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1978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七章 進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七章 進修

“我和澤亮覺得S縣的縣城是個不錯的地方,這裡雖然沒有鐵路,但是與L市才六十公裡,與省城一百六十公里,水電都很方便,最重要的是S縣今年會在縣城建一個工業園,我們可以在那裡挑一塊最好的地方。”李士成已經聽說宋巧鳳想讓大可電子公司把生產基地設在三塘鎮,他馬上和方澤亮統一了思想。

“方博士,你的意見也是這樣嗎?”宋巧鳳問道,她沒想到這兩位在C市沒有達成一致,到了S縣卻取得了同樣的意見。

“如果一定要在S縣找一個生產基地的話,我們認為縣城比三塘鎮要合適。”方澤亮說道。

“可是你們好像還沒去過三塘鎮,那裡什麼情況你們都不知道,怎麼就肯定不適合做我們的生產基地呢?”宋巧鳳問道,在來的路上她就覺察出李士成與方澤亮之間的明爭暗鬥,但是這才一個星期,他們兩個就能走到一起?她不相信,看來是剛才自己的意見讓他們組成了臨時聯盟。

“我們雖然在縣城,但是下面每個鄉鎮的情況也都瞭解了一些,三塘鎮雖然通火車,但是那裡畢竟只是一個普通的鄉鎮,再說,一旦生產基地建成,需要的相關配套設施在三塘鎮根本沒辦法解決。”李士成振振有詞的道。

“那好吧,既然你們不需要去三塘鎮,而我們的意見又不一致,那就各自向老闆彙報吧?”宋巧鳳說道,既然他們取得了一致的意見,那就只好如此。

“也行,出來也有一個星期了,老闆肯定等得著急,否則他還以為我們在這裡什麼事也沒幹呢。”方澤亮道,他認為S縣與C市相比起來,各種相關條件都差得很遠,不管是縣城也好、三塘鎮也好都不足以成為大可電子公司將來的基地,也許最好的地方不在H省,而是在廣東,那裡集中了大量的電子企業,各種電子配件齊全,如果大可電子公司建在那裡,生產成本將是最低的。

但是出乎意料,當王小明接到宋巧鳳的之後卻決定,把大可電子公司的生產基地放在王家村,王小明的意思與宋巧鳳想的一樣,大可電子公司生產的產品,成本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技術!至於配件成本只是其次。

VCD的技術只要專利保護期沒有過,那麼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生產,而在此期間,也許VCD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而所有的技術標準都將於大可公司來制定。一流的公司賣標準,二流的技術才賣技術,三流公司賣產品,王小明想讓自己的公司成為以後能賣標準的一流公司。

“什麼?真的要把生產基地設在三塘鎮?”

聽到這個訊息,李士成和方澤亮都不敢置信,雖然自己提交的報告上自己都同意把基地放在S縣的縣城,但是在後面他們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最好的地方是在廣東。

“當然,因為我們的產品不像其他電子企業那樣,我們是專利產品,需要的配件我們全部自己生產,至於原材料,我們拉一火車回來,夠我們生產半年的。”王小明說道,把生產基地放在王家村可以保證技術上的保密性,雖然申請了專利,但是仿製假冒偽劣產品在其他國家也許會沒有,但在我國嘛,誰也不敢保證。

“可是這樣的話我們的投資就大了。”李士萬道。

“投資大沒關係,我們把整條產業鏈全部抓在手裡,從設計到研發,從生產到銷售,我們全部抓在手裡。雖然三塘鎮有一定的劣勢,但是我們的生產基地放在那裡可以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資兩個億的企業在廣東隨處可見,但是在S縣,這絕對是巨無霸企業,更何況我是S縣的人,如果能為家鄉的經濟建設貢獻我的力量,那我是非常願意的。”王小明說道。

“什麼,你是S縣人?!”李士成和方澤亮異口同聲的說道。

“對,我就是王家村人。”王小明說道。

“怪不得。”李士萬道,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一切都說得通了,可笑自己跟方澤亮連這個情況都沒有瞭解,就在那裡說什麼要把生產基地放在廣東,就算在S縣也要在縣城。

“你們去了S縣難道不知道?”王小明說道,他以為他們應該是知道的。

“這件事怪我沒有說清楚,當時我以為你們已經知道了?所以也就沒有跟你們說明。”宋巧鳳說道。

“我們……”李士成和方澤亮只能吃啞巴虧。

也正是因為如此,宋巧鳳就擔任了大可電子公司的代理總經理,而李士成和方澤亮則同為副總。

“你們現在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當任命下達之後,王小明把他們三個叫到自己的房間。

“中層管理幹部的招聘是吧?”李士成問道。

“現在這事已經在做,我看生產基地的廠址才是最重要的,雖然已經確定好了是王家村,但是要想形成生產能力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方澤亮說道。

“宋總,你也說說看。”王小明說道。

“現在招聘人員、建設廠房都很重要,但是我想王董應該還會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我們去做。”宋巧鳳說道,如果僅僅是這兩件事,她相信王小明沒必要專門把三人叫來,因為這兩件事已經早就決定,有了計劃,現在他沒必要再來重複一次。

“沒錯,我招聘的事你們三個人要快點決定,我們可以挑選的人員非常多,在電視和報上的招聘廣告讓我們每天都能接到成百上千封求職信,而以後公司所有的管理人員以及儲備幹部都必須準備充足,將來的競爭除了產品就是技術,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才,因為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才。至於廠房建設,我們只要聯絡好生產裝置就行,至於具體的建設,就由大可公司其他的人員去負責就成,這樣的人你們可以從應聘人員中挑選。我相信,最多半年,我們的電子公司就能正式生產成品,而廠房建設以及裝置到位,三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所以你們還有三個月到半年的準備時間,我想利用這段時間讓你們去充充電。”王小明說道。

“充電?”

“對,我已經和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聯絡好了,你們將在那裡學習三個月,三個月之後進行在職培訓,三年之後才能畢業。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在實踐中結合所學到的知識,理論聯繫實際,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王小明說道。

“王董你說的是MBA吧?”李士成說道。

“沒錯,這次的機會難得,本來我想讓你們脫產學習,但是公司還沒成立,一切需要從頭開始,千頭萬緒,等到以後公司進入正軌之後,你們每人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去學習。”王小明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MBA學位是一種注重複合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學位,是能力培養重於知識傳授的學位。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技巧和思維的培養重於理論分析能力。它要求其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管理經驗(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等)。

MBA是培養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需要的務實型、複合型和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MBA教育最重要的特點是實用性,不重在灌輸知識,而在於決策及實用管理技能的訓練。因此其課程因各個國家、各個大學而不同。且內容經常在不斷的補充更新,從而能更確切地配合學生以及當今企業機構的需要,在教育中除了幫助學員建立全面的知識結構外,還透過商業案例分析、實戰觀摩、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培養學生操作技巧。

所以,,MBA帶給他們的最大的收穫是帶給他們一種對新事物的啟發、思考能力並開闊視野,使他們對以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產生了新的看法和理解;MBA的課堂使他們接受了知識與技能,個性與心理、現實與願望等方面的挑戰;同時使他們變得更具實力,對未來的事業與職位有了更高的目標。

王小明之所以不選擇國內的大學而告訴香港中文大學,這是因為MBA並沒有固定的學習教材,而在企業管理上,香港比國內至少要先進五十年。所以選擇香港可以讓他們得到更好的學習。

“那我們什麼時候出發?”這樣的學習機會確實難得,不管是宋巧鳳和李士成還是方澤亮都知道參加MBA學習之後自己的身價,在國內,上一場MBA的課程有時甚至需要幾千甚至幾萬人民幣,而就算是這樣,很多人還是趨之若鶩,因為一旦拿到那張MBA的文憑,身價都將暴漲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他們三個都沒想到王小明竟然第一件讓他們去做的事就是學習,而且還是在香港學習,要知道現在香港還沒有迴歸,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所以這次的機會愈加顯得珍貴。(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