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帝子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革

“舍此之外我大軍鎧甲等戰備也要儘快用此鐵材完成更替。”子嬰繼續命令道。

然而子嬰說完,一直對子嬰的任何命令都嚴格遵從的墨塵臉色卻是有些踟躕,沒有第一時間應下來。

子嬰也是當即發現了墨塵的猶豫。

“怎麼,有難度?”子嬰問道。

抬頭看了一眼子嬰,墨塵出了一口氣衝著子嬰說道:“鉅子有所不知,將鐵燒熔極為不易,若非我墨門有秘技在身,恐怕都很難如此為之。

哪怕有五千軍士相助,然而所出之精鐵量,除造劍與牽機弩之外,恐難以支援鎧甲等大批軍備的需求。”

“就因為這個?”子嬰輕聲問道。

墨塵等數名墨門大匠點了點頭。

要知道墨門的技術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獨步天下,哪怕之前精於鐵器冶煉的東方六國都,很難如同墨門這樣較為輕易的將生鐵重新融化為液體。

“帶我去看看。”子嬰吩咐道。

“鉅子請隨我來。”當下墨塵便俯身迎著子嬰向這融化鐵爐的處所而去。

而對墨門是如何鍛造出如此神兵的十分好奇的任囂自然是跟好奇寶寶一樣跟了過去。

到了地點,子嬰第一眼便發現了墨門能夠比之六國鍛造出更優良的鐵器和更加容易讓生鐵融化的原因之一。

因為在現場他竟然看到了大量的煤炭。

要知道用煤炭鍊鐵是到幾十年後的漢代才出現的法門,在先前的戰國時代,雖然東方六國也開始大規模使用鐵器,然而所用的材料卻多是熱量較低的木炭。而很顯然現在的墨門已經掌握了用煤炭鍊鐵的技術。

一路走著,墨塵也在隨時注意著子嬰臉上的表情,要知道用石涅鍊鐵可是墨門的一項創舉,一直是墨門不傳之秘。

然而他在子嬰的臉上卻是一直沒有看到多少驚訝的表情,子嬰始終面色木然的看著那一堆的石涅,而且甚至還略微有些不屑的表情掛在臉上。

此刻,墨塵自然不會認為子嬰對冶煉鐵材一竅不通,相反此刻在他的意識裡鉅子應該是掌握著極為高超的冶煉技藝。

如若不然又怎麼會輕而易舉的指導他們也冶煉出神兵利器。

“鉅子請看,我墨門歷代先師發現用石涅冶鐵可以更容易得到熔融之鐵液,而且將鍊鐵之爐升高亦可得同等之效。”墨塵衝著子嬰介紹到:“然而雖有秘法,力仍有未逮之時,將鐵熔融依然耗時巨大。”

說完不止墨塵,隨行而來的幾位墨門大匠都紛紛看向了子嬰的方向。

“秦王,可有方法快速將鐵熔融?”出聲詢問的是一直老老實實跟著的任囂:“若是有法可大規模打造此等神兵,有朝一日我大秦劍乃神兵、甲為堅甲、兵為猛虎,天下誰敢敵之!”

一想到日後幾十萬秦軍每個人都拿著如此神兵利器,身著堅不可摧的鎧甲的場景,任囂這為老將軍便不由得有些心潮澎湃。

子嬰向前走了數步,撿起一塊石涅衝著墨塵問道:“先前東方六國是用何物冶鐵?”

“炭(木炭)也。”

“炭何來之?”子嬰繼續問道。

“由木而得。”

聽完墨塵的回答,子嬰便笑著看向了手中的那一塊石涅(煤炭)。

看著子嬰的這一表情,在墨塵的腦海中彷彿突然間敞開了一間大門。

“木可得炭,火力更甚。難道石涅亦可如此得之它物?”

“是的,方法差不多,石涅得之名為焦炭,以其冶鐵火力更猛,將鐵熔融更是輕而易舉。“子嬰緊接著命令道:“取筆來。”

很快一塊布帛和毛筆便送到了子嬰的面前。

子嬰取過便在上面畫了起來。

不一會兩樣奇形怪狀的物品便出現在了這塊布帛之上。

若是有老一輩的現代人看到子嬰所畫的第一樣東西,應該會第一眼就認出,子嬰所畫的竟然土法煉焦的小焦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土法煉焦因其構造簡單投入少,曾在我國許多地方風行一時,然而這種方式煉焦卻是效率偏低,而且對環境的汙染有些嚴重慢慢消失。

子嬰也是在前世去一處山村穿越時偶然見到了當時留下的小焦爐,因為比較好奇當時便詢問了一下周邊村民這等小焦爐的用法。

雖然有些汙染,然而子嬰確是只記得此等方法,只能拿出來應應急了。

要知道焦炭對鋼鐵冶煉的作用可是顛覆性的,我國在南宋和明代才開始出現焦炭冶鐵,在西方一直到十八世紀才出現焦炭冶鐵,焦炭的使用極大推動了鋼鐵冶煉的進步。

除了小焦爐之外子嬰在布帛上同時畫了另一件小物什就簡單的多了,那便是——風箱。

這玩意,早些時候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備有,原理也很簡單,但是其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子嬰向墨塵介紹著這兩件物什,聽的墨塵一愣一愣的。

倒不是他懷疑子嬰說法的真偽,既然鉅子知道鍛造神兵的方法,就自然不會在這方面打趣他們。

鉅子既然這麼說了,這兩樣東西就一定有巨大的作用,他驚奇的是子嬰到底怎麼會掌握如此多的秘技!同樣是人為何鉅子會如此的優秀。

“依我所言,速速去辦吧,別的不說二三倍的出產是輕而易舉的!”子嬰介紹完了之後吩咐道。

“諾!”

……

子嬰離開之後,墨塵便馬不停蹄的按照子嬰的吩咐建造小焦爐,開始了土法煉焦的大業。

越郡本就出產優質的石涅,材料極為易得經過幾番失敗的嘗試,墨塵不多久便煉出了合格的焦炭。

在打造出大號的風箱之後,墨塵他們便迫不及待的用子嬰的方法進行了第一次熔融實驗。

看著和原來相比短短的時間便化為一灘液體鐵塊,墨塵和其餘的幾個墨門大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知道該首先說寫什麼。

“鉅子不會是墨子先師的轉世吧?”良久一個墨門大匠喃喃的說道。

……

回到了番禺城,子嬰再次投身到了南越大開發的熱土中去。

越郡那邊的冶鐵已經傳來好消息,優質鋼材的冶煉效率再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秦軍的換裝工作應該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子嬰的重心則更多地放在了南越的民生上,留守南越的幾十萬大軍,除了必要的屯田、操練之外,更多的時間則化為了築路工、修橋工、建築工,在子嬰的命令下全心全意的開始建設南越。

而南越人的人心亦是慢慢的向著秦國靠攏,畢竟如今的生活和以前藏在山林中,靠漁獵而生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這些國家概念都沒大形成的部落,子嬰的施政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是極為明顯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