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大軍壓境 多事之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大軍壓境 多事之秋

諸葛亮諫言,新野小縣,不可久居,今劉景升年老體衰,常臥病榻,不若權領荊州牧,助其掌管州事,來日取彼處為安身之地,可拒曹操。www.tsxsw.com

劉備雖言計善,卻寧死不做負義之事!諸葛亮只能作罷,唯有從長計議……

且說孫策常懷為父報仇之心,幾番欲圖夏口而不克。某日又往孫堅墓前祭奠,心懷悲慼,深為自責,乃命揚帆起錨,引黃蓋、程普、韓當、周泰並太史慈一起踏船遊江,以解胸中煩悶。

孫策一向愛民,不欲打擾江東百姓,命收起旗幡,不著盔甲,便裝出遊。船入大江,行二十餘裡,四面皆水,天高雲淡,孫策方心懷稍暢,斂去憂色。正行間,忽見前方斜刺裡殺出一條快船,船上高懸一面錦帆,迎風而獵獵作響,飛馳而來。

孫策指快船問道:“此是何人之船,奔行甚速?”

周泰少曾遊俠江湖,見多識廣,應道:“似江中水賊所駕!”又言水賊久居大江,皆為亡命之徒,悍勇兇猛,不如亮出旗號,驚退即可。

孫策不從,笑言小小毛賊,有何懼哉!便叫停船,**於船首。眾人無奈,只得簇擁左右,以防不測。

須臾,水賊船至。一賊袒胸露腹,手提鋼刀,大呼:“船上何人?膽敢擅闖吾等水域?”

孫策領袖江東,不曾想區區水賊竟敢獨霸江域,朗聲大笑道:“爾等只管上來便知!”

那賊未嘗見過如此大膽的船主,不由心懷忐忑,躑躇不前。孫策見狀,欲發狂笑不止。

忽聞賊船上一人高呼:“爾等且退,吾自掠之!”只見一條好漢排眾而出,拋繩索鉤住孫策大船,捷如猿猴,三兩下便躍上甲板,橫刀冷視江東眾將。

孫策見來人身長八尺,劍眉虎目,頭插翠羽,腰懸銅鈴,精赤著上身,滿是刺青,彪悍異常!

眾將見水賊中尚有如此勇武之士,不由暗自稱奇。孫策乃三國名將,見之不禁躍躍欲試。程普素知孫策好勇鬥狠,恐其有失,便欲報出孫氏名號,以懾群賊。不想太史慈拔劍一躍而出,話也不說,便與那年輕水賊戰在一處。

孫策止住程普,目視二人纏鬥,眉飛色舞。太史子義乃江東首屈一指的猛將,那賊竟與其連戰數十合而未呈敗相,兩下鬥了個旗鼓相當!孫策連聲叫好,技癢難耐,大呼:“子義且退,吾自戰之!”

太史慈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孫策擎劍而出,笑道:“你適才大戰良久,吾勝之不武!你且稍歇,吾二人再戰!”那賊凜然不懼,慨然大喝:“汝等齊來,吾亦不怕!”言罷揮刀便迎!

兩下再戰三十餘合,那賊氣力悠長,絲毫不落下風!孫策疾攻數劍,高呼而止,抱拳道:“壯士可留名號?”

那賊傲然相答:“某姓甘,名寧,字興霸,乃巴郡臨江人也!”

孫策道:“今得與壯士一戰,乃孫伯符平生快事!快哉,快哉!”

甘寧聽聞孫策名號,陡然色變,肅容相詢:“莫非尊駕便是江東‘小霸王’不成?”

“某正是孫郎!”

甘寧棄刀,納頭便拜:“寧有眼無珠,久慕將軍威名,今幸相遇,願追隨左右,以效犬馬之勞!”

孫策大喜,扶起甘寧,為其引薦眾將。甘寧收攏一幹劫江之賊,同往江東大寨。孫策不恥下問,言甘寧久居江上,請其賜教破黃祖良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甘寧好學,頗通書史,乃直言相告:“今漢室日危,曹操終必篡竊。南荊之地操所必爭也。劉表無遠慮,其子又愚劣,明公宜早圖之;若遲,操必先圖矣。今宜先圖黃祖,其人年老昏邁,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戰具不修,軍無法紀,明公若往攻之,其勢必破!既破祖軍,鼓行而西,據楚關而圖巴、蜀,則霸業可成矣!”

孫策未料甘寧勇而有謀,聞言大讚:“此金玉之論也!”又言:“吾得興霸,破黃祖必矣!”遂命周瑜為大都督,總水陸軍兵;甘寧為前部先鋒,董襲、丁奉為副將;孫策自引十萬大軍,討伐黃祖!

黃祖得細作探報,命蘇飛為大將,陳就、鄧龍為先鋒,盡起江夏之兵,截江迎敵。

江東兵至,祖軍艨艟弓弩齊發,江東軍不敢進,約退數里水面。甘寧憤然赤膊上陣,乃選小船百艘。每船置五十精兵,二十人撐船,三十人身披衣甲,手持銅刀。

甘寧身先士卒,不避矢石,直至艨艟旁邊,砍斷大索,艨艟乃橫。甘寧一馬當先,躍上戰船,當胸一刀,砍死鄧龍!陳就棄船而走,不想卻為一小將捨命趕上,一刀砍翻!甘寧視之,正是方才舉火燒船之人。戰後問之,乃是汝南人氏,姓呂,名蒙,字子明!

蘇飛引軍於岸上接應,東吳諸將一齊上岸,勢不可擋!

祖軍大敗,蘇飛落荒而逃,正遇東吳大將周泰!兩馬相交,戰不數合,蘇飛被周泰生擒活捉!

孫策督軍攻打夏口,晝夜不停。黃祖兵敗將亡,情知把守不住,乃棄江夏,奔荊州而去。

甘寧料黃祖必投荊州,乃於東門外伏兵等候。黃祖帶數十騎逃出東門,正遇甘寧,撥馬便走。甘寧於後緊追不捨,身後又有數騎趕來,正是程普。甘寧恐程普搶功,急忙拈弓搭箭,背射黃祖,一箭正中黃祖後心!甘寧梟其首級,與程普合兵一處,回見孫策,獻上黃祖首級。孫策大喜,命人以木匣盛之,帶回江東祭獻於父親靈前,遂升甘寧為都尉,重賞三軍。

孫策欲分兵把守江夏,張昭勸諫,孤城難守。策從之,乃棄江夏,班師回江東……

且說夏侯敦敗回許昌,面見曹操,伏於階下請罪。曹操與夏侯敦感情甚篤,豈忍深責?又覺劉備得孔明相助,已是心腹大患,遂起五路大軍,合計五十萬——令曹仁、曹洪為第一隊;張遼、張郃為第二隊;夏侯惇、夏侯淵為第三隊;于禁、李典為第四隊。曹操自領諸將為第五隊,每隊計十萬大軍!又命許褚為折衝將軍,引三千鐵甲軍為先鋒,擇吉日兵發荊州!

劉表驚聞曹操大軍即將來襲,急召劉備前來商議。備言自己年事已高,病體日重,長子蠢劣,次子年幼,皆為無才之輩。吾死之後,弟可自領荊州,守護荊襄百姓,以拒曹操。

劉備泣拜不從,誓言當竭力以輔賢侄,絕無他意!

劉表又言死後請劉備扶持長子劉琦為荊州之主,不想卻被蔡夫人於內門竊聽——劉表長子劉琦乃是原配夫人所生;次子劉琮正是這蔡夫人所生。

古時母憑子貴,蔡夫人自然不想荊州日後落於劉琦之手,心中暗恨不已。其弟蔡瑁久懷暗害劉備之心,便與蔡夫人暗中謀劃,假借設宴為名,請劉備過府,暗伏刀斧手,於席間殺之!

劉備接到蔡瑁的請柬,躊躇不決。小寶隨於身側,便請玄德寬心赴宴,無須憂慮。

至夜,劉備攜小寶赴宴,蔡瑁曲意相迎。只是席間小寶侍於劉備身後,手按妖刀,怒目圓睜,殺氣騰騰,蔡瑁心懷驚懼,始終不敢號令動手!

謀士蒯越使人暗叫蔡瑁入後室,秘諫可命文聘、王威於別廳另設一席,以待武將。龍飛既去,可出號令伏殺劉備。

蔡瑁依計行事,豈料小寶不為所動。劉備本欲出言令小寶就席,卻見寶哥以目視之,乃警覺,遂不從。蔡瑁無奈,只得強顏歡笑,如坐針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小寶暗中提醒劉備,玄德乃起身告辭,揚長而去。

偏將張允乃是蔡瑁心腹,見狀說道:“公本欲伏殺劉備,因何遲遲不發號令?”

蔡瑁恨恨而答:“龍飛乃世之虎將,武藝絕倫,不在關、張、趙、典之下,呂布尚且敗於其手!君不見此人滿臉殺氣,片刻不離劉備左右,貿然行事,恐難功成!”

張允恍然大悟,獻計道:“不若趁夜領兵圍其館舍而殺之!”

蔡瑁喜而從其言,乃悄悄帶兵圍住劉備所居驛館,破門而入,卻見早已人去樓空。

疾奔城門問之,蔡瑁方才知曉劉備吃飽喝足之後,根本不曾返回驛館,直接與龍小寶出城往新野而去。

蔡瑁跌足懊惱,張允忙道:“席散不久,料其未行多遠,不如急追阻之!”蔡瑁再從其言,命軍士全速追擊!

追出十餘里,只見路中一將持槍策馬而立,就著月光一看,正是龍小寶!

蔡瑁收韁勒馬,假意抱拳問道:“皇叔何以匆匆而去?我家主公喚吾再請皇叔商議抗曹大事!不知使君現在何處?”

小寶微微一笑:“皇叔已回新野,將軍請回覆景升公,來日再議。”

蔡瑁惶急:“軍機大事,刻不容緩!吾等宜速請使君迴轉!”言罷便欲催馬。

小寶一聲大喝,聲若洪鍾,斥道:“非是你家主公相請,實乃汝等鼠輩欲害皇叔久矣!今若回頭可保爾等狗命,若再上前,休怪龍某槍下無情!”

蔡瑁驚懼,便生退意;張允莽撞,不知寶哥勇猛,催馬呼喚軍士便往前衝!

小寶暗道:“兔兔,咱們上!”胯下赤兔馬四蹄奮起,如暗夜中一道驚虹,急躍而出!

那張允只覺眼前一花,頭頂一涼,渾身汗毛直豎,坐在馬上呆若木雞,抖個不停!

小寶手持“逆鱗槍”挑著張允的頭盔,眸子裡殺氣畢露,冷冷道:“念及皇叔與景升公同為漢室宗親,今且饒過爾的狗命!再若上前,必取爾等首級!”

蔡瑁、張允等人盡皆被寶哥威勢所奪,一時間愣在原地,魂不守舍。小寶復又大喝:“還不速去!!!”蔡、張二將如夢初醒,發一聲喊,撥馬倉皇而逃!

待追兵退去,路旁林中劉備緩騎而出。小寶道:“主公如今可信蔡瑁久懷歹意?”

劉備喟然嘆道:“吾與景升情若兄弟,向無奪取荊州之意!蔡瑁何以嘗懷害吾之心?”

“此等鼠輩,不足為慮。末將只是擔心,蔡夫人如不滿景升公立大公子劉琦為嗣之舉,來日必徒生家變!”

劉備變色道:“如此大公子危矣!可有相救之法?”

“主公勿憂!大公子非愚不可及之輩,不數日便會來求主公相救,屆時主公可使劉琦拜請軍師,孔明自會面授機宜,賜其自救之法……只是如此一來,曹操大軍壓境,荊州必難保矣!主公當與軍師商議,早定良策。”

劉備與小寶回到新野,不數日,劉琦果然來尋劉備,泣言為後母所不容,久必害其性命,拜請玄德相救。

劉備依小寶之言,叫劉琦往見孔明,登樓撤梯,苦求諸葛亮授以良策。孔明無奈,只得面授機宜,劉琦方才命人重搬木梯,恭送孔明。

回到荊州,劉琦自請鎮守江夏,以防孫策捲土重來。劉表應諾,劉琦乃脫虎口,赴夏口就任……

曹操大軍壓境,蔡瑁與其姐密議,不若獻荊州與曹操,可保劉琮永為荊州之主。謀士蒯越、蒯良、王粲皆以為良策,蔡瑁乃密獻降表,引曹軍入境。

劉表身染重病,正臥病於榻。忽驚聞蔡瑁裡通外敵,曹軍已至荊州城下,張允開啟城門,一眾文臣武將盡皆跪迎曹操的噩耗!如晴天霹靂,當即嘔血數口!

劉表急呼蔡夫人入內,叫其速帶幼子劉琮出城逃往夏口。遺命劉琦鎮守江夏,聯軍劉備,以拒曹操!

那蔡夫人神色淡定,明言投降一事乃是自家主謀。勸劉表早降,可保性命;又言曹操已應諾劉琮永為荊州之主。劉表急怒攻心,手指蔡夫人,口不能言,大叫數聲,吐血而死!

劉表命喪,曹操不戰而勝的訊息傳到新野,劉備大哭不止!探馬又報曹軍已至宛城,劉備無奈,只得傳令往樊城以避之。

劉備出榜示民,新野百姓盡皆不願捨棄劉備而居新野。拖家帶口,婦孺皆悲,驅牛趕車,扶老攜幼,隨劉備往樊城艱難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