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帝子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忠直之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八章 忠直之人

子嬰心中清楚,如此言語很有可能激怒秦王,最好的選擇便是,默默地討要一份豐厚的賞賜,不再管荊軻的死活。

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堅守,子嬰的靈魂雖然來自後世,說他迂腐也罷,子嬰也有自己絕不逾越的原則。

所以哪怕是因此獲罪,哪怕是最終也不能救下荊軻,他會嘗試一下,絕不會無動於衷。

秦王趙政,此刻臉色已經變得鐵青。

任誰都可以看得出秦王已經怒極,就連殿上的群臣此刻也有些戰戰兢兢,生怕秦王的怒火牽扯到自己。

“緣何由之?”趙政緊繃著臉,皺著眉頭一個字一個字的向著子嬰說道。

“臣在燕國之時,與荊軻已結為異姓兄弟。故哪怕君王責罰,臣亦如此言之!”子嬰跪著說道。

子嬰說完,趙政的臉色多了一絲的疑惑,子嬰知道秦王是在考慮自己既然和荊軻已經結拜為兄弟,為何不提前告知荊軻真相,故而繼續說道:

“臣聞之,昔桓齮逃往燕國,太子丹留之。燕之太傅鞠武諫之:‘連結一人之後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

臣不敢以私人之情,害家國之大事,故而未曾對荊軻言明。然國事已成,荊軻既為吾兄,吾不忍看其就戮。”

“汝不懼孤連你一起打入牢中?”趙政威脅到。

“子嬰聽憑君王處置,懇請王上留荊軻性命!”

子嬰的固執,顯然令秦王極為不滿,冷哼一聲衣袖一甩沒有理會子嬰的請求,大步離開了咸陽宮。

此時殿上的文武大臣們也對子嬰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很不理解子嬰的行徑。

不一會,便有一內官並兩名殿前侍衛一同來到子嬰面前。

“長安君得罪了,王上命我等將君上護送回府,不得王上詔令不得私自出府。”這內官對子嬰言道。

秦王此舉可以說是將自己軟禁。

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哪怕是因此歸罪,秦王將自己下獄子嬰也不後悔。

因為作為一個有擔當的人,有些事情你必須去做,哪怕頭破血流粉身碎骨。

隨波逐流固然輕鬆,但也會失去自己的信仰。

“啟稟王上,王翦大將軍求見。”趙高小心的向秦王稟報道。

趙政回寢宮不久,王翦便緊隨其後的求見。

不說滅趙一戰之時,子嬰對王翦有救命之恩,若是沒有子嬰及時馳援,王翦此時已是一抔黃土。

而且王翦對子嬰的才能亦是極為推崇,生怕秦王正在氣頭上,對子嬰懲戒過重。

“宣!”

王翦小心翼翼的進了秦王寢宮,施禮之後抬頭略一打量,秦王臉色可以說是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

“王老將軍所為何來?”趙政首先開口問道。

“長安君尚且年幼,老臣請王上暫息雷霆之怒,恕長安君失言之過。”王翦言道。

趙政聽完王翦的話語,站起身來在御案之前輕踱數步,出言問道:“王老將軍以為子嬰此子何如?”

王翦聽到秦王的問詢,雖然不明白趙政是何用意,但還是如實回道:“長安君可謂忠直之人!”

“何謂忠直之人?”

“所謂忠,長安君諸事以國事為重,無論此次出行燕國,還是之前滅趙一戰,可以見得長安君為國可無懼生死,足可謂忠。

所謂直,今日殿上長安君盡可不再言語,安然受君王之賞賜,然長安君未避與荊軻結拜之事,寧受責罰亦要為其求情,可謂直。

長安君於荊軻如是,於君王更是如此!”

王翦緩緩的將自己對子嬰的瞭解說了出來。

特別是最後一句點出,如今子嬰可以為了一個結拜兄弟,甘願受罰也要為其求情,若是對君王您恐怕會更甚之,絕對是可以信任之人。

王翦說完,抬頭看了看秦王,依然沒有看到秦王的臉色有何變化。

正在擔心之際,聽到趙政說道:“子嬰年幼,自是敲打一番,免其無所顧忌。”

王翦聽完大為詫異,聽秦王這話裡,對子嬰並沒有多少怪罪之意,只不過是要敲打一番而已,難道王上殿上的舉動都是故意而為?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秦王趙政本來就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可以說是愛憎分明。

對得罪他的人,絕對不會饒恕,就比如幼時在邯鄲受到欺辱,哪怕過去一二十年也會報復過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對自己有恩的人,也會盡力報答之。夏無且在荊軻行刺之時不過是用藥囊阻止荊軻的行動,也被秦王賜予了黃金二百溢,更何況是父子兩代人都對其忠心耿耿的子嬰了。

在這一點上,子嬰其實和趙政極為相似,趙政在子嬰身上也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恩怨分明,國事私事亦是分明,先公後私。

然而子嬰在殿上當眾忤逆自己的決定,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趙政自然不會對子嬰聽之任之,殿上的氣憤之舉也不過是做做樣子給眾位臣僚看得。

子嬰今日殿上的舉動,看似魯莽也陰差陽錯的讓秦王更加信任他。

荊軻的過往,今日之後必然會被詳細調查。子嬰當時在薊城市上與荊軻日日慷慨高歌,兄弟相稱。以秦國的訊息網路,也必然會查出來。

如果子嬰能夠泰然自如的將自己的兄弟送上斷頭臺,而無動於衷,這樣的人恐怕秦王也不敢重用。

既然會陰殺自己的結拜兄弟,那麼如果有更大的利益也一定會把自己這個伯父出賣掉。

然而子嬰今日的表現,可以說是讓趙政極為滿意。

國事為重,亦重私情。

為了國家大事,他可以隱瞞自己的身份,隨荊軻前來刺秦,國事達成之後,為了自己的結拜兄弟,他可以不顧個人安危生死為其求請。

為荊軻都可以這樣,為自己更不必說了。為國自己乃秦國君王,為私自己是子嬰的伯父,於國於私完全統一在一起了。

所以說雖然看上去子嬰惹得秦王怒火滔天,為了君王的顏面定然對子嬰也會有所懲戒,然而實際上秦王對子嬰的信任更加重了。

秦王的懲戒王令很快送達了了長安君府。

“長安君忤逆君王,禁足半載靜思己過!”僅僅是半年不允許出府,這個懲戒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不知王上可否有王令,處置荊軻?”子嬰悄然給來傳令的內侍手中塞了一片金珠問道。

這內侍口中說著不敢,然而迅速將金珠塞到了懷中回道:“王上僅是命有司嚴加看管荊軻,未曾言之如何處置!”

“沒有處置便是最好的訊息,至少荊軻的性命暫時保住了!”子嬰心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