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1978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10月7日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10月7日第二更)

就這樣溜溜幹了三天,總算是把地裡的晚稻都收上來了,脫完粒在曬穀場晾曬。

今年的老天爺真的很給面子,曬稻穀的日子一滴雨都沒有下,而且每天都陽光明媚。

等稻穀曬乾了又到了分糧的時候,這次付春華家裡分得的糧食更多,還是趙鐵牛和付永福兩個幫著挑回去的,只看得隔壁一家子眼睛都直了,這次卻是懂味地沒有多說什麼。

這次收晚稻,趙鐵軍可沒像郝隊長那樣對他們家放任不管,不下地的就不算工分。

這一次他們也是全家出動了,只是像王濃梅那樣的好長時間沒有下地了,算是累了個四仰八叉吧!

他們家因為付春華家一直跟趙鐵軍不對付,所以再想像原來那樣不出工不出力還要拿大頭是不可能了。

付春華就不用想那麼多了,她和李舒蓉、付永瑜兩個看著穀倉裡比平日多二分之一的糧食,開心得不得了。

做棉衣的大工程因為這秋收又耽誤了一段時間,白天下地做高強度的劇烈運動,到了晚上三個人都有些摸不到床的感覺了。

秋收完事沒幾天,徐晉盛還是照舊送了一擔糧食過來,李舒蓉這回想客氣地拒絕,付春華卻想這麼遠挑過來的,再讓挑回去,有些不好,這回收下就是。

吃過午飯後,她單獨送徐晉盛出去,偷偷地塞了一包奶皮子和一包奶豆腐給他。

這是她將空間裡的牛奶和羊奶按照網上教的方法做的,這種東西能儲存時間長又有營養,老年人吃最好了。

如果給新鮮的牛羊奶,一來怕他們問從哪裡來的,說不清楚,二來他們也不好儲存,畢竟這奶皮子和奶豆腐都能最大程度地將營養留住。

徐晉盛擺手:“你、你吃!”

付春華硬塞到他的籮筐裡:“大嘎嘎,我這裡還有,這是專門給您的,您這歲數越來越大,吃些奶製品,對身體好。就別跟我客氣,您把身體養得棒棒的,以後等我長大了、掙錢了再給你買比這更好吃的。”

徐晉盛聽得外孫女這樣說,心裡有些酸酸漲漲的感覺,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付春華又接著叮囑道:“大嘎嘎,以後就不用給我們這邊送糧食來了,我媽您大閨女說明年下半年就接我回省城。我婆婆沒了我拖後腿,肯定用不上您送糧食。有這糧食,您留著自己吃,也省得我小嘎嘎總是說您。”

徐晉盛心裡更是酸楚不已,自己的外孫女多貼心啊,知道自己的難處,盡心盡力地維護自己。他就不明白老伴了,為什麼就不喜歡女孩子呢,雖說男孩子也好,可哪有他這外孫女會體貼人。

付春華又絮絮叨叨地說了半天話,最後說了過年爸爸媽媽回來就一起去給大嘎嘎拜年,這才放了他一人回去。

鳳頭村的秋天,一般很少下雨,這從九月底開始到十月底就沒有下過一滴雨。

秋收很是順利地過去了,付春華和付永瑜兩個休息了幾天,等精神頭緩過來又開始做棉衣了。

付春強這段時間蔫頭耷腦的,不再對付春華摔摔打打的了,只是徹底的無視,好似根本看不見付春華一般。

付春華也不搭理他,反正她有的是人玩,白天在學校有花小丫,上學、放學的路上有趙虎和李同生,回到家裡還要投入到做棉衣的大業中去,她還真是過得蠻充實的。

如今她在鄉下的生活過得是如魚得水的,哪裡還有精神頭去關注他的一舉一動了。

就是鄒金枝長了個毛病,若是碰到付春華家裡三個中的任何一個從他們家門前過的時候,她只要碰到了,總是會使出摔門、指桑罵槐等手段給她們添堵。

付春華開始的時候還不想跟她起正面衝突,可她越來越過分,那日晚上,她正好一人從隔壁過的時候,鄒金枝居然突然開門往她身上就潑了一盆水。

付春華在她開門的時候就時刻警覺著的,見她手裡端著盆,立馬就閃進了空間。

鄒金枝是從門縫裡看著她過來了,才端水出來的,等她衝著付春華的人影潑完了水想看看自己的戰鬥成果,卻是嚇得她屁滾尿流了。

原來黑漆漆的門外,一個人影也沒有,她直覺以為自己遇到了鬼。她呼天喊地地往院內跑去,驚得她家全都跑出來了。

付春華本想再教訓一下她,沒想到她這一下跑得飛快,好似後面有鬼攆她一般。聽得院內嘈雜聲響起,這一下才醒悟過來,這老太婆以為自己是鬼。

心裡覺得好笑,可又不想放過這樣嚇她的時機,趕緊一溜煙地回了自己家院子。

等鄒金枝帶著家裡人拿著手電出來,哪裡還有什麼人影,眾人都覺得是鄒金枝看錯了,只有鄒金枝清清楚楚地記得是看著付春華一人從趙家那邊走過來的。

她只覺得自己剛才莫不是碰到了狐仙或是鬼怪了,怎麼會一盆水澆過去,卻沒了人影。

從那日起,鄒金枝就坐下了病,整日裡胡思亂想,昏昏沉沉的,到後來都臥床不起了。

付春華知道了,面上雖沒什麼表情,可直覺得這就是作惡太多的後果,一個字“該”。

鄒金枝更可笑,足足在床上躺了一個月才算好了,可從那以後她對付春華是能躲就躲,實在不想再想起那天晚上的情形了。

對這個情況,付春華覺得耳邊清靜不少,也算是意外收穫了,

這日到了週末,付春華休息,付永瑜就領著付春華,又邀了付春玉和李同燕兩個上山上耙些樅樹枝和摘野果子回來,李同燕要去外婆家,沒有同行。

這乾枯的樅樹枝和樹針是最好的引火材料,每年都要去山上的樅樹下拿耙犁耙些回來,這東西只有秋天有,雖然樅樹是四季常青的,卻只有秋天的時候會有些枯枝落下。

她們三人是付春玉手腳麻利地走在前面,付永瑜則拉著付春華的小手走在後面。

秋天的山林給大家的感覺很有層次感,有常綠樹還是綠油油的一片,有的葉子正在慢慢變黃,還有的葉子則在慢慢變紅,越往高處的葉子越紅。

雖沒有夏天那樣鬱鬱蔥蔥,又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那樣好看,可這個時候的樹葉美啊,還有各種顏色野果子可以讓大家品嚐。

付春華也記得前世的時候,跟著姑姑和堂姐去後山耙樅樹枝。

到了秋天的後山,山上的野果子是村裡孩子們的最愛,什麼毛果兒、柿子、泡子、栗子、野琵琶、臘果、棠梨子、木瓜子、飯消扭、雞爪梨,好多好吃的野果子,每個孩子都要吃一個肚歪才回家,回家經常連飯也不用吃。

有好些野果子,付春華也就只記得名字,這會子跟在付永瑜和付春玉身後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般,見啥都新鮮。

原來毛果兒是獼猴桃,原來泡子是柚子,這名字都讓他們給取歪了,自己難怪不知道。

不過這野生的獼猴桃味道好好哦,根本不是原來市場買的那種跟土豆一樣的東西,那東西啥味兒也沒有。

可這個時候,付春華吃在嘴裡的毛果兒,那味道賽過紐西蘭的奇異果(當然那個玩意兒也是獼猴桃,還是從中國流傳過去,只是人家比國人會種,到後來味道賽過中國本土的了)。

付春華這次長了個心眼,見到空間裡沒有的野果兒就將果實扔幾個進了空間,等自己有時間再把這些種上,以後就是隨時都有的吃了。

這一路上三個人吃個不停,付春華也不覺得累了,三人一人背了個揹簍,只等著下山背得多多的下去。

付春華的揹簍是徐晉盛特地編的一個比平常的揹簍小一些的,正好合適她現在背,這可是鳳頭村獨一份,所以付春華揹著出來還特別得意。

幾人吃得差不多了,就找到一片樅樹林,付永瑜和付春玉兩個要進去耙樅樹枝了,付春華就想四處轉轉,付永瑜再三叮囑:“不能走遠了,等會我一叫你就要答應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付春華連連點頭應下,付永瑜和付春玉兩個這才往裡面走。

其實付春華不是想去四處亂轉,而是看到這麼多的野果子,就想到自己空間裡的那些水果了,空間裡水果的味道更好,也更有營養,只是一直沒找到藉口拿出來,這回乾脆就趁著這個機會拿一些出來。

付春華稍微走遠了一些,就在一棵樹後閃進了空間,先是將剛剛扔了一地的野果兒拿了一個盆裝好,放到了一樓的儲藏室裡,這樣就能保鮮了,不怕時間長就壞了,等有時間再去樹林裡種下。

收好東西,她就揹著揹簍到了那片樹林,榴蓮、木瓜、葡萄、大紅棗、石榴、蘋果、梨、火龍果、芒果、哈密瓜、楊梅的摘了一大堆。

最後犯難了,這麼多的東西她弄出去,自己也背不動啊!轉念一想,對了,用意念先將好拿的弄出空間,三個人一起背下山去吧!

她這麼一想,就挑了木瓜、榴蓮、蘋果、火龍果、芒果、哈密瓜這些經擱又好拿的水果,自己先閃出空間,從那棵樹後面轉了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