝高壘,遍排鹿角,十分嚴謹,只待蜀軍來攻。數日後,諸葛亮進兵,四面攻之,連日不能破。有人進言此城難打,不如棄之;從太白嶺鳥道出祁山甚便。諸葛亮怒而叱之,忽帳下有一人道:“某雖無才,久隨丞相,未嘗報效。今願去陳倉城中,說郝昭來降,不用張弓只箭。”

眾視之,乃部曲靳祥也。孔明問:“汝用何言以說之?”

靳祥答:“郝昭與某,同是隴西人士,自**契。某今到彼,以利害說之,必來降矣。”孔明即令前去。

靳祥驟馬來到城下,叫道:“郝伯道故人靳祥來見!”城上人速往報知;郝昭令開門放入,登城相見。

二人敘禮畢,郝昭問:“故人因何到此?”

靳祥答:“吾在西蜀孔明帳下,參贊軍機,待以上賓之禮。特令某來見公,有言相告。”

郝昭勃然色變:“諸葛亮乃我國仇敵也!吾事魏,汝事蜀,各事其主;昔時為昆仲,今時為仇敵!汝再不必多言,便請出城!”

靳祥又欲開言,郝昭已拂袖而去;左右魏軍急催靳祥上馬,趕出城外。靳祥回頭視之,見郝昭倚定護心木欄杆,遂以馬鞭指之大呼:“伯道賢弟,何太薄情耶?”

郝昭朗聲道:“魏王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大恩,但有死而已,兄不必再下說詞。早回見諸葛亮,教快來攻城,吾不懼也!”

靳祥無奈而回,來告孔明:“郝昭未等某開言,便先阻卻。”

孔明教他再去說之,靳祥又到城下,請郝昭來見。待郝昭出到敵樓上,靳祥勒馬高叫道:“伯道賢弟,聽吾忠言。汝拒守一孤城,怎敵十萬之眾?今不早降,後悔無及!且不順大漢而事奸魏,何以不識天命、不辨清濁乎?願伯道思之。”

郝昭聞言大怒,拈弓搭箭,指靳祥而喝道:“吾前言已定,汝休再多言!今可速退,吾不射汝!”

靳祥見郝昭如此決絕,只得怏怏而回;見孔明具言郝昭如此光景,諸葛亮大怒道:“匹夫無禮太甚!敢欺吾無攻城之具耶?”

司馬懿走時,飛虎軍已探得陳倉城中只餘數千兵馬;諸葛亮怒言:“量此小城,安能御我!”遂令火速攻之。

於是軍中起百乘雲梯,一乘上可立十數人,周圍用木板遮護。軍士各執短梯軟索,聽軍中擂鼓,一齊上城。郝昭在敵樓上,望見蜀兵裝起雲梯,四面而來,即令三千軍各執火箭,分佈四面;待雲梯近城,一齊射之。

孔明只道城中無備,故大造雲梯,令三軍鼓譟吶喊而進;不料城上火箭齊發,雲梯盡著,梯上軍士多被燒死;城上矢石如雨,蜀兵皆退。

諸葛亮見之大怒道:“汝燒吾雲梯,吾卻用衝車之法!”於是連夜安排衝車,次日又令鼓譟吶喊而進。

郝昭見之,急命運石鑿眼,用葛繩穿定飛打,衝車皆被打折。孔明又令人運土填城壕,教高翔引三千鐵鍬軍,從夜間掘地道,暗入城去。郝昭又於城中掘重壕橫截之,蜀軍無計可施。

如此晝夜相攻十餘日,依舊無計可破。有心者卻在此時發現每戰必身先士卒,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的護國大將軍,自陳倉戰事起後便已不見蹤影;麾下南蠻將士亦與之一起消失,不知去往何處……

隴西風雨飄搖,中原岌岌可危。先時曹操使於禁往汝南相助夏侯惇,乃懼趙雲、典韋之勇,恐夏侯惇有失。不想夏侯惇見於禁到來,竟生出兵樊城之念。

蜀軍五路併發,夏侯惇自恃神勇,欲取樊城,是想阻截於此,以保許昌安危。於禁知龐統坐鎮襄陽,恐夏侯惇中計有失,遂屢次諫言。夏侯惇只是不從,執意引兵攻打樊城,教於禁把守汝南。

夏侯惇引七萬精兵望樊城進發;于禁無奈,使人速往鄴城告知曹操。

趙雲聞報夏侯惇兵到,便於關外紮下一座營寨,以待魏兵。忽報龐統已至樊城,趙雲連忙來與相會。龐統笑言:“夏侯元讓乃魏之大將軍;又與曹操是同族,有兄弟之情。今若將其擒殺之,曹操如折一臂,如傷股肱,吾故來此迎之。”

典韋道:“夏侯惇徒有虛名,何勞軍師親至?待其來時,吾一戟刺死了事!”

龐統道:“夏侯惇匹夫之勇,疆場上非是公與子龍之敵手。然其有七萬精銳,卻需一併留下,方才算是全功。夏侯惇若敗亡,則汝南無人可守;彼時二位將軍可揮軍直入,許都唾手可得。此番主公盡起傾國之兵,五路並進,中原勢在必得;吾與孔明早已謀劃良久,牽一髮而動全身。全盤計劃,皆是謀定而後動,可謂步步玄機。公等只需依計而行,奮勇爭先,年內中原可定,大事濟矣!”

趙雲、典韋齊道:“願奉軍師號令!”

龐統遂教人將中原地圖展開,指道:“我軍攻取汝南之時,甘寧、太史慈便會一同起兵攻打合淝。雖有張遼、徐晃據守,然合淝之事,孔明早有定計,必可一戰而下。合淝城破之後,張遼、徐晃必然敗往廬江;然汝南已入我手,二將怎能北上?此時二公只需一人引兵再取陳留,便可與翼德、漢升遙相呼應,威懾徐州。屆時江東再出一支軍,駐守淮南,以為後援;張飛、黃忠便可大舉進攻,巧取三郡。彼時曹洪無路可走,只有據守定陶關,拼死保全北海。我軍卻傾力攻取許昌,佔據三都,魏軍必然人心大亂!似此,光復大漢,指日可待!夏侯惇此來,倒是給我們送來一個大好契機。”

典韋性急,問道:“洛陽、長安又如何取之?”

龐統笑道:“隴西一境,已盡在吾等掌握之中;算算時日,孔明與小寶應已平定西涼,出斜谷而往郿縣。雲長取洛陽,小寶取長安;兩下合圍,曹仁可退。彼時孔明自會引軍席捲扶風、弘農各郡,就算司馬懿長了三頭六臂,也是無力回天!”

趙雲、典韋聽得熱血沸騰,相視而笑;便出關入寨,靜候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