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 謀奪漢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六章 謀奪漢中

202年春,劉璋親賁印綬文籍,開城納降。WWW.tsxsw.COM劉備出寨相迎,握手流涕道:“非吾不行仁義,奈勢不得已也!”共入寨,交割印綬文籍,並馬入城。

劉備入成都,百姓香花燈燭,迎門而接。劉備到公廳,升堂坐定。益州郡內諸官,皆拜於堂下——唯黃權、劉巴閉門不出。

眾將忿怒,欲往殺之,劉備慌傳令:“如有害此二人者,滅其三族!”於是劉備乃親自登門,請二人出仕;二人感其恩禮,遂降乃出。[]

與此同時,劉備卻令撥出城內一府,將一人置於其中。每月使人撥出銀錢絹帛,好生看顧——這人便是決意不降,唯求一死的張任。

劉備嚴令善待張任家小,即便其終生不降,亦不能治其罪。張任見劉備如此厚德相待,苦思數日,終於請降。劉備大喜,封其為折衝將軍,掌四方節度使之職。張任感激不已,再無二心。

翌日,諸葛亮諫言:“今西川平定,難容二主,可將劉璋送往荊州。”

劉備蹙眉道:“吾方得蜀郡,未可令季玉遠去。”

諸葛亮道:“劉璋失基業,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婦人之仁,臨事不決,恐此土難以長久。”

劉備從之,設一大宴,請劉璋收拾財物,佩領振威將軍印綬,令將妻子良賤,盡赴南郡公安居住,即日起行。劉璋涕淚而別,玄德引西川舊吏揮淚相送。

劉備自領益州牧,其所降文武,盡皆重賞,定擬名爵:嚴顏為前將軍,張松為蜀郡太守,法正為掌軍中郎將,許靖為左將軍長史,龐義為營中司馬,劉巴為左將軍,黃權為右將軍。其餘董和、吳懿、費觀、卓膺、李嚴、吳蘭、雷銅、李恢、張翼、秦宓、譙周、呂義、霍峻、鄧芝、楊洪、周群、費禕、費詩、孟達,文武投降官員,共六十餘人,一併擢用。

諸葛亮為軍師,號臥龍左丞;龐統為副軍師,號鳳雛右丞。二人共掌軍機大事,總理民生內政。關羽為蕩寇將軍,漢壽亭侯;張飛為徵虜將軍,新亭侯;趙雲為鎮遠將軍,順平侯;典韋為討逆將軍,忠勇侯;龍小寶為破虜將軍,逍遙侯;黃忠為徵西將軍,馬超為平西將軍,魏延為揚武將軍——這下小寶樂開了花!小爺官爵還在黃忠、馬超之上,受封五虎大將,指日可待呀!

法正又薦一人,姓彭名羕,字永言,乃廣漢人,蜀中豪傑也。因直言觸忤劉璋,被貶為徒隸。劉備免其罪,一併為官。

其餘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劉封、周倉、關平、廖化、馬良、馬謖、吳班、蔣琬、伊籍、裴元紹、傅士仁,及舊日荊襄一班文武官員盡皆升賞——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那馬家兄弟方及少年,已於鄉里頗有才名;馬良更是其中翹楚,名聲響亮,諸葛亮將其招攬,為劉備效力。至於馬謖,乃是馬良之弟,基本上等於孔明的半個學生。

劉備又遣使賁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錢五千萬,蜀錦一千匹,賜與雲長。其餘官將,給賞有差;殺牛宰馬,大餉士卒。復又開倉賑濟百姓,軍民大悅!

益州既定,劉備欲將成都有名田宅分賜諸官。龐統諫言:“益州百姓,屢遭戰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令其安居樂業,如此民心方服。不宜奪之為私賞也!”

劉備大喜,從其言。使諸葛亮定擬治國條例,刑法頗重。

法正進言:“昔高祖約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願軍師寬刑省法,以慰民望。”

諸葛亮笑答:“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故高祖以寬仁得之。今劉璋闇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已荒廢。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於斯著矣!”

一席話說得法正無言,唯有拜服。自此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鎮撫,軍民一心,並皆平定。

一日,劉備正與孔明、龐統閒敘,忽報關羽使關平來謝所賜金帛。劉備召入,關平拜罷,呈上書信道:“父親知馬超武藝過人,要入川來與其比試高低,教就稟伯父此事。”

劉備大驚:“若雲長入蜀,與孟起比試,豈不勢不兩立!”

孔明道:“主公勿憂,亮自作書回之。”

劉備只恐關羽性急,便教孔明寫了書信,發付關平星夜回荊州……

關平回到荊州,關羽問道:“吾欲與馬孟起比試,汝曾說否?”

關平答道:“軍師有書在此。”

關羽拆開視之,其書曰:“亮聞將軍欲與孟起比試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輩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關羽看罷,自綽其髯笑道:“孔明知我心也!”將書遍視賓客,遂無入川之意。

龍小寶知曉這件事後,猛然驚醒——以關羽秉性之狂傲,久後荊州必失!年來征戰,怎地忘卻了關公敗走麥城之事!心中暗自思量,怎樣能使關羽、趙雲離開荊州,再換幾員上將同守荊襄。

恰逢此時,劉備召孔明、龐統、小寶議事。小寶便在堂上提出——主公既取西川,已擁兩州之地。荊襄九郡,民豐殷實,錢糧極廣;西川乃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山川險阻,均為兵家必爭之地。江東孫策、周瑜等輩此時必已坐立不安;劉孫聯盟,再難持久。而曹操雖有“華容三約”所限,然其必也心懷警惕。雖不見得毀約來犯,但其定懷吞併漢中,剿滅張魯之心!

若曹操得漢中之地,則若猛虎覬覦,使我不敢揮師東進。更有甚者,彼時若曹孫聯盟,江東倒戈相向,則我腹背受敵,徒為所困!為今之計,一者盡起荊襄大軍,渡江而取江東;二者趁漢中新敗,速取東川,以絕後患!

諸葛亮、龐統聞言盡皆頷首,孔明遂諫言:“小寶之言,句句珠璣,主公當速決,萬不可拖延貽誤戰機。”

劉備道:“軍機要事,皆從二位軍師定奪,但說無妨。”

孔明道:“亮以為西川方定,百廢待興,不可輕起刀兵。主公可修書一封與孫策,具言劉孫兩家,永結盟好之意;再以蜀中錦緞錢帛以撫其心,勿使生疑。如此免去後顧之憂,我軍可謀定而後動,徐圖漢中。”

未及劉備表態,龐統立刻發表了不同意見:“孔明之策雖然穩妥,然曹操必不久耐。我意一面置書孫策;一面盡起西川精兵強將,以迅雷不接掩耳之勢奪取漢中,以拒曹操!”

孔明蹙眉道:“張魯祖父三代,盡在漢中。其人雖暴戾少智,不納忠言,然漢中兵馬錢糧雄厚。我主取西川,費時年餘,兵馬錢糧,所耗甚巨。恐一時間難以奪取漢中,反為曹、孫兩家所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龐統不以為然,奮然道:“在下蒙主公厚恩相待,雖萬死亦難報也!某願領軍奪取漢中,只需一月,便可大功告成。彼時一統川蜀,足可與曹魏抗衡;進而劍指江東,匡扶漢室,指日可待矣!”言訖,跪拜於地,叩首請戰。

劉備慌急來扶,難以決斷。龍小寶便道:“漢中之地,不可不取;江東孫、周,亦不可不防。吾料以孫策之勇,周瑜之志,恐難坐視我軍壯大,久必進犯荊州——此乃形勢所逼,不得不破釜沉舟!所以荊州需嚴加防範,以靜制動,不可有絲毫懈怠。而漢中之地,則須速取;否則無需多少時日,曹操必然先取。張魯無能,豈當曹操虎狼之師!吾與士元所見相同,應速速整備兵馬,剋日啟程,兵鋒直指東川,奇襲張魯。正所謂險中求勝,無論曹操、孫策、張魯都萬難想到我軍征戰經年,不以撫民勤政為重,反倒速行軍事,不惜錢糧。所以此番奔襲漢中,只需精心謀劃,上將數員,委實大有可為!但有一點,十分緊要,不知在下當講不當講……”言訖,目視劉備。

劉備一愣,微責道:“汝與我乃是患難之交!雖無結拜之義,亦有兄弟之情;有何言語不可說之?”

小寶謝過劉備,乃道:“如進軍漢中,唯有一事堪慮。雲長性如烈火,與主公情若骨肉;若聞我等揮軍東進,必然按捺不住。或攻曹魏,或攻江東,急於襄助主公,速成大業!雲長乃當世虎將,文武雙全,神勇蓋世。彼時曹、孫兩家為其所迫,必然聯手。雲長性傲而剛愎,寧折不彎,恐為敵所乘。若荊州有失,則我軍唯有固守西川,以圖後計;然雲長若有失……則主公與翼德豈肯善罷甘休,獨活於世?如此便要一家抵敵兩家,實為不妥!

漢升久經沙場,穩重有加,深明韜略,足以擔當荊州守將;孟起勇烈,驍勇善戰,可使其為漢升臂助。再加上翼德、文長守把關隘,則荊州萬無一失!在下直言,一心為公,絕無私情,望主公三思而定!”

劉備和關羽的感情到了何種程度,只要看看奪取益州之後劉備給關羽的那些特別賞賜就可以略之一二——只要不是個傻子,都是心知肚明。

多年以來,沒人敢在劉備面前如此明言關羽的不是,今日龍小寶算是開了先河。

劉備沉思不語,孔明與龐統都和小寶情誼深厚,此時不免暗自擔心。偷眼觀察,只是劉備向來喜怒難形於色,二人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免心中忐忑,生恐劉備會大發雷霆之怒。

不想劉備沉吟片刻,面色如常,微微嘆道:“吾何嘗不知二弟的性情,只是顧及雲長的顏面,不忍說之。今日小寶中正直言,足見其心!不知二位軍師有何決斷?”

孔明、龐統各自暗松了一口氣,諸葛亮率先發言:“亮所慮者有二:其一,漢中地勢險峻,恐急攻不下;其二……便是雲長!當日吾受主公所命,馳援西川。臨行前,交付荊州印綬與雲長時,雲長曾言:‘大丈夫既受軍令,有死而已!’亮聞其言‘死’,心中實甚擔憂——此乃不吉之兆!故而主公若能將雲長調離荊州,實乃我軍之大幸!若如此,則可兵行險招,圖取漢中。”

諸葛亮的話說得非常聰明——他將對關羽鎮守荊州的不放心,全部轉嫁到對關羽個人安危的擔憂上。這一下著實抓住了劉備對關羽情深意重的弱點,連帶著把劉備的憂心也勾了起來。

“既如此,當以何緣由將雲長調離荊州?”

龐統笑道:“雲長自隨主公,每逢戰陣,必要爭先;今閒居荊州一年有餘,想必已是氣悶得很了。不如就授其以征討漢中之先鋒大印,吾料雲長必會欣然從命。”

四人相視而笑,劉備忽然目視小寶道:“汝要翼德等人換來關羽、趙雲,是不是也怕子龍在家裡氣悶?”

小寶立刻裝出一副被人戳穿心事,尷尬不已的模樣——這廝也曉得不能表現的太過高深莫測,鬼知道長此以往下去,會不會引起劉備的戒心與猜忌。

眾人大笑,劉備又道:“馬超新至,立功心切。不若將其留下,使其建功;遣典韋替換他駐守荊州罷了。”

小寶雖想與兩位結拜兄弟並肩殺敵,朝夕相處;但此時也不好再出言懇求——往小了說是他兄弟情深;往大了講會否令人覺得他是在“拉幫結派”也不好說。

這種在現代官商兩界都是掌權者心中大忌的事,在古代也是一樣。小寶自然不會再多說什麼——只是他卻沒有發覺,隨劉備征戰多年,每逢戰陣,劉備必要令其隨軍,倚為大將!從未將其滯留後方。

不知不覺間,龍小寶在劉備心中的位置愈來愈高了……

西川新定,諸葛亮與龐統必有一人要留下把持內政。在這方面,諸葛亮無疑要略勝一籌。加之奇襲漢中的戰略又是龐統先提出來的,所以劉備決定教龐統作為軍師,整備軍馬,襲取東川。

諸葛亮生性豁達,老成持重,不像龐士元逞強好勝,事事爭先,倒也沒什麼意見。這下龐統高興了,屁顛屁顛地回家精心謀劃戰略去了。

龍小寶卻是另有所思——作為一個穿越時空,熟知歷史的牛人,他自然深知曹操打仗是何等神速。自忖大軍兵發漢中之時,魏軍想必也已臨近東川。屆時雙方分路急進,各自攻城略地,那就熱鬧了!

漢軍和魏軍在東川必然會有一場惡戰!龍小寶很是期待兩軍競賽,最終交鋒的場景!

這仗打起來才過癮嘛!反正慘遭蹂躪的只是張魯那個倒黴的傢伙……

翌日,劉備聚眾傳令:張飛、典韋、黃忠、魏延回師荊州,以拒東吳和魏軍;令關羽星夜趕赴西川,受先鋒印;命趙雲守把葭萌關。進可馳援漢中;退可據守川蜀。

劉備再三叮囑張飛四將,荊州為我根本,切切不可大意!又言張飛好酒暴躁,凡事須從黃忠建議,萬不可貪杯誤事。又遣使賁書往江東結好孫策,以撫其心。

而此時,正如小寶所料,曹操也在鄴郡整備軍馬,圖取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