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時代之穿越1983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章 大國崛起?不是崛起的詩群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7章 大國崛起?不是崛起的詩群嗎?

第127章大國崛起?不是崛起的詩群嗎?

1520年11月1日,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到達麥哲倫海峽,成為首批來到的歐洲人。

1922年11月1日,墨索里尼出任義大利總理,然後他在1936年的11月1日宣佈了羅馬—柏林軸心成立。

194第一場比賽。

1949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署正式辦公,同日中國科學院成立,由郭沫若擔任第一任院長。

……

歷史上的今天從來都不缺乏精彩,而1983年的11月1日,同樣如此

就在這一天,新一期的各種雜誌面市了,在書店裡、在路邊的書攤前,你可以看到擁堵的人群,他們都是打算購買最新一期雜誌的讀者。而每個月的這一天,書店和書攤的生意就格外的好。

櫃檯上擺放著的雜誌琳琅滿目,可是總有幾本雜誌會享受到更大的待遇、會被擺放在最顯眼的地方,這些擺放在最突出地方的雜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它們最受讀者的喜愛,而《收穫》和《讀者文摘》無疑就是如此。

《收穫》不用了,這是全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純文學刊物,而《讀者文摘》則是後起之秀,雖然創刊的時間很短,可是憑藉著它堅持真善美的基本價值,很快贏得了讀者的喜愛,發行量迅速朝著全國最尖的雜誌看齊。

此刻在北京市最大的圖書市場——新華書店裡,擺放在書架上的《收穫》和《讀者文摘》毗鄰而居,被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而這個書架前的讀者也分外的多,不分男女老少的讀者都聚集在這裡從書架上拿起一本雜誌精精有味的閱讀起來,對於很多人來,這一個月的煎熬又過去了,又一場精神上的盛宴開始了,所以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先閱讀起自己喜歡的雜誌來了。

舒婷急匆匆的從書店外走了進來,進了書店,她一刻也不停留,徑自來到了書刊區,然後她就看到了被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的《收穫》雜誌。

舒婷平息了一下自己心中的jī動心情,然後繞過身邊或站或蹲的閱讀者,來到書架前拿起了一本《收穫》。她的手似乎有些顫抖,又似乎很沉穩,她的臉上更是浮現著喜悅和傷感的表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後舒婷就看到這一期《收穫》雜誌封面上的那句特別醒目的話語——

“最富魅力的,不是領取贊同的目光,而是自身對自身的體察與確認”

在這句話的下方,“中國詩壇1983朦朧詩詩歌流派雛展”幾個字分外的充滿了質感。

舒婷的眼中一下子溼潤了,多少年了,朦朧詩一直在中國的大地上流làng著,雖然它有著詩壇最為龐大的讀者群,可是它卻一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一直得不到權威的認可,一直無法在公開的刊物上大肆發表、只能在地下默默流傳……今天,現在,我們終於等到了水落石出的時刻了

舒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用顫抖的雙手開啟了雜誌的封面。

然後她的腦海中浮起了那個表情溫和稚嫩的像個孩子的顧城的臉龐,再然後一個她從來都不認識,但卻又像是相交甚久的堅毅身影就出現在了她的面前——這個身影是如此的卓然不群、如此的桀驁不馴

舒婷還記得半個月前在上海張羅著賣他們的詩集的顧城給她打來的那個電話,電話裡顧城相當興奮的對著她他見到了戈文,並與戈文有一場深入的詩歌交流。

電話裡顧城的聲音是那麼的興奮、高興,就是漫長的電話線路都無法抑制他的喜悅。聽到顧城開朗的笑聲,電話這邊舒婷的臉上同樣浮起了一絲笑容,戈文她怎麼會不認識呢?當初那篇《一代人》可是讓他們這些北京的朦朧詩詩人交流探討了很久呢,而顧城也是多次和她起過自己走上職業詩人這條道路的最大原因。

再然後電話那頭的顧城就又告訴給她一個訊息——戈文打算要組織一次朦朧詩詩歌大展,請舒婷轉告北京的其他朦朧詩詩人們,詩展需要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第一次這個訊息,老實舒婷的心中是很不相信的,幾年來朦朧詩遇到了那麼多的困境,這豈是幾個人能夠扭轉的。可是聽著電話裡顧城興致勃勃的談起戈文的計劃,舒婷沒有打斷顧城的興致。

再然後的第二天,舒婷就收到了顧城的電報,看著電報上那五六百字的邀請信,舒婷在慚愧之餘,心中也無可抑制的產生了如同顧城那樣jī動的情緒——

沒有宣言我們可以寫宣言,沒有主張我們可以寫主張。沒有體系的,親手築之……

好狂妄的口氣,卻一都不讓人反感,一都不讓人討厭,相反,心中會湧起一股子jī昂一股子澎湃,恨不得立刻投身期間

然後一場jīdàng的地底潛流開始洶湧起來。

北京的朦朧詩詩人們每天見面談論的第一個話題總也離不開上海,離不開上海的那個人所做的事情。大家見面的寒暄已經由“吃了嗎?”變為“寄了沒有?”,而舒婷也是那時候寄出了自己最滿意的作品。

……

在雜誌的目錄中找到了詩歌欄目,舒婷的目光頓時就被一篇名為《崛起的詩群》的文章名字所吸引。

這就是顧城在電話裡向她的那篇由戈文創作的詩歌評論嗎?

竟然放在了詩展的最前面,看來還真的像顧城的那樣是一片分量非常重的文章呢。

舒婷在心中猜測了一會兒,就將目光移開了,她的右手手指開始輕輕的觸mō著《收穫》雜誌目錄上詩歌欄目裡的那一行行朦朧詩詩名逐漸往下移動,舒婷的心中越來jī動起來,再然後她發現了自己的那首詩——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第98頁

雖然從昨天顧城打來的電話裡,知道這一期的《收穫》上有自己的作品刊登,可是舒婷的心中還是有種不出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jī動、興奮……

起來舒婷在朦朧詩詩人中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在很早之前,她就已經在刊物上發表自己的詩歌作品,也引起了不的轟動,就是這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也曾在一件不知名的報上發表過,可是像《收穫》這樣全國最一流的純文學刊物卻從來沒有過。

這真是一次讓人jī動的經歷啊

舒婷壓抑了壓抑自己心中的興奮,就直接翻到了第98頁,她迫切的想要看到自己的詩歌,這種新人一般的感覺出現在她的身上讓舒婷的心中有些新奇,更多的則是急不可耐。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燻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裡/蝸行mō索;

……

看著這熟悉的詩句,聞著這淡淡的油墨味道,舒婷的臉上浮起了滿意的笑容。

許久以後,舒婷活動了一下自己僵硬的身體,打算轉身去櫃檯前結賬,然後先前她在目錄中看到的那篇《崛起的詩群》就從腦海中竄了出來。

舒婷想了想,按捺住自己去結賬的打算,重新翻回頭去看那篇《崛起的詩群》。

……

當看完了這篇《崛起的詩群》時,舒婷的心中充滿了驚訝。

雖然她曾在電話裡聽到顧城起過這篇評論,知道戈文的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可是當舒婷親自閱讀完這篇文章時,才知道自己原先的想法還是簡單了,她還是瞧了戈文。

舒婷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

戈文的這篇文章竟然給朦朧詩描述出了一個翔實的理論基礎,這樣的話,那以後朦朧詩不是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在媒體刊物上發表了嗎?

單憑這篇文章就可以讓朦朧詩浮出地面、光明正大的行走在大地之上,再加上《收穫》的態度……

好了不起的人

舒婷的心中複雜無比,突然間她的內心湧起了一股強烈的很想見見戈文的衝動。

就在這時,舒婷就聽到了自己身旁的一個讀者突然發出了一聲驚訝的叫聲。在這安靜的閱讀的環境裡,在這只有呼吸聲和翻書頁的寧靜裡,這個聲音時如此的刺耳,以至於發出這個聲音的主人吸引了周圍很多人的目光。

於是舒婷就看到自己身旁的這個中年人不好意思的對著周圍人笑了笑,然後趕緊板起臉的舉動。

很快眾人的目光就又集中到各自手中拿著的雜誌當中,而這個中年人也心的往舒婷的身邊湊了湊,然後同樣低下頭去看手中拿著的《讀者文摘》,只是他的口中還是聲的低估著什麼。

舒婷離得他近,耳邊隱隱約約的飄入了幾句話來——“戈文竟然也寫起了評論來了?嘿……大國崛起,好大氣的名字……”

舒婷一愣。

戈文?大國崛起?不是崛起的詩群嗎?

舒婷的目光順著中年人手中的雜誌看去,這個中年人手中的雜誌是攤開的,無法看到雜誌的刊名,不過舒婷一眼就認出中年人手中拿著的雜誌並不是《收穫》,因為中年人手中攤開的那本雜誌很薄,根本不是《收穫》這種厚厚的刊物。

我聽錯了?

嘴裡的火下的差不多了,一兩天之內會恢復雙更。

高cháo即將就要到來了,請大家拭目以待,叛兒一定努力把這個高cháo寫好,一定努力讓大家爽快起來

感謝所有不離不棄的兄弟姐妹,你們的存在是叛兒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