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都市藏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大黃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大黃魚

虎頭魚最近賣的不錯,通體紅色的虎頭魚韓孔雀並不陌生,在孔雀島待了一些日子的韓孔雀,經常去海鮮大排檔,自然對虎頭魚也很熟悉,這種魚肉質緊實,加豆腐,紅燒就很鮮。

跟大閘蟹一樣,10月中下旬的鯧魚更肥美,很多漁民都愛吃虎頭魚,所以在農貿市場,虎頭魚是最難進到貨的,也是最早被主婦們搶光的品種。

虎頭魚跟黃魚一樣,都是野生的,價格也差不多,個頭不大,很多人一開始不知道這個魚的燒法,其實味道很鮮,可以紅燒,也可以跟鯽魚一樣做豆腐湯。

吃過幾次,韓孔雀知道,做紅燒豆腐魚有個竅門,稍微放一醋來提鮮,味道會更好。

“算來算去,還是捕撈大黃魚最上算,就算五百元一斤,差不多是八十美元每斤了。”韓孔雀看著探魚器,

大黃魚又稱“黃花魚”、“黃瓜魚”,其肉質鮮嫩、蛋白質高、膽固醇低,又披著一身“黃金衣”,寓意吉祥,因而成為餐桌常客。

現在國內市場上,野生的已幾乎絕跡,市場上賣的基本是天然養殖的,所以國外進口的大黃℃℃℃℃,m.↙.co△m魚銷量是最好,也就是中秋、春節前後,國人都喜歡上一道黃瓜魚,在國內一天至少可以賣個六七十噸。

看到這個價格,市場又那麼大,韓孔雀立即心動了,如果捕撈個幾萬斤,那就是幾十萬美元啊!稍微多,就是上百萬美元。

這樣算來,捕撈大黃魚的收穫,絕對不比捕撈鮑魚差。

當然,大黃魚的魚群也不是那麼好找的。相比廣袤的海洋,海中的魚群是極少數,而在這極少數當中,又只有及其少數的魚群是大黃魚魚群。

所以想要在海洋之中追蹤到大黃魚魚群,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要不然。所有漁業公司都該發財了。

既然計劃捕撈大黃魚,就要好好計劃一下,大黃花魚是六十米以上的中上層魚類,如果運氣足夠好,韓孔雀就有可能在海中三十米以內,發現大黃魚魚群。

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之內,韓孔雀不停的用自己的感知,結合探魚器,尋找大黃魚魚群。

如果單純的使用探魚器。找到魚群是肯定的,但怎麼確定是大黃魚魚群就沒辦法了,所以韓孔雀還得利用感知神通來親自檢視。

當然,如果這裡有模擬魚,直接把這些間諜魚放進海洋之中,那麼什麼樣的魚類,韓孔雀都能夠找到,這也是孔雀島漁業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在這裡。韓孔雀卻沒有任何幫助,所以他只能利用漁船上的探魚器。

拖網漁船上有探魚器。所以韓孔雀的效率很高,只要探魚器發出警報,韓孔雀就可以放出感知,感知一下水下是不是大黃魚魚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經歷了幾十次失敗,這一次韓孔雀終於觀察到了大黃魚魚群。

不得不,這片海域的海產十分豐富。就連數量及其的大黃魚群,在這裡也不算罕見。

有了第一次發現,韓孔雀很快就再次有了發現,這只能證明,這裡確實的很好的漁場。

在標記下第三個大黃魚魚群的遊動方向和速度之後。韓孔雀控制拖網漁船,停留在一片海域當中,靜靜的等待天黑。

在海上遊蕩了一天,韓孔雀也累了,特別是不停的使用神通,讓他精神及其疲倦。

睡了一覺,等到月黑風高,韓孔雀起來,此時的氣溫已經降至4c,海風刮在臉上硌得生疼,這個時候,韓孔雀再次啟動漁船,突突的馬達聲迴盪在海平面。

韓孔雀全程將頭伸出窗外,心翼翼地觀察著海面:“今晚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正是捕撈大黃魚的好時機。”

韓孔雀想要捕撈大黃魚,可是做足了功課的,大黃魚體內含有一種黃色色素,該色素見光會被分解,因此起捕大黃魚必須在晚上。

白天捕撈的話,大黃魚周身褪呈白色,就不受人待見了。

每年夏季前後,大黃魚在叢集產卵時會發出叫聲,雌魚的叫聲較低,同煤氣燈時發出的哧哧聲相似,雄魚的叫聲較高,像夏夜池塘裡的蛙鳴。

在木帆船生產時,漁民都把耳朵貼在船板上聆聽叫聲,判斷魚群的大和密集程度,以及魚群的深淺,進行捕撈。

韓孔雀的感知敏銳,他也想要聽聽,這片海域是不是有大黃魚魚群經過。

漁船行駛了0分鐘,探魚器上終於發現了魚群,這個是韓孔雀白天早就觀察好的,這片海域經常出沒的大型魚群,就是黃花魚群。

看到迎面撞上魚群,韓孔雀按照早就規劃好的動作,開始操控漁船。

一個人捕魚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現代化的先進拖網漁船,讓這一切變得也不是不可能。

韓孔雀早有計劃,所以他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現在魚群追蹤到了,接下來就看他對拖網漁船的操作了。

韓孔雀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所以這一切對他來都不是問題。

圍繞著魚群轉悠了幾圈,大體計算了一下這個大黃魚魚群的大、密度,還有遊動方向。

韓孔雀計算好了該怎麼捕撈,從哪個方向下網,從哪個方向撈起,最後怎麼處理。

等一一理清楚了,韓孔雀才開始下網、撈、起、收、拖、提、抬、倒,一系列緊湊的完成大黃魚的捕撈作業。

看著甲板上無數的黃花魚,就算韓孔雀見慣了密集的魚群,此時也高興的笑不攏嘴。

按照既定的方案,把這一網大黃魚,分別倒進甲板上的水槽之中。

韓孔雀站在三四米長、五六十釐米寬的水槽兩側,將早就準備好的空筐,投入水槽中,用力撈魚,接著將筐一齊拉出水面,收緊網口,順著水槽將滿筐的魚往船沿拖。

這邊有傳送帶,韓孔雀直接將魚倒進傳送帶,接著開始分揀。

瞎眼的不要,肚子大的不要,畸形的不要,當然,太的也不要。

一邊分揀,一邊把不要的直接扔進海里,留在傳送帶上的大黃魚,直接輸送進冷庫,進行快速冰凍。

這批大黃魚質量很好,由於是天然野生的,所以質量差的,一般活不到現在,所以那種畸形的,瞎眼很少見,他挑選出來的,大部分是肚子大的,這樣的買不上價格,還不如放歸大海。

韓孔雀有的是力氣,他不停的將一整筐的魚,提到半米高的甲板上,接著倒入傳輸帶,接著開始分揀。

現在船上只有韓孔雀一個人,所以他只能自己做,如果甲板上有著四五名幫手,那就可以更加快捷的處理這些大黃花。

一般捕撈上來了漁獲,最先的是稱重,兩個拎著用竹筒特製的木秤,提筐上秤,另兩個在秤前負責對秤報數。

就這樣一邊記錄每框的重量,一邊將秤好的魚筐,直接往艙底提前擺好的泡沫箱子倒,倒入冰塊,直接封箱。

整個流程不到分鐘就完成了,但韓孔雀明顯不能做到,所以他只能在傳輸帶上簡單的分揀一下,就直接入庫。

大黃魚一出海面就會缺氧,很快就會死亡,因此,必須得儘快處理,才能保證它的肉質和鮮度達到最佳。

如果是熟練的漁漢子,1個時至少可以封裝10噸的大黃魚。

韓孔雀雖然不熟練,但他捕撈的這批大黃魚質量好,殘次品很少,所以處理起來的速度也不慢,但就算這樣,他忙碌了一個多時,才處理完一網的收穫。

這一個多時之中,韓孔雀處理了一百多筐黃花魚,其中有一些雜魚,也有一些太的和品相不好的。

除了這些,還剩下七八十筐的數量,而每一筐的重量都在四五十斤,所以,只是這麼一網,韓孔雀就收穫了四千斤大黃花魚。

按照每斤八十美元計算,這就是三十二萬美元的收穫。

當然,市場價跟他的上岸價肯定是不同的,但再怎麼不同,他這一網也有上百萬人民幣的收穫。

“聽現在國內已經不從印尼進口大黃魚了,不知道只是不進口養殖大黃魚,還是連野生的也不進口了。”韓孔雀把頭伸出船外,仔細聽著海面的動靜。

現在離天亮還有五六個時,韓孔雀還想在下幾網,這樣一晚上的收穫就大了。

開著船,一邊休息一邊按照今天白天繪製的洋流圖,推斷著大黃花魚魚群可能的位置。

這一,其實一些大型漁船都能夠做到,而且人家做的更好,經驗也更加豐富。

但凡是世界性的大漁場,多分佈於近海大陸架,都具備一定的形成條件,大陸架地區海水淺,水中陽光充足,海洋浮游生物生長旺盛,吸引魚類。

多有洋流作用影響,如寒暖流交匯形成的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上升流造成的秘魯漁場、本格拉漁場等.

沿岸有河流徑流注入,帶來大量營養物質,促進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長,吸引魚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