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帝子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子有所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子有所為

古河作為始皇帝的貼身侍衛,他說的話可信度自然遠遠高於徐市。

古河說完,子嬰明顯的看到始皇帝的眼中泛發出了一種異樣的光彩,子嬰知道那是對長生的渴望。

這一刻恐怕是誰也阻止不了始皇帝尋找仙藥的的決心。

雖然子嬰明白,暴雨之後古河等人看到的應該僅僅是海市蜃樓而已,然而卻也無法向現今的人們解釋,說了恐怕也沒人信。

在現今人的理解中,海市蜃樓中的場景那就是仙人的居所,只不過凡俗之人難以登及而已。

“不知如何可登仙島,求取仙藥?”始皇帝這會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向著徐市拱了拱手詢問道。

見始皇帝向自己行禮,徐市趕忙一個箭步蹦到了一邊,誠惶誠恐的說道:“真人以天人之份,向老朽行禮吾實在是承受不起。

老朽出山本就欲為真人求取仙藥,以澤被蒼生。怎料出師未捷驚擾仙人。”

“徐仙師,為寡人求藥,怎會驚擾仙人?”嬴政聽了徐市的話語當下一驚。

若是惹怒了仙人,自己的仙藥還怎麼求來!

“天人所居之仙山,乃天下間一等一的潔淨之地。尋常俗人食五穀雜糧吞吐汙濁之氣,濁氣早已經深入骨髓,故而可遠觀而不可近前。

童男童女者元陽未破,周身尚有一絲先天之氣尚存,以三千童男童女為引,靠近仙山之時可以其體內先天之氣,引動仙山之雲氣,如此方可破雲而入。

而兵者,殺戮之士也,天下萬般戾氣於一身,先前以兵卒為引,雖得見仙山,然不可得門而入。

吾憂之,前日臨近仙山之時,兵戈器甚眾,會驚擾到仙人。”

徐市頗有些無奈的解釋道,一邊解釋還在臉上露出了一種十分不甘心的神情。

子嬰聽完,對這徐市都有些佩服,這信口胡謅的本事都快趕上自己了。

怪不得能在歷史上能忽悠的始皇帝讓他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出去尋找仙山。

不過徐市這一說,不管有意還是無意,自己這個先前阻止始皇帝派遣童男童女的人,恐怕受到的影響最大。

哪怕是始皇帝不說,心中也不可能沒有芥蒂。

“徐仙師先行前往行宮歇息,孤這就下令周邊郡縣進獻童男童女,待三千之數一齊,再勞煩仙師代為求取仙藥。”

始皇帝言道。

當下便命令琅琊郡守齊市,在闔郡之內徵發元陽未洩的童男童女,並下令周邊郡縣一併徵集。

讓一個方士直接住到了自己的行宮裡,也足以看出始皇帝這會對徐市是多麼的重視。

始皇帝的行宮之外,很快便搭起了一排排簡陋的茅屋,用以安置各地送來的童男童女。

每天都有來自各地的馬車將從父母的懷中強行抓來的童男童女送到這裡。

走過這一排的茅草屋,看到這一張張不過十一二歲的臉龐萎縮在茅屋之中,不斷的哭泣。

子嬰的心彷彿心扎一樣,這些孩子原本應該在父母的保護下無憂無慮的嬉戲,然而此刻卻要被迫去蒼茫大海上去尋找那飄渺虛無的仙藥。

為了湊齊這三千孩童,背後又有多少的家庭希望破滅。

如果在戰場之上,為了國家的興亡兩國相爭哪怕千萬人死在面前如今子嬰都可以泰然處之。

然而只是為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仙藥,就讓這麼多的家庭家破人亡,讓這麼多無辜的孩童去上那虛無縹緲的路程。

子嬰實在難以仍受。

雖然知道這一會,始皇帝已經被徐市這神棍迷昏了頭腦,一心想要湊齊三千童男童女,為自己尋求仙藥。

然而子嬰還是硬著頭皮,去拜見了始皇帝,進言不要輕信徐市這等方士。

然而子嬰的覲見換回的卻是一通呵責,這也是始皇帝第一次呵責子嬰。

為了自己長生不死的願望,看來始皇帝是鐵了心的一定要求取仙藥。

長生不死,一直是中國皇帝的心結,有了權傾四海的權力,肯定不甘心就這麼輕鬆放手。

除了少數人,絕大多數人在長生不死的誘惑面前,都忍不住想要嘗試一下。

中國歷史上,死於服用丹藥的皇帝不在少數,許多前期還是極其有作為的明君,如唐太宗等人最終都是死於各種丹藥。

至於派人尋訪仙人以求長生不死的就更加數不勝數了。

始皇帝雖然作為千古一帝,然而在這一方面,卻不能免俗,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嬴政明顯的感覺到身體不濟,對此便更加的迫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市的到來,於始皇帝而已無疑是一種希望,一種可以穩坐江山萬載的希望。

……

夜已深沉,然而子嬰在自己的居所中卻依然沒有睡著,挑亮油燈輕輕地撫摸著那把代表著鉅子權勢的墨子劍。

從某種程度上將,子嬰的思想與墨家的理念確實非常符合,他雖然身居高位,也可以為天下的一統屠戮萬千,然而卻始終無法做到像其餘人一樣視百姓為螻蟻。

這兩日一閉上眼,子嬰的眼前便會浮現那些沒有一絲生氣的孩童的眼睛。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理智雖然告訴子嬰這樣做有可能讓自己重生以來的一切佈置付之東流,而且有可能會把自己置於極其危險的境地,然而子嬰的良心卻告訴自己,必須得做些什麼。

把墨子劍藏好,子嬰拿起之前蓋聶送給自己的龍淵劍。

劍出鞘,依然寒光四溢,光耀九州。

“如天下有變,願持三尺龍淵,為蒼生守!”子嬰耳邊彷彿又想起了自己拜師之時,所許下的誓言。

“老師,此日之後,恐怕子嬰不能繼續執劍守護蒼生了。”子嬰心中感慨道。

在做決定之前,子嬰最為愧疚的便是自己的妻子,自己這一行,恐怕她們日後就得亡命天涯。

在下午的時候,子嬰已經打發三女帶著護衛和蕭何曹參二人,去往琅琊城中,採購胭脂水粉,臨行之前給了司馬菁菁一個錦囊,告訴他一定要到了琅琊再看。

這一會,想必幾人應該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