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激盪1980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4章 盈虧平衡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4章 盈虧平衡點

7月11號,陳松青對媒體說,他已經走完了對金門大廈的所有收購程式。

同一天,佳寧集團也對外發布公告,其作為美漢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了更好的支撐美漢的股價,將以1元港幣的象徵性價格,把金門大廈75%的權益轉讓給上市公司。

這個公告一發出,美漢的股價就應聲漲到了7.2元。

7月15號,美漢公司召開董事會後,又對外公告將於8月1號召開股東大會。董事會擬向股東大會提請三條重要事項進行表決。

第一,上市公司更名為佳寧置業有限公司;第二,中期派息每股8仙;第三,因增加一筆鉅額非經常性盈利,建議按每5股送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派送紅股。與此同時,董事會還承諾繼續在年末派息,每股不少於21仙。

此公告一出,美漢的股價再次飆漲,直接突破了8元。而在美漢股價不斷攀升的過程中,周陽也適時的進行了幾次換手操作。

換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把前期的浮盈,固定為真實的收益。而他之所以要這樣多此一舉,則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槓桿。

比如他最初以6.2元買入的3.1萬股美漢股票,在以7元的價格賣出後,沒扣除融資成本和佣金之前,毛利潤為2.48萬港幣。

也就是說周陽的保證金增加到了6.4萬左右,5倍槓桿就能撬動32萬資金。他在賣出的同時,再重新買進美漢股票。

雖然換手後平均買入價格,漲到了7.05港幣,但周陽賬戶中持有的美漢股票,卻增加到了4.5萬股。

而等美漢的股票突破每股8元時,周陽證券賬戶裡持有的美漢股票數量,已經達到了7萬股之多。如果他此時全部平倉,能提現的資金高達11萬港幣。

但在半個月前,周陽開戶時投入的本金,才只有4萬港幣而已。難怪比爾·黃能用三個月,就把50億美元變成了150億。

但8元的股價,對於大股東陳松青來說,卻還還遠遠不夠。周陽早就給他算了一筆賬,首先向上市公司注入75%的金門大廈股權,花了陳松青7.5億港幣。

而在美漢公司重新復牌上市後,佳寧集團控股比例為75%。這些股份都是之前的全面要約收購中,以每股6港幣的價格買進的,即使不算其他額外費用,收購成本也高達6.5億港幣。

也就是說陳松青到目前為止,在美漢公司上至少投入了15億港幣。佳寧集團總共持有的美漢公司股票,大約為1.08億股。

所以美漢的股價至少要漲到13.9港幣,陳松青前期的投入才不會發生虧損。但這又談何容易,要知道美漢目前的總市值,已經高達11.5億港幣。要把這樣一支大盤股的股價,在8元的基礎上再往上拉升75%,不放大招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7月都還沒走完,香港報紙上就再次傳出訊息,又有新公司開出14.3億的價格,向陳松青收購金門大廈。

但陳老板表示香港地產市道大旺,佳寧集團準備對金門大廈的價值,重新進行專業系統的評估,現在並不急著出售。

好傢伙,他的言下之意就是開價低了,不賣!

站在上帝視角上看戲的周陽,都快笑得滿地打滾了。金門大廈難道真的是用金子做的?

不到一年時間,這棟大廈就從7.15億漲到了14.3億,都翻了整整一倍。難道整個中環就只有這一棟寫字樓出售不成?

周陽相信能看明白的人,肯定不少。但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到目前為止,陳松青和佳寧集團在香港,也的確沒有妨礙任何人的利益。

在金門大廈售價不斷暴漲的帶動下,全港的樓市都更加火爆了。不管是置地公司的英國佬大班,還是長實李跑跑這樣的華資地產大鱷,哪個臉上不笑開了花。

而美漢公司的所有股東,包括前任大股東黃氏家族,又有誰不是吃得飽飽的。所有今年買了美漢股票的人,無不對陳松青這個有錢又豪爽的大股東讚譽如潮。

也許有人要問,陳松青花出去的海量資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難道香港銀行貸款之前,都沒摸清他的老底嗎?

實際上為了坐實自己“不差錢”的人設,陳松青早早就誇下了海口。無論是收購美漢還是金門大廈,他都不需要從香港銀行借一分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松青資金的真正來源,是一家叫裕民的財務公司。1978 年,港英當局決定取消實行了十多年的限制,允許外資在香港註冊銀行或設立分行。

於是大量外資銀行開始湧入香港市場,這其中就包括來自馬來西亞的國有銀行——土著銀行。

“土著”是這家銀行的英文直譯,馬來政府開辦它的原因,是為了給土著馬來人提供金融支援,便於他們與華商展開競爭。

而土著銀行來到香港之後,為了入鄉隨俗,特意換了“裕民”這樣一個,更容易被華人接受的名字。但是裕民的資質還無法直接申請銀行牌照,所以只能降格為接受存款公司。

接受存款公司通常被香港人叫做財務公司,他和銀行的最大區別,在於不能向公眾任意吸儲,只能接受存期在3個月以上的大額存款。

因為吸收公共存款不像銀行那麼方便,所以財務公司通常以高利息來引誘儲戶存款,相應的貸款利率肯定也就更高。

而能接受更高利率的貸款客戶,資質通常也會更差。像裕民財務公司這樣在香港沒有任何根基的外資金融機構,想要找到合適的貸款客戶,簡直是難上加難。

在裕民公司急於開拓香港市場時,佳寧集團剛好找上門來,於是很容易就從這裡貸出了第一筆500萬美元的貸款。

陳松青發現自己找到了一隻大肥羊,於是馬上開始用銀彈攻略,不但買通了裕民公司在香港的放貸人員,並透過他們進一步勾搭上,遠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土著銀行高層。

於是,陳松青貸出價值十幾億港幣的美元,就像貸出十幾塊錢一樣簡單。但土著銀行畢竟是一家正規的大型銀行,最基本的合規程式還是要糊弄一下的。

所以陳松青必須儘快拉高美漢的股價,才能把上市公司的股權拿到裕民公司,補上之前借款所需的抵押合同。

實際上佳寧集團在82年香港股災中崩盤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土著銀行——這家馬來西亞的國有銀行。陳松青在短短三四年時間內,透過裕民財務公司貸走了8億美元。

但是馬來西亞政府對於佳寧詐騙案的處理也很有意思,除了對幾個提前逃出國的土著銀行高層發出通緝令之外,對這件事根本沒有深究。彷彿他們損失的不是8億美元,而是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