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權傾帝凰之永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毒出巫族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毒出巫族3

清心殿右側殿地下,頂部散發著幽幽的柔和光華的狹長地下通道中,穿一身白色與紫色相間的曲裾深衣的冷晴與穿一身棕色皮甲的王泉一高一低,面面相對地站在朝地下深處延伸,看不見盡頭的階梯上。

對於王泉那毫不吝嗇的誇讚,冷晴並沒有接王泉的話,只是十分公式化地朝王泉抿唇淺笑,優雅且從容。從小到大聽過太多的讚美之言,這種公式化的優雅、從容的淺笑已經成了冷晴面對讚美之言時的一種條件反射。

沒有得到冷晴的回應,王泉到也不惱。王泉只是微微轉身,以側身對著冷晴,而後,王泉扭頭看向他腳下這條階梯形的通道底下那昏暗的看不見盡頭的階梯深處,王泉聲音縹緲地如此對冷晴說道:“冷姑娘,雖只有七十尺的深度,但是這地下的情況比起地面上要複雜許多,要到達最底層的暗室需繞過許多地方。這段路還長,趁著還有時間,讓王泉來給冷姑娘講講爺的一些事情吧!”

冷晴聞言,視線從側身朝她,臉往通道深處望去的王泉身上劃過,冷晴默然地同王泉一起看向他們腳下這條階梯形的通道底下那昏暗的看不見盡頭的階梯深處。

良久,冷晴才輕輕地答了一個字:“好。”

**

炎子明明面上是個眾所周知的,非常不受赤冰國當朝皇帝喜愛的傻太子,但是暗地裡,炎子明手下的財力、權勢卻絕對比一國太子所能擁有的財力、權勢要龐大!

雖然炎子明手下不只有王泉和牧文這兩個屬下,但與炎子明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最為貼近的人,卻只有王泉和牧文兩人。

因為王泉和牧文二人對炎子明的忠心不二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炎子明十分信任王泉和牧文。正因為炎子明對王泉和牧文二人的絕對信任,有關炎子明的事情,不說十成,最少有九成王泉和牧文都是清楚的。

而關於炎子明的所有事情中,王泉和牧文就都知道炎子明有一位常年居住在秦山之巔,極少會下秦山之巔的師父。並且,炎子明是他那位師傅座下的大徒弟,同為大梁人的朱梓陌和林蕭陽則是炎子明的二師弟、三師弟。

比起江湖上那些開山立派、穩坐廟堂、廣收弟子的所謂武林高手,炎子明的那位師父才當真是位深居簡出,神龍見首不見尾,高深莫測的隱士高人。

炎子明的那位師父不僅會撫琴吹笛、四書五經,會舞文弄墨,還會諸般武藝——十八般兵器到了炎子明那位師父的手裡,每一樣兵器都能被使得活靈活現、如有生命。

炎子明的那位師父不僅是文武全才,更是會許多許多光是讓人聞之便驚歎的本領:制傷藥(毒藥也會)、接骨療傷、栽花種草、觀星象、掐指便可算盡天下事……

諸如此類之事,炎子明的那位師父都會,彷彿這天下間就沒有炎子明的那位師父不會的事情。並且,炎子明的那位師父博學且精,每一樣本領炎子明的那位師父都學到了其中之精髓,隨便挑出來一樣都是足以讓一心鑽研其道的人羞愧的精通。

在炎子明那位師父會的諸般武藝之中,最讓炎子明喜愛的,莫過於炎子明那位師父教導給炎子明的那一門輕身功法了。

當年炎子明手把手地教導王泉和牧文二人武藝時,炎子明曾告訴王泉和牧文,他教給王泉和牧文的那門輕功名叫“幻影蹤”,意為施展起來如幻影一般讓人尋不見蹤跡。

炎子明說,“幻影蹤”是他那位師父自創的輕功,乃是這世間最頂級的輕身功法。

對於炎子明這一番說辭,學習過“幻影蹤”的王泉和牧文均是認同的。而自從炎子明能夠將“幻影蹤”嫻熟運用之後,炎子明就變得十分喜歡——出宮。

因為炎子明每年都要去秦山之巔,去教他武藝輕功的那位師父那裡逗留一段時間,所以炎子明離宮的這段時間裡,王泉便會留在宮中,留在惟德宮內,戴上面具易容成炎子明的模樣,頂替炎子明“煦太子”的身份,不讓人發覺炎子明本人其實已經不在宮中了。

至於“王泉”去了哪裡,每次的理由都大同小異,總之就是炎子明又聽說哪裡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又派王泉去尋去了。反正,只要“煦太子”人在皇宮裡就行了,誰會在乎一個太子近侍去了哪裡呢!

但是,每一次出宮都會提前告知王泉與牧文原因與大致去向的炎子明,在那一年,炎子明卻沒有告訴王泉和牧文任何原因地便突然離宮了!

在牧文焦急不安的等待中,在王泉憂心忡忡、小心翼翼地裝了兩個多月的“煦太子”後的一天深夜裡,炎子明突然回來了。

但是,與炎子明以往的平安出宮、平安回宮不同,那一年,炎子明是帶著一身奇毒回來的……

世人皆知,巫族,是天成大陸上一個極其神秘的族群,因為其太過神秘,世人對巫族的瞭解可謂是寥寥無幾——

巫族從何而來?巫族是經由什麼人發源起來的?巫族族地究竟位於何處?巫族族地的入口在哪裡?巫族族內情況如何?巫族有多少族人?巫族的族人是什麼模樣的?

這一切的問題,統統沒有答案。因為歷來進過巫族的外人,沒有一個能活著走出巫族族地的,更沒有活著的人見過巫族的族人。但凡見過巫族族人相貌的人——無論男女老少,統統會成為這天成大陸上的一抹黃土。

因此,世人皆只知大章國西疆一帶有一神秘族群——巫族,知他們擅用蠱毒,能在無聲無息間置人於死地,亦能在無聲無息間控制人的魂魄、思想、言行。

但世人也只是知道巫族擅用蠱毒,關於巫族擅用哪些蠱毒,世人卻並不清楚。

據說,自巫族現世這兩百多年來,巫族族地,只在百年前天成大陸上各國的武林正道與大章國西疆一帶大規模出現的活死人大戰那一次,被當時的武林盟主姜閔天無意中闖進過巫族族地一次。

而百年前姜閔天那次無意的闖入,也是自巫族現世這兩百多年來,被世人所知的,外人闖進巫族族地後,還能活著逃出巫族族地的唯一的一次。

百年前在大章國西疆一帶曾大規模出現過的活死人,因為迫害了當地不少村莊,導致大章國西疆一帶血流成河。此事一經傳出,天成大陸各國朝野均大為震驚。

為了弘揚正氣,更為了安定民心,百年前的大章國皇帝在得知此事後,當機立斷地派出了三支千人,裝備精良的軍隊前去大章國西疆一帶剿滅那些為禍百姓的活死人。

結果……整整三千名裝備精良、體格強壯、武藝超群的將士,統統有去無回。

那一戰後,大章國皇帝聽取大章國朝臣的建議,向天成大陸包括大章國在內的九國武林正道人士廣發英雄帖,貼中直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希望能請到各國武林正道中的能人異士救大章國的百姓於水火之中。

大章國皇帝還在英雄帖中明言,凡是能剿滅大章國西疆一帶活死人者,大章國皇帝可以允其大章國朝中從三品以下任意一官職或者萬金萬銀、良田豪宅、美人駿馬等等。

百年前的大章國皇帝這張英雄帖一出,九國武林中的正道人士幾乎傾巢而出。有的人是為了英雄帖中寫出的官職、金銀、良田豪宅、美人駿馬等等而去;有的人則純粹是為了英雄帖開篇那一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去……

百年前,數萬名天成大陸各國的武林正道人士聚齊於大章國西疆一帶,人人皆是磨刀擦劍、摩拳擦掌,準備為了各種理想而大殺四方。

但是,當戰鬥真正開始後,天成大陸各國的武林正道人士卻一直處於弱勢。

那數萬名天成大陸各國的武林正道人士本是雄赳赳氣昂昂地準備剿滅那些活死人的,結果……他們卻險些成為了被剿滅的物件!

百年前,大章國與九國江湖朝野聯手,那些在大章國西疆一帶大規模出現的活死人才終於被天成大陸各國的武林正道人士集結的隊伍全方面絞殺。

雖然近百年來這種不懼生死、不知疼痛、不怕刀劍的東西早已絕跡,可百年前那一戰,各國武林正道人士也是損失慘重,幾乎死傷大半!

幸得當時的武林盟主姜閔天手持上古神兵天機劍,這才勉強剋制住了那些不懼生死、不知疼痛、不怕刀劍的活死人。否則——

只怕百年前那一戰絕跡江湖的,就是天成大陸上各國的武林正道人士們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等到那場慘烈的戰役真正結束,真正能活著,且身體健全、心智健全地去享受大章國皇帝在英雄帖中允諾的官職、金銀、良田豪宅、美人駿馬的武林正道人士……不足一千人……

而在百年前的那場大戰中,姜閔天雖然無意中闖進了巫族族地,窺得了巫族的許多秘密,後來姜閔天更是憑藉他自身本事平安逃出了巫族族地,但姜閔天卻身中致命蠱毒,等到姜閔天強撐著身體幫助各國武林正道絞殺完活死人後,姜閔天早已油盡燈枯、無力回天。

在彌留之際,姜閔天與他身邊之人說了一些他在巫族族地看見的那些情況後,姜閔天就帶著因為沾了太多活死人的穢血,毀了天機劍本身的神氣以致成了一柄廢劍的天機劍跳進萬丈深淵自絕了。

無人知曉百年前的那位武林盟主——姜閔天為何在大戰結束後,要帶著被毀了神氣成了一柄廢劍的天機劍跳進萬丈深淵自絕?為何姜閔天連具屍身都不願留給後人埋葬?

這些問題除了姜閔天自己,這世間怕是無人能回答。

但是,從百年前姜閔天帶著天機劍跳崖的那時起,關於巫族的一些事情與傳聞,就開始逐漸傳播開來——

據說,因為受了上古詛咒的緣故,巫族本宗族人,永世不能踏出巫族族地半步……

據說,因為受了上古詛咒的緣故,巫族族人的相貌皆其醜無比,人人面容堪比惡鬼……

據說,每年的“鬼月”七月初一,是巫族後人給其祖先們獻祭的日子。

據說,旁的門派、族人給祖先獻祭都是燒香跪拜獻些豬馬牛羊什麼的祭品,而巫族族人祭祀其祖先的祭品,卻是活人的鮮血!不僅要是活人的鮮血,還必須得是處子的鮮血!

據說,每年,為了給其祖先獻祭,巫族四處抓捕尚是處子的女孩兒,而後將她們帶回巫族族地羈押。

等到了“鬼月”七月初一獻祭那日,巫族族人便將抓來的處子們全部帶至其供奉其祖先的祠堂門前,然後全部割破咽喉,任其失血而亡。

據說,巫族供奉其祖先的祠堂門前的廣場地面因為年年被大量處子的鮮血浸染,經年累月之下,原本潔白的大理石不知從何時開始竟變成了猩紅色!

據說,巫族族地遍佈五毒(蠍、蛇、蜮、蜈蚣、蟾蜍),踏進巫族族地的每一步都是踏著五毒走過的……

關於巫族的“據說”太多太多,只是,百年過去,關於巫族的資訊流傳至今依然可信的卻真的少得可憐。

畢竟那些“據說”本就是自巫族現世這兩百多年來,唯一踏進過巫族族地的武林盟主姜閔天口述的。

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百年過去,姜閔天當年口述的情況早已被世人傳得面目全非——

口述本就已經不太準確,又經由姜閔天身邊的人一再轉述,一傳十,十傳百,極容易傳出差錯。更何況這些傳言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跨越,其可信度最多隻剩下了二三成。

儘管人言不可盡信,但在九國皇室之中,卻有諸般關於巫族記載的古籍代代流傳。

赤冰國皇宮中的藏書閣中,就藏有一本描述巫族使用的各種蠱毒的古籍。

於是,當王泉和牧文在眾多遍佈灰塵的古籍中翻閱到那本古籍後,王泉和牧文立即將炎子明毒發時的種種症狀與古籍中描述的每一種蠱毒毒發之時的症狀一一詳細核對起來。

最後,王泉和牧文發現,炎子明所中之奇毒,乃是巫族最邪魅的蠱毒——

赤魅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