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末日求生之我的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大開眼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大開眼界

第七章大開眼界

“學生們的宿舍在學校裡,所以學校被感染的人,實在太多了。沒辦法清理,除非使用大規模武器毀掉學校,可是,現在還有一些學生在學校裡躲著出不來……”說到這裡,霍老師的情緒明顯有些低落下來。

密集的感染者,以及躲藏起來的倖存學生,給救援帶來的極大難度。因為大量感染者都聚集在教學樓,宿舍樓等建築物裡,即便坦克開進學校,也需要大量步兵進入建築物營救被困學生,嘗試了幾次,在犧牲了不少人之後,學校方面放棄了這樣的行動。很顯然,學校並不具備這樣的軍事實力。

“那為什麼不讓ZL軍區的人來呢?或者你們乾脆到ZL軍區去,那裡距離你們也並不遠啊!”李傑有些疑惑的問道。

“呵呵……”霍老師苦笑了一下。卻並沒有回答李傑的問題。陷顯然,這可能涉及一些隱秘,並不打算讓李傑等人知道。

“啪!”開門聲響起。

一群帶著口罩的“隔離科”工作人員,陸陸續續走了進來,隨同一起進來的,還有10個荷槍實彈的軍裝男子。其中三名,從走路的姿勢以及整個人的氣質來看,一看就是職業軍人,其他七人,相對僵硬許多,不少小動作更是讓人看得明白,應該是學生,但總的來說也已經有模有樣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你們要幹什麼!”王凱見這些荷槍實彈的武裝人員,立即臉色一變,緊張起來。不由下意識的看向霍老師。

“別緊張別緊張!”霍老師見狀,怕引起誤會,連忙站起來安撫最先站起來的王凱,然後對李傑解釋道:“這是必要的流程,之前咱們也收留過不少倖存者,有的存在感染情況,需要隔離觀察,但家屬或者跟他們一起的人很多都不能配合,所以這才有了咱們的行動隊介入。為了遏制傳染,這是常規的防疫條例,別緊張別緊張,見諒見諒。”

自從大學城基地建立起來,並與ZL軍區取得聯系並獲得一定支援後,基地開始主動收攏附近的倖存者,在此過程中,對於有發燒症狀,或者有其他疑似傳染疾病的感染者,採取的措施就是隔離。

而在此過程中,很多人對於自己的異常要麼並未注意,但更多的是隱瞞。而一旦被檢查出來,發現自己即將面臨被強制隔離,不少檢查結果異常的倖存者本人,或者家屬選擇拒不配合隔離措施。

也因此發生過不止一次的衝突事件,甚至導致過3個隔離科的工作人員殉職,而這3個人中,有兩個是被氣急敗壞的發燒病例襲擊咬傷,然後感染……

在老家橋村的村小學,李傑勉強算是建立過小型營地,雖然不是主動,但也被動接納了不少人。而他當時也採取了強制隔離的方式,因此,對這種措施,李傑表示理解。

不過……有些事情還是提前說明白的好。他定定的看了霍老師將近十秒時間,看的對方有些不自然,才緩緩說道:“我們可以配合檢查,但如果有問題,我們不願意被隔離,我們要求離開這裡。”

楞了一下,霍老師和隔離科的一個人對視了一下,才點點頭:“可以。”

簡單的體溫測試完畢以後,不出所料,所有人都沒什麼問題,戴上了隔離科提供的特質體溫檢測器,也是一塊表,之後就被帶出了戒備森嚴的會議室。由霍老師帶著,參觀基地。

隔離科的要求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還在基地,必須戴著這塊體溫檢測器。一旦溫度異常,基地就會收到警報……

在參觀的過程中,李傑大開眼界,完全沒想到,這個由倖存的大學老師以及學生為主體的大學城基地,竟然這麼厲害!!

他們將共享單車上的太陽能板卸了下來,收集在一起,鋪設在小區大樓的人字形屋面瓦片上,連線了收集來的電動車蓄電池,竟然可以給園區進行最基本的照明!

更讓李傑等人大開眼界的是,小區地下室人防工程中,原本用於緊急動力的人力發電設備,也被改裝!

一般情況下,在大型小區的地下室,有專門的一片空間,用來修建人防工程,可以給居民在危急關頭提供必要的掩護,內部有照明設施,報警設施,新風換氣設施,以及應急的食品以及水源等等。

而這種人防設施,動力由電力驅動,一旦電力耗盡,則由8輛類似腳踏車的人力發電設備供電!

教師住宅區的高層下面,也有這樣的裝置,師生們竟然透過簡單的機械傳動,在原本的8輛“腳踏車”的基礎上,又新增了24輛由共享單車改裝而成的動力採集裝置!

32個人全力踩動腳踏板,鏈條帶動齒輪,齒輪組帶動轉子,轉子旋轉發電,電力被儲存在蓄電池內,然後被調整到需要的電壓,供給基地使用!

這一過程,不像是燃油發電機那樣,發出震耳欲聾的噪音,吸引感染者,只有一點點噪音,而被地下室的重重混凝土結構層遮蓋以後,幾乎沒有任何噪音可以被外界感知!

除了科技含量一般,但設計感十足的發電設備之外,小區內種植農作物的“不擇手段”,更是讓李傑大開眼界。

所有的園區綠化景觀植物都被剷除,所有有泥土覆蓋的地面上,甚至沒有泥土覆蓋,原本是廣場的位置上,都搭上了大棚,包括日照良好,操作面平整的大樓樓頂,所有可以堆土的地方,都被用於種植作物。

甚至,從1樓到33樓,每一間屋子陽臺,或者靠窗位置,都被填土,或者放置種植器皿,再用薄膜和屋裡其他地方隔離開來,利用窗戶玻璃的透光防風特性,形成了小型的溫室!

這種兼具了採光與保暖的小溫室,甚至比樓下的塑料薄膜大棚的溫度還高些!更加適宜植物生長!!

整個一切,再加上農業專業的師生們的努力,竟然有點現代化農場的意思!