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大英雄(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大英雄(6)

蒙古歷次南侵大宋,戰況從未如此慘烈——接連六次大舉猛攻,人馬不斷增加,卻只留下無數屍首,連襄陽城頭都未能登上。頂點 23S.更新最快

自首戰失利之後,蒙古人不出所料,果然小心萬分,步步為營。宋軍一方諸多埋伏陷阱再難奏效,唯有如過往多年一般死守城牆。彼軍勢大強悍,雖然極難反守為攻,但有三山五嶽的江湖群豪和明教五行旗精銳相助,守城的法門卻是花樣百出。

襄陽精兵向來箭無虛發,銳金旗教眾亦是百發百中,等若平添了二三萬神箭手,遠攻傷敵的能力倍增,蒙古兵往往還沒攻到城下,便已折損一二千人。

俗話說水火無情,烈火、洪水二旗理所當然成了固守城牆的中堅力量。火銃毒水再加上巨木、厚土二旗設下的鹿角壕溝,各種滾木雷石,蒙古軍士的傷亡數字與日俱增。倘若是從前,蒙古大軍說不定便會撤兵而去,但此番大汗蒙哥御駕親征,兵力充足,誓取襄陽,三軍將士個個捨命,攻勢一日強過一日。

雙方數次交手,襄陽城外的大片土地已被兩軍將士噴灑流淌的熱血浸成了暗紅色,望之令人心中發寒。每當蒙古兵付出極其艱辛的代價,取得優勢之際,襄陽城內便會突然殺出一隊或幾隊兵馬,以摧枯拉朽之勢往來衝殺數回,登時便將敵人打得陣腳大亂,士氣跌落,局勢自可轉危為安。

這些天來,守城以明教教眾為主,出擊則交給一幹武林群雄,所帶人馬多半亦是明教和丐幫弟子。而真正屬於大宋朝廷的十萬襄陽精兵,卻是儘可能的保存實力——明教再如何人多勢眾,身手強悍,終究不是朝廷的正規軍,大戰一旦結束,便要離去,所以縱使心痛不已,小寶仍然堅持明教來當主力,無論攻守,襄陽官兵均為輔助。畢竟蒙古大軍再度南下之時,某人多半已從這個世界消失,明教是否能如今日這般鼎盛強大,傾力來援,實難預料。

這日蒙古軍自黎明開始進攻,人馬漫山遍野,不見盡頭,一直戰到日落西山,已折損了五六千人,兀自前赴後繼,奮勇搶攻。整整一日,襄陽城內外殺聲震天動地,空中羽箭來去,有如飛蝗。城下到處都是焚燒的雲梯和屍首,數之不盡的蒙古兵飛騎賓士,面目猙獰,隱隱可見,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死戰不退。

龍小寶汗溼衣襟,已率領教中高手出城衝殺數次,屠龍刀下斃敵無數,卻已微感疲憊。即便他內力深厚,武功絕頂,終究不是當年三國之時,身懷異能,不知疲倦為何物。身邊楊逍、範遙等人都已輕傷在身,這些天來不曾掛彩的武林高手少之又少。各路英雄死傷已過半數,數以萬計的大好男兒血灑疆場,其中不乏武學精深的各幫派耆宿。

夜色已黑,火光衝天,亮如白晝,城頭上軍民合力,苦戰一日,已是疲憊不堪。忽聽得城外蒙古兵齊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呼聲自遠而近,如浪潮一般,到後來數十萬人齊聲高呼,直如天崩地裂,高大堅固的城牆彷彿都給震的微微顫動。

但見遠處一根九旌大纛高高豎起,青羅傘蓋下鐵騎擁衛,一彪人馬鏘鏘弛近,正是大汗蒙哥臨陣督戰。

大蒙古國自成吉思汗以來,歷代皇帝均為勇武之輩,經慣了沙場征戰,沒一個臨陣退縮之徒。這當口蒙古兵見大汗親至,士氣大振,只見紅旗招動,城下數萬兵士分向左右,兩個萬人隊衝上來急攻北門。這兩萬精兵乃是蒙哥的扈駕親兵,個個以一當十,最是精銳,又是迄今為止從未出戰的生力軍,人人要在大汗眼前建功立勳,數百架雲梯紛紛豎立,兵士如同螞蟻般爬向城頭。

城上擂木炮石猶如雨點砸落,烈火旗教眾居高臨下,發射火銃。豈料蒙古陣中早已推出千餘架水龍車,一聲號令,白練橫空,上千條水柱一起噴向城牆,登時便將雲梯上燒著的火頭澆滅了。

原來蒙古軍屢次攻城,烈火旗專燒雲梯,殺傷力最大,是以蒙哥下令加緊打造水龍車,以水克火。這一招果然奏效,明教的火器登時無用,宋軍等若失了一件威力最大的守城兵器,城下的蒙古兵歡聲雷動,奮勇攀城。小寶早已料到蒙古人又不是傻子,終究會找到對抗之策,只不過事到臨頭,眼見敵軍攻勢如潮,不由得眉頭微蹙。

洪水旗掌旗使唐洋一聲呼喝,麾下教眾向空中噴射毒水,和蒙古軍射來的水練混在一起,雲梯上登時便有許多蒙古兵身中毒液,如受火炙,劇痛難當,大聲哀嚎著跌下城牆。毒水與敵軍射來的河水混在一起,毒性自然減弱不少,但不失巧妙,無法躲避,只是殺傷力有限,不似火燒雲梯那般威力甚大。

郭靖高舉長劍,攘臂大呼:“兄弟們,今日教韃子大汗親眼瞧瞧咱們大宋好男兒的身手!”他這一聲呼喝中氣充沛,聲若巨雷,萬眾吶喊喧嚷之中,仍是人人聽得清楚。

城上軍民聽得郭靖這麼一喝,精神大振,出力死戰。但見城下蒙古兵的屍體越堆越高,後續的隊伍卻仍有如怒濤狂湧,踐踏著屍體攻城。蒙哥左右的傳令官騎著快馬往來賓士,調兵向前。暮色蒼茫之中,城內城外點起千萬支火把,戰況愈發慘烈,言語不能形容。

安撫使呂文德瞧見敵軍聲勢浩大,眼見城頭似已守禦不住,心中大怯,面如土色的奔到郭靖身邊,顫聲叫道:“郭……郭大俠,守不住啦!咱們……咱們出城南退吧!”

郭靖厲聲道:“安撫使何出此言?襄陽在,咱們人在!襄陽亡,咱們人亡!”

一旁小寶心知這昏庸無能的鼠輩只要退兵之令出口,立時便會軍心動搖,襄陽頃刻即破,提刀上前,喝道:“狗官,你只要再說一句棄城退兵,老子一刀把你劈成兩段!”呂文德左右的四名親兵上前攔阻,小寶橫腿掃出,四個親兵登時摔跌數尺,哼哼唧唧的爬不起來。

郭靖目光一掃呂文德的親衛隊,喝道:“此時人人上城抗敵,爾等再不死戰,算什麼大宋男兒!”襄陽兵士素來敬服郭靖,見他神威凜凜的一聲呼喝,齊聲應是,丟下呂文德,各挺兵刃,奔到城邊廝殺抗敵。大將王堅縱聲叫道:“咱們拼命死守,韃子兵支持不住啦!”

猛聽得蒙古的傳令官大呼:“大汗有旨,哪一個最先攻登城牆,便封他為襄陽城的城主!”這傳令官聲音洪亮,顯然身懷武功。蒙古兵大聲歡呼,軍中梟將悍卒個個不顧性命的撲將上來。那傳令官不似郭靖一聲呼喝便可令敵我雙方人人聽得清楚,揮動紅旗,驟馬賓士,來回傳旨。

城上郭靖濃眉一軒,挽起鐵胎弓,搭上鵰翎箭,弓開滿月,一箭射去,登時將那傳令官射死於馬下。蒙古兵發一聲喊,士氣稍挫,卻見又有一支生力軍萬人隊開抵城下。

小寶眼見局勢不利,向郭靖說道:“師兄,韃子猛攻不退,我再帶人出去衝殺一陣!”

郭靖點頭道:“好!千萬小心!”

蕭峰上前道:“我和小寶同去!”

當下二人翻身下城,不久戰鼓雷鳴,城門開處,小寶和蕭峰率領五千銳金旗教眾,一般的標槍盾牌,衝出城外。蒙古兵恭城甚急,忽見宋軍殺出,返身便走,小寶揮軍趕上。突然間三聲炮響,左右兩個蒙古萬人隊包抄上來,登時將明教五千人馬圍在當中。這五千銳金旗教眾武藝精熟,驍勇善戰,加上教主身先士卒,雖然被圍,卻絲毫不懼。

小寶手執屠龍刀,蕭峰挺一柄長槍,兄弟二人左衝右突,見者立亡。麾下五千兒郎陣勢不亂,以一當十,高呼酣鬥,兩萬蒙古兵死傷成片,不得寸進。

郭靖見蒙古兵被小寶一隊兵馬攔在城外,調遣不利,傳令下去,讓出一道缺口,任由敵軍爬上城來。楊逍、範遙領軍退開,霎時之間,成百上千的蒙古兵爬上城頭。城下十餘萬蒙古大軍忽見城破,齊聲大叫:“萬歲……萬歲!”

呂文德嚇得面無人色,抖個不停,嘶聲叫道:“郭大俠……郭大俠……這……這便如何是好?”

郭靖不語,眼見敵軍已有五六千人爬上城頭,舉起黑旗一招,驀地裡金鼓齊鳴,殷天正和韋一笑率領一隊精兵殺出,立時堵住了缺口,不讓蒙古兵再行攻上。那數千蒙古兵頃刻間身陷重圍,一眾武林高手率領明教、丐幫武藝高強的弟子一齊湧上,兵刃映著火把,有如千萬條銀蛇閃動。

此時其餘三門也是攻拒惡鬥,十分慘烈,人人都在捨生忘死。蒙哥大汗立馬於一座小丘之上,親自督戰,左右兩百多面大皮鼓敲得咚咚作響,震耳欲聾。但見一個個千夫長、百夫長或死或傷,血染衣甲,從陣前抬了下來,饒是他身經百戰,當年曾隨拔都西征,殺得歐洲諸國聯軍望風披靡,直至多瑙河畔,維也納城下,此刻見了這一場廝殺,也不由得暗自心驚。

其時夜已三更,皓月當空,明星閃爍,天上雲淡風輕,一片平和,地面上卻有十幾二十萬人在捨生忘死的惡戰。這一場大戰自清晨一直打到深夜,雙方死傷均極慘重,兀自勝敗不決。

又戰良久,天光微現,一隊人馬自城內殺出,當先一名將軍坐騎高頭大馬,手執雙矛,威不可當,但見蒙古兵的羽箭雨點般射去,此人舞動長矛,密不透風,竟無一箭可以加身。

來者正是郭靖,率領明教群豪和靈鷲宮所屬數百好手,加上五千精兵衝入敵陣,意在增援小寶和蕭峰。他親自上陣,宋軍士氣非同小可,一鼓作氣徑往蒙哥大汗所在的小丘殺去。郭靖率軍增援,小寶和蕭峰這邊壓力頓時大減,兄弟二人眼見麾下手足脫困,不約而同想到當年在雁門關外生擒遼帝耶律洪基一事。

蒙哥居高臨下,放眼望去,見郭靖如此勇猛,左手一揮,鼓聲立止,問左右道:“此人勇猛,可知是誰?”

左首一個白髮將軍道:“啟稟陛下,此人便是郭靖。當年成吉思汗封他為金刀駙馬,遠征西域,立功不小。”

蒙哥失聲道:“啊!原來是他!將軍神勇,名不虛傳!”

蒙哥左右統率親兵的眾將領一聽大汗誇獎敵人,均感不忿,當下四名將軍齊聲呼喝,催馬衝了上去。

郭靖忽見迎面四將衝來,個個身高馬大,兩個戴著萬夫長的白色頭飾,兩個戴著千夫長的紅色頭飾,喊聲如雷,當即拍馬迎上。雙方馬至近前,郭靖手起一矛,已將一名千夫長的大刀震斷,左手長矛順勢一刺,透胸而入。其餘三人一驚,兩名萬夫長雙槍並舉,壓住郭靖的長矛,另一名千夫長挺槍刺向郭靖小腹。

郭靖長矛撒手,斜身避過對方長槍,雙手翻轉,已抓住兩名萬夫長的槍頭,跟著一聲大喝,宛如半空中響起一個霹靂,運勁一奪,那兩個蒙古大將雖是有名的勇士,但怎經得住郭靖的神功?喀喀兩聲,手臂關節已斷,兩柄鐵槍登時脫手。

郭靖也不倒轉槍頭,就勢送出,噹噹兩聲,槍尾已撞在兩個萬夫長的胸口。二人雖然身披護心鐵甲,槍桿刺不進去,但郭靖內力到處,二人胸骨心脈已給震碎,立時狂噴鮮血,倒撞落馬。

剩下一個千夫長甚是悍勇,雖見三個同伴瞬間斃命,仍是挺槍來刺。郭靖左手鐵槍橫檔,右手鐵槍當頭擊落,砰地一聲,重重擊在對方的頭盔上,這千夫長登時頭骨碎裂,慘死馬下。

小丘四周的一眾親兵眼見郭靖頃刻之間連斃四名勇將,無不膽寒,雖在大汗駕前,亦不敢上前與之爭鋒,只是不停放箭。蒙哥瞧見郭靖神勇,亦覺心驚,此時見郭靖被密密麻麻的箭雨和長矛阻擋,不得前進,方自寬心。忽聽得一聲長嘯鼓風而至,又有一人拍馬殺來,望之比郭靖更要高大魁偉,恍若天神。

那人左手大刀,右手長槍,一路殺將過來,刀砍槍挑,瞬息間便殺了數十個蒙古官兵。蒙哥面色微變,蹙眉問道:“這人又是誰?”

左右無人識得,一名傳令官用漢語大聲叫道:“來將通名!”

那人縱馬殺到郭靖身旁,喝道:“契丹人,蕭峰!”

那白髮老將失聲道:“陛下,此人便是當年遼國的南院大王!曾於千軍萬馬之中擒殺楚王父子,平定叛亂,陛下須當小心提防!”他這麼一說,左右將官立時將蒙哥護在中間。

郭靖、蕭峰合力前衝,縱馬欲待搶上小丘,但數千親兵當前,連搶數次,都是不能近身。便在此時,忽有一人自蕭峰坐騎之後閃出,身形有如鬼魅,三晃兩晃便已從刀槍如海的縫隙間竄了過去。來人迅疾如電,滑若游魚,眾親兵不及反應,已給他衝了過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蒙哥身前數名大將拔出彎刀,一齊搶出攔截,那人去勢不減,縱身躍起,半空中忽然一分為九,眾將眼前一花,只覺宛若狂濤一般的剛猛力道從四面八方狂飆而至,身不由主四散飛出。

剎那間,那人化影消散,合而為一,好似鷹擊長空,凌空撲向蒙哥。這下蒙古將士無不大驚失色,捨身上前,卻已不及。電光火石間,蒙哥身後忽有二人閃出,一高一矮,一男一女,男的光頭高瘦,正是金輪法王,女的手執長劍,卻是周芷若。

金輪法王雙掌推出,力道如山,正是第十層“龍象般若功”,平地裡掀起一道颶風。

周芷若掌中青光如電,有如厲閃,所使的正是“倚天劍”!

半空中那人左手探出,五指微張,手臂沒入匹練般的劍光之中,錚錚數響,周芷若翩若驚鴻,向旁飄開數尺。與此同時,那人右掌凌空拍落,和金輪法王對了一掌,只聽得轟的一聲大響,金輪身周丈餘方圓的地面猛然塌陷,碎石亂飛,駭人之極。

只見那人向後臨空飛退,身子恍若沒有半分重量。眾親兵各挺槍矛向上攢刺,均被那人袖風蕩開,反而借力向後憑空滑行,便如一隻白色的大蝴蝶。如此輕功,世所罕見,數百蒙古將士仰面而視,一時間竟瞧得呆了。

那人身在半空,還沒落地,高聲喝道:“金輪老賊,姓周的臭丫頭,藏頭藏尾,算什麼武林高手!下次再見,老子絕不留情!”話音落時,已在圈外,掌劈腳踢,打倒近前的十餘個蒙古兵,翻身便走。

金輪法王大笑道:“老衲和周掌門恭候龍教主大駕!”

蒙哥大汗受了驚嚇,已在眾親兵的擁衛下,退下小丘。城上黃蓉瞧得明白,擔心郭靖安危,已令楊過和令狐沖率領兩千兵馬出城接應。這兩大高手師承一脈,所使劍法雖不一樣,殺傷力卻是相差彷彿,甚為巨大。原本蒙古兵見大汗退後,陣勢已然微亂,此時又被楊過和令狐沖率人一陣猛衝,頓時中軍發喊,陣型散開。

黃蓉靈機一動,下令道:“大家一起用蒙語高喊,就說蒙古大汗死了!”

襄陽軍連年與蒙古兵相鬥,大半都會說上幾句蒙古話,當下一起歡呼叫喊,城外的蒙古兵聽了,盡皆回頭觀望,之間大汗的九旌大纛正自倒退,附近塵煙滾滾,紛紜擾攘,混亂中哪裡分得清真假,只道大漢真的殞命,登時軍心大亂,再無鬥志,紛紛後退。

黃蓉當機立斷,下令開城追殺,各路高手連同三萬兵馬一起衝出北門,此時郭靖、蕭峰、小寶已和楊過、令狐沖合兵一處,乘勢掩殺。

蒙古兵久經戰陣,雖敗不潰,精兵殿後,強弓硬弩,射住陣腳,緩緩而退。群雄欲待強突追擊,忽聽蒙古大營內連珠炮響,一彪人馬衝出接應,軍容整肅,旗號鮮明,正是四王子忽必烈親率本部精兵前來接應大汗。

郭靖一見,立刻下令收兵回城。群雄經歷了幾場大戰,早已懂得遵奉主帥號令,再無擅自行動者,當下迴轉襄陽。這一場大戰足足鬥了一日一夜,待到四門敵軍退盡,天色已然大明。

但見四野裡黃沙浸血,死屍山積,斷槍折戈,死馬殘旗,綿延竟有二十餘裡。這一仗蒙古軍折損了四萬餘人,襄陽軍也死了近三萬人,自蒙古興兵南侵以來,便以此仗最為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