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帝子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三章 神武天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四十三章 神武天皇

有著自己的想法的項羽最終沒有選擇子嬰給出的兩條路子,羞憤務必的他從一名侍衛的手中奪過一柄長劍便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項羽一死,楚國剩餘的殘餘勢力在秦軍的攻勢下立時土崩瓦解,至此崩亂五年之久的天下在三世皇帝子嬰的手中再次一統。

這一年是三世皇帝二元年。

此時雖然處於淮河沿線,然而空氣中的也已經夾雜了不少的寒意,此時已經到了秋末冬初。

然而就在所有的人沉浸在秦軍戰勝楚國,終於重新一統全國的喜慶中之時,一封從燕地而來的戰報帶著北地的寒意來到了垓下。

嚴格來說,這是一封大勝的喜報。

在之前匈奴雖然佔據了秦軍五座城池,秦軍戰損達七千之眾,然而死在城下的東胡人不下五萬之數。

在最後沮陽血戰之中,東胡人丟下了七八萬具屍體,而匈奴十萬精銳基本上在沮陽沒有逃出多少人。

燕地戰事,秦軍陣亡萬餘,而東胡人死了十多萬,匈奴的十萬精銳也經本上損失殆盡。

然而子嬰卻是知道這份戰果的是軍神李牧和五千秦軍士卒用烈火焚身的決絕換來的。

北方的草原終究是華夏民族的心腹大患啊!

子嬰緊緊的抓著這一份戰報看著北方想到。

……

雖然子嬰已經決定要解決草原之事,然而卻不急在這一時,馬上就是寒冷的冬季了,在這個尚沒有棉花的時代,在冬季北進草原作戰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當然子嬰也不是什麼都不做,隨著南地的平定,秦軍的主力在子嬰的排程下已經開始緩緩的向著北方移動。

根據戰報,冒頓已經是已經死在了沮陽城下,冒頓死了,匈奴的主力完了,草原的形式可想而知。

匈奴實力大損且群龍無首,已經被匈奴人征服的月氏和東胡人絕對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草原上牲畜上膘打草一般也是在秋季,然而這個秋季草原是是在和大秦的兩線戰爭中渡過。

若是戰事順利從大秦擄掠足夠的糧食這個冬天也無所謂,然而南下的匈奴人勇士卻是差不多全軍覆沒。

此時草原上不但牲畜沒有養肥更沒有積攢出足夠過冬的草料。

為了生存,哪怕是寒冷的冬季草原上的戰爭恐怕也少不了,等明年春暖花開,草原上部族實力耗損的差不多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大秦入住中原的時候了。

就在子嬰準備回返咸陽之時,一夥不速之客卻拖住了子嬰的腳步。

秦軍在攻佔了項羽的老巢會稽郡之後,意外的解救了一夥“外國友人”。

據其自稱他們是從樂浪海的另一邊而來的,前來向上國之主求助。

樂浪海的另一邊,子嬰第一反應便是扶桑,也就是如今的某島國,要知道子嬰可是一直以為當年徐市那小子帶著三千童男童女跑到了日本去了。

這件事子嬰一直沒忘。

如果這一隊使節是真的從扶桑過來的話,不正好可以瞭解下徐市究竟有沒有去了日本。

而且既然他們能夠順利到達中土,說不定這些人手中掌握著從中土到日本的海圖也說不定。

要知道日本來使在在漢代時便時有記載,《漢書·地誌》有載“樂浪海中有倭人……以歲時來獻”。可以見得當日本已經與漢代有了較為緊密的交流。

在這個時候雖然史書上沒有兩地交流的記載,然而卻也不能否認中土和扶桑就沒有聯絡,說不定來了就被剁了也不一定。

這幫人不就是秦軍從楚國的大牢裡救出來的,若是再晚一陣子說不定這些人也就去見他們大神去了。

子嬰當即命令將這一支隊伍送來垓下。

垓下距離會稽並不遠,五日後這一隊的“外國使節”便被帶到了子嬰的面前。

誠言,這幫人的形象也是讓子嬰大吃一驚,作為代表國家形象派出來的使節,長得倒是還可以,不過子嬰看到這些人第一反應便是這難道不是扶桑那邊來的,而是小人國來的。

這些使節的平均身高恐怕最多只有一米五左右,立在最前面的正使憑藉著將近一米六的身高已經是這一隊人裡當之無愧的“巨人”了。

“出雲國使臣叩見大秦皇帝陛下!”一見子嬰這一隊的使臣便直直的衝著子嬰行禮道。

讓子嬰驚訝的是這正使竟然說的是中土之語,雖然語調有些奇怪罷,不過仔細聽的話倒是可以聽得清楚。

而且顯然來的路上,一些禮儀包括對子嬰的稱呼秦軍將士應該是都跟這些人介紹了。

出雲國子嬰的記憶裡倒是有一丁點的印象,貌似這個國家是日本傳說中的一個古國。

如此到可以確認這些使臣是真的來自於日本。

“貴國遠居海外,貴使竟然能習得秦音,可否為朕解惑?”子嬰直接問道。

“回稟陛下,下臣之語乃是習自吾祖。”那使臣規規矩矩的解釋道:“周紀崩壞,諸侯混戰數百載,上國之民多有避禍海外者,其人自稱‘高民’,吾之先祖亦是於百餘年前渡海漂泊至出雲。

今扶桑百國,為王者亦多為高民後裔,且以習秦語為貴。”

聽完這使節的敘述,子嬰總算明白了過來,之前春秋戰國時期,諸國混戰一些過不下去的老百姓甚至卿大夫便渡海去海外逃難討生活,其中一部分便逃到了如今的日本。

和當地甚至沒有開化的土著相比,這些人自然掌握著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幾百年的發展中便慢慢的透過收攏土著形成了百餘個微型國家。

其中佔據統治地位的便是當年那些渡海的中原民眾,這個正使能夠長到接近一米六的身高,恐怕也是因為是那些最初的“高民”的後裔。

不過那些人和基數巨大的土著相比,畢竟是少數群體,估計再通婚上幾代人恐怕就都一樣高了。

“爾等來我大秦有何事?”子嬰繼續問道。

子嬰一說到這,這使節突然間神情激動了起來。

撲通一聲跪倒了地上,衝著子嬰說道:“下臣叩請上國皇帝救我出雲國,我出雲國願世世代代為大秦附庸!”

說著話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卷竹簡來,便要起身呈送給子嬰。

“止步!”守衛在一旁的侍衛持劍立時上前擋住了使節的前路。

劍已出鞘。

自從荊軻刺秦的事情發生之後,大秦侍衛對這些試圖接近皇帝的使節就有些敏感。

見到凶神惡煞般的秦軍侍衛持劍擋在自己的面前,這個使節頓時有些驚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子嬰見狀知道侍衛們也是忠於職守只得略一示意,一旁的宦官過去將使節手中的國書取來,遞給了子嬰。

子嬰開啟一看,內容和那使節說的差不多,無非就是出雲國受到了一夥實力極為雄厚的“高民”的攻打,希望能夠得到上國的援助,出雲國願意世世代代為上國的附庸。

一大夥“高民”正在攻打出雲國。從之前使節的敘述中子嬰已經知道了“高民”是扶桑對東渡的中原人的稱呼,一大夥“高民”的話難道是……

“那些高民是什麼根底你可清楚?”子嬰繼續問道。

那使節顯然還沒有從方才的震懾中回過神來,戰戰兢兢的回道:“回稟陛下,這些人根底我扶桑百國亦是不清楚,不過這些人十餘載之前從登陸扶桑時便有數千人,只不過大多數都是孩童。

剛開始還只是佔據了沿海的一小塊區域,不過這些年他帶去的孩童長成之後,便開始大規模擴張,扶桑百國近乎半數被其所滅。”

“那夥人的頭領是不是叫徐福?”使節說到這裡,子嬰大至少已經確認了那些東渡日本的人的身份,便打斷了使節的敘述問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陛下怎知?”子嬰突然說出了那支隊伍的身份,讓這使節頓時有些驚詫不已。

難道那支隊伍和眼前的大秦皇帝有所關係,那自己這一行前來豈不是羊入虎口。

“你只需要回答朕是不是?”子嬰繼續發問道。

聽到子嬰這句不含多少情緒的問話,那使節不敢隱瞞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是,那夥人的頭領據傳言名叫徐福,有搬山蹈海呼風喚雨之能,自稱自己是高天原的神明派來統治大地的天子,終歸會成為大地的皇者,所以他的手下都稱呼他為神武天皇。

他的軍隊號稱是要給扶桑百國帶來和平,所以自稱為大和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