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激盪1980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9章 紹隆鋼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9章 紹隆鋼鐵

香港的製造業以低端輕工業為主,重工業寥寥無幾。位於調景嶺的紹隆鋼鐵,算是其中的翹楚。

早在1958年,龐鼎源先生出資40萬港幣,向港府買下調景嶺山腳,一塊填海新得的平地,開辦了香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華資鋼鐵廠。

從最初時年產量4萬噸,到現在的50萬噸,龐家二十多年來一直專注於鋼鐵產業。紹隆鋼鐵出廠的螺紋鋼,長期佔據了全港建築鋼筋近一半的市場份額。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龐家未來能保持在香港富豪榜上的靠前位置,並不是因為他家的鋼鐵主業,而是因為賣了一次地皮。

港府在八十年代末開始發展將軍澳新市鎮,於是以補償6.5億港幣搬遷費為代價,要求紹隆鋼鐵遷往屯門重建。

新廠土地連同廠房、裝置總共耗資25億港幣,龐家因此負債累累,於是決定將其位於調景嶺的舊廠地皮出售。

當時正值香港樓市陷入癲狂的1997年,太古集團和新鴻基地產聯手以127億港幣的天價買下了這塊地皮。龐家向政府支付了57億土地補償款後,一次性淨賺了70億港幣。

選擇繼續專注鋼鐵主業,而沒有以土地入股,與地產商聯合開發樓盤的龐家,成功在最高位套現,躲過了隨後的地產大崩盤,反倒成了九十年代香港樓市興旺的最大贏家之一。

周陽前幾天去灣仔的福臨門酒家品嚐高階粵菜,結果點完餐在等上菜的時候,大堂經理過來詢問他,能不能與另外客人比較多的一桌,調換一下大小桌。

周陽反正只有一個人用餐,本著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原則,直接點頭同意了。

在換桌時,對方一群人中走過來一位皮膚白淨、戴著眼鏡、長得頗為斯文的中年,很客氣地向周陽表示了感謝。

對方還遞給他一張名片,上面印著“紹隆鋼鐵電力設備部經理:龐冶”。

因為周陽不會講粵語,反而能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這反倒引起了龐冶的好奇,於是他陪周陽閒聊了好一會兒。

龐冶大學時就讀於美國有“公立常春藤”之稱的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學的就是電氣工程專業,畢業返港後就加入了大伯龐鼎源開辦的紹隆鋼鐵公司。

因為港英政府長期不承認美國大學的學歷,所以香港的學生出國留學時,為了方便將來回香港找工作,基本都選擇去英聯邦國家就讀。龐冶回港後聽慣了英式英語,突然聽到一口美式英語,還頗有幾分親切的感覺。

而周陽也恰好對鋼鐵這個工業的脊樑挺感興趣的,於是他就和對方約好,有空就去紹隆鋼鐵參觀。

周陽也沒想到紹隆鋼鐵恰好就坐落於,他來港“尋親”的目的地——調景嶺。他從港島上的西灣河碼頭出發,坐天星小輪前往位於維多利亞港另一側的調景嶺碼頭。

紹隆鋼鐵的廠區離輪渡碼頭很近,周陽下船後沒走幾步路,就看到了一點也不雄偉,反而有點小家子氣的工廠大門。

門口的值班員是個頭髮都白了一半的老大爺,來香港前估計是個關中人,不但會說普通話,口音中還帶著很重的陝味。

他用門房的電話給裡頭通知了一聲之後,然後指了指遠處一棟兩層樓,就把周陽放了進去。這棟兩層樓的底層是倉庫,裡面堆著大批還沒運出廠的鋼筋。只有上面的二樓,才是紹隆鋼鐵的辦公區。

周陽還沒來得及往上走,就看見帶著安全帽的龐冶,手提著另一個安全帽,從樓梯上走了下來。

建設鋼鐵廠是一項投資很大的工程,沒有足夠的實力根本支撐不起來。目前國內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的寶鋼,可謂是舉全國之力,搞得大量其他專案因為缺乏外匯而下馬,一時間各地怨聲載道。

更別說對於1958年還只是小有身家的龐鼎源了,所以紹隆鋼鐵取了個巧,並沒有建設最龐大、最耗資的鍊鐵、鍊鋼部分。龐鼎源一開始只是買了一臺小型軋鋼機,用拆船所得的廢舊鋼板進行軋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後來,紹隆鋼鐵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依舊只專注於投資最少的軋鋼流程,不但更新了裝置,還採用國外進口的高質量鋼坯,來生產建造高樓大廈所需的高拉力鋼筋,從而一舉奠定了其作為本港第一大鋼筋供應商的地位。

“這是我們工廠去年剛剛投產的電爐鍊鋼生產線,雖然採用的是歐洲二手電爐,但經過技術改造後,基本能達到當前的先進水平。

這條生產線最大的缺點是產能太小,全年滿負荷生產也只能達到15萬噸的年產量,對於大型鋼廠來說並不經濟。

但香港鋼鐵市場本身規模有限,我們紹隆鋼鐵採用本港的廢鋼進行電爐鍊鋼,相比於國外進口鋼材,在價格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龐冶一邊帶周陽參觀各個生產車間,一邊向他介紹紹隆鋼鐵的基本情況。得益於香港建築業的連年增長,紹隆鋼鐵內也是一副繁忙生產的熱鬧景象。

“我看資料上說,香港的鋼鐵市場除了供應本港消費所需之外,還有大量的轉口貿易。你們紹隆鋼鐵就沒考慮過進軍香港以外的市場嗎?”周陽來之前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好奇的問道。

“要是能開拓海外市場,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我們紹隆的競爭力並不足,之所以能在本港佔據大量的市場份額,一方面是因為香港廉價的勞動力幫我們降低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是海外鋼鐵運到香港,需要增加一筆不菲的運費成本。

我們在調景嶺就地招工,支付給一名工人的日薪在40港幣左右,而像歐美的鋼鐵工人,薪水支出至少是我們的五倍以上。

我們之所以投資電爐鍊鋼生產線,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畢竟本地的廢鋼不需要支付長途運輸的海運費,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只可惜香港每年的廢鋼產量有限。”龐冶解釋道。

周陽參觀了一圈工廠,大概瞭解了電爐鍊鋼的基本流程,然後又去龐冶的辦公室喝了杯咖啡,才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