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回舊時光1977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 我還需要你來教我種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一章 我還需要你來教我種地?

第二天一大早周永偉就把王繼明和張萍秋叫到會堂裡開會。

詳細的給王繼明講解了目前農村種植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

尤其對水稻的種植的技術強烈要求王繼明用科學的方式推動。

畢竟這地方種植水稻的方法太古老,雖說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古老的方式種植,但周永偉堅信,科學種植才是促進生產的動力。

周永偉畢竟不懂農業知識,所謂術業有專攻。

開完會後周永偉就繼續跟進學校的事,安排張秋萍帶著王繼明考察農田。

就這樣張秋萍和王繼明就成了朝夕相處的夥伴,也漸漸的相互了解了對方。

王繼明來到這個地方,第一時間給他的感覺就是絕望。

並不是他不能接受這樣的環境,而是替這裡的人民感到絕望。

沒有公路沒有電,更沒有平原地帶,這樣的高山地區很難發展農業。

人口密集,人多地少不說,沒有平地就大大的阻礙了推動科學種植的技術。

沒有平地,根本沒辦法機器提供農作,連拖拉機都沒辦法引進。

之前他去過很多地方的生產隊,但那些都是平原地帶,拖拉機犁田,水稻也可以科學種植。

但這地方沒那個條件,高山低谷,半山腰,著實不知道從何開始。

經過幾天的考察王繼明也淡定了下來,接受了眼前的事實,也就只能慢慢解決種植問題。

這天王繼明和張萍秋兩人來到田地裡,有個大叔在翻地。

王繼明和張萍秋走了過去,跟大叔打了個招呼。

“大叔在翻地呢,這塊地今年打算種什麼呀!”

張秋萍笑著問道,大叔也杵著鋤頭把看了一眼他倆。

“還能種啥呀!之前沒分地的時候種的是高粱,我打算今年種包穀。”

王繼明蹲下來仔細研究了一番土質,黑土質,也有很多小的碎石。

這幾天王繼明測量了海拔,也著重的瞭解了當地的氣候,這對於農業學來說是基本知識。

王繼明對著大叔說道。

“大叔,你這塊地很適合種花生,我建議你種花生,當然包穀也可以,都能種,但你要是想吃花生的話,我建議你種花生,這塊地非常非常適合花生。”

種植花生雖然對土質要求不高,但也不是隨便都能種,尤其鹽鹼地種不得,粘土地也不能種,沙壤土是種植花生最佳的地質。

大叔明顯有點不樂意,自己種了大半輩子的地還要被一個小夥子來指導,這不是丟臉丟到外婆家了嗎?

“小夥子你是哪來的,這地能不能種花生我能不知道嗎?還要你說啊!”

王繼明被懟的一臉懵逼,自己好心建議,怎麼還得罪了人,讓得他百思不解。

張秋萍只好站出來解圍,笑道。

“大叔,瞧你這話說的,他是從縣上來的農業專家,是來教我們科學種植的,你可不能這樣對待人家。”

大叔還是一臉不情願,怒道。

“我就沒聽說過一個愣頭小子給一個種了大半輩子地的人教怎麼種地,我們是沒有文化,但種地不需要別人來指點,你兩就到一邊玩去吧,別煩我了,我想種什麼就種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頑固的思想就是這般不講理,這話張秋萍哪能忍。

“大叔,你也知道自己沒文化呀!人家是有文化的,雖然不是農民,但人家比你更懂種地的知識。”

大叔也是來氣,看來今天得比比種地。

“這位同志,既然你很懂種地,那我考考你幾個問題可以嗎?”

王繼明想都沒想就回道,“可以!”

“你跟我說說看,水稻秧苗要經過多少道工序才能插秧?”

看著架勢王繼明不說道說道是過不去了,要不然這些人真就把自己當成了騙子。

“首先把谷種裝在麻袋裡澆上水浸泡幾天,等谷種冒出一丟丟芽尖來的時候就可以去秧田灑谷種了,灑上碳灰,蓋上薄膜,七八天左右就能長出來秧苗了,半個月左右就把薄膜去掉,差不多一個月就可以插秧了。”

王繼明輕描淡寫的給大叔講解了一下產秧苗的過程,雖然沒有仔細的解析,但總體也就這樣。

王繼明補充道。

“穀子到了秋天能不能大豐收,谷種是最關鍵的,並不是說留下來最飽滿的谷種就是好苗,品種和土質氣候適應度也是關鍵的一環,後面我會在這裡研究品種適應問題。”

這下大叔也被驚訝到了,也沒再懷疑王繼明是騙子了。

王繼明繼續說道。

“到了明年的雨季,如果我還在這裡,我會教你你們嫁接法,當然你們應該都沒聽說過什麼是嫁接。”

雖然嫁接法是古時候就有的,但這種落後的地方目前還沒有人嘗試過嫁接,甚至什麼是嫁接都沒聽說過。

“小夥子,嫁接是什麼意思呀?”

大叔好奇的問到,王繼明看著大叔開始認同了自己,也就認真的回道。

“嫁接就是把兩種品種結合在一起,比如把梨樹嫁接在核桃樹上,嫁接的果樹成果時間早,而且又大又甜。”

大叔聽的有點雲裡霧裡的,不過對這個嫁接倒是起了很大的樂趣。

“你的意思是說,只要嫁接了,結果後果子會比原來的大對嗎?”

“對咯對咯,就是這個意思,反正啊我後續會教你們嫁接法。”

大叔明顯態度轉變了許多,笑道。

“小夥子,那以後你得教我啊!”

王繼明爽快答道:“行,那大叔我們就先走了!”

“好!好好!”

隨後兩人就往對面的坡地上走去,王繼明一刻鍾也不敢怠慢自己的工作。

或許當兵讓他養成了這態度,他對待工作也是像當兵一樣的嚴格自己,追求完美!

張萍秋也是全心全意的配合著王繼明的工作,這段時間兩人算是成了朋友。

周永偉也算是輕鬆了不少,之前陳縣長雖然答應過周永偉派農業專家,但遲遲沒有派來。

如今派來了一個既能幹又有知識水平的這麼一位專家,周永偉做夢都能被笑醒。

一天一天的過去,這段時間學校也開始逐漸有了模樣,農田種植的知識也慢慢的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