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權傾帝凰之永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崇陽大殿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崇陽大殿1

惟德宮清心殿中,當易容成炎子明的王泉莫名其妙地跑出清心殿後殿,引得那二十名粉衣宮女和穿深藍衣裝的宦人滿口嚷嚷地追出後殿的時候,赤冰國皇宮一角的玉秀宮中,那座燈火通明的殿宇內殿裡,燕清秋的嫁禮仍在不緊不慢地進行著——

三千青絲梳理成了莊重的十字髻,髻上簪著赤金嵌紅寶石髮飾,身穿裁貼合宜的絳紅色宮裝,腳踩金絲繡並蒂蓮花粉色繡鞋的玉榮夫人拿著擰乾水的紅色布巾走回到站立在那面有一人高的銅鏡前的燕清秋身前,而後動作輕柔地為燕清秋擦拭面頰。

“潔面”完畢,靜立一旁的玉靈夫人默默上前接過玉榮夫人手中的紅色布巾,將之放回那一人高的銅鏡右側的金盆中。

緊接著,就聽得燕清秋身後,那十名一字排開的,身姿筆挺地站著,人人均手捧著一個墊著紅綢,上面擺著物件的圓木託盤的,身穿統一桃紅色宮裝,梳著垂掛髻,髻上簪著兩朵桃紅色珠花的年輕宮女最左側那名捧著放有鳳冠的圓木託盤的宮女如是高聲吟唱道:“請玉榮夫人、玉靈夫人為公主殿下披新衣!!”

伴著那名宮女的吟唱聲,玉榮夫人和玉靈夫人一同走到那名吟唱的宮女身旁的一名宮女面前,一同伸手拿起那名宮女手中捧著的圓木託盤上的那件不知以金絲繡著何種圖案的大紅色嫁衣,而後為燕清秋穿上。

將將為燕清秋穿好嫁衣,玉靈夫人又將之前她拿走的那張羊毛坐墊拿回來放在了燕清秋身前,而後玉靈夫人又同玉榮夫人一左一右地扶著燕清秋緩緩跪坐回到坐墊上。

這方燕清秋剛跪坐回到坐墊上,便又聽得那名捧著放有鳳冠的圓木託盤的年輕宮女高聲吟唱道:“請玉榮夫人為公主殿下梳妝!!”

關於燕國朝堂上各方各面都有哪些禮儀、禮制,就燕國女子而言,當屬玉榮夫人最為明了了。

玉榮夫人對燕國朝堂上方方面面的禮儀、禮制的熟稔程度,絲毫不亞於燕國六部之一,最熟悉禮儀、禮制的禮部。

至於燕國民間禮儀……不得不說燕國民間禮儀實在太過紛雜,幾乎一個地方一種禮儀。且不止燕國,這在其他八國中亦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是以這個可以略過不提。

話說回來,畢竟玉榮夫人乃是出身於燕國開國至今唯一的,且是世襲罔替,是真正的********的異姓王——南明王府的嫡王女,禮儀、禮教等乃是玉榮夫人自幼的必學之課。

便是玉榮夫人這燕國一品誥命夫人的身份,也讓玉榮夫人必須悉知燕國朝堂之上方方面面都有哪些禮儀、禮制。

因而,關於這個“燕國皇室公主嫁禮”的流程,玉榮夫人委實早已爛熟於心。

更何況前不久,玉榮夫人才親歷了一次這個“嫁禮”的流程,並且物件還是同一人……

若不是燕國皇室禮制如此,即便身處異國也不可廢燕國國禮,不然根本不需要那名宮女的吟唱,玉榮夫人也能毫無錯漏地一樣樣做下來。

因此種原因,就見這廂的吟唱聲未落,那廂的玉榮夫人腳下步伐便已邁動。

就見玉榮夫人不疾不徐地走到捧著碧玉梳的那名宮女面前,拿起放在墊著紅綢的圓木託盤上的碧玉梳後,玉榮夫人便走到了燕清秋的身後。

隨後,只見玉榮夫人彎腰,雙膝緩緩跪到冰涼的地面上,然後抬手,動作極盡輕柔地為燕清秋梳理她那柔長的三千青絲。

伴隨著用碧玉梳為燕清秋梳理青絲的動作,輕柔的嗓音自玉榮夫人口中一字一句地吐出:“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有頭又有尾,此生共富貴。”

按照燕國古訓,每為燕清秋梳一下發,玉榮夫人便會吟唱一句。待吟唱完畢,玉榮夫人便開始手指靈巧地為燕清秋綰發,而身為玉榮夫人小姑子的玉靈夫人則在一旁負責為玉榮夫人拿她需要的髮飾。

從始至終,玉榮夫人與玉靈夫人均配合默契,無一錯漏。

待發終於綰好,玉榮夫人便在玉靈夫人的攙扶下姿態盈盈地站起身,繼而又姿態盈盈地繞到了燕清秋身前。

不等這廂的玉榮夫人站定,便已有穿著桃紅色宮裝的宮女捧著裝有胭脂水粉的托盤上前,隨即就見那名宮女姿態端正地跪在玉榮夫人腳邊,同時將她手中的托盤高高舉起。

拿起那名宮女手中高舉著的托盤中的眉筆,玉榮夫人先為燕清秋仔細地描眉。然後玉榮夫人放下眉筆,又拿起一盒脂粉,將之均勻地塗抹在燕清秋面上。最後,玉榮夫人拿起一盒唇蜜,為燕清秋抹上淡粉色的唇蜜,這才算是梳妝完畢。

捧著胭脂水粉的宮女剛一退下,那個一直負責吟唱的,捧著放有鳳冠的圓木託盤的宮女便隨之捧著托盤上前。

待走到玉榮夫人身邊後,那名宮女亦是雙膝跪地,將她手中捧著的圓木託盤高舉到玉榮夫人面前,同時口中高聲吟唱道:“請玉榮夫人為公主殿下戴鳳冠!!”

始終面帶微笑地,玉榮夫人緩緩抬起雙手,端起那頂金光閃耀的,鏤空雕琢而成,冠頂是一隻展翅欲飛的孔雀,冠的正前方垂著十二條細緻墜鏈而成的赤金鏈的赤金鳳冠,將之小心輕柔地戴在了跪坐在羊毛坐墊上,始終巍然不動的燕清秋頭上。

鳳冠戴穩之時,隨之響起的,是那個一直負責吟唱的宮女那出谷黃鶯般的聲音:“嫁禮成!!”

等到那名負責吟唱的宮女的吟唱聲落下,玉靈夫人上前,與玉榮夫人一同扶起燕清秋。

儘管燕清秋是燕國當今備受燕國當朝天子與皇后榮寵的公主,是燕國,乃至整個天成大陸上人盡皆知的美人兒,但因其幼年時代的不幸經歷,以至後來燕清秋幾乎常年幽閉在燕國皇宮的那一方秋水閣中,甚少與外人打交道。

無需與外人打交道,也就無需過於注重自身妝容,畢竟就算點綴上再美的妝容,無人欣賞也是枉然……

於是天長日久之下,便養成了燕清秋那不愛施粉黛、總喜素面朝天的性子。只有偶爾需要走出秋水閣,或者有客造訪秋水閣時,燕清秋才會為她自己施以粉黛,稍作妝容。

咱們前面就已經說過,燕清秋的容顏,用“一顰一笑一捧心,一國傾廢一霎間,一船一漿一生伴,一日歸來一湖煙,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徽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來形容都不為過。

因為有此等先天優越的姿容,即便是素面朝天的燕清秋也十分美麗,常人依然無法與之媲美。但是施粉黛與不施粉黛的差別,卻真可堪稱是天壤之別的!

是以,當梳妝之後的燕清秋在玉榮夫人與玉靈夫人的攙扶下,慢悠悠地轉身面對那十名手捧墊著紅綢的圓木託盤的宮女時,哪怕此前她們早已見過燕清秋這張絕麗的容顏數十次,此刻卻依舊為點綴過妝容的燕清秋感到驚為天人——

玉榮夫人雖已為婦人,且早已過不惑之年,但玉榮夫人那如脂肌膚、淡掃蛾眉、皓眸瓊鼻、點朱薄唇,絳紅色宮裝下的窈窕身姿,皆彰顯著玉榮夫人如今的風韻猶存,她年輕時的貌美如仙。

可即便玉榮夫人擁有如此麗容,但與站在她身旁,只堪堪點綴了淡雅妝容的燕清秋相比,玉榮夫人的容顏便要遜色不止三分!

就見燕清秋身姿筆挺地站立一旁,右手掌心端莊地輕貼於腹前,左手搭在其身旁玉榮夫人的右手手腕上,身著以金絲繡著“百鳥朝凰”圖案的大紅色嫁衣,頭戴鏤空雕琢而成的赤金鳳冠,即便鳳冠正前方垂著十二條細緻墜鏈而成的赤金鏈,依然遮擋不住燕清秋那張絕世驚豔的容顏。

“公主殿下真不愧是咱們燕國的第一美人兒!”也不知是誰如此起頭感慨了一句,緊接著,燈火通明但稍顯空寂的殿內響起了更多的讚美感慨之音——

“是呀!咱們的公主殿下啊,可是咱們燕國甚至整個天成大陸上都當之無愧的大美人兒呢!”

“莫說天成大陸廣闊,美人濟濟,可若論美貌,卻是誰也比不過咱們的公主殿下呢!”

“就是!在咱們燕國,若論美人兒,任誰第一個想起的都是咱們的公主殿下呢!”

面對諸多的讚美之聲,燕清秋始終只是抿唇淡淡地笑著,笑得端莊得體,笑得親易近人中又帶著一股淡淡的疏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與燕清秋的端莊沉默不同,一旁一手虛扶著燕清秋的玉榮夫人卻是眼神淡淡地掃過那幾名手捧墊著紅綢的圓木託盤,口中對燕清秋的美貌奉承個不停的宮女。

在一片對燕清秋的讚美聲中,就見玉榮夫人粉唇微啟,語氣淡淡地如是道:“吾南明王府培養汝等,非讓汝等做這阿諛奉承之人,汝等只需忠於公主殿下,便是汝等的使命。況,汝等今身處異國,言行皆當小心謹慎,莫為公主殿下招惹禍患。”

此行為燕清秋送嫁的百餘名宮女中,有九成以上是燕國皇宮中的管教嬤嬤教導出來的宮女。而這人數高達九成以上的宮女,只是純粹的送嫁,因此等到燕清秋與炎子明大婚結束之後,這些宮女便要隨同歐陽燁與玉榮夫人、玉靈夫人返回燕國。

與那些待到燕清秋大婚之後就必須返回燕國的宮女們的出身不同,今日這殿中的十名年輕宮女,均是出自燕國的南明王府。

這十名宮女,是十餘年前,在燕清秋出事以後,南明王府專門從燕國民間尋來的孤女,亦是專門為燕清秋培養的陪嫁宮女。

陪嫁,就意味著無論燕清秋今日嫁往何處,嫁給何人,這十名宮女都會跟隨在燕清秋身邊,且等到燕清秋大婚之後,她們不會隨同其他送嫁宮女、宦人返回燕國。

這十名本是孤女的宮女都是身世悽慘之女,但她們被南明王府尋到後,在南明王府培養的這十餘年間,她們受到了極好的、她們就算是做夢都不敢想象的待遇。

因為感念南明王府對她們的恩情,對於身為南明王府嫡王女的玉榮夫人,即便玉榮夫人早已嫁出南明王府二十餘載,這十名宮女依然是心存敬重的。

也因此,雖然玉榮夫人面上從始至終都並無任何惱意,且出口的語氣極淡然,但那幾名對燕清秋的美貌誇讚個不停的宮女仍舊當即就噤了聲。

於是,在滿殿安靜之中,玉榮夫人側眸看向燕清秋,柔聲道了一句:“走罷,公主殿下。”

於是,在玉榮夫人的攙扶下,三千青絲盡數盤起,頭戴鏤空雕琢而成,正前方垂著十二條細緻墜鏈而成的赤金鏈的赤金鳳冠,身著以金絲繡著“百鳥朝凰”圖案的大紅色嫁衣的燕清秋輕移蓮步,朝著用來分隔這間殿宇內、外殿的鏤空雕花的滿月型拱門外走去。

今日這一番場景,月餘前,燕清秋曾在她的故國——燕國,在那座她獨居了十餘年的秋水閣中經歷過一次。

而當日,在燕國時燕清秋便知道,她這一步踏出去便再也無法回頭。

但是為了她的父皇和母后,這一步,燕清秋踏得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今日,在赤冰國,燕清秋這一步,踏向的是即將與她大婚的,那位與她連面也不曾見過的赤冰國儲君——她未來的夫君。

但是這一步,燕清秋依然踏得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而這一步的踏出,意味著,她燕清秋的人生,終將從今日起,開始譜寫另一段樂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