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膽靈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膽靈光

龍小寶身上除了六枚“聖火令”再無寸鐵,張三丰便從平日裡專門負責給他送食物清水到後山的小道童手裡接過日常練功所用的木劍,不由得自嘲笑道:“老道這不是要畫符捏訣,作法驅邪麼?”當下緩步走上前來,一手持劍,一手捏起劍訣,雙手成環,慢慢抬起,正是太極劍法的起手式。頂點 23S.更新最快

跟著劍隨身走,三環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攔掃、右攔掃……將太極劍法一招招的演練下來,直到第五十三式“指南針”,隨即雙手同時畫圓,覆成第五十四式“持劍歸原”,而合太極。

旁觀者中除了龍小寶和俞岱巖之外,盡皆面面相覷,均感詫異。忽必烈和麾下眾人心想這等慢吞吞、軟綿綿的劍法,如何能用來對敵過招?難不成這老道是有意放慢了招數,好讓那年輕小道瞧得明白?

一時間大殿之內寂然無聲,玄冥二老暗自思量張三丰名動江湖八十年,自創武當一派,開古今武學之先河,這路太極劍法絕無可能這般兒戲。莫非適才那小道童所說的什麼陰陽相合,既陰即陽的大道理並非託詞?須得等到他與阿大交手之時,這套劍法才會顯現威力麼?

各人思忖間,張三丰含笑望著小寶,問道:“好孩子,你看清楚了沒有?”

先前他演練劍法之時,小寶一直在凝神觀望,實則卻始終不觀劍招,只是潛心領悟“神在劍先、綿綿不絕”的劍意。此刻略一沉思,點頭道:“都看清楚了。”

張三丰又問:“都記住了沒有?”

小寶故意拍了一下額頭,笑道:“哎呀,好像已忘記了一大半!”

他如此回答,武當派的弟子們登時臉色齊變,難掩緊張失望,張三丰的眼中卻露出讚賞之意,撫掌道:“好好好!這麼快就忘了一大半,真是難為你了!”殿內眾人聽了這話,不禁相顧愕然,即便畢生痴於劍道的方東白亦是完全摸不著頭腦,心頭一片茫然。

那知客道人靈虛忍不住叫道:“祖師爺,你這路劍法太過深奧,他只看了一遍又怎能記得住?還是……還是再使一遍,給他仔細瞧瞧吧!”

張三丰微笑道:“好吧,我就再使一遍。”說著提劍出招,仍是那般綿軟緩慢,再次演練起來。

這回眾人只看了數招,不由得心下大奇,因為張三丰所使的劍招竟和第一次沒有一招相同。俞岱巖雖然殘廢多年,不能練功,好歹知曉太極心法的精義,雖覺疑惑,但知師尊所為必有道理,尚且沉得住氣,身後靈虛等尋常弟子哪裡明白其中奧妙,一個個急得抓耳撓腮。至於忽必烈和神箭八雄等武功不夠高強者,則是愈發不明所以,只有玄冥二老、苦頭陀範遙和方東白這四大頂尖高手的心中隱約似有所悟,但也不過如同霧裡看花,朦朦朧朧。

張三丰心無旁騖,使完最後一招,畫劍成圓,原本蒼白的臉上泛起一層淡淡的紅暈,精氣神愈發健旺,所受內傷竟似已好了七八成。玄冥二老幾人見他竟然恢復得如此之快,實是大出所料,無不驚駭,只道張三丰的功力太過深不可測,如此嚴重的內傷居然在這短短時間之內,便即自行療愈,簡直是不可思議到了極點。

數大高手一念及此,頓覺心中忐忑,眉宇間不禁現出憂色,殊不知卻是小寶在暗中出手相助。

張三丰道:“孩子,這次想得怎麼樣了?”

小寶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片刻,又踱了小半個圈子,忽然抬起頭來,一臉喜色,說道:“太師父,這回我可真是忘得乾乾淨淨的了!”

張三丰目光閃動,從讚賞而至驚奇,情不自禁大笑道:“好孩子,了不起!居然忘得這麼快,真是了不起呀!你這便去請人家指教吧!”說罷將手中木劍遞給小寶,轉身坐下,一張老臉笑意盎然,盡是歡喜之色。

在張三丰看來,龍小寶僅需這片刻時分,便能悟到太極劍法最最深奧的精髓,實乃千古難遇的不世奇才,卻不知某人“穿越而來”,不僅本身的武功已然登峰造極,而且若干年前便已知道該當如何臻至太極劍法的至高境界。從前小寶雖知太極之精義,但不曾經由張三丰親自演練招數,指點其中竅要,故而始終未能更進一步。今日終於等到了一場奇緣,憑他超凡絕俗的武功底子,當真是一點即通。這貨胸有成竹,手提木劍,躍躍欲試,向方東白道:“前輩,請!”

方東白雖感驚疑不定,卻並無絲毫忌憚,自忖兵刃已佔了絕大的便宜,斷無敗理。當下劍鋒斜指,沉聲道:“有僭了!”跟著猱身而進,一劍刺去,青光閃閃,而且劍尖嗤嗤有聲,內力之強,竟似不在那禿頭阿二之下,觀者無不凜然而驚。

忽必烈原本暗自擔憂,眼見方東白一劍之威若斯,登時松了一口氣,心想他手中所持莫說是切金斷玉的寶劍,便是一根破銅爛鐵,在這等內力運使之下也必勢不可擋,無堅不摧。

小寶神情淡然,彷彿對方東白凌厲之極的一劍視若無睹,左手劍訣斜引,右手木劍一橫,輕飄飄的劃了個半圓,奇準無比的平搭在對方寶劍的劍脊之上。方東白只覺一股柔和的力道傳來,手中寶劍登時向下一沉,竟似如挽千斤泥沙,接下來的諸般奇招妙式便即無法使出。

方東白一生為劍而活,倘若聽聞某人劍法精奇,別出心裁,非得想盡辦法前往一觀不可。即便對方的武功遠遜於他,劍法也是遠遠不及,但只要與眾不同,有所新意,哪怕只得寥寥數招,他也定會虛心求教,但有所獲,必有回報。此時陡然感受到了太極劍法的神奇精妙,不驚反喜,脫口讚道:“好劍法!”說話間催動內力,抖腕翻劍,疾刺小寶左肩。

這一劍應變奇速,迅如星火,小寶木劍圈轉,啪的一聲響,雙劍相交,二人各自飛身躍起。落地時,只見小寶手中木劍完好無損,紋絲不動;方東白手中的寶劍卻是不住顫抖,嗡嗡之聲,良久不絕。

二人方始交手,劍法孰高孰低,尚未可知,但內力之強弱,卻是一目瞭然。方東白心中一凜,神情肅穆,深吸了一口氣,挺劍縱身而前。瞬息之間,只聽得殿內嗤嗤之聲大盛,他以渾厚內力,運使鋒銳利劍,招數凌厲狠辣,且又迅捷精妙,但見青光盪漾,劍氣瀰漫,宛若無邊水幕,密雨如刀,眾人只覺眼前好似有一個大雪團在飛速轉動,不斷發出蝕骨寒氣,著實令人望而生畏。

方東白一旦全力施為,掌中寶劍直如天神行法,當真驚世駭俗,威不可當。龍小寶的身影幾乎完全淹沒在那無盡劍光之中,縱使玄冥二老這等絕頂高手,也極難瞧得清楚。大殿內人人都在聚精會神的觀戰,就連一直恍若置身事外的苦頭陀,此刻亦是目不轉睛。只有張三丰安然端坐,雙眸半開半闔,吐納調息,看上去竟對這場數十年難遇一回的比劍根本漠不關心。

不過盞茶時分,龍、方二人已交手百餘招,四周眾人的神情卻漸漸變得古怪起來——因為百餘招過後,各人耳中聽到的仍是只有劍脊相碰的啪啪之聲,卻沒聽見一次劍鋒交錯的聲響。

雖然龍小寶手持的是一柄普通至極的木劍,方東白手中則是鋒利無比的寶劍,但兩件兵刃若是平面相交,寶劍和木劍實無分別。小寶是以己之鈍,擋敵之無鋒,確已盡得太極劍法的精奧。外人看來,適才張三丰傳授的是“劍招”,小寶卻知老道傳授的其實是“劍意”,所以張三丰才會因為小寶很快便將所謂的劍招忘得乾乾淨淨而大喜過望,既感驚奇,又甚覺欣慰。

太極劍法真正的神髓所在,便在於臨敵之時,以意馭劍,意在劍先,方可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有一兩招劍法不能忘得乾淨徹底,那便心有羈絆,意有拘圃,所使劍法便不能純。

這當口小寶看似落盡下風,實則他手中的木劍卻在無數道寒光之中畫著一個個圓圈,每一劍都是弧形刺出,再以弧形收回,僅有的區別便在於弧形軌跡的長短大小,角度的不同,總之沒有一劍走的是直線。這貨心靜如止水,毫無半點渣滓,以意運劍,力隨心行,木劍每發一招,便似放出一條細絲,要去纏在對方的寶劍之上。

這些無形細絲越積越多,漸漸竟似堆積成了一團團絲綿,將對方的寶劍一層層裹了起來。正如張三丰所傳授的武學至理,精微奧義所言——用意不用力,太極圓轉,無使斷絕。當得機得勢,令對手其根自斷,一招一式,有質而無形,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務須節節貫通,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以龍小寶如今的武功境界,莫說方東白號稱八臂神劍,便是十六臂、三十二臂,能在他手底下撐過百招,已算是難能可貴了。倘若二人當真生死相搏,這貨只需全力使出好似如來神掌、六脈神劍、九陽神功,亦或凌波微步、乾坤大挪移、北冥神功之類的傳世絕學,恐怕頃刻間便能要了方東白的老命。

但他今日恰逢奇緣,學得了太極劍法的精髓,可謂一朝悟道,豁然貫通。只是他原本武功太強,諸般神功絕技俱已練得出神入化,舉手投足間便有莫大威力,鋒芒太盛,稜角分明,是以還需花些時間靜心揣摩一番,這太極劍法方可盡善盡美,圓滿無缺。然而眼下強敵在前,哪有時間容他靜心研悟?不想敵方陣中偏巧就有一個武林公認的劍術宗師,剛好可以與其鬥劍,藉以完善劍法。要知這等高手對決,實戰所得最具奇效,比起一個人憑空虛想,自行揣摩可是強過十倍。是以小寶暗自竊喜難止,把個堂堂八臂神劍直接當成了高階陪練,自身原有各項神功一概不用,專心致志的領悟太極劍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刻小寶一邊劃劍成圓,見招拆招,一邊凝神思索太極功圓轉不斷、陰陽變化之意。待得二人拆到兩百餘招之時,小寶已將太極劍法徹底融會貫通,無不如意,而方東白的劍招卻漸顯澀滯,只覺手中寶劍的重量竟似在不斷增加,從五斤六斤,而至十斤二十斤……到得此時,偶爾一劍刺出,真力運得不足,便會被小寶的木劍帶著連轉幾個圈子。

方東白越鬥越是害怕,似這般激鬥三百餘招而雙方居然劍鋒不交,實是他生平對敵以來從所未遇之事。在他的感覺中,小寶始終是信手揮劍,不急不緩,偏偏自己迅猛如急風驟雨的招式,盡數被其化解。更可怕的是,對方木劍之上發出的至柔勁力層層疊加,便如撒出了一張無形的大網,逐步在向中心收緊,漸成膠著束縛之狀,而這個中心,正是自己。

方東白一口氣連換了七八套劍法,每一種劍法都是世所罕見,甚是高明,可做任何一派的鎮山絕技,縱橫變化,奇幻無方,旁觀眾人只瞧得眼都花了,無不暗自驚佩。龍小寶卻始終在持劍畫圓,除了張三丰之外,大殿內再無第二人能瞧得出他所使的每一招到底是攻是守。

這路太極劍法在小寶手中使將出來,就是一個個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種各樣的圓圈。若論招數,可說是只有一招,然而這一招卻是永遠應付無窮,絕無盡頭。小寶自已想通此節,揮劍禦敵之際,腦中始終未曾停止思考。驀地裡靈光一閃,陡然間想起了“獨孤九劍”!

天下劍法之多數之不盡,若論變化之繁複,殺伐之凌厲,“獨孤九劍”可說無出其右。獨孤求敗昔年號稱“劍魔”,未曾悟出“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劍道真諦之前,不過而立之年便創出了這套絕世劍法。其有言道——獨孤九劍,無堅不摧,有進無退,只攻不守!

這十六個字的寓意,那是何等氣魄,何等狂傲!

然而“獨孤九劍”的最高境界便是“無招而勝有招”,小寶的武功修為一路勇猛精進,早將這套千古奇劍修至絕頂之境。到了此等境界,“獨孤九劍”原本固有的數以千計的招式變化已然近乎無用,只要敵人的武功存有破綻,自可隨心出劍,隨意破之。如此想來,“獨孤劍訣”和“太極劍法”練到最後實可算作殊途同歸,均是應敵而動,變化無有窮盡——只不過“獨孤九劍”一往無前,睥睨縱橫,寓守於攻,若論“攻殺”之威,天下雖大,怕也再無第二門武功可以與其比肩。而“太極劍訣”卻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太極陰陽變幻、圓轉不絕之意,寓攻於守,渾然無缺,若說“守禦”之強,亦是獨步天下。

就是這一下靈光乍現,讓龍小寶憑空生出了倘若將這兩種空前絕後的傳世劍法合二為一,既有獨孤劍訣無堅不破的攻勢,又兼備太極劍法的圓轉如意,到時候他的劍法是不是可以否極泰來,破鏡而出,極盡昇華,開創劍道的嶄新境界?

剛想到此節,猛聽得方東白朗聲長嘯,鬚眉皆豎,掌中三尺青鋒中宮疾進,竟是竭盡全身真力的孤注一擲,乾坤一擊!

剎那間,小寶腦中閃過書中所寫的情節,知道方東白自覺窮途末路,是以才會使出玉石俱焚的拼命打法。他這一劍看似猛惡之極,小寶卻知只須使出“乾坤大挪移”的至高法門,輔以“逍遙折梅手”或是“大智無定指”的擒拿功夫,定可輕而易舉便夾住當胸刺來的寶劍。同時再將“九陽神功”的陽剛內勁運注於木劍之上,揮劍劈斬,無殊鋼刃,對方若不棄劍而退,那便非死即殘。

只是方東白生來愛劍成痴,必會選擇捨身護劍,寧死不退,如此雖可保住心愛之劍,但小寶倘若真按書中所寫那般施以反擊,方東白從此便少了一條右臂,即便他左手仍可用劍,功力也會大打折扣,餘生便再不能使出當下這般精妙絕倫的劍術了。

電光火石間,這些念頭不過一閃即逝,此前小寶的腦海中閃現的那一道大膽至極的靈光卻愈發清晰起來!

這貨與方東白鬥劍多時,從始至終都是全神貫注,劍隨心動,意到劍到。此刻方東白捨命來攻,渾身上下不知有多少處破綻。小寶不加思索,身形微側,木劍斜刺而出,仍是遵循太極圓轉的法門,劃出一道無聲的弧線,不偏不倚點在了方東白的“膻中穴”上,一股柔和之極的內力已自劍尖傳出。

方東白既然決心傾盡全力來搏命一擊,體表罡氣奔騰,這前撲之勢何等強橫猛烈,玄冥二老等幾大高手暗自掂量了一下,倘若換做是自己面對如此狠絕的拼死一劍,勢必不可攖鋒,唯有縱躍閃躲,再無他途可循。

殿內眾高手心中所想大致相同,均以為那少年道童定會惶急躍開,避其鋒芒。豈料這蓬頭垢面的小子身形微側,方東白勢若奔雷的長劍幾乎是緊貼著他的右肩閃電般刺過。而與此同時,那隨手一折便會斷為兩截的木劍,輕描淡寫的抵住了方東白的胸口,肉眼可見木劍的劍身微微彎曲,卻似百年老竹一般堅韌到了極點,竟未折斷,反倒是方東白竭盡全力向前猛衝的身子猛地戛然靜止,居然就這麼被一柄脆弱不堪,尋常之極的木劍穩穩當當地攔住了!

霎時間,幾大高手心神劇震,實是驚駭莫名!

而一直看似垂目調息的張三丰不知何時早已睜大雙眼,眸子裡閃動著複雜的光芒——驚訝、喜悅、震撼、激賞……還有幾分難以置信的懷疑,彷彿這位輝映千古的武學傳奇,竟有些不敢確信自己的眼睛所見到的那一幕,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過!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