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合淝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 合淝之戰

204年春三月,吳侯孫策於壽春起馬步軍十萬往皖城進發。WWW.tsxsw.COM以太史慈為先鋒,蔣欽、潘璋為合後,自引周泰、陳武、董襲、凌操為中軍。諸葛亮令龍小寶引五千精銳以東吳女婿的身份前來助戰,只字未提此次發兵往助乃是因為“劉孫聯盟”之誼——孫策倒也沒有在意,他認為只要你劉備遣將發兵,曹操自然會認為此舉乃是吳蜀聯軍,共圖中原。

此時,甘寧、呂蒙依舊引水軍雄師屯於濡須口;周瑜擁兵於柴桑、赤壁,日夜操練軍馬;魯肅、張昭則留守建業,督辦後勤輜重,糧草軍械。

吳軍先鋒太史慈引軍一萬,兵臨皖城。那皖城太守本是朱光,此時卻因為許褚的到來,他這太守的官職已是有名無實。[]

曹操先時命許褚、徐晃馳援合淝,後因漢水之戰,緊急將徐晃召回。張遼恐皖城有失,便請許褚領兵前往。今日聞報:吳軍先鋒太史慈已兵臨城下!朱光懼於太史慈威名,建議閉門不出,緊守城池。但那許褚豈肯畏縮,決意出城與太史慈決一死戰!

朱光面對這位曹操麾下第一猛將,實在是大氣也不敢輕出,哪裡又敢勸阻!當下許褚引三千驍騎,開關迎敵,單搦太史子義。

兩軍對陣,太史慈身披青銅重甲,手提“嘯月天狼刺”,匹馬出陣;許褚亦擎“蚩尤斬”,驟馬來迎。

二馬交鋒,刀來槍往,於關下大戰一百五十餘合,未分勝負!

時天色已晚,各自鳴金收兵;吳軍距皖城五里下寨。

是夜,星月高懸,許褚親引一軍乘夜前來劫寨。魏軍潛至寨前,拔開鹿角;許褚乃大喝一聲,拍馬舞刀當先殺入!

吳軍措手不及,死傷甚多;太史慈惶急起身迎戰,正遇許褚。二人在亂軍中又是一場大殺,未及二十合,一箭射來,正中太史慈左臂!卻是朱光就著火光在暗處放箭偷襲!

所幸朱光並非大將,不擅騎射,這箭只是擦傷了太史慈的臂膀,並無大礙。饒是如此,太史慈左臂少力,撐了幾個回合,難當許褚神勇,只得撥馬敗走。

吳軍見主將負傷,紛紛潰敗而逃。許褚與朱光一左一右,加鞭來趕太史慈。

正緊急時,忽有一將踏月而來,聲若春雷,威風凜凜,手揮長戟,來戰許褚——正是龍小寶!

太史慈見小寶如神兵天降,心中大喜!撥轉馬頭,徑取朱光!太史慈雖負輕傷,亦不是朱光所能匹敵。這廝見勢不妙,哪敢交鋒,回馬望皖城便走。

太史慈見追之不及,棄了朱光,與小寶雙戰許褚。“虎侯”雖勇,怎敵當世兩大猛將,遂大敗!

吳軍乘勢掩殺,直追到皖城下,才教關上軍士弓箭射住,收兵而去……

次日午時,孫策大軍已至。許褚深知寶哥武勇,不在自己之下;今又見孫策親引大軍而來,不敢再逞剛勇,一面使人飛報張遼;一面傳令固守城池,堅壁不出。

孫策自到城下看時,關上箭如雨發,射中孫策麾蓋。孫策怏怏不快,回寨問諸將:“如何取得皖城?”

董襲道:“可差軍士築起土山攻之。”

徐盛道:“可豎雲梯,造虹橋,下觀城中而攻之。”

小寶不以為然:“此法皆需耗時日,合淝救兵一到,不可圖矣。今大軍初到,士氣方銳;正可乘此銳氣,奮力攻擊。來日平明進兵,午未時便當破城!”

太史慈奮然道:“此言甚善,吾願為先鋒!”

孫策大喜,即從之。次日五更飯畢,三軍大進。皖城之上,矢石齊下,吳軍捨命前進。龍小寶在後看得焦躁,遂卸甲落馬,手提妖刀,捷如猿猴,冒矢石而上。

城上朱光見寶哥來勢兇猛,迅疾如電,不畏矢石,急令弓弩手齊射。寶哥撥開箭林,當先登上城頭,一刀砍死朱光!

孫策見之,乃親自擂鼓;吳軍士氣大振,皆一擁而上。寶哥刀如妖魅,勢如破竹,正撞見來援的許褚。當下也不多言,提刀直取“虎侯”!

此時並非馬上作戰,許褚焉能匹敵寶哥身法如電,奇招迭出?再加上“蚩尤斬”過於長大,步戰迴轉不利;戰無數合,便只得招架之功,連連後退。沒奈何,只得翻身跳落城牆,搶過一匹無鞍馬,往南門殺出,直奔合淝而去。

小寶也不追趕,幾步搶上城樓,一刀砍斷魏軍大旗,擲於城下。吳軍歡聲雷動,魏軍多降;孫策登上城時,方才辰時。

張遼於合淝聞報,急引軍來援;行至半路,正遇許褚,得知皖城已失,只得回兵歸合淝守備……

孫策入皖城,凌操亦引軍到。孫策慰勞完畢,大犒三軍,重賞小寶、太史慈諸將,設宴慶功。太史慈遜小寶上座,盛讚其功勞;寶哥豈能應允——若如此,徒惹人怨。遂堅辭不坐,陪於末席。

吳軍此來,首功便教外人所奪,本是多有心懷不忿;今見小寶如此謙遜,反覺愧疚。只是前者在江東時,眾人已領教過這廝恐怖的酒量,不敢自取其辱,只是一起敬了寶哥一碗了事。

小寶談笑自若,毫不以居於末席為辱,倒是樂得清閒。忽見對面有一員小將,容貌俊雅,宛如書生,自斟自飲,器宇不凡,最多不過二十來歲。

小寶看了此人幾眼,直覺告訴他此子絕非尋常之輩,遂問身旁之人。答曰:“此人姓陸,名遜,字伯言,年方二十一歲,乃江東世族大戶出身。因其剿匪有功,主公遂任其為定威校尉。”

小寶聞言大驚,未料想此人便是三國著名的軍事奇才,日後東吳的大都督,上大將軍,一代名相!當下起身舉杯,走到陸遜面前含笑道:“龍某敬小將軍一碗!”

陸遜此時還未曾顯現超凡的軍事才華,只是孫策帳下一名普通至極的將官。而龍小寶的威名早已天下皆聞,當下不免有些受寵若驚,微含訝色,起身道:“公之威名,播於四海;在下豈敢當將軍相敬!斗膽以此盞回敬,拜謝將軍!”

小寶怫然不悅:“君豈不知昔甘羅十二歲稱相乎?古人尚不以大才年幼而小覷,龍某雖是一介莽夫,卻善識人。以吾觀之,假以時日,君必成一番大業,青史留名,千古相傳!今且滿飲此杯,請勿推辭。”這廝滿臉真誠,說的煞有介事。

陸遜當小寶一讚,頓覺熱血翻湧。只是自小便喜怒難行於色,只是微微一笑,便欣然相請,與小寶共同一飲而盡。

二人飲罷,會心一笑,小寶趁勢便請陸遜共坐敘話。眾將見小寶如此看中一員小將,心下均感詫異;卻也不虞有他,略感驚奇後,便將此事置之腦後——唯有坐於孫策身旁的孫權,將小寶此舉看在眼裡,也將陸遜這個人放在了心裡……

次日,孫策起兵進取合淝,三軍齊發。

張遼失了皖城,心中愁悶。忽曹操差人送來一個木匣,上有操封,書雲:賊來乃發。

是日聞報孫策親引十萬大軍,來攻合淝,張遼便開匣觀之。內有一書寫道:“若孫策至,張、李二將軍出戰,許、樂二將軍守城。”

張遼將此書與許褚、樂進、李典觀之,樂進道:“將軍之意若何?”

張遼道:“主公遠在許都,吳軍以為破我必矣!今可發兵出迎,奮力與戰,折其鋒銳,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

李典素與張遼不睦,聞此言,默然不答。樂進見李典不語,便道:“敵眾我寡,難以迎敵,不若堅守。”

張遼憤然道:“公等皆是私意,不顧公事。吾今自出迎敵,決一死戰!”

許褚怒目而視李典、樂進,大喝道:“汝二人自在城中把守,吾與文遠前去迎敵!”言訖便教左右備馬。

李典慨然起身道:“將軍如此,某豈敢以私怨而忘公事乎?願聽指揮。”

張遼大喜道:“既曼成肯相助,來日引一軍於逍遙津北埋伏;待吳軍殺過來,可先斷小師橋,吾與仲康擊之。勞煩文謙守城,萬不可失。”

李典領命,自去引軍埋伏……

孫策令太史慈、周泰為前隊,自與凌操居中,其餘諸將陸續進發。此番孫策不想再予小寶建功,恐墮了江東諸將的士氣;遂教其後進。小寶引麾下五千精銳蜀軍於後緩行,自忖赤兔馬快,若勢急時亦可火速救援孫策。

逍遙津之戰,乃是張遼名垂史冊的一戰!此戰以弱勝強,奇謀敗吳,乃是後世膾炙人口的一場傳奇戰例。雖然此時因為歷史進程的改變,吳軍的主帥依舊是並未身死的孫策,但小寶可拿不準這位本該二十六歲便英年早逝的小霸王,是否與他的弟弟孫權一樣那麼好運。

諸葛亮臨行前的叮囑寶哥自是銘記於心——此時周瑜不在,那麼自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孫策的安全!

至於吳軍能否取下合淝,依照孔明的指示,若是局勢對魏軍不利,自己還得暗中耍些手段阻擋吳軍的勝利。戰場之上,瞬息萬變。雖然龍小寶知道演義中“合淝之戰”的結果是以張遼大獲全勝而告終;但此時既然歷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寶哥也不敢保證戰事的程序與自己所知的一般無二。

現下唯有祈禱張遼神機妙算,無需自己出手搗亂。不然的話還真就一時想不到什麼法子,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拖一下吳軍的後腿……

太史慈、周泰前隊兵進,正與許褚相迎。太史慈出馬與許褚交鋒,戰不十合,許褚詐敗而走。太史慈不疑是計,招呼周泰一齊揮軍趕去。

孫策在第二隊,聽得前軍獲勝,催兵行至逍遙津北,忽聞連珠炮響,左邊張遼一軍殺來,右邊李典一軍殺來!

孫策大驚,急令人喚回太史慈與周泰回援時,張遼軍已到。孫策抖擻精神,凜然不懼,綽起“鬥神槍”,來戰張遼。那邊凌操亦和李典交鋒。

曹兵勢眾,吳軍不敵。孫策雖然神勇,然身邊兵少,眼看就要陷入重圍。凌操手下只有三百餘騎,當不得曹軍勢如山倒。眼見情勢岌岌可危,凌操奮力殺退李典,大呼:“主公何不速渡小師橋!”

孫策聞言,聲如奔雷,一連數槍,逼開張遼的“春秋大刀”,撥馬便往小師橋急走。

張遼也不追趕,引兩千餘騎奔凌操殺來。凌操護主心切,翻身死戰不退!

孫策縱馬上橋,見橋南已拆丈餘,並無一片木板。後面曹兵吶喊已近,孫策心中微嘆,回馬來迎。槍起處,血光飛濺,悍勇無匹!怎奈曹兵眾多,人人拼命;又兼路面狹窄,騰挪不開,孫策已深陷重圍,不能出也!

正危急時,忽見曹兵如波浪分開,似滾燙沸騰!一將左右開弓,於後殺來。孫策視之,正是龍小寶,心中大喜,未及呼喚,赤兔馬已至近前!

小寶翻身落馬,掄開“鬼神戟”,魏軍當者立死!小寶大呼:“吳侯可速乘吾馬,放馬向前,跳過橋去!”

孫策亦知赤兔馬乃天下第一神駿,當即換乘,卻見馬上並無轡韁,頓時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只聽小寶一聲大喝:“兔兔,衝啊!!”那馬猶如離弦之箭,一聲嘶鳴,如騰雲駕霧般飛過橋南!

孫策跳過橋南,如在夢中;急回首時,只見小寶一夫當關,曹兵寸步難進。只聞寶哥高喊道:“吳侯速往江邊自去,休要顧我!”

不待孫策出言,赤兔馬翻蹄亮掌,直奔江邊而去——卻是寶哥早已用心靈感應給“兔爺”下了指示。

孫策至江邊,徐盛、董襲駕舟相迎。孫策連人帶馬上船往江中而去。

凌操死命抵住張遼,太史慈、周泰回軍來救,不料卻被許褚從後殺來。李典回軍又截住廝殺,吳軍折了大半。凌操身中數槍,所領三百餘人,盡被殺死。

凌操捨命殺到小師橋邊,只見遍地皆是曹兵屍體,並無一個活人。只是橋已拆斷,不能飛過,只得繞河而走。

孫策在舟中望見,急令董襲調轉而回。眼看凌操已近河邊,忽見許褚疾馳而至,於馬上一箭正中凌操!孫策急得大叫,卻徒喚奈何。許褚瞬間已至凌操背後,一刀落下,將凌操斜肩帶背砍為兩段!

孫策心痛如絞,睚眥欲裂!董襲見凌操已死,便欲撥船急走,忽聞一聲怒吼,一人如大鳥般自許褚身後騰身飛起,兜頭一戟,如劈華山!

許褚猝不及防,惶急橫刀招架,只聞一聲巨響,許褚坐下健馬竟前蹄一軟,跪倒在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寶哥可是“九十級”的無雙猛將,這一下居高臨下,全力一擊,休說那並非頂級寶馬的良駒,即便是以許褚之勇力,匆忙之間,也是被震得兩膀發酸,雙手發麻!

眾軍士見戰無不勝的“虎侯”險些落馬,發一聲喊,蜂擁來救。小寶一擊得手,朗聲長笑,足尖點地,發力便往江邊奔去。至岸邊上船前,猶自回首大笑不止。

孫策急令催舟,得以渡回;太史慈與周泰亦是死命逃過河南。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張遼得勝回城,問軍士孫策何以越過小師橋。有步卒乃道:“是龍飛殺過重圍,拒住橋北,叫孫策乘赤兔馬一躍而過橋南。”

張遼又問:“龍飛無馬,又是如何走脫?”

答曰:“那龍某徒步而戰,搏殺數百人;吾等難當其勇,不得寸進。軍士盡皆膽寒,方有退意,忽見此人幾步奔至橋邊,竟如赤兔馬般飛越而過!吾等盡皆心驚膽戰,不敢置信。那龍飛在橋南見吾等未散,作勢欲回;士卒皆懼,盡皆潰逃。”言罷滿面羞愧,俯首請張遼治罪。

張遼與許褚等將面面相覷,半晌無語。許褚道:“吾為上將,亦難擋其鋒,教其走脫;汝等何罪之有?可自去歇息。”軍士拜謝而出。

這一仗魏軍雖然大勝,可張遼等大將卻被寶哥神威所震,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