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水鏡先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水鏡先生

龍小寶深吸了一口氣,清冷的空氣在他的肺裡打了個轉兒,只覺周身舒暢,神清氣爽。WWW.tsxsw.COM放眼望去,天地間一片潔白,恍惚中,一縷神思彷彿回到了夢中思戀的故鄉……

悠揚的笛聲似從遠空飄來,久遠的回憶引領著心緒穿越無盡的宇宙時空,重回那甜蜜幸福,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

“小寶……小寶……”劉備不合時宜的聒噪打碎了龍小寶的一縷鄉思,滿腔的鐵骨柔情最終只是在回憶中化成了一絲悵惘……

龍小寶斜睨了一眼大煞風景的劉老板,忍不住在心裡罵了一句——我頂你個肺呀!

劉備一愣,賤人的眼神刺得他有些不舒服,蹙眉道:“小寶,你想什麼呢?”

“主公見諒,末將神遊天外,乃因觸景生情,有感而發,想賦詩一首。”這賤人見風使舵的功力著實已臻化境,有如白雲蒼狗,不著痕跡……此時神情落寞,頗有幾分灑脫不羈,情懷激盪的詩人摸樣。

劉備心頭的一絲不快頓時煙消雲散,不覺流露出戲謔的微笑:“好哇!備便洗耳恭聽龍大將軍的才思佳作!”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賤人對劉備隱含的不屑之意頗為惱怒,想都不想,張嘴就把王昌齡搬出來賣了——小樣兒,嚇不死你!老子隨身帶著宇宙百科全書,隨便露一小手,就夠你回味十年八年的!

劉備果然被王大師的千古絕句嚇了一跳!瞪大了眼睛看著龍小寶訥訥的說不出話來……

賤人得意呀……擺出一副曲高和寡,恬淡清雅的高士摸樣,靜待劉備的讚美。

“小寶出口成詩,即為佳篇,可敬可佩!寥寥幾句詩詞道出了好男兒征戰沙場,大丈夫百折不回的英雄豪氣!當真是金戈鐵馬,氣壯山河……”

小寶心裡這個美呀!卻還要故作謙遜淡泊之態——只不過遭人誇獎,卻還要惺惺作態,不能放肆的顯擺一番,委實大違寶哥的本性——神情間既想得意的大笑,又要低眉順眼的謙恭畢露,當真憋得有些辛苦,表情精彩十足,說不出的古怪!

“主公謬讚,小寶愧不敢當!”這廝的謙虛任誰都能看出來是假扮的。與這廝在一起的時日長了,劉備倒是見怪不怪,不由啞然失笑道:“公說此詩乃觸景生情而得,卻不知此情此景何以會催生血戰沙場的壯烈情懷?”

賤人微愕,舉首四顧,只見滿山素裹,秀麗奪目;遠處松竹錯落,牧童坐牛吹笛,悠閒而行,哪裡有半點兒金戈鐵馬的意境?

***,應錯景了!家裡的老人常說:“不學無術,臭詞兒濫用!”這他媽不就是在說小爺我嗎?!

無恥的“盜版”之徒難得臉皮泛紅,張口結舌的說不出話來。

正尷尬間,吹笛的牧童行至近前,止住笛聲,目視小寶道:“適才聞君雪中賦詩,壯懷激烈,豪氣幹雲,盡顯英雄氣概!果然不愧是萬夫莫敵的當世勇將!”

龍小寶大愣,指著自家挺拔的鼻子:“你認得我?”對於他人冠以的“英雄”稱號,這廝向來是卻之不恭,來者不拒。

那牧童不再理他,向劉備抱拳道:“將軍莫非就是破黃巾的劉玄德?”

劉備驚問:“汝乃鄉村小童,何以知我姓字?”

牧童答道:“我本不知,因常侍師父,多有客到,亦曾說有一劉玄德,身長七尺五寸,垂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乃當世之英雄!今觀將軍如此摸樣,想必便是。”

劉備問道:“尊師何人也?”

“吾師複姓司馬,單名徽,字徳操,道號水鏡先生。”

小寶一聽暗喜,沒想到頭一次出來撞大運,就撞個正著——這廝拉著劉備出遊就是為了這個隱居南漳的水鏡先生,要不然他哪有這份閒心陪一個大男人遊山玩水!

演義中說,劉備遇到司馬徽之後,才知道臥龍、鳳雛的大名;而後又讓徐庶設計巧會劉玄德,這才有後來的“元直走馬薦諸葛”!這才引出“三顧茅廬”的千古美談!

可是現在歷史的程序已經提前了七八年,難道真要等蔡瑁設宴加害劉備,皇叔躍馬過檀溪,才能與這位世外高人相會嗎?就算劉備福大命大,躲過蔡瑁的加害,可是想要躍馬檀溪也得要有“的盧”馬才行啊——如今那匹傳說中會“防主”的寶馬,估計還在它媽媽的腿肚子裡轉筋呢!

歷史大變,龍小寶可不敢冒險幹等著蔡瑁來找劉備的麻煩——要是這段歷史也跟著變了,蔡瑁二話不說一刀砍了劉老板,到那時候,寶哥想哭都哭不出來!

所以還是別扯淡了,乾脆直接讓劉備和司馬徽早日相見,才是上上大吉的策略!

劉備與牧童交談了幾句,立刻心嚮往之,早把被龍小寶糟蹋了的千古絕句拋在了腦後。當下便請牧童引薦,三人便向司馬徽隱居的莊園而去……

童子當先引路,走了二里多地,到莊前下馬,行至中門,忽聞琴聲甚美。劉備便教童子先不要通報,側耳傾聽。哪知琴聲忽住而不彈,一人含笑出迎:“琴聲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調,必有英雄竊聽!”

那童子道:“此乃吾師水鏡先生是也!”劉備、小寶觀其人,松形鶴骨,器宇不凡,慌忙進前施禮。童子又向司馬徽道:“此乃劉玄德也!”

司馬徽含笑回禮:“久聞將軍大名,仁義播於四海,今日得見,足慰平生!”

劉備忙道:“備之虛名,豈堪先生謬讚!”

司馬徽熟視小寶又道:“聞將軍麾下關、張、趙、典、龍皆為當世豪傑!今觀這位將軍少年英俊,年齒甚輕,想必便是刺董卓、救天子、敗呂布、斬顏良的龍飛將軍吧!”

想必司馬徽與客人論及劉備之時,亦曾談論關、張諸將。那小童隨侍左右,聽得多了,自然在心裡也存了小寶等人大概的樣貌。

小寶長揖道:“不敢當,正是在下!”這會兒賤人是一臉正氣,威風凜凜,那還有半分嬉皮笑臉,市儈猥瑣的樣子!

水鏡請入草堂,分賓主落座。小寶見架上堆滿書卷,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恍若世外桃源,心中暗忖幾時回到地球也給爸媽尋一處山清水秀之地,蓋上這麼一座益於養生益壽的莊園。只是該用什麼方法能神不知、鬼不覺的讓爹孃心甘情願的住進去,倒是要大費周章——樸實可敬的二老這一輩子從沒佔過別人一絲一毫的便宜,平白無故的送一座“世外桃源”給他們,打死二老也不會踏足一步的!

小寶心思轉動,思鄉之情大起,只覺心中酸楚,險些落淚。急忙摒棄憂思,專注於劉備與水鏡相談……

“明公何來?”

“今日與小寶同騎出遊,偶經此地,因小童相指,得拜尊顏,不勝萬幸!”

“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寄人籬下,落魄於斯?”

劉備長嘆道:“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水鏡搖首道:“不然,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

“備雖不才,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典之流,竭忠輔佐,頗賴其力!”

“關、張、趙、典、龍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人!若孫乾、糜竺輩,皆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

“備亦嘗側身以求隱士大賢,奈何未遇其人!”

“豈不聞孔子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備愚昧不識,願請賜教!”

隨即司馬徽一如演義中所說,借荊襄小兒之童謠,道明了劉表喪妻而生家亂,不久將逝,文武零落而無首,正是天命所歸,龍向天飛,荊襄之地盡應在劉備之身!嚇得劉備大驚失色!!

司馬徽見劉備惶恐,也不再言此事,轉而縱論天下,談古論今,令劉備甚為敬佩,便出言相請水鏡出山,同扶漢室。司馬徽自言乃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又言他日必有才學勝其十倍者前來相助,荊襄之地多有賢士,叮囑劉備須仔細尋訪。

劉備無奈,便求日後得以常來求教,水鏡欣然應諾,劉備、小寶就此拜別。

演義中諸葛亮出山之時當有二十餘歲,現如今不過是方及弱冠的少年,還未盛傳臥龍之名。小寶算來再過兩年便可引劉備尋訪孔明,倒也不必操之過急。

自此以後,劉備每隔兩三月便與小寶同往拜訪司馬徽,撫琴煮茶,笑談古今。

小寶時常提醒劉備韜光養晦,謹防蔡瑁,切勿與其往來。蔡瑁其時年紀尚輕,甚畏劉表,雖忌玄德,卻也未敢輕舉妄動。

不到一年,因常與司馬徽往來,劉備在莊上也有幸與襄陽龐德公叔侄相識。小寶心知那形容奇特的年輕人便是日後名滿天下的“鳳雛”龐統,便傾心結納,以求日後將臥龍、鳳雛一網打盡!

…………

自從劉備託庇於劉表之後,曹操使夏侯惇、滿寵鎮守汝南,以拒劉景升;又留曹仁、荀彧駐守許都;親率大軍開赴官渡屯紮。袁紹幼子袁尚自負勇武,提兵冒進,險被張遼所殺,倉皇逃回冀州。

袁紹甚愛袁尚,知其敗回,舊病復發,嘔血數鬥,就此臥床不能理事,病勢漸危。袁紹死前立袁尚為後嗣,審配在病榻前寫了遺囑,袁紹乃翻身大叫一聲,吐血鬥餘而死!

袁紹一死,袁尚自立為大司馬將軍,領冀、青、幽、並四州牧。長子袁譚不服,兄弟二人便內爭不休,禍起蕭牆!

曹操趁袁氏兄弟內亂,分路進軍攻打!袁譚、袁熙、袁尚、高幹四路軍馬皆大敗!曹操本欲趁勢進軍,郭嘉進諫,固守黎陽、官渡,任其兄弟相爭內鬥,而後擊之,可一舉而定!

曹操從其諫,乃命曹洪守官渡,賈詡為黎陽太守,自引大軍向荊州進發。

方近荊州邊境,辛毗忽然來訪,呈上袁譚降書。曹操聚文武商議,荀攸進諫當趁此良機大破袁尚,以圖四州之地。曹操又置酒問於辛毗,遂堅滅袁之心,即日起兵還取冀州!

曹操得袁譚為內助,連降呂曠、呂翔等大將,殺得袁尚一敗再敗!後又從許攸之計,決漳河之水,水淹冀州,致使城困糧絕!審配之侄審榮暗與曹軍勾結,大開西門,曹軍乃攻陷冀州,審配亦被徐晃生擒,慨然就義!臨刑前,大呼吾主在北,不可使吾向南而死!乃面向北跪,引頸就刃……

袁譚領軍追殺袁尚,盡降其眾!袁尚只得率殘部敗逃幽州,投奔袁熙。袁譚自恃兵多便生反叛之心,曹操大怒伐之,親於陣前擊鼓,曹軍無不死戰!袁譚被曹洪於亂軍中斬殺,曹軍一舉攻陷南皮。又得袁熙部將焦觸、張南,黑山賊張燕率軍來投,便盡起大軍,兵分二路,直取幽州、幷州!

袁熙、袁尚自知不敵,星夜棄城引兵奔遼西投烏桓去了。幽州刺史烏桓觸出城降曹,幽州亦落曹操之手。

其後曹操命呂曠、呂翔使詐降計,攻陷壺口關。亂軍之中,高幹奪路而走,往投單于。不想於路竟被北番左賢王所拒,無奈欲投劉表。後被都尉王琰所殺,自此曹操平定中原,霸業已成!

曹操決意起兵征討烏桓,誓殺袁氏二子,以絕後患!袁熙袁尚會和蹋頓引數萬兵阻截曹軍於白狼山。蹋頓軍馬不整,怎敵曹軍?張遼拍馬舞刀斬蹋頓於馬下,餘者皆降。袁熙袁尚只得引數千騎再投遼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曹操欲遠征遼東,郭嘉密諫可靜候公孫度獻二袁首級。曹操深信郭嘉,遂按兵不動,眾皆疑惑——其時郭嘉年紀尚輕,體魄健壯,故未因水土不服而身染重病,始終相伴曹操左右。原本是一紙遺書而定遼東,如今卻是親言獻計便取二袁首級。

曹操屯兵益州,眾皆相勸若不兵發遼東,應早回許都,以防劉表。曹操只說等二袁首級一到,便班師許昌,眾皆竊笑。

哪知不多日,遼東太守公孫度果然使人來獻袁熙、袁尚首級,眾將皆驚,齊贊丞相神機妙算!曹操此時方才明言此乃郭嘉之計,眾皆感佩!

一九四年秋,曹操不費一兵一卒而滅袁氏兄弟,封公孫度為左將軍、襄平侯,平定遼東,班師回朝。於冀州時,夜見金光閃耀,乃掘出一隻銅雀。曹操大喜,以為吉兆,遂命人於鄴郡建高臺以慶之!

曹操收伏河北,所得袁紹之兵,共五六十萬,麾下已集百萬之眾,便思南下討伐劉表、孫策之舉。荀彧進諫:“大軍北征方回,未可復動。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策可一鼓而下!”曹操納諫,遂分兵屯田,休養生息。

而此時,遠在新野的龍小寶算算時日,覺得應該可以帶著劉備去南陽拜訪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