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三章 科技走進生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四十三章 科技走進生活

“爸,我們坐著大巴車去。”

張德帶著老村長和林海他們一共幾十人,來到這座龐大廣場的邊緣,指著一輛大巴車說道。

“公司最近製造了三百輛大巴車,一樣是為了即將開學的青龍城和白虎城的學校所需。”

“而且,公司還要繼續製造很多大巴車,作為今後各個海濱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

“這種大巴車,不需要燒油,全是電動車。充滿一次電,就能夠使用兩天時間,造型也比起茶城的大巴車好看實用一些。”

這些公交車,並沒有站位,乘客必須要坐著的,一車滿載為五十一人,比起國內茶城的大巴車要大了一點,也奢華了不少。

畢竟,國內茶城的公交車,是用大型廂式貨車的生產線改造的,這裡的汽車製造廠,則是有兩條專業的豪華大巴車生產線。

這裡現在停在大廣場邊上的三百輛大巴車,就是專門為了運輸今天早上到來的大量人員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劉,載我們去後勤處領取公司的福利,然後再去二號宿舍樓。”

張德要坐大巴車,當然要找一名熟悉的司機,接下來辦事也方便一點。

這個老劉,是公司的老司機了,現在被抽調過來開大巴車。

“好勒!”

老劉應承了一聲,等到大家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全部上車後,開著大巴車往青龍城內駛去。

沿途寬大平整的青石大道,大路兩旁翠綠整齊的路樹,兩邊井然有序的古樸園林式建築,看得大家在驚奇不已。

這青龍城的建築風格,整齊大氣,古樸典雅,規劃得十分合理。

主街道參照古時候的長安街,寬達一百五十米,三縱三橫的六條主街道,都是這樣的寬大。

加上城內三縱三橫、六條五十米寬的大運河,簡直就像是江南水鄉,根本就不像是在一片大沙漠中建立起來的大城市。

這座龐大的海濱城市,每一處建築都是合理分佈的,你根本就見不到任何的髒亂差現象。

最新組建的環衛部門,配備了一百二十輛先進的環衛車輛,包括了灑水車,路面清潔車,垃圾處理車。

海外大基地這裡,並沒有尼龍塑料袋之類的,使用的是公司新型包裝材料,用火一燒,就會變成草木灰。

垃圾處理焚化爐和五級汙水處理池,都建造在青龍城外靠近南邊的濱江大道邊上。

巨大的汙水處理池中,自然放入了大量的神奇水藻,處理合格後的水源,與垃圾焚燒後的草木灰一起,流入附近的一條大運河中。

合成橡膠塑料制品,在海外大基地,是被杜絕的,也沒有相關的工廠。

電線之類的絕緣體,使用的是天然橡膠製造,質量十分好,正常情況下,使用幾十年都行。

新型包裝材料雖然是由樹木、竹子等植物製造而成,但是韌度和效能,比起合成橡膠塑膠更好一些。

王強的公司海外大基地,不會朝著世界上主流的金融社會模式發展,就是有這點好:什麼物品的製造,都是以質量為重,不以銷量為最終目的。

那種假冒偽劣盛行的金融發展模式,永遠不會出現在王強的公司範圍內。

因為公司有著花不完的錢,也不會去與國際接軌,自己的好東西,也不會賣給那些洋鬼子來享受,換取一些人家想要印製多少就印製多少的紙幣。

“這座青龍造型的公司辦公大樓,建造得太大、太好了一點。”

“是啊!遠遠地我還以為、就是一條青色神龍盤踞在這裡呢!”

“老闆還是一如既往,到哪裡都會設計造出神奇的精美建築群出來,而且質量上沒得說,真正的百年大計。”……

大巴車經過了青龍城的標記性大樓,大家看得心神搖曳,禁不止在大讚道。

國內的茶城就是如此,如今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好的城市,方方面面都是最好的那種宜居城市。

茶城的工業產值,如今在國內排名第一,城市環境風貌,也是第一。

就連出產各種的農產品和養殖的畜禽,質量也是全國第一。

那都是王強的功勞,沒有他,就沒有茶城的一切現狀。

大家都有些猜測,按照王強這樣大踏步發展下去,公司的海外大基地,估計也會在今後,拿下很多的全球第一!

“爸,海叔,公司的後勤處到了。”

大巴車在一片佔地幾萬畝的、龐大建築群的前方大廣場停下,張德起身對老村長和林海說道。

“老劉,你在這裡等我們一下,我們進去領取了公司的福利就會回來。”

張德又對司機老劉說了一聲,帶著大家下了車,沿著寬敞整潔的青石地面,走進了後勤處佔地千畝的大廳中。

這裡有著幾十個辦事視窗,裡面都有幾名辦事人員在工作。

“李紅姐,這是已經透過了老闆面試的員工家屬,也是我的親人,我帶他們來領取衛星通訊腕錶等相應的福利。”

張德來到一處最大的辦事視窗,對裡面的一名二十五六歲的女子說道。

“張德,是你呀?”

李紅是後勤處內務科的副科長,是認識張德的,她說道,“你們稍等一下,馬上就好。”

她朝著邊上的一個電子按鈕就按了下去,一個攝像頭對這邊的幾十人閃爍了一會,然後一個傳送帶滿載著物品,就從牆壁上剛剛開啟的通道伸出來。

被傳送出來的東西,是一個個特製塑鋼旅行箱,就是公司特有的那種行動式帶輪塑鋼旅行箱。

這些箱子不多不少,恰好每人一隻,連十幾名小孩也不例外。

“你們的東西,都在旅行箱裡面,包括衛星通訊腕錶和電子信息身份卡,還有各自兩套的衣物鞋襪等用品。”

“現在的後勤處,已經成為了半自動化辦公的部門,辦理絕大部分的事情,一個按鍵就搞定了。”

李紅對驚奇的眾人說道,“公司的系統,已經將你們各種的資訊,掃描到了計算機終端中,今後你們雖然大都是員工家屬,也是公司的一員了。

“在你們各自繫結了衛星通訊腕錶和電子身份信息卡後,今後可以登入公司最近開通的各種網站,進行購物消費,或是出售商品也行。”

“今後,公司是真正的電子信息化管理了,效率會比起以前提升很多。”

她也沒有嘲弄對方的土鱉樣,自己隨著後勤部,搬遷到這個龐大的自動化後勤部門的時候,也是被震驚得不行。

不得不說,公司的高科技,已經慢慢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今後的辦事,實在是太方便了。

如今的後勤處,基本上實現了半自動化的裝卸和出入庫,各種工作都有相關的裝置,來進行半自動化操作。

就比如發放這些新人福利,經過系統的掃描,所有人的資訊都被收錄到了電腦終端,會立即把對應的各種福利,都裝在一隻只旅行箱中,直接就發放完畢。

最讓人驚奇的是,每一隻旅行箱的頂部,都標記好了你的名字等身份資訊。

這些身份資訊,自然是在報名前來公司海外大基地的時候,就被收錄到了公司的計算機終端裡面。

畢竟,在國內報名的時候,必須要進行本人登記的,無論老小。

但是這也可以證明,如今公司的科技先進程度了,而且絕對不會出錯。

“謝謝你,李紅姐!”

張德連忙對李紅道謝一聲,驚醒了在處於懵逼狀態的眾人,大家各自拿著寫了自己名字的旅行箱,拖著就往後勤部大廳外面走去。

那些較小的小孩,他們分到的旅行箱,當然是由大人幫帶著。

一會,大巴車帶著老村長他們,朝著遠處的二號宿舍大樓駛去。

這個時候,已經有一批已經透過了王強面試的員工,乘坐大巴車來到了後勤處的門前大廣場。

隨著一批批的人們到來,進入後勤處領取福利,想必也會一個個的懵逼當場。

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讓人適應的過程。

從今以後,各種高科技,會綿綿不絕的走進千家萬戶,然後會成為大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