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共生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實地勘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實地勘察

陸紀堯看她把任務仔仔細細看了幾個來回,還查了一堆相關新聞,以為她是第一次做任務有些緊張,“你不要擔心,這類任務我以前接到過類似的,如果沒猜錯,應該是以前的清夢者遺留問題之一。”

“怎麼說?”

“我之前告訴過你,沒有透過集訓的人會交給清夢者破壞、重新編造記憶。

清夢者破壞短期記憶,其實是使用了一種酶,這種酶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使異能沉寂。

在清除記憶之後,又透過催眠、誘導、心理暗示等方式,偽造一段時間以來的記憶。這樣一個異能者就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清夢者的五感強化,又多數是心理學專業,對人情緒的把控更為得心應手,清夢過程說起來複雜,對他們而言並不難。

說回這些變回普通人的異能者,異能沉寂後不代表完全消失,有將近八分之一的人又再度覺醒,但他們失去了相關記憶,機緣巧合之下可能無意識中就使用了異能,甚至異能暴動,導致出現異常現象。

當年動盪時期,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加上檔案館失火過一次,所以沒辦法把當年接受過清夢的人找出來一一監視。

因此現在有許多這方面的遺留問題,處理這些問題也是我們的工作之一。”

“那清夢者的這個弊端現在有解決方案了嗎?”

“還沒有,上面的人一直扯皮。

一部分認為重新覺醒的機率不大,造成事故的不多,等事情發生後,交給年輕一代異能者去處理再建立個檔案補充記錄就可以了;另一部分認為可以改變一下對集訓未透過人員的處理方式,合理安排弱異能者,不用修改他們的記憶,也沒有必要清除異能,讓他們保留異能在適當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也不錯。

然後反對的人就說這樣不利於社會穩定,萬一異能者變壞,會造成的後果我們承擔不起,另一邊又反駁說好好進行思想教育,規範管理,即使有異能者作惡,也不會比這種不停埋地雷的處理方式好。

目前清夢研究小組在攻克清除記憶的酶不能長效壓制異能的課題,還有對於處理這些重覺醒的人的方案也很模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二次清夢會造成記憶受損過重,對大腦的傷害過大,就算暫時沒什麼症狀,往往幾年內就會有阿茲海默症之類的問題。

重覺醒的人異能往往會比較強,但這是以過度刺激異能核心區域為代價的,不當使用異能會導致壽命縮短。

唉,反正特別麻煩。”

“那你認為這次任務就是有異能者重覺醒?”

“嗯,我估計就是某個異能者重覺醒了吧,然後不自知地使用了異能,加速了地下水的流失和涵管老化,也就加速了地陷。理論上來說,水系可能性最大,土系和金系也有可能。”

林語林還以為是個特別難的任務,沒想到陸紀堯一個人大概就能解決。

仔細想想,其實她對陸紀堯的瞭解僅限於召喚鹹魚、睡著了也很警惕、背景深厚、廚藝上佳、顏值能打,都很表面,對他真正的實力所知很少。

而陸紀堯對她的瞭解可多多了,作為搭檔,還真是有點不公平。

“你的異能......除了召喚鹹魚,應該還有別的吧?”

“........嗯,不過你現在級別不夠,按照規定我現在還不能告訴你。”

陸紀堯沒想到她會突然轉到這個話題上,但他確實有自己不能說的理由。

他的檔案屬於比較機密的檔案,資歷級別不夠沒有許可權檢視。

“不過你放心,執行任務過程中不得已在同事面前顯露出來的不算洩密。找個機會給你看看。”陸紀堯擠擠眼,暗示道。

“那好吧,我對這次的任務真是充滿期待。”林語林點點頭,這種鑽規則漏洞的行為必須配合。

一路無話,到達陽城的時候已經凌晨,幸好陸紀堯就近預定了機場酒店。

第二日早晨,他們便出發去最近發生地陷的豎崗街道瞭解情況。

街道辦主任把他們帶去現場,地陷現場還未進行修整復原,等他們勘察過後就要進行修復工程。

此次事件因為傷亡最為嚴重,所以陸紀堯和林語林名義上是以城市規劃調查專員身份派下來的,主任一路介紹相關情況,頗為客氣。

地陷現場,一個直徑約五米,深四米的大坑中,涵管斷裂破碎,偶爾露出一塊混凝土,汙水積留散發出不太好聞的味道。

據主任介紹,那幾名傷者是深夜加班後,最後幾個出了廠房結伴回家,然後就碰上了地陷,在摔下去的過程中被碎落的混凝土碎塊砸到,有兩人當時就暈了過去。

幸好其中一名沒被砸到頭的工人手機沒摔壞,順利地報警還叫了救護車,不然等到第二日早晨工人上班,估計就涼了。

萬幸地陷地處較偏遠的工業區,發生時間也晚,否則難保會有更多人掉下去。

陸紀堯戴著手套,細細檢視碎落的混凝土塊,鋼筋腐蝕得嚴重但依然能看出來,是正常的汙水腐蝕,而不是消失或變形,可以排除是金系異能者。

混凝土碎裂不規則,周邊土石中依然有不少人行道旁綠化植物的樹根,也沒有異常,不是土系。

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水系異能者。

林語林拿著個手機大小的儀器四處走動,正是長得和老年機一模一樣的異能波動探測器。探測器上顯示的數字沒有變化,依然是醒目的零。

陸紀堯和林語林身上都戴著鳶尾花吊墜,這也是為了防止干擾到探測器的正常工作。

探測器的有效探測範圍是一千米,由此看來,引發問題的人並不在現場附近。

現場考察完畢,陸紀堯表示調查報告還需要參考一些材料,讓主任把當年的管道鋪設工程的規劃圖紙都找出來給他,一一排查相關的幾條管道。

所幸這類事故的影響範圍有限,主要排查方向首先就是用水量大的個體戶和企業,所以一個月的時間還算充裕。

一週下來,也就把可疑的幾個地點圈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實地探訪確認。

陸紀堯和林語林也不耽誤時間,儘早完成工作,剩下的時間就相當於帶薪假期,當然就非常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