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帝子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帝陵之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三章 帝陵之謎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駑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這一段是前世司馬遷在《史記》對始皇陵墓的記載,在前世不子止子嬰,幾乎所有的國人對秦始皇陵可以說都是無比的好奇,然而出於保護等原因,始皇帝陵卻一直沒有發掘。

兩世為人的子嬰這一次可以說是第一次踏進始皇帝陵的範圍。

子嬰在前面緩緩行著,將作少府安及數位負責始皇帝陵具體修建工作的大匠在子嬰的身後伴著,隨時準備回應子嬰的提問。

一邊走著一邊問著,子嬰對始皇帝陵的情況也終於有了大致的瞭解。

前世讀史之時,讀到徵發整整70萬人修築一個陵墓,子嬰當年還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在網路上也有很多的人認為太史公的記載有些誇大其詞。

如今自己一詳細瞭解,子嬰這才知道,如此工程70萬人在始皇執政的這些年裡能夠築成,都是一個奇蹟。

這麼說吧,根據安的解釋,始皇帝陵完完全全是按照一座規模宏大的地下城池的規制去修建的,甚至比如今的咸陽宮殿群都絲毫不差。

整座帝陵仿咸陽城制也分為了內外成兩個區域,始皇帝的陵寢地宮便位於內城南部。

在內城區域與內外城之間,更是仿照秦都咸陽的形制修建了大量的宮殿樓宇,在地下更是同時有數百個陪葬坑在挖掘之中,其中就包括了在前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坑”

而如今兵馬俑坑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一個普通陪葬坑罷了。

更有一些比較重要的陪葬坑計劃陪葬的確是甲冑、兵刃、珠寶、玉石等名貴物資,更有珍禽坑、異獸坑乃至於殉馬坑、人殉坑等。

幾乎在如今能夠找到的所有,都會專門分門別類準備好以作為陪葬。

這麼天量的珍寶,可以說是整個秦國數代帝王的積攢,更有秦國移滅六國之後從六國王室國庫中搜刮來的珍寶。

看到這些子嬰甚至有種這是拿整個秦帝國去隨葬的感覺。

相較而言只不過是一些泥塑的兵馬俑坑,不過是極為普通的一樣物品罷了。

想想後世史書所記載的始皇帝陵的遭遇,子嬰不禁感慨如此多的財富隨之深埋地底,帶來的哪是另一個世界的安寧。

應該說是無窮無盡的紛擾才對。

子嬰若是沒記錯的話,後世單是有記載的以軍隊為單位的盜墓,始皇帝陵便遭遇了不下數次,至於盜墓賊那就更是無法計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外面的殉葬坑值錢的珍寶都已經被一波波的盜墓賊著斂了個乾淨。

只留下了一些石俑、石甲、殘破的青銅器等在盜墓賊看來根本不值錢的物品。

按照子嬰的想法,如此龐大的物資,自然是留下來應對日後可能出現的**為好。

哪怕是成功免除,這麼多的財富以及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最好是能夠運用於民生上。

百姓安,天下寧。中國勞動人民可以說是最為樸實的一類人,只要能夠吃飽飯,就絕不不會有別的心思。

若是把如此龐大的財富用於改善民生,對於穩定天下民心定然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若是天下百姓人人都有飯吃,人人能有衣穿,任是他人吆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破了嗓子。

又有誰會把腦袋別腰裡拋家棄口的,去造反呢?

想到這裡,子嬰突然想起了最先喊出這句話的陳勝和吳廣兩位。

這兩位如今應該只不過是平頭巴交普通百姓,要不要提前把隱患排除。

不過想了想子嬰還是強忍著放棄了這個十分誘人的想法。

若是秦政如此延續下去,陳勝吳廣不造反也定然會有張勝李廣的去揭竿而起。

這是根本無法避免的。

從本源上說,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不過是為求生罷了,根源還是秦帝國自己造成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雖然二人的舉動可謂驚天之舉,然而兩人的智謀、勇力實在是乏善可陳。

不過是一幫武裝起來的普通百姓罷了,沒用秦國的正規軍被章邯率領的一幫役夫、囚徒便滅了個乾淨。

不過是起了個帶頭作用罷了。

若是提前把這兩個人處理了,換成劉邦項梁那樣的狠人第一個振臂一揮,那平定的難度可就幾何基數增長了。

要知道那種情況下第一個振臂一揮的,定然會八方雲集的積累最多的力量。

想了想還是留著這兩個人吧……

……

走著走著子嬰像一個好奇寶寶一樣不斷地東問西問。

雖然秋風漸起,天氣已經慢慢轉涼,然而安的脊背上仍然除了一陣的冷汗。

實在是子嬰各個方面問的太詳細了,從物資價格問到土方構建,哪怕是役夫的生活都要問個一清二楚。

若不是自己剛才叫上了具體主持修建的幾個大匠一起陪同,自己這會還真是無法應對。

最讓安不可思議的是,在一些土木修建機關構成上子嬰甚至能夠和自己手下最精通的此術的大匠進行討論。

——最終的結果竟然是手下大匠俯首認輸。

看得出來自己手下這個原本心高氣傲的大匠,是敗得心服口服。

這讓安對子嬰的敬畏不由得又加深了幾分。

更是沒有膽量去糊弄子嬰。

走著走著,大半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子嬰對整個始皇帝陵的情況也有了個大致的瞭解。

誰曾想在現今生產力條件下區區一個帝陵的規模竟然能夠如此的巨大。

然而就在子嬰準備結束今天的行程,準備回返的時候,在監工的督促下忙忙碌碌運送石方的人群中,子嬰卻注意到令他十分奇怪的一幕。

在運送的人群之中竟然有一個看上去不過**歲的孩子。

因為力氣小的原因,監工的鞭子沒少向他的身上招呼,然而這孩子被鞭打之後卻只是一句痛呼都沒有喊出,只是用仇恨的目光看了看秦國的監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