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佛功禪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佛功禪定

【再次鄭重推薦好友水鬼遊魂的最新力作《都市之皇冠制造機》,下有直通車,望諸位書友前往一觀。】

大雄寶殿內忽有無形之風驟起,以小寶為中心,一道道強勁之極的氣流波動旋轉升騰,向外擴散,頃刻間站在最前面觀戰的少林玄字輩諸位高僧,以及神山上人等幾位客僧,只覺那無形氣勁,厚重如山,至陽至剛,波及而來,凌然如有無數炙熱刀鋒侵體!

這一刻,少林眾僧神情各有激動,即便是重傷後躺在一張軟榻上的玄渡大師,也不由得想要掙扎起身看個清楚。一旁的小沙彌趕緊搬來一張椅子,在兩位弟子的攙扶下,玄渡似乎忘記了胸口的傷痛,坐在寬大的椅子上,怔怔的望著小寶,兩條雪白的眉毛微微顫抖,目中一片溼潤晶瑩。

三百年前,少林有一高僧,佛法jīng湛,修為深厚,數十年厚積薄發,終以花甲之齡一朝明悟,練成這“不動明王印”神功。相傳此僧內力之強,真氣之盛,除達摩祖師之外,數百年來僅有修成《易筋經》的那個瘋癲和尚,以及前朝那位“十三絕神僧”可與其相當。

但那瘋癲和尚本是稀裡糊塗練成了《易筋經》,平rì裡神智不清不楚,痴痴傻傻,於其它少林武功根本一竅不通。而那位“十三絕神僧”雖然身兼一十三門少林絕技,內力必也極其渾厚,但或許是因為沒有專jīng一項的緣故,所練成的十三門絕技儘管已是最上乘的少林功夫,卻並無一種是威力至強,超凡入聖的絕頂神功。

今rì,“不動明王印”重現少林寺,玄慈等人焉能不禪心波動?

站在後排輩分較低的僧眾尚無所覺,前排的高輩眾僧但覺無形氣勁越來越盛,有功力稍遜之人漸漸難當滾滾熱浪侵體,只得緩緩後退。片刻後,仍能駐足原地不動的只剩下玄慈、玄慚、玄愧、玄葉、玄生,以及神山這寥寥幾位高僧大德。然而和少林高僧只是單純無法按耐的激動相比較,神山上人的臉sè則是寫滿了沮喪失望。

原本神山想借由波羅星盜經一案打壓少林,兼得三門少林絕學,一吐當年被靈門方丈拒收為徒的怨氣,但龍小寶和鳩摩智的突然出現等若是讓他連續承受著極其沉重的心理打擊。到得此時,不要說他自詡為中原武林佛門第一高僧的驕傲,就連與生俱來的強大自信也幾乎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此刻的神山上人一面潛運內力抵抗“不動明王印”澎湃如cháo的純陽罡氣,一面在心裡自嘲暗想和那二人相比,年逾古稀的自己或許才是別人口中的井底之蛙吧!

一眾高僧在圈外觀戰,距離小寶至少也有數丈,身受之感已然如此強烈,鳩摩智與小寶相距不過丈餘,所承受的壓力自然要大於他們數倍不止。但見小寶只是結印端立,尚無絲毫動作,鳩摩智的明黃僧衣卻在獵獵作響,似被颶風吹打,神情也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鳩摩智號稱大輪明王,然而他這個“明王”與小寶的“不動明王”相較卻是尚有差距。約莫半柱香的功夫,鳩摩智突然雙掌一分,腳步後撤,掌影飛舞,頃刻間接連拍出二十一掌,每出三掌便後退一步,須臾已退開七步之多。

鳩摩智熟讀少林七十二般絕技的副本,自然曉得“不動明王印”非佛法深湛,內力極強,悟xìng奇高者絕難練成。此功練至絕頂之境,可安然靜立,手足不展,便能釋放出渾厚以極的純陽罡氣,有若無形的烈焰風暴,一如佛門不動尊菩薩的畫像所繪,其周身皆有智慧火焰在熊熊燃燒。而以無形氣勁困縛敵人,恰好與不動尊菩薩左手所提絹索可收服一切天魔惡鬼的喻意相合。

待到敵人完全被施展此神功者的至陽罡氣牢牢索縛,那麼施功者便會瞬間化身為怒憤金剛,好似不動尊菩薩那般展現出佛門“大自在天”的憤怒形象,積蓄而成的浩然大力便和不動明王以大神通發出雷霆一擊,降伏夜叉羅剎,燒燬龍魔非天,消除三界一切惡障相似,將敵人徹底摧毀。

但這門神功的要旨jīng義所在,卻是不動明王以右手“龍劍”斷除內心所有煩惱,進而消除體外一切惡障的本心。因此修成此功者所外放的浩然真力絕非毀滅之力,而是祥和寂靜的大慈悲力,這才是“不動明王印”的根本所在!

鳩摩智實未料到小寶的內力竟會如此深厚,原本不想退避其鋒,失了面子,哪知時間不長,對方的純陽真力竟然積蓄到了遠超他所想象的程度,而且後續氣勁兀自源源不絕,無窮無盡。這麼一來,鳩摩智震驚之下惟恐有失,再也不敢強撐,使出少林絕技之一的“散花掌法”,虛而實之,實而虛之,分擊卸力,以進為退。

小寶一動未動,鳩摩智便已退開兩丈有餘,“不動明王印”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鳩摩智連退七步,剛要換一口真氣伺機反攻,忽見小寶嗔目怒視,雙手印訣忽變——左手成拳,舒展食中二指,拇指加於無名指和小指之上;右手食中二指伸入左手掌心,亦以拇指加於無名指和小指之上。

隨著他張目一怒,印訣變化,四周厚重凝實的至陽罡氣驟然好似化作滔天火海一般,向鳩摩智席捲而去。大雄寶殿內的氣溫隨之瞬間升高,站在圈外的一眾高僧只覺有如身墜烘爐,燥熱難耐,但來自體外的無形重壓卻也突然消失,眾高僧無不長長地吐了口氣。

殊不知小寶有《易筋經》為根基,雖以正宗的佛門心法使出“不動明王印”,但他卻是以蓋世無雙的九陽真氣催動神功爆發,這等純陽真火便是當年那位練成此功的少林前輩高僧也是遠為不及。

鳩摩智臉sè一變,沒想到相隔頗遠,小寶仍舊能以如此狂暴生猛的至陽真力凌空一擊,劈面而至!

電光火石間,鳩摩智使出少林七十二絕技裡“神行百變”的功夫,身子一晃,有若虛幻,已向左滑開三丈,但聽得砰地一聲巨響,小寶所發出的剛猛無儔的大力,狠狠轟在了大殿的青石地板上。

數尺見方的大青石霎時碎如齏粉,觀者無不駭然失sè,少林自慧字輩以下僧眾無不大聲喝彩。歡呼聲中,鳩摩智心神不亂,瞬間不停,身形展動,便要猱身而進。小寶身形側轉,左掌輕撫右手掌背,右手五指微顫,跟著中指彈出,一道沉實柔和,宛若實質的指勁凌空擊向鳩摩智的下盤。

這道指力虛實莫測,剛柔合一,力道之強,法門之妙遠在適才鳩摩智所使的諸般少林指法之上。而且指力雖只一股,但鳩摩智腰腹以下各處要害盡被覆蓋,正是少林七十二般絕技之中,號稱指法第二的“阿難陀指”!

少林眾僧直看得眉飛sè舞,又驚又喜,鳩摩智則是驚怒交集,神sè一變再變。二人再次交手,小寶上來便全力以赴,所使兩門少林絕技皆非能以“小無相功”催動模仿。幸而鳩摩智所會的少林絕技甚多,雙腿一陣令人眼花繚亂的交錯急旋,堪堪躲過了“阿難陀指”的驚世一擊。

鳩摩智展開七十二般絕技之一的“百花錯步”,連閃帶攻,掌隨身走,順勢縱躍而上,一拳直出,拳勁凌厲剛猛,力道大得異乎尋常,正是玄悲大師生前的得意絕學“大韋陀杵”!

佛門武學當以慈悲為念,少林絕技多以“止殺”為目的,而非純粹只為殺敵。但這門“大韋陀杵”神功,卻是少林七十二般絕技中極為罕有的霸道拳法,拳勁固然神妙雄渾,中此招者更會肋骨寸寸折斷,五臟六腑盡碎而死,當真是狠辣強兇至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逍遙派的武功以克敵制勝為根本,鳩摩智以“小無相功”發拳,拳勁更是凌厲非常。但見小寶不避不讓,吸一口真氣,右掌拍出,掌指間隱然泛出一層淡淡的金光。二人拳掌相交,大殿內陡然響起一聲好似悶雷般的巨響,群僧無不心旌搖曳。

鳩摩智一聲低吼,身子向後飄退仈jiǔ尺遠,落地時腳下砰的一聲,雙足已將兩大塊青石板一齊踏碎。原來小寶這一掌的勁道竟然恍若佛陀座前的護法天龍之巨力,二人拳掌相交,鳩摩智的“韋陀杵”拳勁登時消散,只覺對方的掌力有如排山倒海,似有天崩地裂之勢,洶湧催發,無可抵禦,自拳面而至手臂,再至肩背胸膛,瞬間竟是半身痠麻,如遭龍神猛擊。幸得他功力深厚,尚能強提一口真氣護住心脈及各處要穴,雖被小寶威力強絕的一掌擊退,但臟腑經絡只是受了大力震盪,並無損傷。

二人實打實的以硬碰硬,毫無花巧可言,但見小寶巍然不動,鳩摩智卻急退近丈,兩下強弱立判。這一回無須少林高僧驚呼出聲,鳩摩智立足未穩,便已脫口低喝道:“大威天龍掌!”他身受重擊後嗓音頗為暗啞低沉,但人人都聽得出來他語音中的驚怒之意。

大威天龍掌,在少林七十二般絕技的掌法中排名第三,比之般若掌法和大金剛掌法還要略勝一籌。韋陀杵拳法共有一十九招,這路“大威天龍掌”卻只有區區九式,但每一式都蘊藏著莫大威能,每一掌都恍若有大威天龍之無上巨力。這路掌法和不動明王印、阿難陀指一樣,均是傳自達摩祖師,自少林創派數百年以來,能練成者屈指可數。

少林眾僧得以親眼目睹小寶接連使出三門至少已有百餘年不曾有人練成的無上神功,心頭之激動委實難以表述。此時鳩摩智心中生平第一次出現了一絲怯意,驚駭之餘不禁想到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少林絕學,佛門武功的巔峰神技。一念至此,不由得對小寶生出幾分羨慕嫉妒之意。

然而今rì的大雄寶殿註定要震驚不斷,群僧尚未平復心中波瀾,只見小寶左足輕輕抬起,悠然跨出一步,身形微動便已到了鳩摩智身前,跟著伸出右手食指,緩緩點向鳩摩智的胸口。

他這一指無聲無息,簡單之極,看似平凡無奇,既沒有真氣四溢,亦不聞內勁破空之聲,只是隱隱透出一股禪定之意。然而小寶這一指點出,數十位少林高僧登時齊齊臉sè大變,即便是一直頗為淡定的玄慈方丈也忍不住驚呼道:“一指禪!”

相傳達摩祖師一葦渡江,東來中土,在熊耳山面壁九年之時,每當領悟到佛法jīng義,或是心有所感,創出一門神功絕學,便會伸指在面前觸手可及的石壁上默寫頌記。若是發覺有錯漏不足之處,達摩祖師又會隨手將石壁上用手指所刻的經文抹去,重新默寫,潛心推敲,直到圓滿為止。

然而祖師身前的那塊石壁能有多大,待得有了新的領悟之後,自然又會將舊有的經文抹掉,重新以手指燒錄思索。如此年復一年,達摩祖師不知在那塊石壁上寫過多少微言妙法,石壁也不知被他的手掌擦拭過多少次,最終變成了一塊光可鑑人的石鏡,平滑至極,堅逾鋼鐵,縱是以斧鑿大力擊之,亦難損其毫釐。

此後有少林僧人,或是虔誠的佛門弟子,前往達摩祖師面壁的石洞叩首參拜,偶爾有人會隱約看到那石鏡之中似有一道模糊打坐的身影。如此代代相傳,普天之下的僧侶皆言那是達摩祖師九年面壁,將自己的影子也刻進了石鏡之內,以供後世佛xìng至誠的少林弟子參拜。但他曾經刻寫下來的佛法武功,早已盡數變作書頁紙張上的墨筆文字,石壁上卻未曾留下絲毫痕跡。

達摩祖師將畢生所學,一生創悟的佛法武功傳給了第一代少林弟子,這一指禪功便是達摩祖師當年所傳的最最高深的武學之一。歷代少林高僧中自然不乏心xìng剛毅,天資超凡之人,耗費一生專心苦練一指禪功,只盼能將這門返璞歸真的不世奇功修煉而成。只可惜,幾百年過去了,即便有那百年難遇,天賦異稟的武學奇才窮盡畢生之力,也沒法子將這內外合一的無上指法修至大圓滿的境界,只得鬱鬱而終。

旁觀者縱是認出小寶所使的正是一指禪功,但卻看不出其中的奧妙、威能究竟如何,只因這門指法單從表象根本無法判斷出指者的功力強弱。好似本就對少林心存惡念的神山上人更是不願相信年紀輕輕的龍小寶真能jīng通這門天下學武的佛徒無人不知的絕世神功,神情既有忐忑不安,亦有幾分譏誚之意,暗自猜疑小寶多半是在虛張聲勢。然而在這大雄寶殿之內,唯有鳩摩智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小寶這簡單平凡的一指,究竟蘊藏著何等巨大的威能!

他瞪大眼睛,望著那根緩緩點向自己胸口的手指,腦海中已不知閃過多少次躲避退讓的念頭,但那根手指明明毫無半點氣勁的波動,又是如此平實緩慢,可他的身體卻偏偏一寸都不能移動,彷彿已被那根手指中所蘊含的的無上禪定之意牢牢定在了原地!

當此情境,別無他法,鳩摩智將畢生功力凝聚於雙掌之上,掌心相疊,護在胸口。不過一呼吸間,卻似是極為漫長,但見小寶的手指終於輕輕點中了鳩摩智的左手掌背。

指手相碰,卻沒有一絲異響發出,群僧早已屏息閉氣,全神貫注的觀望。忽聽鳩摩智一聲悶哼,蹬蹬蹬向後連退九步,每一步落下均似有千鈞之重。而且他每退一步,腦中便彷彿有一聲浩大威嚴的禪音響起,待到他退出第九步時,後背剛好撞到了一根石柱,此刻他的神志已然有些許模糊不清。

只見那石柱彷彿紙糊的一般,鳩摩智的脊背無聲無息的陷了進去,鼻孔中忽然流出兩道血來,殷紅刺目。他眉頭緊蹙,似在忍受極大的痛苦,目光卻是頗為茫然。

大雄寶殿內寂靜無聲,群僧望著青石板上那九個入地幾達三寸的深深足印,再看看半片身子陷入石柱,鼻中溢血的鳩摩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在反覆迴盪——這……這便是一指禪功的無上神威麼?

此刻群僧均已明白這場令他們震撼不已的比鬥終究是鳩摩智再敗了一回,少林寺的威名清譽均已得保,但少林僧眾盡皆忘記了喜悅歡呼,他們唯一想知道的只有小寶所施展的一指禪功,是否便是這門傳世神功的絕巔之境!

[bookid=2598884,bookname=《都市之皇冠制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